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底亮相中國空軍「藍盾-2017S」賽場後,紅旗-9地空飛彈再次走入公眾視野。近期,在央視播出的一檔軍事節目中,記者走進紅旗-9指揮方艙,報導了空軍地空飛彈部隊的跨區機動訓練。
△視頻:紅旗-9指揮方艙罕見曝光
記者走進紅旗-9指揮方艙:地空飛彈兵跨大氣候區域實戰化演練
據了解,參加此次訓練的官兵都是從北部雪域千裡機動到南部海島的,這也是他們首次通過陸海運輸,跨大氣候區域進行的實戰化應急行動。
從寒冷的北方,跨區至南部島礁,官兵們不僅要克服高溫、高溼、高鹽給人員和裝備帶來的不適,還要迅速與雷達兵、電子對抗兵組成模擬紅軍搜索抗擊藍軍的空中襲擾。
專家:空軍「地空飛彈打遊擊」戰法久為流傳
軍事專家 陳洪:
現在空軍的地空飛彈部隊,也進行了長距離、遠程、隱蔽、機動地部署到另一個地區。這種作戰方法,其實過去在空軍的戰史中就用過。我們的地空飛彈部隊在剛剛成立的時候,就創造了一個新的戰法,叫做「地空飛彈打遊擊」——我們從一個地區隱蔽機動到另一個前線地區,然後設伏,用這樣的方法擊落對手的飛機。這個在空軍的戰法中是久為流傳的。
地空飛彈部隊快速機動需克服天氣、地形等諸多困難
軍事專家 陳洪: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這些先進的地空飛彈部隊,要從一個區域快速機動到另一個本來不太熟悉的環境當中去作戰,這中間有許許多多的困難,比如說天氣、地形、道路,還有隱蔽的方式等等,都需要做周密的細緻的安排。這對於空軍來說,也是需要常態化訓練的一個作戰方法。
「車輪子上的部隊」已形成較完善空天防衛體系
地空飛彈部隊被譽為「車輪子上的部隊」,從1958年10月6號誕生之日起,就五下江南、六進西北、機動設伏,首創世界防空史地空飛彈擊落敵機先例。近年來,中國空軍地面防空兵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空天防衛體系。
在前不久的「金盾牌」考核中,面對來襲的巡航飛彈、三代戰機和隱身飛機等多批目標,地空飛彈部隊六支參賽隊利用短暫的發射窗口,連續發射多枚飛彈。考核結果已不僅僅是看誰打得準,而是必須要更快一秒、擊落的目標更多一枚。
在10月28日的決賽現場,從20多天12個實戰化課目中脫穎而出的兩支地空飛彈部隊開始了最後的爭奪,雙方各發射三枚飛彈,搶打三批空中目標。最終,中部戰區空軍地導某營拔得頭籌,贏得「金盾牌」獎,這是空軍地空飛彈部隊訓練領域的最高榮譽。
△視頻:紅旗-9亮相 多彈齊發場面震撼
監製/唐怡 主編/李浙 李偉
編輯/孫毛寧
©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