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 五下江南 六進西北 中國反導部隊如何做到「神出鬼沒」?罕見視頻曝光

2021-02-23 央視新聞

自10月底亮相中國空軍「藍盾-2017S」賽場後,紅旗-9地空飛彈再次走入公眾視野。近期,在央視播出的一檔軍事節目中,記者走進紅旗-9指揮方艙,報導了空軍地空飛彈部隊的跨區機動訓練。

△視頻:紅旗-9指揮方艙罕見曝光

記者走進紅旗-9指揮方艙:地空飛彈兵跨大氣候區域實戰化演練

據了解,參加此次訓練的官兵都是從北部雪域千裡機動到南部海島的,這也是他們首次通過陸海運輸,跨大氣候區域進行的實戰化應急行動。

從寒冷的北方,跨區至南部島礁,官兵們不僅要克服高溫、高溼、高鹽給人員和裝備帶來的不適,還要迅速與雷達兵、電子對抗兵組成模擬紅軍搜索抗擊藍軍的空中襲擾。

專家:空軍「地空飛彈打遊擊」戰法久為流傳 

軍事專家 陳洪:

現在空軍的地空飛彈部隊,也進行了長距離、遠程、隱蔽、機動地部署到另一個地區。這種作戰方法,其實過去在空軍的戰史中就用過。我們的地空飛彈部隊在剛剛成立的時候,就創造了一個新的戰法,叫做「地空飛彈打遊擊」——我們從一個地區隱蔽機動到另一個前線地區,然後設伏,用這樣的方法擊落對手的飛機。這個在空軍的戰法中是久為流傳的。

地空飛彈部隊快速機動需克服天氣、地形等諸多困難 

軍事專家 陳洪: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這些先進的地空飛彈部隊,要從一個區域快速機動到另一個本來不太熟悉的環境當中去作戰,這中間有許許多多的困難,比如說天氣、地形、道路,還有隱蔽的方式等等,都需要做周密的細緻的安排。這對於空軍來說,也是需要常態化訓練的一個作戰方法。

「車輪子上的部隊」已形成較完善空天防衛體系

地空飛彈部隊被譽為「車輪子上的部隊」,從1958年10月6號誕生之日起,就五下江南、六進西北、機動設伏,首創世界防空史地空飛彈擊落敵機先例。近年來,中國空軍地面防空兵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空天防衛體系。

在前不久的「金盾牌」考核中,面對來襲的巡航飛彈、三代戰機和隱身飛機等多批目標,地空飛彈部隊六支參賽隊利用短暫的發射窗口,連續發射多枚飛彈。考核結果已不僅僅是看誰打得準,而是必須要更快一秒、擊落的目標更多一枚。

在10月28日的決賽現場,從20多天12個實戰化課目中脫穎而出的兩支地空飛彈部隊開始了最後的爭奪,雙方各發射三枚飛彈,搶打三批空中目標。最終,中部戰區空軍地導某營拔得頭籌,贏得「金盾牌」獎,這是空軍地空飛彈部隊訓練領域的最高榮譽。 

△視頻:紅旗-9亮相 多彈齊發場面震撼

監製/唐怡  主編/李浙 李偉

編輯/孫毛寧

©央視新

相關焦點

  • 揭秘解放軍神秘部隊 視頻公開擊落美國偵察機全過程!
    1958年10月6日,中國第一支地空飛彈營——一營成立,代號543部隊。此後在20世紀的60年代初,正值新中國原子彈研製的關鍵時期,美國U-2高空偵察機頻頻出現在大陸上空,其目的非常明顯,新組建的中國地空飛彈部隊也開始了偵察和攔截。
  • 央視罕見披露一支「神出鬼沒」的部隊,首創防空史擊落敵機的先例
    我國地空飛彈部隊被譽為「車輪子上的部隊」,自誕生之日起就經常神出鬼沒,還首創世界防空史地空飛彈擊落敵機的先例。    地空飛彈部隊  地空飛彈部隊快速機動,不僅可滿足戰略需要,還能打敵人個措手不及。比如從一個地區快速、隱蔽地機動到另一個前線地區,然後以伏擊的方式將敵人飛機擊落。
  • 地空飛彈部隊成立60周年 揭秘擊落美U-2偵察機全過程→
    1958年10月6日,也就是60年前的今天,中國第一支地空飛彈營——一營成立,代號543部隊。此後在20世紀的60年代初,正值新中國原子彈研製的關鍵時期,美國U-2高空偵察機頻頻出現在大陸上空,其目的非常明顯,新組建的中國地空飛彈部隊也開始了偵察和攔截。
  • 央視曝光中國巨型反導雷達:紅旗19已戰備值班
    1月21日,央視第4頻道《走遍中國》節目首次公開報導了我國西北某反導雷達基地,其巨型X波段有源相控陣多目標測量雷達系統首次曝光,引起媒體的高度關注,這是繼2016年中國首次曝光紅旗19反導系統試驗和位於黑龍江的大型反導預警雷達
  • 節目|涅槃重生,江南造船廠如何自力更生造出萬噸水壓機?
    預告視頻,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土豪隨意!
  • 節目|1920年,江南造船所如何建造萬噸級運輸艦並出口美國?
    預告視頻,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土豪隨意!
  • 揭秘國之長劍!中國飛彈部隊訓練視頻罕見披露
    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國之重器,國之長劍建軍90周年之際央視推出系列報導《中國軍隊
  • 中國官媒首次公開我軍首支紅旗19反導部隊已戰備值班
    圖片為2016年7月中國首次曝光紅旗-19反導武器系統的官方視頻截圖,近日,一則由中國軍網發布的新聞引起媒體的高度關注,文章稱,「
  • 西北望射天狼:在古代中國弩為何盛極而衰?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實戰中可以兵種協同或者弩箭輪番發射。前者的方式是:敵軍位於500米左右時,大型強弩率先發難;300米處,神臂弩出招;距離150米以內,小型臂張弩與弓齊射。後一種方式則把弩手分成三組,如《武經總要》所說的「張弩人」、「進弩人」、「發弩人「,實施輪流射擊, 也能一定程度彌補弩箭發射的緩慢。另外如果排兵布陣時間充足,弓弩手組成一個扇形攻擊網,從左右兩側交叉射擊。
  • 獨家揭秘!部落衝突新兵種野蠻人攻城槌提前曝光(今日資訊)
    獨家揭秘!
  • 海軍神秘部隊罕見曝光,「蛟龍」突擊隊穿黑衣留板寸
    近日的一則報導讓這支神秘部隊罕見曝光。這支部隊可以從空中到陸地、從海上到水下、從天南到地北迅速發起攻擊。他們就是被人們譽為「海上蛟龍,陸地猛虎,空中雄鷹,反恐精英」的中國海軍特種部隊「蛟龍」突擊隊。點擊視頻觀看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揭開神秘面紗點擊視頻觀看12月18日關於「蛟龍」突擊隊的報導「蛟龍」突擊隊隸屬於中國海軍陸戰隊,有「海上蛟龍、陸地猛虎、空中雄鷹、反恐精英」的美譽
  • 威武丨中國東風21飛彈發射全過程罕見曝光 場面震撼!
    9月28日,《新聞聯播》和央視多檔節目都報導了我國第一支常規飛彈部隊「種子隊員」李正連的先進事跡,其中,罕見公開了東風21C飛彈高清發射視頻。
  • 建軍90周年 | 揭秘國之長劍!中國飛彈部隊訓練視頻罕見披露
    「神秘」的部隊——戰略飛彈部隊2015年12月3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成立。從1959年我國組建第一支戰略飛彈部隊至今,火箭軍飛彈武器裝備經歷多次換型,射程越來越遠、精度越來越高、威力越來越大,戰略飛彈部隊的眼光始終緊盯未來戰場,為祖國的安全擎起利劍堅盾。1984年的國慶閱兵式上,某型洲際戰略飛彈方隊駛過天安門廣場,向世界首次揭開戰略飛彈部隊神秘面紗。
  • 央視曝光!中國解放軍以戰鬥編組抵達西北高原!印媒:數千名解放軍攜重裝備大軍壓境
    央視曝光解放軍整建制兵力跨區數千公裡投送至西北高原以快制勝是空降兵的作戰優勢,如何快速高效地將兵力投送至作戰地域,是發揮空降作戰快速反應、遠程直達的關鍵。那麼,空降兵整建制兵力完成數千公裡的跨區投送,需要多長時間?央視軍事頻道昨日的一個報導給出了答案:僅需幾個小時!從湖北出發,目的地:西北高原某地!
  • 高拋彈道,一擊必殺,中國首次曝光反導攔截作戰熱成像畫面!
    近日,央視發布《直擊海軍某試訓區新年開訓 多型靶彈精準打擊目標 畫面超燃》的新聞片,報導中國海軍某試訓區組織部隊在高寒天氣環境下跨地域轉場,多批次供靶
  • 西北大漠傳來好消息,中國陸基中段反導測試成功,攻防兼備實力不俗
    根據國內權威媒體以及國防部發布的消息顯示,在2月4日晚間,我國西北大漠再次傳來了一則好消息,據了解當天晚上,中國在境內進行了一次陸基中段反導攔截技術試驗
  • 反導尖兵陳德明——鐵肩扛起如山使命
    西北某基地反導試驗指揮大廳響起急促的調度口令。指揮顯示平臺上,幾十組數據、曲線頻頻閃爍,該部配置在大漠中的光測、雷達、遙測設備,密切追蹤「敵彈」。「5、4、3、2、1,發射!」一枚反導攔截飛彈猶如神劍出鞘,直刺蒼穹。數分鐘後,顯示屏傳來大氣層外「敵彈」被摧毀的清晰畫面,兩彈碰撞發出的燦爛光芒照亮茫茫夜空,我國又一次反導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西北望射天狼:中國弩為何盛極而衰
    ,也是一種經典的中國武器。後一種方式則把弩手分成三組,如《武經總要》所說的「張弩人」、「進弩人」、「發弩人「,實施輪流射擊, 也能一定程度彌補弩箭發射的緩慢。如果排兵布陣時間充足,弓弩手組成一個扇形攻擊網,從左右兩側交叉射擊。這樣的立體防禦體系下,前、左、右三方以及直射結合拋射的多角度持續打擊,大大強化了弓弩的殺傷效果。如果騎兵突破箭網衝鋒至陣前,弓弩兵防禦能力較差,一般會在周圍安排步兵保護。
  • 央視揭秘中國「戰神轟炸機」巡航黃巖島幕後 震撼照片居然是這樣拍到的!
    △央視V觀視頻:揭秘轟-6k巡航黃巖島幕後今年7月,中國空軍公開發布一張極大振奮國人信心的照片:一架塗裝中國空軍標誌的轟-
  • 偉大的長徵——紅二、紅六軍團會師
    視頻內容請關注嗶哩嗶哩和抖音(快手、微視、微信視頻號同步更新)1934年5月,賀龍、夏曦、關向應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進入黔東,在木黃這塊峽谷地帶,賀龍親率紅三軍主力和黔東遊擊隊,先後兩次擊潰和重創了數倍於己的國民黨反動軍隊,壯大了紅軍力量,鞏固和發展了黔東革命根據地。1934年7月,在「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情況下,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在命令紅七軍團東進的同時,命令紅六軍團西進,為戰略轉移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