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前,2010年9月7日上午,一艘載有15名船員的「閩晉漁5179號」漁船,在釣魚島附近海域進行正常捕撈作業。被日本海上保安廳三艘巡邏船驅逐追蹤,雖然數量噸位相差巨大但英雄船長並沒有被嚇到,雙方糾纏過程在日本人一片驚呼中主動撞擊,兩艘參與驅逐的日本巡邏船被撞出輕傷。這一事件在當時引發外界高度關注,大家在為中國漁船壯舉而歡呼的時候,有一件更大的事情正在發生著逆轉。
大家都知道釣魚島及東海油氣田一直是中日間矛盾焦點,由於歷史及地理原因,日本海上保安廳自70年代起一直牢牢控制著相關海域,實力不足中方只能被動以民間保釣等行動抗衡。特別是作為日本「第二海軍」的海上保安廳,裝備的艦艇噸位大性能強,過去幾十年間弱小的中國黃水海軍甚至連海上保安廳都不如,反被對方以小欺大。不過到了2010年後雙方實力逐步逆轉,中國海軍開始下餃子全面壓倒日本海上自衛隊,海上執法力量也從被碾壓到憑實力碾壓。
閩晉漁5179號漁船
日本海自和海上保安廳聯合演習
日本「第二支海軍」,實力僅次於美國海岸警衛隊
日本海上保安廳創建於1948年5月1日,作為日本戰後成立的第一支警備兵力,隸屬於日本國土交通省。編成體系參考當時的美軍海岸警衛隊,為防止坐大創建初期美國給它設定了1萬人的兵力上限,最大船隻不能超過1500噸,總噸位控制在5萬噸以內。主要任務是管理近海海上交通,海上巡邏,以及清掃二戰期間殘留在沿海航道內的水雷等。
隨著美蘇冷戰爭霸格局逐步成形,日本成為前沿橋頭堡地位瞬間提高,美軍主導下的盟軍司令部從50年代起主動增強日本海上保安廳實力。有了美國的大力支持海上保安廳實力猛漲,開始建造更大型的巡邏船,任務也開始更加豐富包括護漁、救災、反走私、反偷渡等。到了1977年,日本依照聯合國海洋法規範制訂的領海法生效,開始實施200海裡專屬經濟區和12海裡領海等規定。這麼一來海上保安廳的巡邏範圍直線擴大50倍,在擔負起200海裡專屬經濟區巡護工作時,配套製造大批新式巡邏船就成了必然。
海上保安廳掃雷艇
日本PL-106「小島」號巡邏船
海上保安廳巡視船
得益於冷戰特殊的地理位置,在美國一手扶持下日本海上保安廳實力一路飆升,裝備大量高質量大中型水面艦艇及航空巡邏機。擁有兵力超過12000人,裝備船艇450多艘,其中包括1000噸級以上50多艘,500噸以上約150艘,另外裝備30多架固定翼飛機和40多架直升機,不僅實力處於世界前列,大中型船隻佔比之高在全球也屬罕見。
還在不斷朝大型化、高速化、武裝化發展的海上保安廳,實力僅次於美國海岸警衛隊,甚至比周邊東亞國家海岸警衛隊總兵力還強。可以這麼理解整體實力已經超過很多小國海軍,是日本海自之外的「第二海軍」,有了實力支撐在東海和釣魚島區域海上爭端中頻頻現身,對中國漁船進行幹擾、攔截、撞擊甚至扣押等強硬操作。
夾擊漁船
海上保安廳發射水炮驅離漁船
以大欺小,逆襲從漁船撞海保大艦開始
再次回到開篇提到的「閩晉漁5179號」漁船,2010年9月7日,該船正在釣魚島海域進行捕撈作業。日本海上保安廳「與那國」號巡邏船趕到現場,試圖以衝撞方式暴力驅逐漁船,漁船排水量僅166噸船上共載有15人,對應「與那國」號排水量高達1360噸,兩者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不過個頭小並不代表總吃虧,在雙方糾纏過程「與那國」號巡邏船尾部和漁船頭部發生碰撞,大噸位的「與那國」號巡邏艇欄杆支柱斷裂。
吃虧之後,不甘心的日本海上保安廳隨後出動兩艘巡邏艇,分別是「水城」號以及「波照間」號。同樣屬於PL型「知床」級巡視船,排水量高達1360噸,艦長77.8米,艦員40人,配套一門40毫米艦炮、1門20毫米艦炮。三艘等同於護衛艦的武裝艦隻再次開始追趕,在距離黃尾嶼15公裡處,「閩晉漁5179號」和阻止其前行的「水城」號巡邏艇右舷發生碰撞。「水城」號船體被撞輕微受損,另外還有五六根扶手被碰斷,在三艘大艦圍堵下能有這種表現必須點讚。
「閩晉漁5179號」漁船
撞擊過程
PL型巡邏船
用跟蹤、衝撞、截停、登船等方式,最終在當天下午日方保安官強行登上中國漁船,強行扣留所有船員並逮捕船長詹其雄。當天晚上中方就進行了交涉和抗議,明確表示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就是中國領土,日本巡邏船不得在該海域進行所謂」執法「,當然更不能危及中國漁船和人員安全。對於日方的無理扣押中方漁船、船員,中方將採取強烈反制措施,在各種壓力下日本最終只能釋放漁船和船員。9月25日凌晨,船長詹其雄搭乘飛機順利抵達福州,事件看似結束但另一場海上爭鋒正在啟動。
日方強行登船
自中日撞船事件發生後,中方對日方非法攔截我漁船、非法抓扣我船長一事予以堅決回應,中國漁政指揮中心也表示:今後將在釣魚島附近海域開展常態化巡航,切實保護漁民。說到做到就在日本釋放船長詹其雄當天,9月24日下午16時,中國漁政201船及203船在經過28小時緊急航行後,抵達距離釣魚島只有30多海裡處。日本海上自衛隊P-3C反潛巡邏機馬上趕到偵查,在201船上繞了三圈後飛離,不久海面上出現了海上保安廳的「波照間」級PL64號巡邏船。在PL64號巡邏船以無線電驅趕中方漁政船的同時,另一艘3000噸級PLH型巡邏船也以17節速度趕來,平行靠在PL64內側準備攔截中國漁政船往釣魚島近岸航行。
日本海上力量可不僅僅是這些,另外還有第三艘作為預備在旁邊虎視眈眈,這些巡邏船上的電子屏上不斷閃現中文:不要靠近日本領海。面對日方巡邏船的無線電「威脅喊話」,中方漁政船不為所動開始環繞釣魚島巡航,眼見無線電無效海上保安廳又開始了新操作,當晚21時日方直升機在漁政船上空盤旋了2個小時不斷騷擾。
中國漁政203船
海保巡邏船攔截
「波照間」級巡邏船
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內,漁政201、203編隊遭到日本海上保安廳多達8艘巡邏船的圍堵,包括3艘3000噸級PLH型,2艘1000噸級PL型,3艘PS型等大小艦艇。這些艦艇大老遠從日本各個海域趕來,同時空中還有海上自衛隊的P-3C一天至少來3次,按道理P-3C作為軍用飛機肆無忌憚侵入釣魚島上空,中方完全可以將其擊落。在眾寡懸殊的情況下漁政201、203船毫不退縮,面對日方不斷喊話威脅直接霸氣回懟:我們不接受任何威脅和訛詐。
雙方海上對峙進入白熱化,3000噸級的PLH巡邏艦仗著個頭大,直接提速向500噸的203船前方衝擊。利用體型優勢隔在203船和釣魚島之間,還好靈活的203船及時躲開這危險的一擊,隨後又在另外3艘包抄而來的日本巡邏艦中左衝右突,以無畏的勇氣迎頭衝擊從兩艘日本巡邏艦中突圍而出。海上剛突圍空中日本直升機又來,海上保安廳艦載直升機不斷對著203和201低空轉圈,幹擾的同時還在不斷進行拍攝。
大型巡邏艦
大型巡邏艦
艦載直升機
實力懸殊在這種條件下,中方漁政船圍著釣魚島轉圈,日本巡邏船利用高航速時刻緊盯不放。雙方航行距離非常近,小噸位的漁政船隨時有被吸附過去的危險,就這樣在接下來兩周的時間內,中國漁政船繞著釣魚島近旁往返巡航將近19個來回。很顯然雖然巡航目的達到,但小噸位性能落後的兩艘漁政船明顯處於下風,直到2011年兩艘中國漁政船才駛入釣魚島12海裡範圍內。這種實力上的嚴重不匹配,強弱如此分明已經讓中國深感海上執法力量不足,接下來就要開始下餃子了。
首次進入12海裡
首次進入12海裡
海警新艦下餃子,數量不夠海軍湊,從弱到強實現逆襲
漁政船首輪兩艘試水之後發現,日本海上保安廳實力完全凌駕於我們之上,擁有規模龐大噸位從大到小的立體攔截手段。包括大型載機巡視船、中型巡視船、小型巡視船艇等,如當時全球最大的巡邏船——「敷島」級遠洋巡視船,排水量超過7000噸,可以攜帶2架「超美洲豹」直升機,還有20毫米艦炮和雙管35毫米艦炮。這是海上保安廳手上的王牌,類似於巡洋艦的噸位強大的續航力和自持力,可以充當指揮艦在釣魚島外海起到重要支援作用,後續還有噸位性能類似的「秋津洲」號巡邏船加入其中。
次一等的「敷島」級巡視船,排水量6000噸,航速25節,裝備1門「博福斯」40毫米主炮、2門6管加特林機關炮以及6門水炮。光看這武備簡直就是一艘軍艦,大噸位的好處除了航程遠外,還可以攜帶兩架S-76D直升機或「貝爾」212型直升機。另外還有4200噸「津輕」級大型巡視船,這款巡視船是海上保安廳的主力裝備,配套1門單管40毫米艦炮,攜帶1架「貝爾」212型直升機和4艘高速快艇。
「敷島」級巡邏船
「瑞穗」級巡視船
巡視船
除了這些大型巡視船,其他還包括2000噸「襟裳」級巡視船,1200噸「知床」級巡視船,1300噸「波照間」級巡視船。雖然小型巡視船沒有配備直升機,但都有安裝30、40毫米艦炮,在有爭議的海域對峙中具有較大優勢,每次都是以大欺小可以立體圍堵中方執法船。
中日船隻對峙
回到中國長期以來沒有專業海上執法力量,早期由海軍兼職直到90年代之後,才分別建立海監、漁政、海事、海警四個機構。不過連海軍只能以051型驅逐艦為主力時代,海上執法裝備可以用簡陋來形容,在2000年左右能用於釣魚島海域的,只有排水量500噸級小型漁政船,就是這些小船總數也只有50多艘各海區一分配完全不夠用。
漁業船噸位太小,面對日本海上保安廳幾千噸級巡視船,不僅性能相差太大就是比拼塊頭也是弱小無助。以上面提到的漁政201和203船為例,航速約16-18節續航能力約5000海裡,海上自持力明顯太弱扣除往返程,實際無法在釣魚島海域實現24小時全天候巡航。而且船上只配備了無線電、警燈、大功率喊話器等,沒有武裝的漁政海監船在和日本海上保安廳巡視船較量中,等同於以民船對陣準軍艦處處都落於下風。因此大部分時間我們巡航釣魚島只能環島航行,還是在日本數倍於已的巡視船「陪伴」下進行,只能以這種方式宣示主權很難突入12海裡範圍,實力上的差異也導致無法有效巡視管理,周邊海域爭端越來越複雜。
2010年專屬經濟區巡航漁政船
中國漁政船
中國漁政船
漁政、海監、海事都各自擁有自己的執法艦艇和飛機,以2011年為分隔時間點,總體還是裝備大量小型艦艇,另外僅有少量排水量1000-3000噸級可配備直-9中型艦。比如排水量近4000噸的海監83號,最大航速18節,續航能力10000海裡自持力60天。排水量5000噸的海巡01,續航力大於10000海裡自持力60天,除了常規海上監管及巡視外,還能進行搜險救助等任務綜合實力超強。另外還有排水量2580噸漁政310號,最大航速22節,續航能力6000海裡自持力60天。配備了直-9艦載機, 也是首艘裝備14.5毫米高射機槍的漁政船,武裝執法艦船慢慢開始普及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能力逐步提高。
由於前期各部門多頭管理,無法集中資源進行有效管理,因此在2013年重新組建國家海洋局,並在海洋局下成立中國海警局後改隸武警部隊。四個執法團隊合而為一,成為類似美國海岸警衛隊的準軍事執法力量,正常執法外還可以在戰時充當補充。經過多年緊急裝備升級補充,已經擁有200艘500噸以上海警船,其中千噸大艦數量達到近百艘,從數量上看已超過日本海上保安廳,更何況後續還有大量新式高品質海警船在建造中。
海巡01
海監83號
補歷史欠帳不僅出現在三軍,對於海上執法力量來說也相當著急,一方面維護海洋權益刻不容緩,一方面生產任務重一下子很難批量生產入役。於是海軍現成的退役軍艦成了香餑餑,畢竟軍用設計標準艦艇強度高,剛好適合海上執法中的碰撞意外。比如近2000噸級的053H型護衛艦,拆除飛彈等軍用武器外,保留了37毫米艦炮和14.5毫米高射機槍,25節高航速對於海警來說相當可觀。而且較新的053H2G也進行了改裝,拆除反艦防空飛彈後還留下4座76A雙37毫米全自動艦炮,這種高射速艦炮裝備海上執法船,火力完全可以壓制日本巡視船。
另一方面海警也在持續造新船,不斷往大型化提高綜合性能方向發展,比如海警3901大型遠洋綜合巡邏艦。滿載排水量1.2萬噸,航速25節,裝備76毫米艦炮火力喜人,甚至還保留了加裝飛彈等制式武器的空間。萬噸級排水量目標直指日本「敷島」號和「秋津洲」號,艦上直升機平臺大可以搭載直-8,不論是綜合性能還是海上執法能力都首屈一指。
海警1003(原053H護衛艦)
海警3901
空中巡航
結語
基於一艦多用不浪費原則,此前海警就已裝備基於056型護衛艦發展而來的海警船,相比原型艦橋後移多出一個2號前甲板,並安裝了一門30毫米機關炮火力更強。而且就在近日,海軍22艘056型護衛艦移交給海警,拆除了反艦飛彈和防空飛彈,但76毫米速射艦炮、30毫米副炮、以及火控雷達和艦載發動機得以保留。同時在艦橋兩側加裝LED屏,胡蘿蔔和大棒並存可以快速壯大海警隊伍,同時在釣魚島等海域執法作業中擁有更強威懾力。
中國海上執法力量幾乎是跟著海軍一路成長,在相當長時間內由於艦小型號雜,在海上執法過程總是處於劣勢。2010年之後,隨著海軍裝備水平急速上升,由原來的近海防禦向走遠洋戰略海軍,各種原來並不凸顯的海洋權益直接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面對日本等周邊各國挑戰,非戰爭條件下海警成為保障海洋權益的核心,於是近十年間以最快的速度打造出一支海上執法力量。經過機構整合已經成體系裝備大中小型巡邏船,排水量從千噸到萬噸不等,已經在規模性能上壓制日本海上自衛隊,並以不間斷巡航釣魚島及周邊海域方式實際控制了局面。
056型海警船
056型海警船
海警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