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書法、篆刻、雕塑、攝影,美術門類一應俱全;青銅器、陶器、玉石器、金銀器,精品文物琳琅滿目……VR全景、360°無死角,讓你宅在家中,觀在「雲端」。快來識別二維碼,帶你直抵「現場」!
展覽簡介:官網全新改版上線的「全景故宮」已涵蓋故宮所有開放區域,打開網頁或是手機,空無一人的壯美紫禁城盡收眼底,調整到VR模式,更可以擁有沉浸式體驗。未來,「全景故宮」還將通過記錄不同季節、天氣、時間裡的故宮,為古建築打上「時間的烙印」。
展覽簡介: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是中國文化遺產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黨和政府一貫高度重視流失文物回歸工作,並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通過流失文物回歸故事,從一個獨特側面講述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歷史進程,有力地弘揚了愛國主義精神。此次展覽以新中國成立以來文物回歸典型案例為呈現重點,以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制度建設為串聯主線,通過回歸文物和文獻影像等輔助展品的展示呼應,勾勒描繪出流失文物七十載回家之路的壯麗圖卷。
銘記光輝歷史 開創強軍偉業——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主題展覽
展覽簡介:「銘記光輝歷史 開創強軍偉業——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主題展覽」展廳面積5000平方米,展出照片圖表1100餘張,文物實物近1300件/套,採用流水式展線,南進北出,設置重點景觀井岡山會師、論持久戰、攻克錦州、開國大典、上甘嶺戰役、華北軍事演習、九八抗洪、進駐港澳、抗震救災、全軍政治工作會議、習近平主席給新調整組建單位授予的軍旗等重點展項,同時集中展出60餘件武器裝備模型、22件現役單兵武器裝備。此外,展覽大樓南廣場4個展區共2300平方米,展出陸海空火箭軍共16型18件主戰裝備實裝。
展覽單位:恭王府博物館
展覽簡介:恭王府博物館是集文物保護、博物館建設、旅遊開放、文化空間營造、文化產業開發等職能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共文化機構。恭王府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為清代規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歷經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歷史進程,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故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說法,曾先後作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親王奕訢成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稱也因此得來。恭王府規模宏大,佔地約6萬平方米,分為府邸和花園兩部分,擁有各式建築群落30多處,布局講究,氣派非凡。
展覽網址:
展覽單位:中國科學技術館
展覽簡介:古代絲綢之路綿亙萬裡、延續千年,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大動脈。自古以來,以馬可•波羅為代表的旅行家們,在絲綢之路上留下了歷史的足跡,以他們的行動架起了東西方之間和平與合作的橋梁,其影響惠及世界。從古代絲綢之路到今天的「一帶一路」,各國人民在科技領域上互學互鑑,在文化上開放包容,實現了人文精神的交流互動,使各國人民民心相通,凝結著屬於全人類的「智慧」。「做一天馬可•波羅:發現絲綢之路的智慧」主題展覽由中國科技館自主研發,以第一人稱視角代入的方式,使觀眾化身古代旅行家,切身感受沿絲綢之路傳播的古代科技與物質文明,進而體會到絲綢之路在傳播科技、聯通人文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覽網址:
展覽單位:首都博物館
展覽簡介:首都博物館新館於2005年12月開始試運行,2006年5月18日正式開館。首都博物館以其宏大的建築、豐富的展覽、先進的技術、完善的功能,成為一座與北京「歷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 和「國際化大都市」地位相稱的大型現代化博物館。
首都博物館網上體驗館,是利用虛擬實境技術對首都博物館在網絡上的真實再現,參觀者可在首都博物館進行漫遊,通過文字、圖片、視頻、三維展示等方式了解主要展項,並具有實時互動及其他個性化的功能。
展覽網址:
偉大勝利 歷史貢獻——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主題展覽
展覽單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
展覽簡介:展覽共分「中國局部抗戰」「全民族抗戰」「中流砥柱」「日軍暴行」「東方主戰場」「得道多助」「偉大勝利」「銘記歷史」等8個部分,總面積6700平方米,展出照片1170幅、文物2834件。展覽以豐富的史料,展現了全民族抗戰的光輝歷史;展示了中國共產黨在抗戰中發揮的中流砥柱作用;表現了中國作為東方主戰場,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歷史性貢獻。
展覽網址:
展覽單位:河北博物館
展覽簡介:戰國中山國是戰國時期五個「千乘之國」之一,是僅次於戰國七雄的諸侯國。但由於中山國為遊牧民族所建,歷史短暫,史載缺略,遺蹟湮沒於地下,兩千多年來鮮為人知,故稱「神秘王國」。《戰國雄風——古中山國》展示面積1845平方米,展出文物1400件(套)。第一展廳「古國風貌」分為國史、國都、經濟、文化、徵戰、王陵6個單元,展示了中山國獨特的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第二展廳「王室寶藏」分為青銅器、陶器、玉石器3個單元,展出了戰國中山國帶有鮮明遊牧民族風格的禮器、武器、日用器具、裝飾品、明器等眾多文物精品。展覽全面展示中山國遺址出土的精美文物,完整體現縱橫捭闔的中山雄風和昂揚不羈的戰國精神。
展覽網址:
展覽單位:山西博物院
展覽簡介:北朝時期,山西是北魏和東魏北齊的核心統治區域,是民族融合的熔爐、文化匯聚的舞臺。平城和晉陽地區大量的北朝文物遺存,越千年而熠熠生輝,其中墓葬壁畫頗為引人矚目。
北朝壁畫初期以草原風格為主,後來汲取南朝優長,融合西域畫風,兼容並蓄,形成特色。上承漢晉,下啟隋唐,在中國繪畫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此次展覽特選取婁睿墓壁畫、九原崗墓壁畫、水泉梁墓壁畫,呈現1500年前的繪畫華章。
展覽網址:
展覽單位:內蒙古博物院
展覽簡介:展覽分為「契丹肇興」「因俗而治」「開放交融」「崇釋尚儒」「事死如生」「消亡之謎」六個部分。通過全面解讀契丹民族起源,「因俗而治」的政治體制,開放包容的文化特徵,薩滿教與儒釋道並行的宗教政策,禮法中原的喪葬制度,民族消亡的不解之謎以及女真族的崛起等方面的內容,綜合運用最新的考古發掘與研究成果,採用全方位、多角度、數位化的展示手段,講好契丹人「從哪裡來」「去了哪兒」的故事,讓觀眾在無限接近歷史真相,直觀感受歷史事件的過程中,釐清中華文化多元一體格局的演進歷程。
展覽網址:
展覽單位:遼寧省博物館
展覽簡介:展覽由「盛世畫卷」和「浩蕩書風」兩大部分組成,共8個單元,分別以珍貴的繪畫和書法展品為主線。此次展覽的展品以遼寧省博物館收藏與唐代有關的繪畫、書法為主,輔以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旅順博物館收藏的傳世書畫和新疆發掘絹畫,展品共計100件,其中56件為遼寧省博物館的珍貴藏品。
唐代傳世書法、繪畫寥寥無幾,更難有機會得見。此次遼寧省博物館將館藏唐代書畫傾囊而出,38件一級文物集中展現,是建館以來的首次。聞名於世的《蕭翼賺蘭亭圖》《曹娥誄辭》《簪花仕女圖》《虢國夫人遊春圖》《萬歲通天帖》《仲尼夢奠帖》《古詩四首》等中國繪畫史、書法史上的重要傳世作品一一活起來,講述唐代圖景,令觀眾大飽眼福。
展覽網址:
展覽單位:上海博物館
展覽簡介:晚明書畫家董其昌(1555-1636)集前人之大成,融會貫通,在創作實踐與理論上雙雙得以超越,翻開了文人畫史上的新篇章,具有承上啟下的重大歷史意義。展覽以上海博物館藏品為主,遴選海內外15家重要機構的相關藏品計154件(組),分為三個部分:董其昌和他的時代、董其昌的藝術成就與超越、董其昌的藝術影響與作品辨偽。在展覽輔助方面,首次通過電子數據手段將上述學術觀點予以重點演繹。
展覽旨在呈現藝術性、經典性與學術性的高度統一,為推動學術研究的深入,提供一個開放的討論平臺。期望於系統梳理、重新理解董其昌及其時代的書畫藝術成就與意義方面有進一步的突破。
展覽網址:
展覽單位:南京博物院
展覽簡介:在中國考古發掘的漢代諸侯王陵中,最有影響的、出土文物極其豐富的,當不外乎河北滿城漢墓中山王陵和江蘇大雲山漢墓江都王陵等寥寥數座。展覽以西漢時期的「江都王」劉非和「中山王」劉勝為背景,讓「兄弟王」去闡述漢文明、講述中華文化故事,給公眾提供反映西漢文明的文化大餐。展覽分為「諸侯王權」「王室儀軌」「事死如生」「永生之夢」四個部分,充分體現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工匠精神,它既是對比展,更是合璧展。在展覽中,可以看到的不僅是精美的出土文物,也是文物背後的王和兄弟,更是漢文明中的先進文化與傳統精神,是中華文化中精緻的代表。
展覽網址:
展覽單位:中國絲綢博物館
展覽簡介:「絲路歲月:大時代下的小故事」展覽分為序章、草原絲綢之路、沙漠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4個部分,共14個單元,展品500餘件/套。展覽通過13個時代、民族、身份、人生經歷不同的人物所遺留下來的「小故事」,重塑絲路歲月中大小人物或精彩似傳奇,或平凡如你我的一生。他們的生活和經歷展示出和平合作、開放包容的「大時代」,多視角地再現不同時期絲綢之路沿途不同地區的時代特徵及文化碰撞,充分體現「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鑑,因互鑑而發展」的絲綢之路精神。
展覽網址:
展覽單位:河南博物院
展覽簡介:展覽是河南博物院主展館維修期間的基本陳列。共展出文物精品200餘件/套,分為「家園」「尋根」「天工」「文脈」四個單元,按照歷史發展的脈絡通過不同時期的文物精品,文化解讀,深入解讀從遠古時期到宋金元時期中原文明的起源與進程和輝煌的文明創造,充分展示了河南古代文明的輝煌成就。
展覽網址:
展覽單位:湖北省博物館
展覽簡介:湖北省博物館現有藏品24萬餘件,國家一級文物近千件。以屈家嶺文化、石家河文化為代表的史前陶器,盤龍城和曾侯乙墓為代表的青銅器,春秋中期楚墓到漢墓出土的大量漆器,曾侯乙墓、郭店楚墓、望山楚墓、包山楚墓、雲夢秦墓出土的大量竹簡,梁莊王墓、郢靖王墓出土的藩王文物最具特色,是館藏文物的代表。其中,鄖縣人頭骨化石、越王勾踐劍、曾侯乙編鐘和元代青花四愛圖梅瓶被譽為湖北省博物館的四大「鎮館之寶」。
湖北省博物館目前舉辦有《楚文化展》、《曾侯乙墓》、《梁莊王墓——鄭和時代的瑰寶》等十個基本陳列,每年還引進十幾個臨展,以滿足廣大觀眾的需求。
展覽網址:
展覽單位:湖南省博物館
展覽簡介:展覽以歷史發展進程為序,精心遴選出30件(套)在中國古代文明中具有標杆性的文物作為物證,簡明地勾勒出中華文明發展歷程。分「文明起源」「青銅時代」「文明奠基」「天下一統」「文化交融」「大唐氣象」「寧靜致遠」、「太和盛平」「開啟新紀元」九個部分。展覽最大的亮點在於突破傳統的陳列模式,著力於解讀方式,將每一件展出文物置於立體的時空當中,從展品的材質造型、社會功用、藝術演變脈絡、社會影響等多個角度進行全方位解讀。
展覽單位:江西省博物館
展覽簡介:南昌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是近年來全國矚目的熱點文化事件。自2011年以來,經過五年多科學調查和發掘,發現了以紫金城城址、歷代海昏侯墓園、貴族和平民墓地等為核心的漢代海昏侯國一系列重要遺存。以紫金城城址為代表的漢代海昏侯國都城和以歷代海昏侯墓為代表的墓葬區,是我國目前發現面積最大、保存最好、內涵最豐富的漢代侯國聚落遺址;同時搶救性發掘了第一代西漢海昏侯劉賀墓,發現了我國迄今為止保存最好、結構最完整、功能布局最清晰、擁有最完備祭祀體系的西漢列侯墓園,出土了金器、青銅器、鐵器、玉器、漆木器、陶瓷器、紡織品和簡牘等各類珍貴文物1萬餘件(套)。這一系列重要遺存的發現,眾多精美文物的出土,極大地豐富了人們對江西漢代歷史文化的認識,為西漢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全新資料。
展覽網址:
展覽單位:孔子博物館
展覽簡介:大哉孔子基本陳列,由序廳和五個部分構成,序廳通過多媒體投影對孔子進行了總括性介紹,五個部分內容分別為孔子的時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與中華文明、孔子與世界文明。通過展覽,觀眾可系統地、全方位地了解千古文化聖人——孔子其時、其人、其思、其澤;可切身感受「天下第一家」——孔府的尊榮顯赫、詩禮傳家;可近距離觀賞跨越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精美絕倫的文物以及當代藝術家對儒家經典故事的解讀與創作。
展覽網址:
「國強」的生活——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重慶生活變遷物證展
展覽單位: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展覽簡介:展覽以新中國成立70年來,重慶城市發展進程為背景,以「國強」的個人成長經歷為主線,通過「新生」「青春」「家業」「小康」四階段,由「國強」的生活變化,來反映70年來,重慶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等方面的建設成就。
展覽展出各式紀念西南解放勝利紀念章、20世紀50年代重慶市人民政府印、修築成渝鐵路時使用的鋼軌等實物3000餘件(套),並有老虎灶、壩壩電影、知青臥室、高考教室等實物復原場景16個。
展覽網址:
展覽單位: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
展覽簡介:展覽薈萃三星堆和具有代表性的巴蜀文化遺址、墓葬出土自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戰國文物共286件(套),包括大石璧、神樹底座、四節玉琮、象首耳卷體夔紋銅罍、水陸攻戰紋銅壺、虎鈕錞於……其中三星堆遺址祭祀坑出土「祭山圖」玉邊璋、青關山臺地出土資料等為首次公開展出。勾勒自1929年廣漢南興月亮灣玉石器發現以來三星堆與巴蜀考古的重要歷史節點,反映各個歷史階段的巴蜀考古與研究成果,揭示其推動中華文明發展進程的有力實證,彰顯三星堆與巴蜀考古事業的蓬勃發展態勢。
展覽網址:
展覽單位:陝西歷史博物館
展覽簡介:三秦大地是中華民族生息、繁衍,華夏文明誕生、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中國歷史上最為輝煌的周、秦、漢、唐等十三個王朝曾在這裡建都。豐富的文化遺存,深厚的文化積澱,形成了陝西獨特的歷史文化風貌,被譽為「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陝西歷史博物館則是展示陝西歷史文化和中國古代文明的藝術殿堂。
展覽展示上起遠古人類初始階段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時間跨度長達一百多萬年。文物不僅數量多、種類全,而且品位高、價值廣,其中的商周青銅器精美絕倫,歷代陶俑千姿百態,漢唐金銀器獨步全國,唐墓壁畫舉世無雙。可謂琳琅滿目、精品薈萃。
展覽網址:
展覽單位:敦煌研究院
展覽簡介:利用敦煌石窟數位化資源,對資源進行整合和設計,展覽主題緊緊圍繞敦煌壁畫和彩塑藝術圖像,凸顯絲綢之路歷史文化,內容以數字敦煌資源為主,經過精心策劃,創意設計,製作豐富的實物展品。利用壁畫數位化成果,藉助洞窟三維掃描數據,等比例複製洞窟模型,真實再現洞窟實景;選取敦煌石窟經典壁畫圖像,利用高保真技術進行壁畫複製,並對壁畫中重要的情節內容解讀說明,通過3D列印技術,對彩塑進行三維重建藝術復原,高還原度展示精美的敦煌石窟彩塑;藉助藝術攝影,展示莫高窟及周邊與絲綢之路風貌和地址特點;將壁畫通過策劃設計,製作成分層立體壁畫進行展示;動漫數字節目,結合多種的展示模式,藉助高科技手段,動靜結合、虛實結合,讓觀眾可視、可聽、可感的體驗敦煌藝術,展示絲綢之路上的明珠——敦煌,將蘊含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敦煌藝術帶到千裡之外。
展覽網址:
歷史的見證——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獻禮展
展覽單位:西藏博物館
展覽簡介:展覽展示了從距今5000多年的卡若文化所展現的新石器時代青藏高原與黃河流域的密切關係,到漢晉唐元等歷史時期,西藏人民通過高原絲綢之路、和親與祖國各民族進行交往交流交融,以及和平解放以後,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西藏各族人民取得了「短短幾十年、跨越上千年」的發展成就。展覽遴選了200多件珍貴文物,闡釋了西藏與祖國源遠流長、血濃於水、密不可分的關係,見證了中華民族共同奮鬥、共同走向繁榮進步的光輝歷程。
展覽網址:
展覽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展覽簡介:「西域歷史的記憶——新疆歷史文物陳列」展覽分為西域文明的曙光、金石之光耀天山、漢統西域開先河、群雄逐鹿趨融合、大唐雄威治安西、漠北回鶻遷天山、蒙古西徵立汗國、大清一統治新疆八個部分,系統、形象、生動地講述了新疆歷史、新疆民族發展史和新疆宗教演變史。展覽巧妙地將新疆的歷史發展進程和絲綢之路融為一體。它即是古代新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系統的寫照,又從不同側面展現了世界幾大古代文明在絲綢之路上碰撞時擦出的絢麗火花。
展覽網址:
主辦單位:中國美術館
展覽簡介:當前,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廣大醫務工作者不懼危險、無私奉獻,義無反顧,以專業能力和仁愛精神奮戰在抗疫第一線,贏得全社會的敬仰和尊重。中國美術館將館藏的一批醫護題材的優秀美術作品奉獻給觀眾,以此表達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崇高敬意!
展覽網址:
主辦單位:中國美術館
展覽簡介:中國美術館珍藏的11萬件藏品中有3萬餘件是以捐贈形式獲得的。這些捐贈使中國美術館有了更為完整的收藏序列,構成了以20世紀以來中國美術作品為主,包括珍貴的中國古代書畫以及國際美術大家的收藏面貌。展覽從歷年捐贈作品中遴選900件精品,向為國家文化事業發展作出貢獻的捐贈者們致以崇高敬意!
展覽網址:
第十二屆中國藝術節全國優秀美術作品展覽、全國優秀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全國優秀攝影作品展覽
主辦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上海市人民政府
展覽簡介:展覽通過提名邀請和公開徵集的方式,匯集近幾年優秀創作成果,展出了包括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和水彩(粉)畫等門類的美術作品610件、書法篆刻作品319件、攝影作品270幅(組),作品總量近1200件。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首次將三個國家級專業展覽在同一場館同時呈現。
展覽網址:
第十三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進京作品、中國美術獎作品巡展·上海
主辦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中國文學界藝術聯合會、中國美術家協會
展覽簡介:展覽以來自全國藝術工作者創作的500餘件作品的宏大陣容,謳歌了新時代中國人民昂揚奮進的時代篇章,凸顯了新時代美術創造的民族精神。這些作品承載了這個時代民族崛起所爆發出的磅礴之力。這些富有思想性、學術性和創新性的作品展現了新時代嶄新的社會風尚,直呈了新時代積極的人生觀念,書寫了新時代富有使命感的奮鬥精神。
展覽網址:
主辦單位:江蘇省美術館
展覽簡介:新春佳節期間,江蘇省美術館首次推出「戲裡風華·館藏皮影與戲曲繪畫精品展」,展出館藏皮影以及戲曲繪畫100餘件。繪畫主要展出關良、葉淺予、傅小石、高馬得等藝術家的戲曲人物作品。展覽通過活態傳承的方式來實現傳統文化推廣、豐富公眾認知,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
展覽網址:
我和我的祖國——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中國百家金陵典藏作品主題展
主辦單位:江蘇省美術館
展覽簡介:展覽共展出100餘件精品,不僅是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的紀念,也是對當代中國美術發展進程的學術梳理與回顧,同時期望能夠以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感染人民群眾,激發他們的民族榮譽感和自信心。
展覽網址:
主辦單位:廣東美術館
展覽簡介:「邊界的自覺」共邀請21位跨界藝術家一同探討有關藝術與設計邊界自覺,在觀念、創意、形式與表達以及思想層面上的一種自覺探索與可能。在當今世界裡,邊界不再能成為領域劃分的絕對準則,曾經高築的邊界在不同學科知識的激烈碰撞下被侵蝕,藝術世界也隨之展現出全新的姿態。藝術家的自覺意識催生出跨學科、跨領域的藝術形式,這種內在自我發現、外在創新的邊界自覺打破限定,呈現出藝術形式的迭代與新生。
展覽網址:
圖繪新中國——廣東國畫的改造與轉型
(1949-1978)
主辦單位:廣東美術館
展覽簡介:此次展覽從廣東美術館及其他藝術機構藏品中遴選出包括關山月、黎雄才、楊之光、林墉、林豐俗、王玉珏等藝術家作品100餘件,梳理歸納出藝術家在新中國成立後創作流變中的語言變革與風格轉向,以及在時代進程中個人的脈搏跳動與意識升揚,並以作品中的精神向度、歷史情懷、社會關注等來突出廣東藝術家在各個時期的責任意識與獨立思考精神。
展覽網址:
主辦單位:陝西省美術博物館
展覽簡介:安塞農民畫反映的是農民的真實感情,把現實與理想巧妙的結合起來,構思奇特、想像豐富、誇張大膽、意境歡快、神態生動、色彩明豔,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此次展覽展出的100餘件民間繪畫作品,是在該館大量的民間美術藏品的基礎上,精選出來的安塞農民畫精品。庚子年新春期間,該館特舉辦安塞農民畫展,期望觀眾在這裡度過一個充滿中國年味兒的春節。也希望每一位駐足者,走近安塞農民畫,走近創作者色彩斑斕的生活與繪畫,走近這片神奇而又充滿活力的黃土高原。
展覽網址:
主辦單位:中國雕塑學會、湖北美術館
展覽簡介:「中國姿態——第五屆中國雕塑展」為國家藝術基金2019年度傳播交流推廣資助項目,共展出90餘位藝術家近三年來的雕塑新作。展出作品題材、內容豐富,材料、風格多樣,整體呈現出自信表達、貼近時代、敢於創新、多樣包容的「中國姿態」。「中國姿態」,即是堅定文化自信,以中國風骨和中國氣派的作品傳承中國精神、構築中國價值、貢獻中國力量。當代雕塑日益體現出跨界傾向和劇場化效應,但雕塑是鑄造靈魂的藝術,有自身特殊的創作規律,在今天仍然具有獨立門類的特殊價值。
展覽網址:
主辦單位:湖北美術館
展覽簡介:「藝道融心——朱達誠雕塑作品展」,是以湖北美術館館藏的朱達誠雕塑作品為基礎而展開的個案研究展,也是該館「20世紀湖北美術家」學術課題系列項目之一。展覽以呈現時代精神、探討融合創新、堅定文化自信為宗旨,分為循藝之道、塑像時代、意蘊在心三個部分,展出朱達誠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30餘件,以及雕塑小稿、紙本手稿、創作手記、讀書筆記、信件、出版物等相關文獻。該展覽入選了文化和旅遊部2019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項目。
展覽網址:
主辦單位: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
展覽簡介: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亦是深圳建市40周年,關山月美術館以館藏關山月《江峽圖卷》及其晚年表現長江三峽的畫作為基礎,攜手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推出「輕舟已過萬重山——關山月與近代以來的江峽圖景」。
展覽共分三個篇章,第一章以「長江萬裡」為始,展示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館藏明清至民國的長江主題作品;第二章以「江峽圖卷」為中心,主要展出關山月美術館館藏關山月的《江峽圖卷》及其表現長江三峽的畫作和相關的速寫;在最後一章「江山無盡」中,展出該館館藏和借展的關山月晚年創作的長江三峽題材作品,以及關山月學生的作品。展覽將關山月的三峽主題創作置於更加廣闊的視覺文化與人文歷史的維度中進行展示。
展覽網址:
主辦單位: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
展覽簡介:「青春心印——關山月美術館青年工筆畫展」是關山月美術館的品牌展覽之一,是關山月美術館在既有的學術定位與研究基礎上,於2014年確立的一個持續性的年度藝術課題。今年,「青春心印」迎來第六屆,此屆展覽為更好地研究、推廣優秀青年藝術家,提升藝術家的參展積極性,採用更有針對性、也更為開放的「主題展+空間項目」的展覽結構,展現當代工筆畫創作的活力與成果。
展覽網址:
主辦單位:故宮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首都博物館、天津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湘潭市齊白石紀念館、榮寶齋、北京畫院
展覽簡介:
「越無人識越安閒——齊白石筆下的人物神情之二」是北京畫院美術館自2005年開館以來所推出的齊白石作品陳列的第二輪第四展,也是北京畫院「2019人物之年」最具重量級的展覽項目。此次展覽以齊白石人物畫的演變歷程為線索,共分為:下筆如神在寫真(早期作品)、掃除凡格總難能(中期作品)、幸能筆墨不相同(晚期作品)三大板塊,以精彩的齊白石原作、詳實的文獻資料和難得一見的「手稿」還原齊白石大寫意人物畫的發展脈絡和藝術特色。
展覽網址:
主辦單位: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主辦,北京美術家協會、北京畫院
展覽簡介:2019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作為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在變革的時代浪潮中築夢前行,與新中國榮華與共。展覽以「京彩70年」為主題,精心甄選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七十餘位畫家創作的70件套精彩畫作,圍繞「時代新風」、「時代意韻」、「時代人民」、「時代經典」四大篇章徐徐展開,時代新作與歷史經典共呈,為獻禮。
展覽網址:
主辦單位:中央美術學院
展覽簡介:潘世勳是中國近現代美術史上重要的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曾任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在他近六十年的創作與教學中,有三個關鍵詞廣為人知:「速寫」、「西藏」與「技法材料」。此次展覽圍繞有關潘世勳的三個關鍵詞,借其所喜愛的陸遊詩句為標題,分三單元展示他的速寫與油畫,其中包括甚少展出的速寫三百餘件、代表作《紅日初升》《我們走在大路上》《芒康牧民》《甘孜女子》等重要油畫作品,以及大量在技法材料研究領域的手稿文獻,在反映他以實踐為核心的藝術求索之路的同時,也突出他對人格修養和美學境界二元統一這一學術傳統的傳承和弘揚。
展覽網址:
主辦單位: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家協會
展覽簡介:2019年是古元先生誕辰100周年,古元先生曾任中央美術學院院⻓和中國美術家協會副主席。
在古元先生親屬的大力支持下,中央美術學院黨委宣傳部、版畫系、院美術館的同仁們懷著對古元先生的崇敬之情,精心策劃籌備展覽,組織學術活動,請柬和招貼上是古元先生當年為他的第一次展覽手書的「古元畫展」標題,展示方法所用的傳統報欄形式等,都再現了古元先生樸素的人生,也把人們的視線帶向他生活與創造的時代。在這樣的⻓者⻛範面前,思考如何把自己的藝術創造與時代的需求、人⺠的情感結合起來,在新時代創造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的作品,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展覽網址:
主辦單位:浙江美術館
展覽簡介:展覽圍繞「紙」這一歷史悠久的中國傳統文化介質,深入闡釋「紙文化」在推進中華文明千載流變中的共生經驗,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堅定文化自信。展覽以「展」「破」「融」三部分為核心版塊,圍繞紙張本身的特性,營造三種特徵鮮明的體驗空間,詮釋當代藝術在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的努力與探索,反映當代藝術家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守護與全新解讀。展覽邀請近40位活躍在當代國際藝術領域的國內外知名藝術家,作品涵蓋架上、雕塑、裝置、影像多種類型。展覽還展出浙江圖書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融設計圖書館等館藏的傳統紙工藝精品及紙文化主題的古籍善本,體現出中華紙文化豐富多樣、異彩紛呈的面貌。展覽特別推出全民參與互動的「萬羽千言」大型公眾摺紙活動,帶領觀眾深入體驗中華傳統紙文化繽紛多樣的當代內涵。
展覽網址:
主辦單位:浙江美術館
展覽簡介:2019年適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周年,也是浙江美術館開館十周年,為緬懷與弘揚我國近代美術教育先驅姜丹書先生的歷史貢獻與藝術成就,鼓勵社會捐贈,拓寬藏品徵集渠道,特舉辦「丹心育美——姜丹書與近現代美術教育」展覽。展覽列入「文化和旅遊部2019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同時為浙江美術館開館十周年系列展覽之一。展覽分為丹心藝旅、敬廬師友、赤石翰墨三個部分,力圖梳理、展示姜丹書的藝術生平以及其對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的影響,許多首次展出的重要師友信札,將為中國近現代美術教育、美術史研究提供新的資料。
展覽網址:
閃光的足跡——廣州藝術博物院藏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展
主辦單位:廣州藝術博物院
展覽簡介: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廣州藝術博物院特別策劃了年度重點展覽——「閃光的足跡——廣州藝術博物院藏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展」。此次展覽,從豐富的收藏中精選了革命歷史題材美術作品五十多件(實物),包括油畫、國畫、版畫、雕塑、剪紙等不同門類,藉此讓觀眾回顧國家創建和建設所走過的閃光足跡,亦讓觀眾回顧新中國美術發展的歷程。根據藏品的特點,此次展覽由兩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革命歷史。展品主要是反映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革命歷史。展品鋪排基本按歷史發展的時間先後為序。第二部分:先烈風採。展品主要是展現革命先烈們的英偉形象。第三部分:一代偉人。展品主要展現革命領袖的英偉形象。
展覽網址:
主辦單位: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上海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嶺南畫派紀念館、東莞市博物館、廣州藝術博物院
展覽簡介:高劍父是近現代中國畫從古典向現代轉型進程中的先驅之一,也是近現代嶺南文化史上為中國美術事業作出卓越貢獻的第一人。辛亥革命後他在中國畫壇逐漸崛起,最終成為引人矚目的畫壇盟主和一代宗師。他所創立的嶺南畫派也不斷發展壯大,成為具有全國性影響的繪畫流派。在高劍父誕辰140周年之際,廣州藝術博物院聯合故宮博物院、中國美術館、上海博物館、天津博物館、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東莞市博物館、嶺南畫派紀念館等機構,精選各自收藏的高劍父繪畫作品舉辦此次展覽,力圖展示高劍父一生力學精研的創作歷程和卓然獨立的藝術風貌,以紀念這位嶺南畫派的一代宗師。
展覽網址: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展:攝影術傳入至今的中國攝影書寫
主辦單位: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展覽簡介:展覽共展出600餘件珍貴攝影作品,不僅對於革命與復興的歷史性的回望,也圍繞攝影家的人生歷程和藝術創作的視角展開,是該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展覽之一。
展覽網址:
主辦單位: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
展覽簡介:展覽呈現了一段伴隨著新中國人民成長的雕塑歷程。展覽基於雕塑藝術的本體語言和新中國雕塑的歷程,挑選了200餘件作品、小稿、手稿、文獻等,以此呈現雕塑家塑造出的歷史與時代的知覺、個體與群體的知覺、自然與生命的知覺。
展覽網址:
主辦單位: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清華大學、新加坡國家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
展覽簡介:值吳冠中先生誕辰100周年之際,展覽展出吳冠中各個階段的優秀作品及相關文獻、圖片、文章、手稿和畫具等。此次展覽共展出吳冠中先生的畫作111幅,分三個單元展示,分別是「風箏不斷線」、「形式是畫家的生命線」和「風格是背影」。這些作品中把世間的景象揉成一片純粹的色彩,再讓自然的或世俗中的事物成為點、化成線,變作這混沌之中的聲鳴,如浩瀚天宇中的星漢,亦如流星划過夜空的軌跡。
展覽網址:
主辦單位:廣州美術學院嶺南畫派紀念館
展覽簡介:展覽通過多位嶺南畫派藝術家的106件原作以及相關文獻,展示了嶺南畫派畫家在新中國時期的創作面貌,表現出嶺南畫派畫家「筆墨當隨時代」的藝術理念,藉此弘揚嶺南畫派「關懷現實、服務人民」的崇高精神。
展覽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