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了,從帶娃模式切換回工作模式。發現公眾號後臺已經積累了一些朋友們提出的問題,在此做個匯總,以便幫助更多有相同疑問的朋友。
FreeNAS 11.0 無法顯示中文界面
經核實,此為系統 Bug 一枚,筆者已反饋到官方 Bugs 平臺。最初預計 FreeNAS 11.0-U1 能夠解決,前幾天變更為計劃在 FreeNAS 11.0-U2 解決。
FreeNAS 11.0 不支持 CIFS 共享怎麼破?
並不是不支持 CIFS 共享,只是改了一個名字而已 SMB。事實上,雖然關係密切但 SMB 和 CIFS 仍是兩種協議,但對於 FreeNAS 11.0 的名稱變更來講,他們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都是代表那個我們很常用的,主要面向 Windows 系統且幾乎支持全平臺的文件共享服務。
FreeNAS 為什麼不適合開放外網訪問?
話說 FreeNAS 也並不是絕對的不應該向外網暴露,我們必須明白 NAS 以數據存儲備份為主,而且通常用來存儲那些平常訪問量不大、價值較高的數據,暴露到網際網路的 FreeNAS 主機一旦被惡意破解,破解者就可以完全控制這臺伺服器,包括完全銷毀存儲池或數據集,這種風險可以說是致命的。
但將插件或 Jail 暴露給公網是可以的,我們知道,FreeNAS 的插件是安裝在 Jail 裡面的,Jail 是 FreeBSD 系統下的一種輕量級的虛擬化技術,可以較好的將虛擬環境與主機相隔離,一般來說,黑客很難通過破解 Jail 虛擬機進一步獲取主機操作權限,但這不是絕對的,所以,儘可能不要把暴露到公網的服務提供給陌生人使用,最好僅用作組織內部。
這也是筆者建議大家在使用 FreeNAS 的同時,將那些需要公網訪問的服務放在雲平臺上的原因。
FreeNAS 可以用在生產環境嗎?
當然可以。不過,筆者建議大家在考慮是否在生產環境採用 FreeNAS 之前,先確保所在的組織內部有專門負責 IT 基礎設施運維的人員,千萬不要過分依賴外包公司的 IT 支持,當系統發生故障時,外包服務很難做到及時響應,特別是情況緊急的事情,有能解決問題的內部 IT 人員非常關鍵。
新用戶問 FreeNAS 出現故障無法訪問時,數據如何恢復?
FreeNAS 之所以受歡迎,故障恢復與數據安全的能力是很被看重的。FreeNAS 系統安裝在 U 盤(或類似的獨立的快閃記憶體類介質上),數據存儲在額外的機械硬碟或固態硬碟上,即系統與數據相互分離,系統發生的故障不會對數據產生影響,重裝系統並將數據盤重新導入即可恢復訪問。
新版本的 FreeNAS 還支持多啟動器環境功能,系統更新後會創建新的啟動環境,升級失敗或發生其他故障時,用戶可以在啟動界面選擇從以前的啟動環境啟動系統。只要安裝系統的 U 盤空間足夠,就可以根據需要創建無限多個啟動環境。
GetNAS 網站不更新了嗎?
網站當然會繼續更新,只是近期在計劃改版,新的文章會在微信公眾號上首發,並逐步更新到官方網站上。改版後,網站除了繼續提供 FreeNAS 原創技術指南以外,還會提供諸如 Ubuntu、Fedora、Cloud Computing 等相關的技術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