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新聞的來源,是《華爾街日報》。報導稱:不清楚司法部調查的進展以及當局的具體指控;華為發言人拒絕向華爾街日報發表評論。
果然,美國真要對華為下黑手了!
也是以伊朗為突破口,以「國家安全」為理由,進而調查華為與伊朗的關係。
綜合媒體的報導:
1、美國司法部已就華為公司是否違反了與伊朗相關的制裁令對其展開調查,但還不清楚相關調查推進到了何種程度,也不知道具體的指控。
2、按照知情人士的透露,在美國司法部對華為展開刑事調查前,美國商務部、財政部下屬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已經就制裁相關問題向華為發出了行政傳票。
3、華為發表了一個英文的聲明:華為一直遵循相關運營地的法律法規,包括聯合國、美國和歐盟的出口控制和制裁的法律法規。
在一天之中,中美貿易戰的進展呈現出波瀾起伏、大喜大悲的走勢!
4月25日早上,從美國傳來的消息是:川普在白宮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時說,美國的財政部長努欽、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將在幾天內率團訪問中國進行貿易談判,「我們有很好的機會達成協議」。川普還說,除非我們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否則加徵關稅的措施將會繼續實施。
但是十多個小時之後,就傳來了美國司法部調查華為的消息。
眾所周知,此前美國已經以違反對伊朗制裁措施為理由,宣布封殺中興通訊,要求在未來7年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體和技術。
有中興通訊事件在前,這意味著如果華為被美國「在雞蛋裡面挑出骨頭」,也可能遭遇中興通訊式的滅頂之災!
說起來,在中興之前,華為是在美國遭遇最悲情的一個中國企業。
2008年,華為聯合貝恩資本收購3Com公司,遭到美國CFIUS的棒打,原因是威脅美國「國家安全」。
2010年,華為競標美國斯普林特公司移動電訊設備合同,也因美國議員提出的「國家安全」原因受阻。
2011年,華為收購美國三葉公司(3Leaf Systems)部分資產,金額只有200萬美元,依然遭到所謂「國家安全」的阻攔,最終,華為不得不放棄併購。
2012年,美國國會發布調查報告,認為華為的設備可能被用於監聽或破壞美國電信網絡,從此,華為被美國徹底拒之門外。
2013年,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籤署法案,要求美國政府相關部門不得私自購買信息技術系統,尤其是來自中國的IT設備。
2016年,AT&T公布了一份潛在的5G供應商名單,其中也包括華為,而且華為的報價比競爭對手低了70%,按照《華爾街日報》的報導,美國國安局局長羅傑斯,和時任聯邦調查局(FBI)局長科米(就是被川普炒掉的那位),親自找AT&T高管談話進行施壓……
華為和中興,是通訊設備領域的兩個世界級企業,它們的總部都設在深圳。2017年,在「全球電信基礎設施」的市場份額裡,華為首次戰勝了愛立信,位居世界第一,市場份額大約是28%;中興通訊的市場份額是13%,低於愛立信的27%、諾基亞的23%,位居全球第四。
在智慧型手機全球出貨量上,華為僅次於蘋果、三星排第三位,在全球市場份額超過10%。
但在很多關鍵技術上,華為和中興都高度依賴美國企業,比如它們的手機都採用了安卓系統。而安卓系統,則掌控在谷歌手裡。可以這樣說:如果美國對中興通訊的制裁全面落實,中興將被冰凍、猝死。如果美國對華為採取同樣的措施,華為也難逃厄運。
跟中興相比,華為有自己的晶片,但只能解決部分問題。因為中國的國產晶片,即便是自己設計的,生產中也是用美國技術,甚至於設計晶片的軟體也是美國的。想想看,當微軟系統、安卓系統被禁止使用後,華為中興們還能幹什麼?
這就是中國的技術之痛:你不是在一兩個關鍵點上落後,而是體系、標準上的全面落後。
美國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突然宣布調查華為?
美國顯然是想「以打促談」,為即將到來的中美談判增加籌碼。未來幾天,美國財政部長和貿易代表將到北京來談判,4月25日中國商務部已經表態歡迎。在這個關鍵時刻,美國媒體透露出「調查華為」的信息,顯然是打心理戰,給中國施壓壓力,逼迫中國做較大的讓步。
每當中美發生貿易摩擦的時候,中國往往首選波音、高通等發力,而美國則首選華為、中興,因為這都是對方的「要害」。
華為2017年的銷售額超過6000億人民幣,整個企業18萬員工,平均年人收入接近70萬元人民幣。這樣一家龐大的企業,對中國來說舉足輕重。
此外,華為和中興的研發能力,在中國企業裡也是首屈一指的。上圖是全球主要企業2017年PCT國際專利的申請量,可以看出華為和中興已經躍居冠亞軍。華為和中興正代表中國企業,在研發上快步追趕歐美企業,但畢竟時間短、積累有限。
上圖是全球主要國家PCT國際專利的申請量排名,2017年中國超過了日本位居第二,已經逼近美國的水平。這裡面,華為和中興做出了重大貢獻。(這兩幅圖,可以很好地解釋中美貿易戰的真正原因)
2017年華為的研發經費達到了897億人民幣,相當於18個清華大學,位居全球企業第六位(中興研發經費位居全球75位)。華為、中興咄咄逼人的發展態勢,讓美國人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美國人深知華為、中興對中國的重要性。他們的戰略是:只有把華為、中興逼入絕境,才能迫使中國在貿易戰中屈服。
那麼,中美貿易戰最終的結局將如何?通過談判達成妥協,恐怕是最理性的。中美徹底翻臉,中國至少有1400萬人失業,還將面臨輸入性通脹,到那時股市、債市、期市將出現劇烈波動;至於美國,金融市場動蕩是不可避免的,類似高通這樣過半收入來自中國市場的公司,股價將腰斬,而且美國也將出現輸入性的通脹。
中國正處於經濟轉型的關鍵時刻,一帶一路戰略需要推進,印股票的時代需要開啟,所以妥善解決貿易衝突是上策。
中美貿易衝突顯然將長期化,很難通過一次談判解決。在這個過程中,雙方的明星企業往往「最難受」,最容易成為犧牲品!
有一點可以肯定: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將成為中國發展的裡程碑:追求高質量發展、重視掌握核心技術,將成為未來堅定不移的方向。
落後就要挨打!面對美國的封殺,核心技術的缺失讓我們只能默默承受,處處受制於人。這次中興事件,是非常明顯帶著降維打擊,不發展脖子永遠被掐住。
美國的行為徹底向中國敲響了警鐘!要想擁有話語權,一切只能靠自己。
因為一個讓一切重新洗牌,重新分配蛋糕的人工智慧的新時代要來了!中國打破美國霸權,彎道超車的大好時代要來了。
為此,中國已經正式「亮劍」,布局人工智慧時代!
一
有一句話概括得很到位:誰能引領人工智慧,誰就掌控了人類的未來!
未來的科技戰將會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更是我們輸不起,也絕不能輸的戰爭!為此,中國已經吹起「集結號」,向人工智慧時代開始發力....
北京時間2018年4月22日,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建省福州市開幕。馬雲來了,馬化騰來了,劉強東來了,華為的董事長梁華也來了。甚至,國家領導人都發來賀信...
就在當天會議上,國家領導人提出: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 要下定決心、保持恆心、找準重心,加速推動信息領域核心技術突破。
這說明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
集結號正式吹響了。為了抓住歷史機遇,為了搶佔先機,為了實現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彎道超車,中國也是拼了!
二
國家都如此,企業那能不拼?
馬雲:大企業要有擔當!核心技術牛才是真正的牛
如果不掌握核心技術就是在別人的牆基上建房子,就是在別人的院子裡面種菜。核心技術很難,但也不是高不可攀,錯過了昨天的機會,但再不能錯過明天的機會。真正的大企業不是看市資有多大,而是擔當有多大,不是看市場份額有多大,而是看是否掌握了核心關鍵的技術。市場份額牛不叫牛,核心技術牛才是真正的牛。在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關鍵技術,核心技術上爭高下是大企業當仁不讓的責任。今天中國只有BAT這樣的網際網路企業是遠遠不夠的,中國需要一大批超越BAT的大公司和超級公司。
馬化騰:只有科技這塊「骨頭」足夠硬,我們才有機會站起來
中國擺脫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只有科技這塊「骨頭」足夠硬,我們才有機會站起來,與國際巨頭平等對話。
劉強東:不掌握核心智慧財產權,命運會攥在別人手裡
用自主創新推動網絡強國建設是整個網絡行業的方向問題,也是網際網路企業的道路問題。京東從最早幾年前開始,一直堅持所有的智慧財產權必須要自己全部應用,如果不能夠掌握自己的核心的智慧財產權的話,那麼命運終究是攥到別人手裡,網際網路在參與國際競爭時,擁有自主創新也可以提高我們的競爭力。
中國還不是發達國家,這是不可否認的,但中國變得越來越強大。
百度副總裁:搶佔人工智慧高點 中國正在進行時!
百度副總裁王海峰認為人工智慧技術會是中國幾百年來第一次有機會站在最先進的科技發展的前沿,與世界上人工智慧技術發展最先進的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讓軟體不再依賴美國,讓中國不再受制於人!BATJ為首的中國民族企業,用自己的行動,在贏取中國未來的話語權!
三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未來國與國的競爭是科技的競爭,人工智慧已經到了亮劍時刻,落後就要挨打,這個教訓中國人有深深的領悟!
美國對我們的封殺,讓我們如鯁在喉。然而,任何的困難都難不倒偉大的中華民族!中國人是善於從壓力、危機、苦難之下奮起的民族。
現在又想通過貿易戰來制約我們??
中國人表示:呵呵....
有了國家的支持,有了這麼多民族企業充當開路先鋒,人工智慧時代,我們不會輸。
創新的中國在科技的引領下,必將贏得光明的未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