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大洲中誰的人種長相差異最大

2021-02-07 鴻鵠高飛翔九天

全世界人種結構最複雜的大洲是美洲:美洲最早的原住民是大約在距今4萬多年前通過白令海峽陸橋從亞洲進入美洲的印第安人、因紐特人。1492年哥倫布登陸美洲後歐洲殖民者展開了對美洲的徵服:美洲原生的阿茲特克、印加等古文明相繼被歐洲人徵服,而歐洲人帶來的天花病毒則導致了印第安人口的大滅絕。時至今日印第安人作為美洲大陸的原住民已成為一個邊緣化的少數族裔。

當印第安人在美洲日漸邊緣化時歐洲白人開始大量湧入美洲:如今的美國、加拿大、阿根廷等美洲國家都是白人佔據絕對優勢的國家。白人在殖民美洲的過程中為補充勞動力從非洲販賣來黑奴、從亞洲招募來契約勞工,所以如今美洲一些國家也分布有相當一部分黑人、華裔、日裔居民。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不同種族經過長期的混血融合形成了美洲複雜的人種結構。

在殖民地時期美洲形成了雙親皆為白人的土生白人群體克裡奧爾人、白人與印第安人混血的墨斯提索人、黑人與白人混血的穆拉託人、黑人與印第安人混血的桑博人.這些種族之間再進一步混血形成了100多種組合的出現。美洲作為在大航海時代被發現的新大陸在經歷漫長的殖民歷史後形成了複雜的人種結構,那麼作為舊大陸的亞、歐、非三大洲的人種結構是怎樣的狀況呢?

舊大陸三洲中歐洲的人種差異性是最小的:高鼻子、卷頭髮的高加索人種(白色人種)在歐洲佔據著絕對的主流地位。相比之下非洲的人種結構比歐洲略微複雜一些:埃及、利比亞、摩洛哥等北非地中海國家和歐洲一樣以白色人種為主,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則被稱為「黑非洲」。人類的種族差異本身就是適應生活環境的產物,所以即使在同一種族內部也會存在一些差異。

儘管全世界的人種一般北分為黃、白、黑、棕四種,然而由於歷史上的人口遷徙和種族融合就衍生出若干介於四大人種之間的過渡人種。比如美洲的印第安人種通常和東亞人種一樣被列為黃色人種,不過印第安人的膚色較東亞人種更濃重且具偏紅色調,其血型特徵也與東亞人種不同,所以同為黃色人種的印第安人與東亞中、日、韓等國的人仍存在明顯不同的體貌特徵。

東非黑人和西非黑人長得也不一樣:西非黑人身材高大魁梧,肌肉密度大,四肢極為修長,爆發力好,彈跳力極佳,在短跑、籃球、橄欖球的領域都非常具有優勢;相比之下東非黑人東非黑人就顯得瘦弱一些,但東非黑人的耐力更好,在馬拉松和長跑運動上就佔有優勢。事實上東非的衣索比亞人的膚色就沒西非人那麼黑,更像是介於黑人與白人之間的過渡性人種。

南歐的白色人種在膚色、眼色上都比北歐人相對更深,頭髮也多為黑色。這和金髮碧眼的北歐日耳曼人種顯然是存在差異性的。黑髮與金髮在歐洲幾乎呈現一南一北分布:南歐的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國以黑髮為主,不過實際上從義大利北部開始越往北黑髮人口的比例總體上呈下降趨勢,在歐洲最北部的丹麥、瑞典、挪威、冰島等幾個北歐國家幾乎很難再見到黑髮了。

亞洲在人種構成方面是舊大陸三洲中差異性最大的:中國、朝鮮、韓國、日本以及東南亞國家絕大多數人口屬於蒙古利亞人種(黃色人種);西亞地區的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屬於高加索人種(白色人種);生活在中國新疆以及鄰近的中亞地區的維吾爾、哈薩克、烏茲別克等民族屬於白種人與黃種人之間的混合型;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斯裡蘭卡等國還生活著大約2.17億達羅毗荼人。

如果一個來自東亞的黃種人、一個來自西亞的白種人、一個來自印度的達羅毗荼人、一個來自中亞的黃白混血人同時站在面前其實是比較容易區分開的。亞洲如此複雜的人種結構和歷史上複雜的民族融合過程有關:生活在中國新疆的塔吉克、維吾爾、哈薩克等民族就和生活在內地的漢族以及其他少數民族有明顯不同的體貌特徵,即使是作為我國主體民族的漢族也並非是單一來源。

當初秦始皇南徵百越時如今的江南、嶺南地區還是百越民族出沒的蠻荒之地,可如今這些地區全都使用同樣的方塊字。那麼作為這些地區土著居民的古越人去哪兒了呢?很顯然如今南方漢人中有一部分祖上是有古越人血統的。事實上中國歷史乃至全人類的歷史就是不斷的民族融合演變的歷史,時至今日誰也無法保證自家祖上就一定沒有其他種族的血統。

這種不同種族融合的現象並非中國獨有。日本這個民族其實就是一個混血群體:日本作為一個相對封閉的海島國家在民族成分上是比較單一的,但並不能簡單地將其稱作「單一民族國家」。日本的主體民族是佔其總人口98%以上的和族,除此之外在北海道地區生活著大約2萬多阿伊努族——他們的外貌與和族截然不同:眉突出,發稠密,眼圓而深陷,睫毛長而分歧,鼻垂直,臉和全身多毛,具有明顯的歐羅巴人種特徵。

作為日本主體民族的和族是由來自中國淮河下遊及長江下遊地區的漢族移民與來自西伯利亞及中國東北的通古斯人、南洋群島的馬來人、中南半島的印支人、古代朝鮮人等多個族群融合形成的。在和族的祖先登陸日本列島之前阿伊努人曾廣泛居住在整個日本群島、庫頁島和俄羅斯遠東地區,而在和族統一日本列島的進程中早期原住民阿依努人的生存空間則被不斷擠壓。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也會有相當一部分早期土著居民被融合到和族之中。日本演員阿部寬、歌手平井堅身上就有比較典型的早期原住民的體貌特徵:他們深邃的五官看起來更接近於歐美人,這和其他日本人的相貌特徵是存在一定差異的。今天的日本人身上實際上融合了阿伊努早期原住民、亞洲大陸移民、南洋群島矮黑人等多個不同種族的基因。有較多早期原住民基因的日本人就會呈現出五官深邃、毛髮濃密的體貌特徵。

號稱「人種、語言、宗教博物館」的印度在人種結構上更為複雜。目前國際上對印度的人種劃分並沒形成統一的認識。在學術界關於印度人種劃分的多種理論中學術界最為普遍公認的是1935年由B.s.古哈提出的劃分方法。他將印度的種族劃分為尼格羅人、原始澳大利亞人、地中海人、迪納拉人、蒙古利亞人以及北歐人六個主要類型。作為如今印度主體民族的印度斯坦族屬於地中海人種。

不過印度斯坦族並不是印度最早的土著民族。大約在公元前2500~公元前1700年左右印度河流域就已出現了灌溉農業和城市建築。創造這一文明的是印度河流域的土著居民達羅毗荼人。達羅毗荼人屬於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尼格羅人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黑色人種。他們是最早來到印度的一個具有鮮明特色的種族實體。繼尼格羅人之後原始澳大利亞人大規模遷入印度。

所謂原始澳大利亞人是指澳大利亞的土著人種,他們的典型特徵為膚色棕黑、鼻翼寬扁、眉脊明顯、頜部突出、髮型捲曲或呈波狀。事實上原始澳大利亞人在體貌特徵上與尼格羅人有較多相似之處,而開創印度河古文明的達羅毗荼人就被視為是由尼格羅人和澳大利亞混血所繁衍的種族。大約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達羅毗荼人所開創的印度河文明突然銷聲匿跡了。

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來自中亞的雅利安人開始出現在印度西北部並逐漸向南擴張。到了公元前6世紀初雅利安人已完全徵服了開創印度河文明的達羅毗荼人。今天印度人口最多的民族印度斯坦族就被視為是雅利安人的後代。印度斯坦族和南歐人一樣屬於地中海人種,在膚色上本身相比北歐日耳曼人種更深,而雅利安人在統治印度後與早期的達羅毗荼土著居民也存在混血現象。

如今印度的主體民族雖然是白色人種,但整體上他們的膚色相比歐洲人是偏黝黑的。作為雅利安人種後裔的印度斯坦族儘管是印度人口最多的民族,然而印度斯坦族的人口也只佔到印度全國總人口的46.3%,也就是說其他族裔的人口加起來還是超過了這個人口最多的族裔。除了南部地區生活著大量達羅毗荼人之外印度東北的六個邦則是以黃種人為主的地區。

印度東部的阿薩姆邦與以黃色人種為主的緬甸接壤,歷史上這一地區本就是中國、緬甸、印度等國之間的交通要地,至今位於印度東北部的由阿薩姆邦分化出來的曼尼普爾邦就堅信自己的祖先是中國人,而他們體貌特徵也呈現的是典型的黃種人特徵。印度與中國、不丹交界的邊境地區也是黃種人分布較多的地區,這主要是歷史上的民族遷徙造成的跨境而居的現象。

中、日、韓三個東亞國家的人以及東南亞的越南人、泰國人同南亞、西亞等地比起來差異性是相對較小的,所以在歐美人看來是很難在外貌上將其區分開的,所以才會有中國人在海外被當成日本人、韓國人這樣的事發生,事實上我們同樣也很難直接從外貌上將英國人、法國人、德國人區分開。那麼日本人、韓國人和中國人在相貌上有區別嗎?其實還是存在一些客觀差異的,不過這些細微的差異很難被一眼識別出來。

事實上就是在同一個種族同一個民族內部也會因為生活環境的不同而出現一定的體貌差異:中國北方人的平均身高就要高於中國南方人,這種身高上的差異其實不也是一種體貌差異嗎?只不過我們很難根據這種細微的差距就一眼分辨出北方人和南方人。日本人、韓國人同中國人在外貌上的確存在一定差異,然而在現實中要想通過這些細微差異將日本人、韓國人同中國人在外貌上區分開是很難的。

之前一家研究機構利用電腦大數據功能製作的世界各國平均面貌顯示:韓國男性有比較突出的單眼皮、小細眼這樣的體貌特點,而這一體貌特點在中國東北的滿族、蒙古族、赫哲族、鄂溫克族等民族中也較為普遍。人類學家認為單眼皮、小細眼是東北亞民族在適應當地環境的過程中所進化出的一種特別的體質外貌。東北亞地區常年嚴寒的氣候使生活在這一地區的人為適應環境逐漸在眼睛上部堆積了越來越多的脂肪。

這樣就能在嚴寒和颳風的情況下較好地保護雙眼。除了單眼皮、小細眼之外韓國人還有一個比較普遍的特徵就是扁平的五官缺乏立體感。相比之下有一定阿伊努血統的日本人一般比韓國人的眼睛要大,所以日本人在外貌上比韓國人更具有立體感。韓國的明星臉幾乎都是千篇一律朝一個方向整,相比之下日本人的外貌稜角更為分明。另外日本人獨特的坐姿造成了腿部發育不良這一突出特點。

儘管日本人、韓國人同中國人在外貌上存在這樣一些差異,然而在現實中我們更多時候還是通過語言、服裝、妝容等方面分辨日本人、韓國人、中國人,因為如果要單純從外貌上對其進行區分實在是太難了。如果把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放在一起與印度大多數人、西亞大多數人相比就會發現東亞三國的人長得還是比較相似的,另外越南、泰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的人也和中、日、韓三國的人長得比較相似。

相關焦點

  • 印度五大人種的體貌差異,哪一種長相地位最高?
    印度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一向有著「人種博物館」之稱。
  • 印度人比中國人膚色黑的多,為什麼算白色人種?
    我們在世界地理和歷史上會看到這樣一句話:印度人是雅利安人,而雅利安人又是白人。但印度人比東亞人膚色黑的多,為什麼算白色人種?根據人種的自然體質特徵,生物學家以體質特徵為標準,通常將全世界的現代人類劃分為四大人種:白色人種(歐羅巴人種)、黃色人種(蒙古人種)、黑色人種(黑非洲)和棕色人種。
  • 你的長相是爹媽能決定的?
    這麼看來「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句話,用到人的長相上也不為過。其實,當我們將相貌這一特徵,放在人類演化的歷史進程中去看,真正決定你顏值的是人種背後的外貌基因選擇(近親相似度更高)與外界環境共同影響組成。
  • 世界上人種最複雜的國家,不是印度,而是這個「人種大熔爐」!
    世界上有如此多的國家,每個國家因為其位置不同,因此造成了其人種的不同。有的國家則是因為歷史原因造成的人種的不同。
  • 七大洲四大洋,帶你看世界!
    對於世界地圖七大洲四大洋具體都在哪小編一直傻傻分不清今天小編帶著大家一起學習世界地圖把世界盡收眼底地球分為陸地和海洋 陸地面積較少,僅佔29%海洋約佔71%從太空看地球,整個地球呈蔚藍色。原因是地球上水多且水能散射。
  • 世界七大洲四大洋
    29.4%,是世界第一大洲。3、北美洲:面積約24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6.2%,是世界第三大洲。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人口4.32億,約佔世界總人口的8.1%,居世界第四位。4、南美洲:面積約1800萬平方千米,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12%,是世界第四大洲。共有13個國家和地區。
  • 人教版七上地理大洲和大洋
    2.七大洲按照面積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南美洲、南極洲、歐洲、______________。3.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洋是______________,略呈「S」形的是______________。 4.下面大洲輪廓屬於______________洲。
  • 【世界地理】第八篇:七大洲分布圖,各洲區域劃分圖,各區域各國分布圖
    參考資料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參考圖片地球七大洲四大洋圖
  • 驚現世界第8大洲?!
    科研人員說,這個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的大洲的94%面積都浸沒在海水中,只有幾個地區露出海面,包括其最高峰就在大家熟知的紐西蘭。(圖片來源:美國地質學會期刊)1995年地球物理學家布魯斯•魯巖迪克造出了「西蘭洲」這個詞,當時科學家認為這塊陸地具備了成為大洲所需的四個要素中的三個要素。
  • 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是哪個?
    俄羅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1、俄羅斯的位置: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北部有北極圈穿過,大部分位於北溫帶;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西臨波羅的海,西南臨黑海和裏海,是個海陸兼備的國家。2、俄羅斯的範圍:包括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地跨亞歐兩大洲,陸地面積17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陸地面積最大的國家。
  • 安心聽泉——印度人種
    「 安心聽泉 」                    據學者們的考察,印度人種主要有非洲的尼格羅人、澳洲的澳大利亞人
  • 地球上有幾大洲幾大洋
    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中,太平洋最大,北冰洋最小.  七大洲是:亞洲、非洲 、歐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極洲、大洋洲,其中,亞洲最大,大洋州最小。太平洋南北的最大長度約15900千米,東西最大寬度約為109900千米。總面積17868萬平方千米,佔地球表面積的三分之一,是世界海洋面積的二分之一。平均深度3957米,最大深度11034米。全世界有6條萬米以上的海溝全部集中在太平洋。太平洋海水容量為70710萬立方千米,均居世界大洋之首。太平洋中蘊藏著非常豐富的資源,尤其是漁業水產和礦產資源。
  • 七大洲最高峰,五大洋最深處:世界探險第一人
    美國探險家維克多·維斯科沃(Victor Vescovo)我們熟曉孫悟空「上天入地「的傳說故事,但可能不知道這位生活在現實世界中的「登峰入海」者——至2019年,維克多·維斯科沃(Victor Vescovo)已經成為第一個攀登世界各大洲最高點並探索至地球各大洋最深處
  • 基礎梳理(7上-4) 大洲與大洋
    七大洲、四大洋1、世界海陸分布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概括地說,地球上七分是海洋
  • 7下地理:認識大洲-亞洲
    2·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某大洲地形、氣候、水系的特點,簡要分析其相互關係。    學習目標(以亞洲為例):(1)簡述亞洲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及半球位置,在圖中指出亞洲瀕臨的大洋、相鄰大洲及大洲分界線。(2)歸納亞洲地形特徵、河流分布特點;理解地形和河流流向之間的關係。
  • 人教地理七年級上冊2.1《大洲和大洋》知識精講+同步練習
    2.有關陸地和海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地球表面71%為陸地,29%為海洋B.海洋面積北半球大於南半球C.①大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洋D.②大陸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陸 3.③與④兩大洲的分界線是(
  • 公基•人文•地理•七大洲五大洋
    A.地中海B.巴拿馬運河C.烏拉爾山D.蘇伊士運河3.被亞洲、非洲、南極洲包圍的大洋是(C)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4.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C ]A、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是亞洲 B、世界上跨緯度最廣的大洲是南極洲 C、亞洲與北美洲的界線是白令海峽
  • 高清地圖 l 世界區域地理(7下)
    3.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跨緯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4.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狀注入周邊的海洋。非洲泰國、越南、緬甸是世界上重要的稻米出口國。泰國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國,菲律賓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產國和椰子出口國,馬來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棕櫚油生產國,印度尼西亞是世界最大的椰子生產國。中東
  • 希特勒的人種生育計劃:打造地下花園,生育無數雅利安人種的嬰兒
    希特勒是二戰罪魁禍首,是戰爭狂人,並且,他還是一個瘋狂的種族主義者,在他統治期間,他極端仇視其他種族,認為雅利安人的後代是最優秀的,他主張最優秀的雅利安人後代必須統治其他人種
  • 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地球表面的陸地分為七大洲,按照面積大小依次是亞洲(全稱亞細亞洲)(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