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這段時間中國頻頻遭到多個國家的挑釁,許多人對此非常疑惑,現在的外國人難道就不怕中國反擊嗎?說到這,也就不得不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在外國人眼裡,他們是如何看待中國的軍事實力的?或者說,中國軍事實力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樣的地位?
隨著近些年來中國的發展,在各個領域上的進步完全不輸給世界大部分國家。就拿美國來說,之所以當前針對我國挑起事端,也不外乎害怕我國的發展影響該國在全球上的地位。從疫情在美國蔓延之際,該國就在找各種藉口禁止我國APP,華為晶片,以及計劃禁止中國學者入境美國,其目的就是想以此遏制住我國的發展。
中國在各個方面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外國人眼裡,中國卻仍然是以前「落後」的國家。經常看外網的人們對此肯定非常清楚,甚至有的時候很可能會被外國人針對中國的言論給氣炸。舉幾個例子,在他們眼裡,中國軍事是一種裝飾品,不足以使中國參加任何戰役,軍事技術也只是俄羅斯技術的模仿者,永遠比不上西方的技術。例如,美國從90年代就有了隱身戰機,中國一直在努力建造一架隱身戰機,直到近幾年,侵入了美國的網絡,竊取F-35戰鬥機的相關信息,才建造出隱身戰機。
此外,日本海軍作戰部長曾揚言30分鐘內全殲大國海軍;印度叫囂印度不再是1962年的印度,在邊境已經有足夠的優勢;越南副總參謀長甚至說出越南軍隊現代化超過1979,不懼大國軍隊。中國的軍事實力是有目共睹的,可為什麼在這些人眼裡,中國似乎沒有進步過?分析認為,這或許跟中國的做事風格有關。就例如外國人質疑我國,如果真的這麼厲害,為什麼看不到中國軍隊像美軍一樣去打仗?
戰爭經驗確實很重要,但這並不是鑑定一個國家軍事實力是否強大的標準。對於我國來說,戰爭是非常嚴肅的事情,只有經過慎重考慮後,才採取的最後方法,而中國並不會輕易發動戰爭打擊小國,以及幹涉它們的內政。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與有近5000年歷史的中國相比,美國是個年輕的國家,它的人民自然不了解這七個字的含義。
幾千年的歷史讓中國知道戰爭所帶來的傷亡,損失,破壞甚至痛苦。中國向來喜歡和平,美國則是喜歡戰爭,無休止的戰爭讓該國成為其榮耀的扭曲表現。中國人哪怕是不通過戰爭,也能夠成為強國,不幸的是,西方國家卻無法看穿我國的意圖。用貶低以及抹黑等字眼針對中國,是因為他們好戰,狂妄自大,對於那些不同意他們觀點的國家,就會用這樣的方式來證明自己是對的。
中國不好戰,在外國人眼裡卻變成了一種懦弱,他們就會不斷地試探。論實力,中國應當處於世界前列,但外國人一直把戰爭當成選項,就是因為我們沒有亮肌肉,打消美國軍事冒險的念頭。雖說我們不需要向這些蜜汁自信的人去證明什麼,但不可否認的是,必要的時候我們也是時候該亮肌肉了,否則什麼「阿貓阿狗」都認為可以騎到頭上來了。
臺空軍一架F-16戰鬥機在17日進行夜航訓練時,起飛2分鐘後從雷達屏幕上消失。
如今已經接近3天,還沒有確切消息。
失聯的這架F-16到底是失事墜海,還是飛行員駕機投誠大陸?
這成了這兩天兩岸網絡討論的熱門話題,什麼猜測都有。
當然,那些猜測臺飛行員駕機投誠大陸的網民也是懷著良好的願望,因為臺軍肯定已經有人認識到,為「臺獨」勢力賣命不值得,畢竟之前曾有過類似先例。
然而最新消息和相關專家都認為,這架F-16戰鬥機墜海的可能性更大。
臺「防長」嚴德發在11月19日證實,一天前已在距臺東海岸9海裡處,收到戰機飛行紀錄儀(黑匣子)的信號,現在已經委託有打撈失事「幻影」戰鬥機經驗的銓日儀公司前往進行打撈。
嚴德發表示,打撈船已抵達花蓮港,將出海探測、水下攝影,如果有確認就立刻打撈。並且臺軍持續全範圍、全面搜索,動員人手在東部沿岸搜尋,希望能儘快尋找到失聯的戰鬥機。
至於飛機失聯的原因,之前有說法稱很可能是機械故障導致,也有說法稱是「解放軍軍機頻繁進入臺空域造成臺軍機應對失當,發生事故」。
不過,18日晚臺「空軍司令」熊厚基召開記者會做出了一些說明。他表示,初步調查後認為機械故障導致這架F-16戰鬥機失事的可能性較低,因為事發時現場天氣狀況可以目視、符合訓練標準,並且涉事戰機的維修保養紀錄沒有異常。
對於「解放軍軍機擾臺」,熊厚基認為此事件「擾臺應對處理無直接關聯」。因為解放軍軍機的進入區域及西南空域用兵規劃是由嘉義F-16、臺南IDF戰機及屏東基地戰機擔負「空中警戒」任務,不影響花蓮基地常態訓練。
熊厚基表示,雷達數據顯示戰機在20秒內急墜7000呎,綜合判斷「當時操作環境為黑夜、飛機在爬升過程進雲並在雲中操作轉彎,不排除產生錯覺導致空間迷向」。所謂空間迷向,是指機師產生錯覺,所感受到的飛機狀態和實際狀態並不相符,從而失去判斷能力。
實際上,臺軍F-16戰鬥機出事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臺灣於1992年採購F-16戰機,首批訂單數量多達150架,之後幾年亦有陸續增購。F-16戰機在臺灣服役已有22年,至今共發生9宗失事事件,導致7名飛行員喪生。
第一次發生失事事件,就在首批F-16戰鬥機抵臺後的第二年。1998年3月20日,嘉義基地編號6828的F-16戰鬥機,「在執行飛行訓練任務時於馬公外海與戰管中心失聯」,飛行員溫進嵩與章嘉成最後下落不明,直到6個月後仍無消息,最後宣告身亡。
1999年則是臺軍F-16的「重災年」,這一年共發生三起失事事件。時間分別是1999年1月25日,6月1日和8月18日。造成3名飛行員喪生,一名飛行員緊急跳傘逃生,送醫救治後生還。
在2008年、2013年、2018年,F-16戰機先後發生5次失事。
這次F-16失聯,已經是20天內臺灣空軍發生的第二起意外。而臺軍今年因演習訓練死亡人員已達15人,摔了4架軍機。其中最為慘痛的,發生在今年1月2日,臺軍的一架黑鷹直升機墜毀,致使臺軍「參謀總長」沈一鳴等多人喪生,臺軍至今還不清楚毛病在哪裡。
島內分析認為原因有三個:一,臺灣向美軍購,得到的多是二手或汰換裝備,且已服役多年,維修保養都有問題;二,臺軍人員素質、人力規劃以及訓練體制等,存在老舊通病;三,近年大陸加強在臺海軍事活動,臺軍疲於奔命應對,勞困頓乏。
但是,筆者認為,最核心的其實是在「臺獨」。是「臺獨」政客的冒險,讓臺海緊張軍事氣氛驟然上升。所以,導致臺軍意外頻生。
上文已經提到,以前發生過國民黨空軍人員投誠大陸的事件。
早在解放戰爭期間,就有100餘名國民黨飛行員「駕機起義」,形成一個小高潮。
劉善本是國民黨空軍第一個駕機起義的飛行員。
1946年6月26日,在成為蔣介石專機「美齡號」機長這一天,他借出任務的機會從昆明駕機到延安。
在抵達延安的第二天,延安就為他舉行了一場歡迎大會,幾乎所有領導人都參加了大會。毛主席還親自關照營救劉善本被困在上海的家人。1964年2月,由毛主席親自提名,劉善本被授予空軍少將軍銜。
進入50年代,陸陸續續有二十多位國民黨空軍人員投奔大陸,身份各不相同,有飛行員、飛行生、領航員、專機機工長、通訊人員、飛行教官等。
到了60年代,有不到10名臺灣空軍人員回到祖國大陸。
觀察當時兩岸關於這些事情的報導,有點意思。
以徐廷澤1963年飛回大陸一事為例。
人民日報當時刊發了以《臺灣軍政人員的光明出路》為題的社論,讚揚臺灣空軍飛行員徐廷澤駕機「起義」,回歸祖國懷抱的行為。「徐廷澤棄暗投明歸來,受到當地軍民的熱烈歡迎。」
在大陸看來,徐廷澤事件是「起義」,也是「棄暗投明」,臺灣那邊的報導呢,大概會是「叛逃」,還是「變節」?
都不是。
臺灣中央社報導說:「空軍總部宣布:我機一架1日上午在臺灣上空做例行性訓練飛行時,因氣候惡劣失去聯絡。」
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
無怪乎網友如今聽到F-16戰機失聯的消息會聯想到可能是投誠大陸,灣灣遇到類似事情時慣常如此避實就虛,掩耳盜鈴。
這件事在當時還是引起蠻大震動的。
香港媒體是這樣報導的:「一個臺灣空軍上尉,突然駕駛了一架佩刀式噴氣戰鬥機逃往大陸。這件事震動了海內外,認為在這個時候還有人駕機投向共產黨,是一件非常奇異的事。」
70年代呢,臺海上空相對平靜,沒有再發生駕機起義的事情。80年代則再次掀起一次小高潮。
其中以黃植誠事件最令中外震動。
1981年8月8日,國民黨空軍第五聯隊督察室少校考核官黃植誠駕駛一架F-5F雙座噴氣式飛機從臺灣桃園機場起飛,回到大陸。
中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
同機的許秋麟明確表示不願回大陸時,飛機本已飛臨福州機場,黃植誠又掉頭飛回臺灣東引島上空,讓許跳傘,自己再返回降落福州機場。
黃植誠這個人很有分量。他出身空軍世家,本人又是國民黨空校優秀生,26歲就被提升為少校,是國民黨空軍的精英。
再者,他駕駛的F-5F戰機是臺灣空軍當時最先進的機型,機身上還被噴塗了「中正」字樣。
來到大陸的黃植誠受到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的接見,1995年晉升空軍少將軍銜。
1989年發生了最後一起駕機起義事件。
35歲的林賢順中校駕駛F-5E式戰鬥機,在12架臺灣空軍飛機的狂追下,飛回祖國懷抱。
粗粗計算,從1946年解放戰爭開始到上世紀80年代,國民黨空軍先後有200餘人駕機起義回到大陸。
之後這類事件沒有再發生,一大原因是兩岸關係明顯緩和,重金獎勵的方式被放棄了。1988年9月,新華社受權宣布取消1962年公布的兩個規定:《駕機起義蔣軍空軍人員的獎勵規定》和《對駕艦、艇起義蔣軍海軍人員的獎勵規定》。
而且,兩岸交流也增多,想要回大陸探親更為便捷。
至此,「駕機起義」的新聞從大眾視野裡消失了。
就17日的臺F-16戰鬥機「消失」事件,一位航空問題專家告訴筆者,飛行員駕機投誠大陸的可能性不大。
現在兩岸關係比較緊張,臺灣飛行員投誠對雙方而言都是重大事件,一旦發生,肯定會迅速公布,不會藏著掖著。
這位專家認為,綜合來看,大概率還是發生了墜機事故,而且飛行員生還的可能性很小。由於臺灣地理位置特殊,訓練多在海上,發生墜機的話,很可能是落到海裡。目前失聯已經超過48小時,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搜救時間。
之前發生墜機事故的F-5E主要是由於機體老化,出現發動機故障。
但這次的F-16是三代機,相對來說比較新,按理不應該出現機械故障。所以很可能就像臺灣空軍說的那樣,飛行員在夜航期間出現了「空間迷向」,也就是空間定向障礙。
空間定向障礙在夜航中還是挺常見的。
當能見度較低、身心疲憊時,飛行員的人體感官機能容易出現故障,出現方向感削弱,甚至分不清哪裡是天哪裡是海,很可能會一頭砸進海裡,連逃生的機會都沒有。
但也不是說,出現空間定向障礙就只能等死了。解放軍訓練歷史上也發生過不少飛行員出現空間定向障礙的案例,但多數都能平安返回。
關鍵在於,在飛行員培訓中,有專門針對這種情況的應急處置教程。其中最根本的一點就是,飛行員必須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礙,堅信飛機的儀表。這是一場心理戰,如果心理足夠強大,就有很大的可能化險為夷。
臺軍之所以接連發生這樣的重大意外事故,還是與目前島內的大環境有關係。
民進黨當局不停鼓動「以武拒統」,導致臺軍內部高度緊張,不停地搞各種密集訓練和演練。這樣搞,一是容易導致一些老舊機型的維護跟不上,出現各種機械故障;二則會給飛行員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重壓之下也容易發生各種意外事故。
軍事訓練必須講究科學,需要經過較長的過程,對各個環節進行不斷的改善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
比方說,要進行夜航飛行,在此之前需要做一些輔助性的應對訓練,安排相應的應急備降場以及預先做好海上搜救的準備,這些都需要匹配到位。
臺軍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出現各種事故,顯然是訓練體系難以支撐訓練強度。
一些用心險惡的「臺獨」政客藉機甩鍋大陸,指責解放軍軍機不斷「擾臺」、說是「大陸的野心」才造成這樣的悲劇。
這完全是顛倒是非、倒打一耙。
實際上,正是由於島內「臺獨」勢力不斷挑釁打破現狀、「倚美謀獨」,才導致兩岸關係持續緊張。
對此,民進黨當局應該負全部責任。
據俄新社近日發布的報導稱,雖然川普作為美國領袖的命運有可能在今年12月份就徹底宣告結束,但是有一個事實是無法改變的,那就是川普將極有可能成為近40年來,美國唯一一位沒有在任期發動新戰爭的最高領袖。
但是這個記錄和偉大成就,恐怕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改變,有輿論認為,川普其實並沒有接受自己已經失敗這一殘酷的現實,他打算在最後的關頭孤注一擲甚至是鋌而走險,對伊朗突然宣戰並採取軍事行動。之所以會採取如此瘋狂的舉動,是因為2020年的美國大選,川普不僅要面對競爭者的較量,更要面對美國上層建制派力量對自己的清算,而這股力量背後包含了兩黨的共識,因此川普的失敗其實從某種程度上是必然的結局。但是川普並不甘心自己短暫的白宮之旅到此結束,而通過打官司來推翻整個大選結局這個辦法不起作用之後,現在唯一留給川普的機會,就是發動一場對外戰爭,並且自己宣布成為戰時總統來獲得連任,否則依照憲法規定的正常程序,川普必須要在明年1月份完成交接離開白宮。因此「放手一搏」已經成為了川普最後的機會,從他前段時間在社交媒體上炒掉國防部長埃斯珀,同時又火速認命了新的國防部長便可以看出,五角大樓對他的瘋狂計劃不僅不支持,就連軍工複合體推舉出來的代言人都明確表示反對,因此川普索性直接將埃斯珀炒魷魚,換上了對伊朗更加強硬同時也更加聽話的新國防部長。從資料上來看,被新認命的美國國防部長米勒,對於伊朗問題十分熟悉,而且在立場屬於典型的強硬派,川普啟用此人就是因為雙方都有著共同的目的,這使得川普不必擔心自己的命令貫徹不下去。有俄羅斯媒體認為,自從今年10月份伊朗的武器禁運令解除之後,俄伊雙方就對接下來的軍貿協議展開了密集磋商,若是美國認為自己可以在這個敏感的時間點對伊朗發動戰爭而不必承受代價,那麼俄羅斯不介意在波斯灣和美軍來一次「親切交流」。川普不敢訪問臺灣,回去後就進不了白宮。果然今天就看到,變了,要邀請蔡英文去訪問白宮。蔡英文就不怕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儘管川普還在鬧騰,他那麼鐵桿敬業的美女新聞發言人麥肯納尼又說,川普會第二個總統任期控制住病毒疫情。但大家樂得哈哈一笑都知道大勢已去,世界各國領導人紛紛祝賀拜登哈裡斯當選,天下苦美久矣,都在歡呼川普的下臺。此時,大家就非常關注拜登的動向。川普全面否定了歐巴馬,拜登會不會全面否定川普?控制疫情、恢復經濟,恢復與盟友的關係,重歸世界,拋棄單邊主義,拜登喊出了「美國回來了」。四年前,川普喊出的口號是「讓美國再偉大」,拜登說「美國回來了」就有些落魄無奈,因為川普已經弄丟了整個世界。在拜登喊出「美國回來了」的時候,川普正在最後時刻努力地完成他「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歷史使命。川普撤換了國防部長,在白宮召開會議,決定對伊朗核設施進行定點清除打擊。他要在最後時刻廢掉伊朗核發武。從他撤換國防部長埃斯珀換上反恐中心主任米勒來看,川普和米勒應該是制定好了打擊方案。米勒不是指揮全面戰爭的,但他是負責反恐等特別行動的,前幾天剛剛在非洲行動出擊,擊斃6名武裝人員,救出一名美國人質,對伊朗核設施進行定點打擊屬於特別行動,米勒是專長。但是,包括蓬佩奧、彭斯在內的幕僚們一致反對。伊朗必定反擊,伊朗的飛彈會把伊拉克境內和波斯灣西岸的美軍基地全部摧毀,5萬多美軍可能命喪中東。伊朗飛彈的厲害川普是領教過的。打擊伊朗核設施的計劃暫時取消了,川普發布了從敘利亞、阿富汗、伊拉克撤軍的命令,波斯灣西岸撤不撤沒說。但米勒的信是給全體美軍的,說他們要回家了。也許,這是打擊伊朗核設施的前奏,美軍撤出了,戰略轟炸機定點打擊伊朗核發設施,伊朗的飛彈就打不到美軍了。可是,美軍的撤退令一下達,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就遭到4枚火箭彈襲擊,一死五傷。能不能撤得出來不重要,川普這麼一搞,美軍在中東的敗局已定,俄羅斯、敘利亞、伊朗會乘機追擊,拜登想重返中東就非常艱難,一上來就可能遭俄羅斯的迎著痛擊,讓拜登旗開得敗。俄羅斯已經在中東完成強勢布局,不但在敘利亞取得軍事上的勝利,如果美軍撤軍,俄羅斯將會贏得伊拉克、拿下沙特。俄羅斯已經進軍北非利比亞,又在東非蘇丹建立軍港,陸上控制西非,海上控制紅海、阿拉伯海。這也是向俄羅斯遞投名狀,讓普京說服伊朗取消8000萬美元的追殺令。川普這麼一搞,拜登也就無法重返伊核協議,如果重籤伊核協議就是城下之盟,美國人民不答應。這樣,拜登就陷在中東與俄伊的纏鬥中,也無法修復與歐洲國家的關係。因為美國和歐洲盟友的分裂就是因為伊核協議。川普撕毀伊核協議製造了分裂,拜登不能恢復伊核協議,就得不到歐洲盟友的信任。有人說,川普改變了世界,中美關係再也回不到從前。實際上歐美關係也回不到以前了。美國衰落,已經失去世界領導權,歐洲也不會再完全聽命於美國。特別是歐洲也面臨疫情蔓延擴散,而美國無法提供幫助。歐洲經濟困難,美國經濟也不好,歐洲不但得不到美國的經濟支援,而美國還想從歐洲得到支援。經濟上的衝突會多於合作。最近德法在對美關係上出現分岐,德國要靠近美國,而法國要堅持獨立的歐盟,其實是唱的黑白臉的雙簧。德國要從對美貿易中獲取利益,而法國的態度不但逼使美國做出更大讓步,也讓歐盟獲得更大的話語權。特別是美國有一個川普,4年後他會不會又回來?歐洲盟友的擔憂就要留下餘地。這也是拜登的一個難題。川普留給拜登的具體障礙之一是再一次制裁北溪2工程,如果拜登否定川普就要放過北溪2,但放過北溪2又便宜了老對手普京。如果俄羅斯成為德國和歐洲的重要經濟合作關係,美國人是不幹的。但是繼續制裁北溪2工程,德國願不願意經濟上受損?而拜登 的老對手普京已經非常強大。拜登可能回不到烏克蘭,那可是他和歐巴馬建功立業的地方,把烏克蘭從俄羅斯拉了過來,孤立了俄羅斯。剛剛烏克蘭赦免了前總統亞努柯維奇,等於徹底否定了拜登基輔廣場革命的歷史功績。亞努柯維奇回不回烏克蘭不要緊,但拜登就很難再回烏克蘭。川普的功績之一是搞亂了白俄羅斯,可是白俄羅斯迅速穩定了局勢,而協助美國搞亂白俄羅斯的波蘭卻大亂了,人們上街要求親美的波蘭總理下臺。整個歐洲都感受到了北極熊的喘息。俄羅斯軍隊已經重返巴爾幹,最近又有重大的軍事行動進入塞爾維亞。特別是俄羅斯剛剛擺平親美的亞美尼亞,狠狠地教訓俄羅斯周邊的親美勢力,讓大家對美國望而卻步。美國想在俄羅斯門口搞事,可現在發現這樣搞代價太大,反而讓俄羅斯衝出包圍得到巨大的好處。俄羅斯使用境外資源打敗美國壯大自己。特別是在關鍵時刻在亞美尼亞出手,俄羅斯沒吃一點虧,等於是把亞美尼亞的國土送給了亞塞拜然。拉住了土耳其。大家現在才明白,為什麼俄羅斯遲遲不幫助收回敘利亞易德利卜,原來是送給了土耳其,交換的條件就是土耳其控制親美的庫德。俄羅斯有什麼損失?那是敘利亞的國土。敘利亞也沒脾氣,沒有俄羅斯,丟失的更多。亞美尼亞又重演敘利亞這一幕。敘利亞和亞美尼亞都不敢出聲反對,你反對好啊,俄羅斯不管了,土耳其又打過來了!俄羅斯就這樣用其他國家的土地拉住了土耳其,土耳其成了反美勇士。現在拜登想把土耳其拉回北約盟友,難上加難。而普京可能正在利用縱容土耳其對印度下手。印度莫迪最近突然強烈譴責極端主義和18世紀的擴張主義。土耳其在亞美尼亞的勝利再一次鼓勵起奧斯曼帝國的雄心,拿下納卡一半土地後,會不會再向東支持巴基斯坦再奪克什米爾?臨走記得點下方拇指如覺文章不錯,轉發給更多朋友,傳遞咱的中國立場。
© 版權聲明
內容來源於悟石書院,圖片來源於文人空間,中科國騰編輯,版權歸原作者,轉載請註明出處。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