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成立時有六個旅,參謀長都有誰?建國後授銜誰的最高?

2021-02-14 快樂女漢子


有料資訊,有趣熱點,獲得信息,感知冷暖,開闊眼界。每天準時分享熱點,及時發布內容。這裡值得您擁有,完全免費值得您關注,還不趕緊動動手指                                                                                                                                                                                                            

部隊在旅及以上設置參謀長,參謀長在軍隊中是軍事指揮部門的首長,協助旅長、師長、軍長等等進行指揮。參謀長在軍隊的作用十分的重要。八路軍成立時候,共有6個旅,那麼六個旅的旅長都有誰呢?以他們在革命中的貢獻在1955年的授銜中又都被授予什麼軍銜呢?

下面,小編就從115師的兩個旅的參謀長講起,一起來說說八路軍六個旅的參謀長都有誰?他們在1955年都被授予什麼軍銜。

第343旅參謀長:陳士渠

343旅的旅長是陳光,副旅長是周建屏,參謀長就是陳士渠。陳士渠是湖北荊門人,1909年出生。陳士渠家庭十分貧窮,16歲的時候就外出當學徒工,參加過國民大革命。1927年陳士渠參加了湘贛邊秋收起義,隨後上了井岡山,先後任第4軍排長、第3縱隊副大隊長、縱隊司令部參謀等職務。

1934年10月陳士渠參加長徵,先後任紅4師參謀長,紅30軍參謀長、代理軍長,紅1軍團隨營學校校長等職務,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陳士渠任343旅參謀長,並在戰鬥中親自抓獲了八路軍抗日戰爭期間首個日軍俘虜加藤幸夫。新中國成立後,陳士渠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訓練部部長、教育長等職務,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第344旅參謀長:陳漫遠

344旅的旅長是徐海東,副旅長是黃克誠,他們最後都成為大將,陳漫遠就是這支隊伍的參謀長。陳漫遠1911年出生,也就是辛亥革命的那一年,他是廣西蒙山人。陳漫遠1924年也就是13歲的時候就參加了反帝愛國運動。1929年,陳漫遠參加了百色起義,先後任連指導員等職務。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陳漫遠任344旅參謀長,參加了平型關戰役。新中國成立以後,陳漫遠先後任廣西省人民政府副主席、代理主席等職務。陳漫遠還是一個作家,以自己的革命經歷創作過長篇小說。由於陳漫遠轉業到地方,所以1955年授予軍銜的時候,他沒有授予軍銜。

第358旅參謀長:姚喆

第358旅的旅長是張宗遜,副旅長是李井泉,參謀長就是姚喆。姚喆1906年出生,湖北邵陽人。參加革命以後,姚喆先後任中國工農紅軍班長、司務長、排長、連長、營長、團長、師參謀長,北路軍參謀長,陝甘寧獨立師師長等職務。可以說,姚喆是一步步從士兵成長為部隊的指戰員的。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姚喆任358旅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姚喆任西北野戰軍任第八縱隊司令員、第一野戰軍第八軍軍長等職務。新中國成立後,姚喆任武漢軍區副司令等職務,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第359旅參謀長:劉子奇

359旅的旅長是陳伯鈞,副旅長大家都很熟悉,就是進軍南泥灣的王鬍子王震,劉子奇就是這個旅的參謀長。

劉子奇1900年出生,湖南瀏陽人,參加革命以後先後任瀏陽遊擊隊區聯防隊隊長、支部書記、瀏陽農民自衛軍第四路指揮、湖南自衛軍瀏陽赤衛軍第二師師長等職務,1932年2月,任湘贛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

1937年7月以後,劉子奇任359旅參謀長。人民解放戰爭時期,劉子奇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一六五師師長、黨委書記等職務。新中國成立以後,劉子奇任湖南軍區郴州軍分區司令員、黨委書記,廣東省軍區副司令員等職務,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

第385旅參謀長:耿飈

385旅的旅長是王宏坤,副旅長是王維舟,參謀長是耿飈。耿飈,1909年8月生於湖南省醴陵縣北鄉嚴家衝一戶貧苦農民家庭。1930年9月,耿飈率領遊擊隊參加紅軍,歷任紅1軍團第3軍9師參謀、師幹部教導隊隊長、作戰教育科科長等職務。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耿飈任385旅參謀長。人民解放戰爭時期,耿飈任晉察冀野戰軍參謀長等職務。新中國成立以後,耿飈長期在外交戰線工作,他還曾擔任過國務院原副總理,中央軍委常委、秘書長,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等職務。1955年授予軍銜的時候沒有授銜。

第386旅參謀長:李聚奎

386旅的旅長就是大名鼎鼎的陳賡大將,副旅長是陳再道,參謀長就是李聚奎。李聚奎,1904年出生,湖南省安化縣人,參加革命以後先後任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排長、中隊長、大隊長,紅三軍第三縱隊支隊長,第九師二十七團團長、師長,紅一軍團第一師師長等職務。

抗日戰爭時期,李聚奎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三八六旅參謀長,抗日先遣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決死第一縱隊副司令員、旅長兼太嶽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等職務。新中國成立後,李聚奎任東北軍區後勤部部長兼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後勤學院院長,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工業部部長等職務,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

從上可以看出,八路軍六個旅的參謀長都在抗日戰爭中為革命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出了2個上將1個中將和1個少將,另外有兩人轉入到其他戰線工作,在1955年授予軍銜的時候沒有授銜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後語:希望大家閱讀後在右下方「在看」處點個讚,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感謝!

相關焦點

  • 從東北抗日聯軍走出的十位開國將軍,你知道都是誰嗎?
    李延祿在東北解放後任合江省政府主席兼合江軍政幹部學校校長、松江省政府副主席和黑龍江省副省長,也沒有授銜。有資格成為開國將軍的除了周保中和李延祿以外,還有馮仲雲、於天放等抗聯高級幹部。 馮仲雲是抗聯第三路軍政委,抗聯最高領導人之一,建國後任松江省政府主席兼哈工大校長,北京圖書館館長,國家水利部副部長,沒有參加軍隊工作。
  • 遠東88旅四個營,八名主官建國後獲得什麼軍銜
    大家都知道,九一八事變後,日本關東軍半年時間內就侵佔了我東北四省,為了反抗日軍殘暴統治,黑土地上最先興起東北抗日義勇軍,鼎盛時發展到30萬人。
  • 解放軍中大名鼎鼎的三楊、三陳和三梁分別是誰
    這些人功勳卓著,到了1955年新中國第一次實行授銜,他們大部分都成了將軍。在第一批授銜的將軍中有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授銜人中有人是兄弟,有人是叔侄,有人是連襟,還有的人是翁婿。而在開國將帥中流傳著三楊、三陳和三梁,他們分別是誰呢?「三楊開泰」在解放軍中三楊名氣十分大,這三位是是開國上將,又都姓楊,所以有了三楊開泰的美名。楊成武
  • 「五大戰區」陸軍司令都有誰?誰軍銜最高?誰最年輕?
    自從有軍隊以來,就有陸軍的存在,以前的陸軍主要步兵、騎兵、弓兵等。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後,蒸汽動力取代了傳統動力,海軍開始興起。中國近代以來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主要原因在於沒有強大的海軍,因為敵軍可以從任何一個海岸線基點進行登陸,讓你防不勝防。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飛機開始用於戰爭,空軍開始起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空軍日益發展壯大,空軍在戰爭中的地位也得以提升。
  • 1955年授銜時,四野7位軍長被授上將,為何三野16位軍長無一上將
    1955年,建國後首次授銜時,東北四野18位主力軍長中,一共有7人被授予了開國上將軍銜,分別是鄧華、韓先楚、洪學智,李天佑、劉震、黃永勝和陳明仁,而同樣立下功勳赫赫,為全國人民解放後大業,和中國革命事業做出傑出貢獻的華東三野16位軍長,卻大部分被授銜為開國中將軍銜,還有三人被授少將,三人沒有獲得軍銜,那麼,同樣都是野戰軍,為何麾下軍長的授銜待遇卻相差如此之大呢?
  • 1955年授銜時, 原紅30軍的軍長和政委, 為何都沒參加授銜?
    1955年授銜時,很多有功之臣都沒有參加授銜儀式,出於各種原因,他們離開了軍隊,像原第十九兵團參謀長耿彪,建國後被調到了外交部,又比如原東北軍區參謀長伍修全
  • 十大大將夫人新中國成立後都擔任什麼工作,1955年有幾人授銜
    楚青原名詹永珠,參加新四軍後,為防止敵人報復自己的家人,她便改名為楚青。說起「楚」這個姓,還跟粟裕有關。有一天,粟裕知曉楚青想改名字,便在紙上寫了二十幾個姓給她挑。晚年楚青回憶:「我認為王姓、李姓什麼的,都太普通,也太多,就沒有選。看到楚這個姓時,覺得朗朗上口,便決定姓楚。」
  • 《文史之窗》從東北抗日聯軍走出的十位開國將軍,你知道都是誰嗎?
    李延祿在東北解放後任合江省政府主席兼合江軍政幹部學校校長、松江省政府副主席和黑龍江省副省長,也沒有授銜。有資格成為開國將軍的除了周保中和李延祿以外,還有馮仲雲、於天放等抗聯高級幹部。 馮仲雲是抗聯第三路軍政委,抗聯最高領導人之一,建國後任松江省政府主席兼哈工大校長,北京圖書館館長,國家水利部副部長,沒有參加軍隊工作。
  • 福建陳姓將軍威武,有六位開國將軍,他們都是誰?
    陳姓是中國五大姓氏之一,總人口大約在7100萬,是當代世界上最大的同姓人群之一,在人口排列上穩居第五位,陳姓有一位元帥,一位大將,陳錫聯、陳奇涵等六位上將、陳康、陳慶先、陳正湘、陳仁麒等4位中將,以及49位少將。在我們福建有沒有陳姓開國將軍呢?作為革命老區的福建有沒有陳姓開國將軍呢?
  • 1985年後解放軍空軍參謀長都有誰?都什麼軍銜?誰任期最長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仗義聚焦」,再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                                                                         1985年後解放軍空軍參謀長都有誰?都什麼軍銜?誰任期最長呢?
  • 55年授銜時老兵鬧情緒, 一把大鬍子堅決不剃,毛主席得知: 批個特例
    特別是部隊之間協同作戰時,在上級沒有明確指定指揮員的情況下,軍官身上又沒有任何表明身份和職務的顯眼標誌,曾發生過多次扯皮現象。新中國成立後,軍隊的正規化現代化建設提上了日程,實施軍銜制的呼聲很高。經過數年的緊張準備,1955年9月底,我軍舉行了首次授銜儀式,主席和總理親自為千餘名將領授銜,這也標誌著我軍正式開始實行軍銜制。
  • 廣東軍區成立之初,四位副司令分別是誰擔任?後來授予什麼軍銜
    新中國成立後,1949年11月根據中央指示第十五兵團指揮機關和廣東地方部隊組稱在廣州建立了廣東軍區,1951年5月,廣東軍區擴編為華南軍區
  • 1955年除了授銜,還有授勳,有位國軍名將排在九位元帥前面
    關於1955年授銜,人們關注最多的是誰當元帥,誰當大將,誰授銜低了,誰授銜高了,卻忽略了另外一件事:跟授銜同樣重要的「授勳」。
  • 解放軍陸軍司令部成立後,司令員分別是誰,軍銜是什麼?
    我們都知道解放軍的總司令是朱老總,也是唯一的三軍司令員,解放軍兵種也幾乎都有司令員。建國之初我們就建立了空軍,劉亞樓上將擔任空軍司令員,籌建海軍蕭勁光大將擔任司令員,裝甲兵司令員由許光達大將擔任,炮兵司令員是陳錫聯上將,但是唯獨陸軍沒有司令員。如果你仔細看一下的話,確實是這樣的,陸軍作為人數最多的一個兵種卻沒有司令部,因此也就不存在司令員。
  • 2015年後陸軍司令員都有誰?都什麼軍銜?任職時誰最年輕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藍色字體「仗義聚焦」,再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因為解放軍的陸軍一直是解放軍的主力軍種,所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裡都有設置陸軍司令員。2015年,解放軍進行改編,設立了陸軍司令員。陸軍司令員一直設置已經有四年多的時間了,那麼在這四年多的時間裡,都有誰擔任了解放軍陸軍司令員的職務呢?他們都是什麼軍銜呢?他們誰任這一職務的時候最為年輕呢?
  • 「七大軍區」首任政治委員都有誰?他們都什麼軍銜?誰成就最大
    前面已經把中國軍隊「七大軍區」的情況以及首任司令員的有關情況進行了介紹,下面再介紹軍區的另一位主官也就是政治委員的有關情況再介紹下,他們都是誰呢?誰最後成就最大呢?一、瀋陽軍區政治委員:劉振華劉振華,1921年7月生,山東泰安人,1938年4月參加八路軍,任山東抗日遊擊隊4支隊戰士、排指導員、連政治幹事、副指導員、指導員等職務,1948年任東北野戰軍第3縱隊7師政治部主任,第4野戰軍第40軍118師政治部主任等職務。
  • 山東縱隊九個支隊,司令員建國後獲得什麼軍銜
    12月27日,經中央批准,在沂水縣王莊成立八路軍山東縱隊,張經武任指揮,黎玉任政治委員,王彬任參謀長,江華任政治部主任,下轄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九、第十二以及挺進支隊、隴海路南進支隊,一共九個支隊。全軍共有2.5萬人。
  • 88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的都有誰,誰的成就最大?誰最長壽?
    那些曾為我國做出過突出貢獻,至今仍健在的上將有哪些呢?或許我們能說上來的並不多。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些關於上將的故事。故事發生在1988年,這一年有好幾位英雄被授予上將軍銜,這些人都有誰呢,相信好多人都好奇。目前這些上將是否還健在,誰的年紀最大,誰的成就最高呢?小編給大家一一分析一下。
  • 最牛的大軍區: 司令是元帥, 第一副司令也是元帥, 連政委都是元帥
    這六大軍區都是建國前夕或初期成立,每一個軍區的領導都是戰神級的人物,其中中南軍區的陣容最強大。中南軍區成立於1950年1月,是由第四野戰軍和華中軍區合併而成,領導班子主要來自第四野戰軍,可以說星光熠熠。這個軍區的領導隊伍,居然誕生了三位元帥、兩位大將、八位上將。下面,筆者就來給大家一一解說。
  •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時,八路軍三個主力師各有多少兵力?
    由於西安事變後蔣介石已經分化瓦解了東北軍和17路軍,在對紅軍改編的問題上,蔣介石曾發報給顧祝同:今則時移情遷,準編其為四團制之兩師,照編制,八團兵力已在一萬五千人以上之數,不能再多。到1937年2月,蔣介石又表示紅軍可以改編為3個師9個團,但不允許組成單獨的指揮機構。而紅軍也讓步為要求改編為4個師12個旅36個團,共計7萬人,師上面設總指揮部,軍官人選由延安選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