特稿|嚴傑:戰士冒著槍林彈雨,只是為了虛榮嗎?——批駁王福重辱軍言論

2021-02-10 一羽哲思

最近在一個戰友群裡看到了一段視頻,有個人模狗樣的傢伙信口開河,大放厥詞。我以為自己耳朵出了問題,莫非真的當年在老山戰場被炮彈震的留下後遺症隨著年歲的增長出了狀況?我捏捏自己的耳朵又仔細聽了兩遍,鑽進耳膜的是真真切切、清清楚楚的一口河北京腔、一派胡言亂語:「戰士冒著槍林彈雨呀,也只是為了虛榮而已。比如說男人追、爭一個女人吧,其實也只是為了爭一個虛榮,所以說人是一種自私的虛榮的動物。」

如此辱軍,大放厥詞,何許人也?

視頻字幕顯示:經濟學家王福重。

我查了搜狗百科,原文粘貼:王福重(1965年- ),出生於河北省,畢業於北京大學,經濟學家,中國財經評論員,財經專欄作家。他主要研究領域為經濟學基礎理論、國際經濟學和公共財政,擔任《上海證券報》《國企》等多家媒體的專欄主筆,其評論風格清新,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被譽為中國為數不多的有良心、有水平的經濟學家。

果然是條頂著多重光環的經濟學界「大鱷」,怪不得可以牛逼哄哄、毫無顧忌、恣意妄言、信口雌黃,對我冒著槍林彈雨的戰士任意詆毀、開涮侮辱。

何謂「虛榮」?搜狗百科的基本解釋是,表面上的光彩,虛幻的榮耀,虛假的聲譽。

這就問題來了。按照對「虛榮」的這個基本解釋,王福重這條「大鱷」說的「戰士冒著槍林彈雨呀,也只是為了虛榮而已」的胡言,就可以解讀為「戰士冒著槍林彈雨呀,也只是為了『表面上的光彩,虛幻的榮耀,虛假的聲譽』而已。」

並且,「王大鱷」還怕受眾對他的「戰士冒著槍林彈雨呀,為了虛榮而已」聽不明白,緊接著打了個庸俗的比方:「比如說男人追、爭一個女人吧,其實也只是為了爭一個虛榮,所以說人是一種自私的虛榮的動物。」

「王大鱷」不僅口無遮攔地說出「戰士冒著槍林彈雨,也只是為了虛榮而已」這樣的厥詞,還堂而皇之拿戰士冒著槍林彈雨衝鋒陷陣來跟「男人追爭女人」做類比,以佐證他得出的「所以說人是自私的虛榮的動物」的荒謬之論。

這番謬論不只是讓我和我的戰友們聽得瞠目結舌、憤怒不已,更讓我們細思極恐、心有餘悸!因為「虛榮論」的炮製者王福重不僅僅是擁有著名專家、學者等多項桂冠,而且還是「被譽為中國為數不多的有良心、有水平的經濟學家」。

豈止是「有良心、有水平」?我看他還「有氣場、有舞臺」!

我們不妨再看一下搜狗百科的對王福重的「人物介紹」:王福重作為中國宏觀經濟問題與政策研究著名學者,中國著名財經評論員,長期擔任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廣東電視臺、第一財經、天津電視臺、鳳凰衛視等經濟頻道特約評論員,以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財經節目《財經郎眼》常任嘉賓,與郎鹹平、王牧笛組成最佳搭檔。被譽為中國為數不多的有良心、有水平的經濟學家。經常受邀赴政府部門、大型企業、金融機構進行有關經濟、金融、房地產等的演講。

可見其氣場足夠強大、舞臺足夠寬廣。

也可見其「謬論」傳播危害之大、影響之廣、流毒之深!

王福重「長期擔任」中央等主流媒體的特約評論員、「經常受邀」政府部門等企業機構進行演講。如果「長期擔任」是真的,是不是說明讓其「長期擔任」者對其頂禮膜拜?如果「經常受邀」也是真的,是不是說明使其「經常受邀」者對其奉若神明?它將為我們的社會帶來怎樣的負面影響?這讓我細思極恐、心有餘悸。

擊鍵至此,疑雲縈繞。恣意辱軍,居心何在?狂妄不羈,底氣何在?奉若上賓,是非何在?任其妄言,監管何在?沉默失聲,鬥爭何在?

那麼,除了上述辱軍言論,王福重還究竟評過什麼、講過什麼,又有哪些高談闊論讓我們醍醐灌頂呢?

且看王福重的視頻演講部分實錄:

「有人說:你否定它,甚至連中醫都不懂。它本身不是醫學,我根本就不用懂它。我懂它才是愚昧的表現呢。不懂它是因為我們文明人,文明人都不應該懂中醫的。」「中醫本身它並不能治病。它能治病,是一種假象,是一種湊巧,是瞎貓碰見死耗子!」把中華文明的瑰寶中醫說成是「愚昧」。

「說一個事情啊,什麼事情呢?就是說糧食是不是農民打出來的?有人說:這還是問題嗎?當然是農民打出來的啦。其實事情真不是這樣子的,不是你表面看的那樣。你節儉的時候,糧食反而不夠吃。你天天浪費糧食,反倒夠吃,為什麼?因為當你浪費糧食的時候,只要價格是正常的,它就可以刺激生產。生產就不是問題,甚至可以進口。當你過度節儉的時候,當價格不正常的時候,你節儉是沒有用的。所以說,這個擔心是過分了。」什麼混帳邏輯?

「浪費本身不但對別人好,而且可以刺激生產。它實際上也要比節儉的道德恐怕更高。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強調的一點是什麼呢?就是,奢侈本身就是人追求的目標之一。」如此是非不分、顛倒黑白。

「我們從讀小學的時候,就看到這樣的話:中華民族是勤勞、勇敢、智慧的民族。其實我覺得,這個說法是很扯淡的。勤勞?其實你看,很多地方你去看:農民每天就是曬曬太陽。勇敢嗎?其實我們面對很多入侵的戰爭中,我們基本上沒有取得主動性的勝利。智慧嗎?更談不上。我們幾百年沒有發明任何東西了。當然,還有比這更扯淡的一種說法,說節儉也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了。」這些個自答自問把中華民族說得一無是處。

.夠了!這就是「被譽為中國為數不多的有良心、有水平的經濟學家」王福重為他自己勾畫的醜惡嘴臉!

在我們看清了這副醜惡嘴臉之後,王福重「戰士冒著槍林彈雨,也只是為了虛榮而已」本來不值一駁。但我仿佛聽到了犧牲戰友的呼喊:你們活著的兄弟,怎麼不發聲給我們說句話啊,我們冒著槍林彈雨是為了虛榮嗎?我還仿佛看到犧牲的兄弟流盡最後一滴血的軀體的心靈在淌淚!

面對衛國軍人被侮辱,面對犧牲烈士被褻瀆,我只有亮劍迎敵。

讓歷史告訴現實:「戰士冒著槍林彈雨」是為了什麼?

1935年5月,再次陷入危局的紅軍曾經讓蔣介石興奮不已:前有大渡河,後有金沙江,朱毛紅軍插翅難逃,必步石達開覆轍。

軍情十萬火急中,在安順場擔任強渡突擊的紅一師一團一營二連十七勇士「冒著槍林彈雨」乘著木船在激流洶湧中成功強渡大渡河,打通了天險;此後不久,在瀘定橋擔任敢死突擊的紅二師四團一營二連二十二勇士「冒著槍林彈雨」攀爬那懸於咆哮湍急河面上十三根鐵索,奪佔了瀘定橋,開闢了通路。

兩支突擊隊勇士為什麼能夠以驚鬼泣神的壯舉為紅軍主力打開一條生命通道?勇士們知道,這條木船承載著數萬紅軍將士的多少希望!這十三根鐵索緊連著紅軍生死成敗的命運!強渡大渡河、飛奪滬定橋成為波瀾壯闊的革命戰爭史中最為驚心動魄的戰鬥,不僅創造了驚世駭俗的戰爭奇蹟,而且矗立了彪炳千秋的精神豐碑。

我不禁要問王福重:這是為了「虛榮」?為了「表面上的光彩,虛幻的榮耀,虛假的聲譽」?

如果勇士們是「為了虛榮」,只靠「虛榮心」作支撐,或是「自私的虛榮動物」,能闖過河水咆哮、急浪翻騰且有敵重兵把守、嚴密封鎖的大渡河、瀘定橋?

讓我們再把鏡頭聚焦「上甘嶺」。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在上甘嶺,中美軍隊經歷了一場歷時43天的生死搏殺。美軍唯火力論的範弗裡特將軍調集了6萬多兵力,300多門大炮,170餘輛坦克,出動飛機3000多架次。向3.7平方公裡的志願軍陣地傾瀉了190多萬發炮彈,5000多枚炸彈,火力強度超過二戰任何一仗,但我志願軍戰士英勇頑強,敵我反覆爭奪陣地達59次,最終擊退敵軍900多次衝鋒,597.9和537.7高地巋然不動。

我不禁要問王福重:「像男人追、爭一個女人」的「虛榮心」能頂得住連續43天在3.7平方公裡的陣地共190多萬發炮彈,5000多枚炸彈的狂轟濫炸和900多次衝鋒?

志願軍依靠有效的坑道反擊戰術和強大的戰鬥精神,同裝備優勢、異常兇惡的敵人進行殊死搏殺,湧現了黃繼光這樣的一大批視死如歸的英雄……《志願軍第十五軍抗美援朝戰史》這樣描述:「上甘嶺戰役中,危急時刻拉響手雷、手榴彈、爆破筒、炸藥包與敵人同歸於盡,捨身炸敵地堡、堵敵槍眼等,成為普遍現象。」

難道這些英雄壯舉僅僅是「為了虛榮而已」?

事實是,連我們的敵人也不得不承認,志願軍的英勇善戰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軍人的血性、榮光與勝利,為從此站立起來的中國人民贏得了精神獨立和國格尊嚴,奠定了新中國在世界上的大國地位!

美國陸軍官方史書《韓戰中的美國陸軍——停戰談判的帳篷和戰鬥前線》寫道:「從中國人在整個韓戰期間所顯示出來的強大攻勢和防禦能力中,美國及其盟國已經清楚地看出,共產黨中國已成為一個可怕的敵人,它再也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那個軟弱無能的國家了。」

再看看共和國最近的一場戰爭。上世紀80年代我有幸參加老山作戰,親身感受了在老山最前沿的116陣地指戰員,像軍中前輩一樣英勇無畏、捨生忘死的血性膽氣。

戰鬥在116陣地的二連戰士姚青紀,出生於1965年,與王福重同齡,被譽為「祖國南疆的優秀『守門員』」。姚青紀是師足球隊一個出色的守門員,回到二連參戰並上了最前沿的116陣地。他跟連隊提出了一個特殊要求:「我在球隊是守門員。守祖國的大門,我也要到最危險的地方去」。他說到做到,硬是爭取到了最危險的七號哨位擔任「守門員」,多次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在上陣地剛第七天,敵人向116陣地猛烈炮擊,年僅19歲的姚青紀倒在了哨位上。像這樣與王福重同齡為國捐軀的烈士何止姚青紀一人?

我不禁要問王福重:當你在寧靜的大學校園讀書的時候,有成千上萬個和你同齡的戰士冒著槍林彈雨在硝煙瀰漫的戰場浴血奮戰,是「為了虛榮而已」?當年許多大學生給老山前線寫信,表達了一個共同的心聲:沒有你們戰士保衛邊疆,哪有我們校園和平陽光?

我曾在一篇戰例中記敘了被譽為「鋼鐵戰士」的二連代理班長劉木林,在116陣地戰鬥中左手中指和食指被炮彈炸斷、嘴唇被炸爛,脖子被彈片撕掉一塊,兩耳被震得失去了聽覺。陣地指揮員曾連續3次催他下陣地養傷,可他堅決不下陣地,頑強戰鬥,英勇殺敵。劉木林帶傷戰鬥的第六天,越軍的一發炮彈在他身旁爆炸,彈片擊中了他的頭部,劉木林這位年僅23歲的勇士倒在了他堅守的陣地上!

英勇負傷、殲敵多人、立下戰功的劉木林,完全可以無愧而光榮地活著,卻要無畏而壯烈地犧牲!

我不禁要問王福重:這是「為了虛榮而已」?

116陣地指戰員在異常頻繁殘酷激烈戰鬥中,湧現了一大批象劉木林這樣帶傷堅持戰鬥的勇士,打出了新一代硬骨頭英雄群體,打出了「鋼鐵陣地」的稱號,打出了八十年代的「上甘嶺」的威名。1985年4月19日《解放軍報》刊發《任憑越軍萬發炮彈狂轟濫炸 我「鋼鐵陣地一一六」巍然屹立》的通訊,報導了英雄群體的事跡,最後的結語充滿了對戰士為祖國而戰的無限深情:「鋼鐵陣地一一六,你是祖國的驕傲!」

「戰士冒著槍林彈雨」怦然倒下的是身體,昂然矗立的是豐碑。

從1979年到1989年這場持續10年之久的邊境戰爭,是改革開放的奠基之戰,是維護和平的正義之戰,是捍衛祖國尊嚴的榮譽之戰,是改善地緣政治的英明之戰,更是中國經濟雄起的支撐之戰!

這場戰爭讓南疆1300多公裡邊境線上矗立起的二十四座烈士陵園、一萬多個烈士墓碑,支撐起了中國改革開放、騰飛發展的和平時空與戰略機遇。

而「被譽為中國為數不多的有良心、有水平的經濟學家」王福重竟然發表如此荒謬的視頻言論,不僅是對全體參戰將士的侮辱、對所有為國捐軀烈士的褻瀆,而且是對中國軍人精神信仰的詆毀,對人民軍隊輝煌歷史的抹黑,對人民軍隊卓著功勳的抹殺,對中華民族精神內核的歪曲,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貶損。這不僅暴露了王福重的無良無知、無德無恥、無法無天,還坐實了其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第二十二條「禁止歪曲、醜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明確提出「國家保護英雄烈士,對英雄烈士予以褒揚、紀念,加強對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的宣傳、教育,維護英雄烈士尊嚴和合法權益。」

以王福重「戰士冒著槍林彈雨,也只是為了虛榮而已」的謬論,對冒著槍林彈雨犧牲的英雄烈士還需要予以褒揚、紀念嗎?英雄烈士還有什麼事跡和精神可以宣傳、教育嗎?

在黃繼光被抹黑之時,黃繼光的戰友站了出來;在邱少雲被侮辱的時候,邱少雲家人又站了出來;今天在所有英烈被王福重褻瀆的時候,我們的一些戰友站出來了,以參戰老兵的名義捍衛英雄烈士,我也期待以國家法律的名義捍衛英雄烈士,更希望以社會正義的力量捍衛英雄烈士!

因為,捍衛英雄烈士,就是捍衛人民軍隊浴血奮戰的偉大輝煌,就是捍衛中華民族復興偉業的精神支柱,就是捍衛我們每個人頭頂上這片和平的天空!

回望歷史,從南昌起義一路走來,人民軍隊先後進行了470多次大的戰役和難以計數的戰鬥。無數英雄烈士冒著槍林彈雨以生命和鮮血贏得的一個又一個勝利讓中國改變國運,讓中國人逐步找回尊嚴,讓中華民族重煥自信與榮光。

面對現實,在民族復興、大國崛起、將強未強的歷史關頭,美國持續對我打壓遏制,加強亞太地區的軍事存在,構築對華包圍圈;日本加強日美軍事同盟,軍事戰略向外向型轉變,謀求擴大海洋權益賊心不死;「臺獨」勢力日漸猖狂,隨時可能引爆戰爭「導火索」;印度不斷在邊境挑起事端,對峙衝突加劇升級。這警醒我們,必須警惕戰爭陰霾的迫近,強化忘戰必危的憂患,砥礪強軍勝戰的刀鋒,夯實大國國防的根基,亮劍侮辱英烈的妖魔,告慰無數烈士的英靈!

相關焦點

  • 【玩家攻略】《虛榮》版本全攻略!
    本篇攻略來源於百度虛榮吧吧友ID:GTX戰略核武器
  • 新兵戰士用身體當電話線,原來是為了致敬《跨過鴨綠江》裡的他!
    近日,在陸軍第71集團軍某旅「鋼鐵電話連」的一次特殊訓練中,戰士們徒手捏住電話線的兩端進行手搖發電,用身體充當導體,以此來保證指揮通信暢通。 不少新兵戰士們覺得渾身發麻、心跳加快…… (圖片來源:中國軍視網)事實上,這是通訊兵戰士們的一堂特殊體驗課,「用身體連通電話線」這種令人不可思議的舉動,曾經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竟真實上演過!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打響。
  • 外交部批駁臺當局渲染「大陸威脅」
    對此,外交部周二予以嚴詞批駁。而耿爽把蔡英文的相關言論稱作是臺灣地方領導人的胡言亂語,應該說,事件之後大陸的相關部門並沒有在第一時間進行回應,耿爽今天的表態是大陸方面首個回應。有觀察認為,臺當局的自負表現,與美國方面近期釋放的一些涉臺言論有關。美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此前宣稱「美軍應加強與臺灣軍方的合作」,美國防部亞太事務助理部長薛瑞福多次主張所謂「把臺灣納入區域安全網」。而近期,美國或向臺灣出售66架F-16V戰機的消息,也讓島內一些「臺獨分子」增加了一些錯判形勢的想像。
  • 李登輝再拋媚日言論,小英這次回應不含糊
    >魚島是屬於日本的領土」媚日言論,結果被其一手培養出來的蔡英文打臉。    根據臺灣媒體17日的報導,李登輝近日出版新書《餘生:我的生命之旅與臺灣民主之路》,提及釣魚島,稱「釣魚臺列嶼(臺灣稱釣魚島為釣魚臺)不歸屬臺灣,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 戰鬥英雄隋傳基的故事:「為了破城血戰到底!」
    冒著槍林彈雨,突擊班抵近城牆,隋傳基迅速指揮全班登城。他一手持槍,一手扶著木梯往上爬。就在他接近城頭時,一個敵人突然撲向梯子,兩手抓住梯子頂端,就要往外推。城下的戰友急忙向牆垛開了兩槍,將敵人打退。趁著空隙,隋傳基飛快向上攀,舉起刺刀朝敵人胸口捅了過去,消滅了敵人。接著,隋傳基抓住牆垛,躍上城頭,全班緊跟而上。敵人開始瘋狂反撲,企圖奪回城頭。「為了破城血戰到底!」隋傳基大聲喊道。
  • 你以為ktv就只是個搶麥唱歌的地方?
    去ktv就是為了發洩、交流情緒,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樣一個出口。ktv不就是酒局嗎?ta可能就坐在你的對面,你卻不敢看ta,mv屏幕只是安置無處安放目光的一件擺設。ta也可能離你很遠,不過這個時候你會開始慶幸這首歌的存在,至少稱得上是一點具體的牽連。我把我的思念藏在這間ktv了,是戴佩妮的《怎樣》,希望你能早點發現。
  • 5本優質軍事小說,本本精品,體會槍林彈雨中男兒的熱血豪情
    大家好,我是馬哥,今天推薦5本優質軍事小說,本本精品,體會槍林彈雨中男兒的熱血豪情第一本:《獵殺全球
  • 2020,做一個酷炫的戰士!
    我回答他:「做一個戰士。」另一個朋友問我:「怎樣對付生活?」我仍舊答道:「做一個戰士。」「衝鋒的姿態永遠眷戀,闖刀山火海你不皺眉,趟槍林彈雨我不言畏。」在這個時代,戰士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這樣的戰士並不一定要持槍上戰場。他的武器也不一定是槍彈。他的武器還可以是知識、信仰和堅強的意志。他並不一定要流仇敵的血,卻能更有把握地給敵人致命一擊。戰士是永遠追求光明的。
  • 《拯救大兵瑞恩》真實嗎?
    二戰中「諾曼第登陸」完全靠士兵硬推進去嗎?沒有艦炮或空中火力支援嗎?登陸小艇的門一打開就大批的死亡,為何還要打開,直接從兩邊跳下去不行嗎?是戰術失誤還是即使有大量傷亡,依然是速度推進的最好途徑?陣地醫療小組,真的冒著槍林彈雨醫療嗎?起碼的掩護都沒有嘛?美軍所有行動,只要天氣條件允許,都是有充足的火力支援的。靠海的話還有大量海軍艦艇的艦炮支援。一般來說,美軍要是不把山頭削低幾米是不會進攻的。卡西諾戰役的時候是這樣,諾曼第也是這樣。
  • 用手雷炸翻坦克和飛機真的可能發生嗎?
    在現代實戰中果真是這樣嗎?如果反坦克武器用完的情況下,把手榴彈和手雷扔進現代坦克炮管裡,會不會直接炸斷坦克炮管?或者是引爆坦克內部彈藥使其徹底報廢?
  • 教師因涉疫言論被拘15日,合理嗎?
    行政拘留針對的言論必須是違法的言論,而該名教師的相關言論可以理解為通過網絡平臺向有關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提出建議,在憲法第四十一條公民建議權的保護範圍內。言論是否合理可以通過網絡觀點的交鋒和辯駁得以澄清,應當採取寬容的態度。
  • 【一周電影】我們曾經是戰士——而且年輕
    而當我看完梅爾吉布森主演的《我們曾是戰士》後,我想寫篇影評,來表達我對這部影片的喜愛。而《我們曾經是士兵》與其他同類型的越戰片不同的是,電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越南戰爭,越共們不再是兇神惡煞、殘忍無比的劊子手,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美國士兵們也不是所向披靡、無人能敵的神話,在片尾時,他們道出了戰爭的真諦:參加戰爭,只是服從國家命令。在戰場上,他們不是為國而戰,不是為國旗而戰,而是為了彼此奮戰。
  • 帝國的虛榮與擴張:崛起與崩潰
    為了恢復民眾對國家實力的信心,更為了提升自身的民意支持率,法蘭西共和國歷屆政府皆不惜代價地推動對非洲部落的侵吞,來強化自身的民意基礎和政治合法性。讀史不是為了賣弄文採,不是為了抨擊今人,更不是為了喝雞湯,而是為了理解其中的成敗興亡之理,從而為自己做事提供真正可供參考的借鑑,現代大政治家,不論是毛澤東,還是蔣介石,亦或是邱吉爾、希特勒
  • 五角大樓文件案:第一修正案保護了言論自由
    文件的提供者叫埃爾斯伯格,反戰的信念促使他要將越南戰爭的真相告訴人民,為此,不惜冒著偷竊和洩密之罪名,他利用工作之便偷偷地複印了全套文件。1971年3月埃爾斯伯格把文件披露給了《紐約時報》。時報深知發表軍方文件的法律責任,經過了四個月猶豫和研究之後,決定以記者調查報告的形式每天發表六個版面,連載十天。
  • 騎機車穿騎行裝備是為了撒,難道只是帥嗎?
    所以為了避免這樣的窘境再次發生,從此以後我出門騎車一定穿著騎士靴。 騎士靴造型與用途相當廣泛與迥異,但是對於提供足夠的抓地與對足部的保護 都有相同的助益,同時在各種天候狀況下也能夠確保兩腳穩定的踩在踏板上, 不會因為溼滑造成影響,甚至危及行車安全。  No. 5 阻隔紫外線
  • 那一年,河南籍戰士郭振甫與戰友在梅州經受血與火、生與死的考驗!
    為了儘快切斷火路,確保梅州電臺發射臺的安全,帶隊的陳詩良排長當機立斷,將兵力分成三組。第二組由陽子良帶隊的5名戰士擔負切割火路,戰士們拼命地用鐮刀在「避火路」割掉茅草,用斧頭砍掉樹木,闢出一條隔離帶。餘下的8人在陳詩良排長的帶領下挑起撲火的擔子,奮不顧身地揮舞樹枝扑打著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