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製圖】投影視圖與機件常有表達方法

2022-01-12 CAD自學網


投影視圖、剖視圖、斷面圖、簡化畫法等是機件常用表達方法。畫圖時應根據機件的實際結構形狀特點,選用恰當的表達方法。
投影視圖視圖是機件向投影面投射所得的圖形,主要用於表達機件的外部機構形狀。其不可見部分用虛線表示,但必要時也可省略不畫,根據(GB/T 17451-1998)和(GB/T14692-1993),視圖可分為:基本視圖、向視圖、局部視圖、斜視圖和旋轉視圖。
一、 基本視圖
機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視圖,稱為基本視圖。

當物體的外部結構形狀在各個方向(上、下、左、右、前、後)都不相同時,三視圖往往不能完整的把它表達出來。因此,必須增加投影面和相應的投射方向,以得到更多的視圖。為此,規定了表示一個物體可有六個基本投射方向(a——由前向後投射、b——由上向下投射、c——由左向右投射、d——由右向左投射、e——由下向上投射、f——由後向前投射),如圖1a所示,相應的有六個基本投影面分別垂直於六個基本投射方向。還規定了採用第一角投影,將物體置於第一分角內,物體處於觀察者與投影面之間進行投射,然後,按規定展開投影面,便得到六個基視圖。各視圖名稱規定為:主視圖(A)、俯視圖(B)、左視圖(C)、右視圖(D)、仰視圖(E)、後視圖(F)。六個基本投影面的展開方法,如圖b所示。各視圖的配置,如圖1c所示。
六個基本視圖若畫在同一張紙上,按圖1c 所示的規定位置配置時,一律不標註視圖的名稱。

六個基本視圖之間仍保持長對正、高平齊、寬相等的投影關係,既主、俯、仰視圖長對正;主、左、右、後視圖高平齊;俯、左、仰、右視圖寬相等。其中,俯、左、仰、右視圖靠近視圖的裡側均反映物體的後方,而遠離主視圖的外側均反映物體的前方,後視圖的左側反映物體的右方,而右側反映物體的左方。

基本視圖主要用於表達投射方向上的外形。實際繪圖時,因根據物體外形的複雜程度,選用必要的基本視圖。如圖2所示的機件,因左、右的形狀不同故採用了主、左、右三個基本視圖表達,在左、右視圖中省略了一些不必要的虛線,如圖2b所示。

圖1 六個基本視圖的形成與配置

圖2 基本視圖選用

二、向視圖
向視圖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視圖。有時根據專業的需要,或為了合理利用圖紙幅面,也可不按規定位置配置,這時,可用向視圖表示,按向視圖配置,必須加以標註:在向視圖的上方正中位置標註「X」(「X」為大寫拉丁字母)示明視圖名稱,在相應視圖附近用箭頭指明投射方向,並標註相同的字母「X」,如圖3所示。

三、局部視圖
將機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視圖,稱為局部視圖。局部視圖是一個不完整的基本視圖,利用局部視圖可以減少基本視圖的數量。當機件某一局部形狀沒有表達清楚,而又沒有必要用一個完整的基本視圖表達時,可單獨將這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從而避免了在別的圖上已表示清楚的部分結構再重複表達,如圖4b所示的機件,當採用了主視圖以後,如果加用了俯(或仰)、左、右視圖,將會對這個機件在別的視圖上已表示清楚的結構造成重複表達,故採用了局部視圖「A」、「B」、「C」,取代了仰、左、右基本視圖。
局部視圖的斷裂邊界線用波浪線表示,如圖4b 中的局部視圖「C」。畫波浪線時應注意:①波浪線不應與輪廓線重合或在其延長線上;②不應超出機件輪廓線;③不應穿空而過。當所表達的局部結構是完整的,且其外形輪廓線自成封閉,與其他部分截然分開時,波浪線可省略不畫,如圖4b中的局部視圖「A」、「B」。
為了看圖方便,局部視圖應儘量配置在箭頭所指向的一側,並與原基本視圖保持投影關係如圖4b中的局部視圖「B」。有時為了合理利用圖紙幅面,也可將局部視圖按向視圖配置在其他適當位置,如圖8-4b中的局部視圖「A」、「C」。
畫局部視圖時,與向視圖一樣,一般在局部視圖的上方正中位置用大寫拉丁字母標出局部視圖的名稱「X」,在相應視圖附近用箭頭指明投射方向,並註上同樣的字母「X」,如圖4b所示。當局部視圖按投影關係配置,中間又無其他圖形隔開時,允許省略標註,如圖5中的局部的俯視圖,圖4b中的局部視圖「B」也可以不標註(如不注「B」,另兩處注的局部視圖的字母,應按自然順序重新調整)。
在實際畫圖時,用局部視圖表達機件,可使圖形重點突出,表達簡練、靈活。

圖3 向視圖的配置和標註

圖4 局部視圖的標註和配置

四、斜視圖
機件向不平行於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視圖,稱為斜視圖。
如圖5a所示的機件,其傾斜部分在俯、左視圖上均得不到真形投影。這時,可用變換投影面法設立一個與該傾斜部分平行且又與正立投影面垂直的新投影面P,將該傾斜部分向這個新投影面B進行投射,並將投射後的新投影面B旋轉到與它所垂直的投影面重合,即得到斜視圖,以反映傾斜部分的真形,如圖5b所示。
斜視圖通常只畫出機件傾斜部分的真形,其餘部分不必在斜視圖中畫出,而用波浪線短開,如圖5b的斜視圖「A」。當所表達的傾斜部分的結構是完整的, 且外輪廓線自成封閉,又與其他部分截然分開,波浪線可省略不畫,如圖6中的斜視圖「A「。

斜視圖通常按向視圖的配置形式配置,並標柱,如圖6所示。
畫斜視圖時,必須在斜視圖的上方正中位置標出其名稱「×」,並在相應的視圖附近用垂直與斜面的箭頭指明投射方向,並註上同樣的字母「×」應特別注意的是,字母一律按水平位置書寫,字頭朝上。
斜視圖一般配置在箭頭所指的方向的一側,且符合投影方向配置,有時為了合理利用圖紙幅面,也可按向視圖的配置形式配置,在其他適當位置,在不致引起誤解時,為了畫圖方便,必要時,也允許將其圖形旋轉方正配置,其旋轉角度,一般不大於90°為宜,表示該視圖名稱的大寫拉丁字母應靠近旋轉符號的箭頭端,也允許將旋轉角度標柱在字母之後,其標柱形式為「×←」或「×→」,如圖5和6中的「A←」所示。其旋轉符號的尺寸和比例如下:

請讀者注意:在圖5和6中,分別畫出了按投影關係配置的斜視圖A和按向視圖且旋轉方正配置的斜視圖A,實際畫圖只需畫出兩者之一。
斜視圖用於表達斜視部分的外形,可畫出傾斜部分的局部或全部。

圖5 斜視圖的形成

圖6 斜視圖的配置

圖7 旋轉符號的尺寸和比例

五 、旋轉視圖
當機件某一部分的結構是傾斜的,而該部分又具有與某一投影面垂直的迴轉軸線時,先假想將機件的傾斜部分旋轉到與某一選定的基本投影面平行後,再向該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視圖,稱為旋轉視圖 。
如圖8所示的連杆,其右邊部分對水平面處於傾斜位置,該部分的水平投影不反映真形,為此,將假想將這部分繞中間圓筒垂直於正面投影的迴轉軸線旋轉到與水平投影面平行後,自向投影面投射,畫出其旋轉視圖。
因旋轉視圖投影關係比較明顯,故一般不加任何標柱,旋轉視圖用於表達機件具有垂直於基本投影面的迴轉軸線的傾斜部分的外形。

圖8 旋轉視圖

END

文摘自中國機械製圖網

投稿郵箱:cadzxw@qq.com

聯繫QQ:1300334896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官網更多教程

相關焦點

  • 投影視圖與機件常用表達方法
    投影視圖、剖視圖、斷面圖、簡化畫法等是機件常用表達方法。畫圖時應根據機件的實際結構形狀特點,選用恰當的表達方法。
  • 機械製圖中剖視圖的種類及畫法匯總
    剖視的概念假想的用剖切面剖開物體,將處在觀察者和剖切平面之間的部分移去,而將其餘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圖形稱為剖視圖,簡稱剖視。國家標準要求儘量避免使用虛線表達機件的輪廓及稜線,採用剖視的目的,就可使機件上一些原來看不見的結構變為可見,用實線表示,這樣看起來就比較清晰可見。
  • 機械製圖培訓—全剖視圖的繪製及剖面線的標註
    (3)視圖名稱:一般應按「X-X」(「X-X」一般用大寫的英文字母來寫)的標註方式來標註剖視圖名稱,在相應視圖上用nei剖切符號表示剖切位置和投影方向,並標註相同的字母。  二.全剖視圖的繪製  用剖切面完全地剖開物體所得的剖視圖視為全剖視圖,如圖1-4所示,全剖視圖可用下列剖切方法獲得。
  • 機械製圖基礎知識(一),建議收藏!
    繪製機械圖樣,必須嚴格遵守機械製圖國家標準中的有關規定,正確使用繪圖工具和儀器,掌握正確的繪圖方法與步驟,並且要樹立耐心細緻的工作作風和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當機件很大時,可選用縮小比例繪製,一般應優先選用1:1的比例,繪製同一個機件各個視圖若採用相同的比例須填寫在標題欄中比例一欄內。當視圖採用不同比例時,必須在視圖名稱的下方或右側標註比例。公眾號《機械工程文萃》,工程師的加油站。
  • 機械製圖基礎常識,趕緊收藏!
    18.主視圖所在的投影面稱為正投影面,簡稱正面,用字母V表示。俯視圖所在的投影面稱為水平投影面,簡稱水平面,用字母H表示。左視圖所在的投影面稱為側投影面,簡稱側面,用字母W表示。19.三視圖的投影規律是,主視圖與俯視圖等長;主視圖與左視圖等高;俯視圖與左視圖等寬。
  • 超經典機械製圖基礎常識,趕緊收藏!
    無以規矩不成方圓,任何行業都有自己的業內規定,毫不例外:機械製圖也是有一定規定的。特別是初學者,學好這些基本的機械製圖知識是入門所必須的,並且一定要牢牢記住這些機械製圖的基本知識點。18.主視圖所在的投影面稱為正投影面,簡稱正面,用字母V表示。俯視圖所在的投影面稱為水平投影面,簡稱水平面,用字母H表示。左視圖所在的投影面稱為側投影面,簡稱側面,用字母W表示。19.三視圖的投影規律是,主視圖與俯視圖等長;主視圖與左視圖等高;俯視圖與左視圖等寬。
  • 機械製圖基礎常識42條,掌握了你就牛掰!(上)
    18.主視圖所在的投影面稱為正投影面,簡稱正面,用字母V表示。俯視圖所在的投影面稱為水平投影面,簡稱水平面,用字母H表示。左視圖所在的投影面稱為側投影面,簡稱側面,用字母W表示。19.三視圖的投影規律是,主視圖與俯視圖等長;主視圖與左視圖等高;俯視圖與左視圖等寬。
  • 機械製圖基礎常識42,超實用手冊果斷收藏
    ,機械製圖有如慣性動作,無論是手工繪圖還是CAD機械製圖都必須知道這些最基本最基礎的知識;無論是初學者還是從業多年的學者都必須重視機械製圖的基本規定和畫法。18.主視圖所在的投影面稱為正投影面,簡稱正面,用字母V表示。俯視圖所在的投影面稱為水平投影面,簡稱水平面,用字母H表示。左視圖所在的投影面稱為側投影面,簡稱側面,用字母W表示。19.三視圖的投影規律是,主視圖與俯視圖等長;主視圖與左視圖等高;俯視圖與左視圖等寬。
  • 機械視圖:三視圖
    、寬、高尺寸的正投影工程圖(主視圖,俯視圖,左視圖三個基本視圖)為三視圖,這是工程界一種對物體幾何形狀約定俗成的抽象表達方式。投影規則主俯長對正、主左高平齊、俯左寬相等即:主視圖和俯視圖的長要相等主視圖和左視圖的高要相等左視圖和俯視圖的寬要相等。在許多情況下,只用一個投影不加任何註解,是不能完整清晰地表達和確定形體的形狀和結構的。如圖所示,三個形體在同一個方向的投影完全相同,但三個形體的空間結構卻不相同。
  • 機械製圖基本知識講義!
    一:機械製圖基本知識: 1:零件尺寸的讀數及測量: 車間測量零件尺寸的基本工具:捲尺和遊標卡尺。
  • 機械製圖基本知識講義(詳細)
    點擊上方「 SolidWorks技巧 」,選擇「置頂公眾號」機械人關注的微信平臺:技術分享、學習交流                    一:機械製圖基本知識2:機械製圖知識及對照圖紙,翻轉零件的快捷識圖法:   2.1機械圖概念:產品或機械設備在設計、製造、檢驗、安裝等過程中所使用的工程圖樣總稱為機械製造圖,簡稱機械圖,它是工業生產中必不可少的技術文件
  • 三視圖還能這樣投影,看到老外的圖別說看不懂!
    機械製圖是工廠技術人員必須掌握的知識。有些技術人員以前沒有學過「機械製圖」,在生產中憑著見得多了也能看懂加工圖紙。
  • 機械製圖基礎常識!
    7.在畫圖時應儘量採用原值比例的比例,需要時也可採用放大或縮小的比例,其中1:2為縮小比例,2:1為放大比例無論採用那種比例圖樣上標註的應是機件的實際尺寸。  8.圖樣中書寫的漢字、數字和字母,必須做到字體工整,筆畫清楚,間隔均勻,排列整齊,漢字應用長仿宋體書寫。  9.標註尺寸的三要素是尺寸界限、尺寸線、尺寸數字。
  • 機械製圖之零件圖(一)
    通常零件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內容:3.1.1、零件的結構形狀分析      通過對零件的結構形狀分析,了解它的內外結構形狀特徵,從而可根據其結構形狀特徵選用適當的表達方法和方案,在完整、清晰地表達零件各部分結構形狀的前提下,力求製圖簡便。這是選擇主視圖的投影方向和確定視圖表達方案的前提。
  • 【機械製圖】機械圖紙知識解析,這個總結溜溜的
    17.主視圖所在的投影面稱為正投影面,簡稱正面,用字母V表示。俯視圖所在的 投影面稱為水平投影面,簡稱水平面,用字母H表示。左視圖所在的投影面稱為側投影面,簡稱側面,用字母W表示。24.剖視圖的剖切方法可分為全剖、半剖、局部剖、階梯剖、組合剖五種。
  • 背好機械製圖口訣,想學不會都難!
    為了使機械製圖的愛好者快速撐握機械製圖的理論方法,本文收集了一些快速撐握機械製圖方法的口訣,一共7大類,可以很好的鞏固基礎——
  • 機械製圖在機械製造的作用
    ,很多優秀的設計思路都是藉助機械製圖進行展現,基於此,本文闡述了機械製圖在機械製造中的作用,以供參考。因此在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藉助多種教學手段輔助學生進行理解記憶,引導學生群體建立空間思維,可以藉助投影等方式讓學生群體清楚直觀地理解零件和圖樣之間的聯繫,這樣學生群體就會對圖樣有著更加深刻的理解,能夠通過設計圖樣聯想到物體的模型,同時還能夠將物體的模型繪畫出來,從中發現物體投影的客觀規律,學生群體的空間思維能力也會由此逐漸提升,在將來的工作中可以將二維圖形在腦海中構建成三維圖形,對於學生群體來說只有掌握機械製圖這門技術
  • 機械製圖基礎知識
    工業之母是模具,模具與工業基礎是機械設計,那麼機械設計製圖至關重要,接下來帶大家學習一下!
  • 機械識圖,這樣識讀機械零件圖紙,機械圖紙中常見的符號及意義,機械人必備!
    ▌ 正投影法投影時投影線都相互平行,投影線與投影面相垂直的平行投影法斷面圖 假想用剖切平面將機件在某處切斷,只畫出切斷面形狀的投影並畫上規定的剖面符號的圖形,稱為斷面圖,簡稱為斷面。從材料判斷該零件大致的加工方法。從比例判斷該零件的實際大小,從而對零件有初步的了解。(2)分析研究視圖,想像結構形狀 看視圖,分析零件各視圖的配置及視圖之間的關係,採用的表達方法和表達的內容,運用組合體的讀圖方法,形體分析法和線面分析法來讀懂零件各部分的結構,想像出零件各部分的形狀、相對位置及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