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軍構想建造一批「外型如同漁船或遊艇」的微型攻擊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據海外網引述臺媒報導稱,面對解放軍軍機繞臺,臺防務部門擬定並發展不對稱作戰即所謂「狼群戰術」,臺軍參謀部門負責人李喜明日前便提出籌建60艘45噸匿蹤微型飛彈突擊艇的構想。據《上報》報導,若2018年年內建案並編列預算審議,2020年可看到首艘微型飛彈突擊艇下水。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李喜明在臺防務部門舉行的「戰術戰法研討會」上,提出研發45噸匿蹤微型飛彈突擊艇的構想,最快4年內可以籌建完成60艘。構想中,該突擊艇不具有戰鬥系統與雷達,搭載兩枚反艦飛彈,外型比照民用漁船或遊艇,意圖以此「混淆敵軍」。戰時,突擊艇可以從各個漁港出動,專門攻擊大型登陸艦。
報導還稱,該案已經由臺「中科院」進行研發,據臺「中科院」說明,微型飛彈突擊艇的計劃,排水量滿載約45噸、全長約21.4米、全寬約5.4米、滿載時船速最高航速35節以上。不過,該項計劃還在評估當中,舉行說明會是先行聽取島內造船業的意見以及成本上的估算,是否進入下一階段還要進一步考量。
F-16A/B升級為F-16V戰機(如圖),臺空軍證實4架已出廠測試。(圖片來源:臺媒)
需要指出的是,臺軍對解放軍撂話也不是第一次了。臺空軍實施所謂「F-16A/B升級F-16V」的性能提升工程,首批4架已在漢翔公司完成改裝工程,預計2018年初可在臺進行首飛測試。對此,臺防務部門官員揚言,「由於F-16V性能優越,就算解放軍的殲20隱形戰機目前都不是對手」,更稱F-16V戰機成軍後,解放軍軍機繞臺「機率都將降低」。
解放軍軍機多次繞臺,讓島內「獨派」高度緊張。無論是構想建造60艘突擊艇,還是所謂F-16V戰機成軍,臺軍均聲稱可以應對解放軍軍機繞臺。不過,在「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鐵的事實面前,正如國防部發言人吳謙2017年11月30日所言,「沒有什麼鎖鏈能夠鎖住中國」,有關訓練是年度計劃內的例行性安排,類似的訓練我們今後還會繼續搞下去。
而對於解放軍下一步是否會進行常態化的繞島飛行,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也在2017年12月27日的例行發布會上再次強調,這是計劃內的例行性訓練,大家慢慢就習慣了。
綜合海外網、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
海峽導報臺灣新聞中心林連金編輯
圖片來自網絡
最權威的「呆丸」君,臺灣的事兒全都懂!畫風隨時切換,您請隨意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