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較與偷襲珍珠港後的強勢,中途島海戰後,日本人本就不富裕的家底幾乎被打穿,原本航母發展潛力就不足的他們,無力建造大型航母,只能打起裡改造戰列艦的主意,不過相比信濃號的改造,日本海軍還曾發展出更為奇特的「航空戰列艦」。
另類:航空戰列艦
設計和理想,現實很骨感
中途島沉沒的4艘航母,讓日本人幾乎直接失去了海戰制空權,曾經心心念的戰列艦艦隊決戰,轟沉對方,顯然已經十分不切實際,於是只能繼續造航母,正所謂「有病亂投醫」,於是日本海軍緊急決定將兩艘伊勢級戰列艦,伊勢號和日向號改裝為航空戰列艦。
改裝後的兩艘戰艦,成為了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艦種:航空戰列艦。其前半段保留了標準的戰列艦特徵,高聳的艦橋,碩大的主炮塔,後方則為飛行甲板。
改裝後的伊勢號航空戰列艦,滿載排水量為3萬8662噸,長219.62米,最大航速25.3節,保留了八門356毫米主炮,同時大幅強化了防空能力,後部炮塔拆除後,變成了一座長40米高6米的機庫,上面為長約70米的飛行甲板,可以搭載22架飛機,使用了兩部大型彈射器,可以做到30米彈射一架飛機,理論上5分鐘就可以起飛全部飛機。(日向號航空戰列艦的各項數據基本等同於伊勢號。)
結果:戰場上見分曉
航空戰列艦「廢柴兄弟」
1944年,兩艘伊勢級航空戰列艦參加了雷伊泰灣海戰,參加了截止到目前為止,世界上最後一次航母對決,隸屬於第一機動艦隊第三艦隊下的第四航空艦隊,不過由於艦載機沒有到位,這兩艘航空戰列艦,實際上就是在「裸奔」,在海軍航空兵已經主導戰場的海戰中,空有碩大主炮卻無用。
小澤艦隊的4艘航空母艦:瑞鶴號、瑞鳳號、千歲號、千代田號以及1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被擊沉,兩艘伊勢級航空戰列艦卻奇蹟般的活了下來,一方面是大幅強化防空火力的緣故,另一方面是,美軍更注重擊沉正規航母,削弱日軍後續海戰潛力。
在僥倖生存後,兩艘伊勢級航空戰列艦開始跑起了「運輸」業務,在戰爭即結束時,這兩艘戰艦被美軍擊沉,坐沉與吳港。
其實,日本這艘航空戰艦的做法,在幾十年後,被蘇聯人傳承了,固執的發展思維還創造了另外一種新艦種,載機巡洋艦,最終這種「新瓶舊酒」走歪路的做法,嚴重的影響了蘇聯航母發展道路,蘇聯到解體時,都沒有建造出可以抗衡美軍的大型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