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餘暉:聯合艦隊最後的旗艦

2021-02-08 戰艦獵手

上圖:畫家筆下的「大澱」號,從上至下依次為野上隼夫(上)、上田毅八郎(中)、柚木武士(下),其中柚木武士和野上隼夫的畫冊,至今還可以在亞馬遜上購買到。


  根據1905年(明治38年)8月1日制定的「大日本帝國海軍艦艇命名基準」和1943年(昭和18年)6月4日制定的改進案,輕巡洋艦用日本的河流名命名。所以大澱級2艦就是大澱川和仁澱川兩條河的名字。大澱川的源頭在宮崎縣都城盆地周邊的山地,在日向灘入海,全長106公裡。仁澱川的源頭在四國中部石錘山,在土佐灣入海,全長124公裡。2號艦「仁澱」號(137號艦),同計劃,但是未開工建造。順便說一句,大澱級是日本建造的最後一級輕巡洋艦。


 

上圖:攝於1944年6月的「大澱」號,登上「大澱」的豐田富武,當時他己是聯合艦隊的司令,並指揮了馬裡亞納海戰


  主 尺 度:艦長192.1米;水線長189米;寬16.6米;吃水5.95米  動 力:4軸減速渦輪機組,110000馬力,最高航速35節,續航力8700海裡(18節時)  武備:60倍口徑155毫米三聯裝主炮2座,98式65倍口徑100毫米雙聯裝高射炮4座(大戰末期開始服役,射速高,在20-22發/分,最大俯仰角度是+90/-10度),25毫米三聯裝機關炮10座,分別分別是艦橋前3座,煙囪前2座,飛行甲板前1座,後尾樓2座,艦尾2座。艦載機(水上偵察機)6架。  裝 甲:水線50毫米、甲板35毫米、主炮塔25毫米  定員:根據1942年4月27日的內令第747號,大澱級二等巡洋艦(輕巡洋艦)設艦長大佐1人,副艦長中佐1人,航海長兼分隊長少佐(大尉)1人,槍炮官兼分隊長少佐1人,魚雷部門長兼分隊長少佐(大尉)1人,通信官兼分隊長少佐(大尉)1人,飛行部門長兼分隊長少佐(大尉)4人,損管隊長兼分隊長少佐(大尉)1人,輪機長中佐(少佐)1人,軍醫部門長少佐1人,專職分隊長少佐(大尉)6人,其他軍官佐官1人尉官22人,士官204人,兵532人共計776人。但是由於改裝成司令部艦,以及艦載機沒有按照預先設定的方案搭載,所以搭乘人員數目一直在變化。  歷任艦長:田原吉興大佐(「青葉」號艦長兼任)、富岡定俊大佐、筱田勝清大佐、阿部俊雄大佐、牟田口格朗大佐、松浦義大佐、田口正一大佐。



上圖:完工後不久的「大澱」號雄姿,艦首的菊花紋章清晰可見


  日本海軍輕巡洋艦的使用方法較為特殊,通常是配屬給驅逐艦隊和潛艇部隊當旗艦,在日本人看來,這種使用方法好處不少。首先巡洋艦比起驅逐艦有更強的火力、射程和輕型裝甲,能先發制人,另外日本的巡洋艦在傳統上相當重視魚雷攻擊能力,如果發生戰鬥,巡洋艦將和驅逐艦一起發動魚雷攻擊。其次,輕巡洋艦有能力搭載飛機,高速的艦載偵察機能有效地強化分艦隊的偵察力,還有就是巡洋艦的強大的通信能力對於貧弱的潛艇通信來說意義更為重大。強化驅逐艦隊、潛艇隊的作戰能力的行動一直在進行,而輕巡洋艦的整備始於大正年間的川內級,由於整個戰隊各艦戰鬥力不怎麼樣,作為旗艦理所當然的要加強。到了1939年第四次補充計劃,充當水雷戰隊和潛艇戰隊的旗艦的輕巡洋艦建造更是被重視。作為海軍軍備充實計劃的巡丙型(二等)136和137號艦、阿賀野級的改進增強型,大澱級被計劃為潛艇戰隊的旗艦,共2艦,但是由於太平洋戰爭的爆發2號艦被取消。


  大澱級最初設計是為配合潛艇的大航程而要求大續航力,強大的通信能力和稍其次偵察能力來彌補配合潛艇在這方面的不足。因此出現了個異乎尋常的方案——無主炮,以便加強其他方面。當然,艦載機才是大澱級的精華所在。後甲板上設有長達45米的二式一號十型壓縮空氣式彈射器和從艦體中央延伸到後部的超大型機庫,最初計劃的是搭載3座零式水偵2架,之後變更計劃為搭載新式的高速水上紫雲偵察機6架。然而可惜的是,當「大澱」號完成戰備後,日本海軍的潛艇使用方法已經和計劃時完全不一樣了。此時用陸上基地來直接指揮各個戰區的每一艘潛艇,而且與其配套的紫雲開發一直不得力,「大澱」號完成時無法配置上艦,這時的「大澱」號就處於一種非常尷尬的境地——沒有多大的用途。所以「大澱」號完成後不久便被用在了南方戰線上的緊急運輸上。



上圖:1943年6月25日錨泊在吳港的「大澱」號,注意艦尾的巨大的水上飛機彈射器


  1943年4月1日到5月20日,「大澱」號與航空母艦「翔鶴」號一起在木更津附近海面訓練,阿圖島反擊作戰終止後回到日本西部海域。6月29日從長浦港出發進行海上補給訓練,7月8日與「利根」號重巡洋艦搭載南海第四守備隊南下出發,15日到8月9日一直在特魯克港口,期間開始讓陸軍部隊上艦,8月29日到達特魯克執行Z作戰。12月30日與巡洋艦「能代」號等一起出發執行運送獨立混成第一聯隊的戌一號運輸作戰。1944年1月1日在卡維恩港口卸載陸軍部隊和物資的時候被美軍52.2特混大隊約85架飛機空襲,死亡2人傷6人。次日出發救助在附近被美軍潛艇擊中的特務運輸艦「清澄丸」號,3日交給「那珂」號輕巡洋艦處理後返回港口。2月4日護衛到特魯克緊急修理的「武藏」號戰列艦,16日回到橫須賀港裝載第761航空隊所急需的91式航空魚雷、250公斤航空炸彈、油罐、燃料,22日到賽班島上卸貨。

  大約1944年初,將「大澱」號改裝為聯合艦隊旗艦的方案被緊急提出。原因是以前的聯合艦隊司令部被放在最強的戰艦上直接處於最前線,但是戰場的廣大和地理的複雜,戰事的瞬息萬變以及安全問題實在是讓指揮不便,而將司令部丟在陸地上雖然安全卻又有聯絡不及時的問題,折中的方案就是將司令部放在二者之間,也就是所謂的「內海」上。方案很快就確定下來。由於「大澱」號在設計時就是非常重視通信能力,這正是司令部指揮所需要的,巨大的機庫由於沒有飛機而空置,正好利用它的空間改裝司令部設施,而彈射器改裝為普通的吳式二號五型火藥式彈射器,只搭載2架飛機。3月6日開始進行此項工作,整個機庫被重新劃分為3個職能不同的部分。改裝很快於4月1日完成。


  計劃接待的第一位司令長官是古賀峰一,由於海軍乙事件(即古賀峰一失蹤事件),接待的是次任司令長官豐田副武。5月4日,停在木更津海面的「大澱」號正式成為聯合艦隊旗艦,這是自1896年「橋立」號巡洋艦擔任旗艦後48年來第一次有巡洋艦坐到這個位置上。該項勤務直到1944年9月29日。5月20日美軍登陸比阿克島,消息傳到泊於橫須賀港的「大澱」號上時,所有人都大吃一驚,有人甚至提出帶領艦隊出擊,當然這個愚蠢的想法被否決。6月22日,「大澱」號從橫須賀港出發,23日到28日在柱島泊地作為司令艦指揮了馬裡亞納大海戰,29日返航回基地。

  日本在戰爭中損失了太多的艦艇,建造速度跟不上消耗,作為一艘嶄新的強有力的巡洋艦被放在後方當擺設是不能容忍的浪費,加上戰爭的進程使得聯合艦隊也不可能有什麼遠距離作戰,海軍最後決定把聯合艦隊司令部遷移到神奈川縣慶應大學日吉臺,「大澱」號也恢復為普通巡洋艦任務。  


上圖:大澱號傾覆時照片,轟炸導致船上的原油洩漏


  1944年在東西寬600海裡,南北長2000海裡廣闊洋面上進行的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海戰的雷伊泰灣海戰是決定日本海軍乃至日本國家命運的一戰,「大澱」號參加了此次戰役(日本方面的代號是捷號作戰),作為小澤治三郎中將的誘敵艦隊中的一員。該艦隊計大型航母1艘,輕型航母3艘,航空戰列艦2艘,輕巡洋艦3艘和驅逐艦8艘。日軍計劃的主角是由慄田健男海軍中將指揮的第1遊擊部隊,停泊在新加坡附近的林加群島錨地,擁有戰列艦7艘、重型巡洋艦11艘、輕型巡洋艦2艘、驅逐艦19艘,由該艦隊進擊雷伊泰灣的美軍。第2遊擊部隊由志摩清英海軍中將指揮,在日本內海待機,擁有重型巡洋艦2艘、輕型巡洋艦1艘、驅逐艦 4艘。慄田艦隊在先行的錫布延海戰鬥中損失很大,開始向西方逃跑,哈爾西認為該敵威脅已經很小,而小澤艦隊的威脅更大,最後決定先消滅小澤艦隊。而慄田艦隊卻在錫布延海暫時西撤後又於10月24日16時開始折回重新通過聖貝納迪諾海峽奔向雷伊泰灣。


  20時,在得知慄田艦隊已經返航後,小澤命令艦隊收攏向北方退避。不久接到聯合艦隊司令部「仰仗神明庇佑,全軍猛進突擊!」的命令,於子夜時分再度折回南下。 25日6時,美軍第1攻擊波的180架飛機出擊,8時許發現了小澤艦隊。機群立即衝破日艦空中火力屏障和僅有的13架日軍戰鬥機的攔阻進行猛烈的攻擊。「千歲」號水上飛機母艦首先被炸沉,「瑞鶴」號航母也被魚雷擊中,舷機損壞,電訊聯絡中斷。另外還有「秋月」號驅逐艦被擊沉。8時30分小澤向慄田發報稱作戰成功。但是這份極為重要的電報慄田居然沒有收到。10時,美軍對小澤艦隊進行了第2波36架攻擊,1艘巡洋艦被擊傷,航速降為10節,「千代田」號水上飛機母艦中彈起火開始傾斜。哈爾西完全被小澤所迷惑,根本不管雷伊泰灣,直到在夏威夷的尼米茲發出命令後才率戰列艦編隊先行,38.4特混大隊隨後,以最大速度趕去救援。留下38.2和38.3兩個特混大隊繼續追擊小澤艦隊。11時45分,第3批200餘機發動進攻,「瑞鳳」號被重創,「瑞鶴」號被3條魚雷擊中,不久沉沒。


  小澤立即把自己的司令部轉移到了「大澱」號上。下午,美軍派出第4批小規模攻擊機群,「瑞鳳」號被擊沉。18時小澤艦隊又遭潛艇襲擊,1艘負傷的巡洋艦被擊沉。此外,已放棄的「千代田」號也被擊沉。該次戰鬥日軍共被美軍擊沉了4艘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小澤雖然損失慘重,但是卻達到了戰術目的,可惜慄田無法有效利用。「大澱」號在戰鬥中什麼也沒有撈到,各種高射炮雖然不停的開火,無奈性能不佳的25毫米炮佔多數,對美機威脅很小。幸運的是僅僅受輕傷,能全身而退。美軍雖然在整個戰役中錯誤不斷,但卻憑藉著其巨大的數量、質量優勢來彌補而取得了勝利。海相米內光政評價雷伊泰灣海戰對日本帝國的影響時說的是:「我覺得這就是終結!」


 

上圖:1944年10月25日恩加諾角海戰中,「大澱」號正靠近受重創的航空母艦「瑞鶴」準備營救小澤,並接替「瑞鶴」擔任旗艦。


  「大澱」號最後一次主動出擊的即是日本海軍在戰爭中最後一次所謂的「勝仗」。「足柄」號重巡洋艦、「大澱」號輕巡洋艦和6艘驅逐艦在1944年12月24日從越南金蘭灣出發,橫渡南海奔襲民都洛島登陸灘頭執行禮號作戰。由於連日天氣情況惡劣,低垂的雲層和滂沱的大雨有效掩護了艦隊的航行,直到26日16時距民都洛島僅160海裡時才被美偵察機發現。而美軍在民都洛島登陸灘頭的大中型軍艦都已撤回雷伊泰灣,能投入迎戰的只有剛進駐民都洛島的岸基航空兵和魚雷艇部隊,美軍先後起飛百餘架飛機前往攔截,由於這些飛機大都是戰鬥機,飛行員又沒接受過對艦攻擊訓練,所以未能阻止日艦。子夜時分,日艦衝入曼加林灣,以艦炮猛轟美軍登陸場和機場,但由於擔心遭到美軍主力艦回防,炮擊僅半小時就匆匆撤退。美軍魚雷艇乘機進行攻擊,但日軍指揮得當,夜戰素質又高,魚雷艇的攻擊沒有取得任何戰果,反倒在混戰中有數艘被擊傷。日本艦隊撤出曼加林灣時,與美軍從民都洛島北部海域兼程趕來的兩艘魚雷艇遭遇,PT-223號魚雷艇在4000米距離齊射兩條魚雷,命中並擊沉「清霜」號驅逐艦。之後又被美軍B-25追擊,2艘巡洋艦和2艘驅逐艦受輕傷。  此後「大澱」號返回本土執行北方作戰,1945年3月1日被重新定義為訓練兼警備艦,在戰爭末期一直在江田島灣內作為固定防空炮臺使用。5月1日於空襲中被命中受創起火。到了7月24日和28日再次兩度被美艦載機空襲,直接命中不少「近失彈」,艦體一側破損而翻沉。最終在1945年11月20日除籍。  「大澱」號從1943年7月開赴南方到1945年7月被擊毀的2年時間中一直活躍在太平洋各個戰區,幾次大戰鬥中都有其身影,但一艦改變不了日本的命運,最終只能成為回憶的對象。



上圖:打撈後準備拆解


  1943.07.10隸屬第三艦隊,在臘包爾到巴布亞紐幾內亞卡維恩之間從事運輸任務  1944.10.24恩加諾角戰役中瑞鶴號沉沒後,暫時成為小澤治三郎中將的旗艦  1944.12.24參加禮號作戰,於重巡洋艦足柄號一起成功地攻擊了民都洛島的錨泊的美軍登陸艦隊  1945.07.24在江田島灣停泊時被美艦載機攻擊後受傷擱淺並翻沉

《戰艦獵手》內測激活碼,每天限量發放,數量十分有限,先到先得哦!

C4CR67SL17

L4XL56NG15

L8GQ64TC29

相關焦點

  • 日本聯合艦隊的歷代旗艦都是什麼下場?
    「常備艦隊」和「警備艦隊」的合併,是日本帝國海軍中執行機動作戰任務的戰役軍團。從常備艦隊組建算起,到1945年5月1日解散為止,聯合艦隊一共存在56年,歷經甲午、日俄、太平洋戰爭,先後有松島、三笠、敷島、朝日、金剛、山城、長門、陸奧、大和、武藏、大澱等各類艦船在不同時期擔任過艦隊旗艦,作為日本海軍的象徵在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 開戰 點亮雷伊泰灣,日本帝國聯合艦隊幾乎全軍覆沒
    隨後,日本艦隊進入美國戰列艦的射程,西村的旗艦山城號遭到集中打擊,但老舊的戰列艦無法匹敵美軍的先進裝備,無法進行有效還擊。這是歷史上最後一艘在戰列艦的炮戰中被擊沉的戰列艦,蘇裡高海峽之戰也是戰列艦編隊完成的最後一次海戰。
  • 大艦輕甲,舊日本海軍聯合艦隊的末代旗艦,「大澱」級輕巡洋艦
    聯合艦隊的末代旗艦——「大澱」號輕巡洋艦最後的輝煌在1943年年初,「大澱」號輕巡洋艦正式通過舊日本海軍的驗收,並加入現役。在整個1943年的上半年,「大澱」號輕巡洋艦都沒有參加大規模的作戰任務,只是根據舊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的實際作戰經驗,不斷進行小規模改裝,並進行艦上官兵與新設備的磨合,直到1943年下半年到1944年年初,「大澱」號才少量參與了對商船隊的護航任務。
  • 俄羅斯帝國海軍最後的榮耀「光榮」號戰列艦奮戰到底
    這是俄羅斯帝國海軍波羅的海艦隊第二戰列艦中隊的幾艘戰艦,最右側的就是「光榮(Slava)」號戰列艦。
  • 甲午戰爭後北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為何這支帝國水師,再次崛起
    在東沙島嶼的爭奪之下,他們敗給了大清帝國,這一支水軍的橫空出世,不但重重的給到日軍一次打擊,更是重新為帝國的水師掙回面子。1909年11月19日,日軍無奈撤下插在東沙島上的旗子,而象徵著清朝帝國的旗幟冉冉升起,至此,丟失了多年的東沙島正式回歸我國版圖。令日軍沒有想到的是,曾經被打敗的清朝海軍,竟已恢復到如此地步。
  • 第二太平洋艦隊:象徵俄羅斯帝國極限的人類海軍史笑話
    但如今的俄羅斯帝國已經無兵可調,沙皇尼古拉二世也只能在6月2號宣布將整個波羅的海艦隊改編為第二太平洋艦隊,並由齊維諾-羅傑斯特文斯基中將擔任艦隊司令,立即開拔奔赴旅順。換句話說,這支承載帝國希望的艦隊,實際上從船到人都是菜鳥。想要靠這樣的艦隊去完成遠徵,本身就是一個世界級笑話。
  • 蒼穹之聯合艦隊
    徵服的本能此刻在他們體內甦醒,為了獲得更雄厚的探索外星的資源儲備,他們將目光投向了其它那些由來自不同的地表文明所擁有的空港……面對急劇惡化的態勢,各宇宙空港進行了武備擴張,其中之一就組建了以「蒼穹之聯合艦隊」為名的宇宙艦隊。新銳的「長門」號,「陸奧」號戰艦建成入役時即前後分別擔任艦隊旗艦,而艦隊司令長官則在如城堡般巍峨的艦隊指揮艦橋內坐鎮。
  • 「諸神的黃昏」——德國公海艦隊的最後戰鬥
    ▲曾經顯赫一時的公海艦隊,成為德意志第二帝國最後的翻盤希望 10月29日,公海艦隊的22艘主力艦、12艘輕型巡洋艦和70艘驅逐艦按計劃駛離港口,踏上最後的徵途。最後,該艦不得不單獨航行,好容易才趕上了大部隊。德國人的另一個失誤發生在驅逐艦V30號上。在通過自己布設的雷區時,該艦偏離航向,導致觸雷沉沒。這些紕漏充分反映出,當前的德國海軍,軍紀廢弛,素質低下。 儘管第二帝國已經不復存在,但是德國戰艦仍然懸掛帝國海軍軍旗。整個艦隊以戰列巡洋艦「塞德利茨」號為先導,排成一個長達12海裡的隊列,以10節航速緩慢前行。
  • 坂上之雲-日俄海戰旗艦三笠號
    三笠作為『六六艦隊』計劃(計劃配備6艘戰列艦、6艘裝甲巡洋艦)其中一艘而建造。三笠是六六艦隊計劃中的最後一艘戰列艦,該艦向英國的維克斯(Vickers)公司訂購,設計師是詹姆斯·鄧恩。1899年1月24日在巴羅因弗內斯船廠動工。1900年11月8日下水。1902年1月15日至20日海試,3月1日在南安普頓舉行交接儀式交予日本海軍。
  • 帝國餘暉:光榮孤立與大英帝國霸權的落幕
    1856年的巴黎和約後,英國再次將法國看作主要的防範對象,這種擔心一直維繫到法蘭西第二帝國終結。對法國的提防影響到英國對普魯士的態度,在後來的普法戰爭中,英國並不幹預。英國利用德國來制衡法國,而德國過分強大時,又聯合法國牽制德國,最終使英國自己捲入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中。當然,這個結局是英國事先沒有料到的。
  • 日本聯合艦隊第3任司令憑什麼判無罪?有他在,美軍一天擊落400架
    如今的日本聯合艦隊,隨著其兩任司令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相繼身亡,不僅預示著其實力已跌入谷底,而且在太平洋的日子愈發地不好受。而更讓東京大本營一群高官們著急的是,這個「爛攤子」總要有人挑起來,交給誰合適呢?豐田副武,被逼上位的第3任聯合艦隊司令。
  • 大英帝國取得海上霸主的地位,全靠這一場世紀大海戰
    由於英國艦隊維持的海上封鎖使法國和西班牙聯合艦隊很難獲得所需的裝備和足量的補給,而法國連年的戰爭,優良的水手已經很難被招募到,很多經驗豐富的海軍將官因為反對拿破崙1804年稱帝之時已經全被送上了斷頭臺。這還並不是法西聯合艦隊面臨的唯一問題。維爾納夫的艦隊剛從加勒比海地區調回歐洲,由於倉促完成橫跨大西洋的航行,很多槍炮武器並沒有安裝完善。
  • 清帝國是怎麼輸掉甲午戰爭的?
    日本聯合艦隊9大主力艦擁有的大口徑炮為:8門152mm新式管退炮、61門120mm新式管退炮以及29門各類老式架退炮,這其中僅那61門120mm管退炮的火力輸出就超越了北洋水師全軍之和。 而日本聯合艦隊則在海上到處尋找北洋水師主力決戰。 1894年9月17日上午,已經在海上漂了四天的日本聯合艦隊終於在鴨綠江口附近發現了北洋艦隊冒的黑煙,於是氣勢洶洶的殺將過來。
  • 聯合艦隊覆滅之戰:菊水作戰中的水上特戰
    太平洋海上戰場進入1945年,日本聯合艦隊在經歷雷伊泰灣戰役慘敗之後,已無力發動成規模的海上反擊,同時隨著外圍各據點被肅清,對日本本土的進攻也被提上了日程
  • 日本帝國的崛起——《日本海大海戰》(1983版)
  • 美國憑空變出艦隊痛打日本聯合艦隊的「秘密」
    二戰裡的日本聯合艦隊,一旦碰上如美國海軍一樣的強手,大概是非常懵逼的。
  • 巨人折戟,清帝國是怎麼輸掉甲午戰爭的?
    日本聯合艦隊9大主力艦擁有的大口徑炮為:8門152mm新式管退炮、61門120mm新式管退炮以及29門各類老式架退炮,這其中僅那61門120mm管退炮的火力輸出就超越了北洋水師全軍之和。 而日本聯合艦隊則在海上到處尋找北洋水師主力決戰。 1894年9月17日上午,已經在海上漂了四天的日本聯合艦隊終於在鴨綠江口附近發現了北洋艦隊冒的黑煙,於是氣勢洶洶的殺將過來。
  • 讓大清蒙羞的日軍旗艦「吉野號」,最後下場如何?註定要被撞沉
    而北洋艦隊就是洋務運動的產物,但是不幸的是北洋艦隊在甲午海戰中卻被消耗殆盡,而這一場戰爭中日本艦隊中的「吉野號」是本次海戰中的最大的受利者,擊沉清朝艦艇最多。但是我們的關注點都集中在了甲午海戰中的中國的北洋艦隊的損失,但是卻沒有注意日本旗艦「吉野號」的結局。
  • 日本全身也是寶——中俄艦隊首次聯合盤日, 收穫不一般
    最近,中俄兩國海軍,組成了一支龐大的艦隊,進行了首次聯合尋寶之旅。 中方的六艘軍艦包括北海艦隊的055型萬噸大驅南昌艦(101),南海艦隊的052D型驅逐艦昆明艦(172)和054A型護衛艦柳州艦(573),東海艦隊的054A型護衛艦(515)。 還有一艘舷號為846的軍艦。
  • 「老朽的後備」——二戰聯合艦隊的舊式巡洋艦(上)
    本文收錄於專輯「細品二戰兵器」,本系列其他文章連結如下,歡迎延伸閱讀:本系列收錄截止日本投降前的聯合艦隊建成的水上飛機母艦、潛水母艦、早期的裝甲巡洋艦、三等巡洋艦和戰時的特設巡洋艦。這些軍艦很多都是大傢伙,雖然設計用途並非在第一線作戰,但卻是一線軍艦不可或缺的力量倍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