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 1113】

2021-02-07 微享悅讀
提要

提出「大躍進」口號;奧古斯丁、陸遊、羅伯特·史蒂文森、路易斯·布蘭代斯、彼得·阿奈特、應松年、柯雲路、烏比·戈德堡、痞子蔡、木村拓哉、黃曉明、申雪出生;海瑞、卡米耶·畢沙羅、史量才、孫傳芳、任鴻雋、陳布雷、張琪、木村資生逝世

載人直升機


法國人保羅·科爾尼(Paul Cornu)研製出人類第一架全尺寸載人直升機,在1907年11月13日試飛成功。這架名為「飛行自行車」的直升機不僅靠自身動力離開地面0.3米,完成了垂直升空,而且還連續飛行了20秒鐘,實現了自由飛行。

《幻想曲》

《幻想曲》是華特·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動畫電影,由薩謬·阿姆斯特朗、詹姆斯·阿爾格、比爾·羅伯茨等執導,華特·迪士尼等人參與配音,列奧波德·斯託科夫斯基等人參演,於1940年11月13日在美國首映。

《幻想曲》是動畫影史上一部裡程碑式的作品,採用古典音樂與動畫相結合的形式,使得動畫片的表現形式走向多元化,1942年獲得第14屆奧斯卡金像獎榮譽獎。

大躍進


1957年11月13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發動全民,討論40條綱要,掀起農業生產的新高潮》的社論文章。號召批判右傾保守思想,「在生產戰線上來一個大的躍進」,第一次提出「大躍進」的口號。

「大躍進」運動是指1958年至1960年間,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的極「左」路線的運動,是在中共八屆三中全會及其以後不斷地錯誤批判1956年反冒進的基礎上發動起來的,是「左」傾冒進的產物。

現在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在海外,大躍進都被廣泛地視為一場空前的經濟災難。

越戰紀念碑

1982年11月13日,越戰紀念碑落成向公眾開放。

越戰紀念碑,位於美國首都華盛頓中心區,鄰近華盛頓紀念碑和林肯紀念堂。該紀念碑由用黑色花崗巖砌成的長500英尺的V字型碑體構成,用於紀念越戰時期服役於越南期間戰死的美國士兵和將官,閃閃生輝的黑色大理石牆上依每個人戰死的日期為序,刻劃著美軍57000多名1959年至1975年間在越南戰爭中陣亡者的名字。

設計者為著名的美籍華裔建築師林瓔(林徽因的侄女)。該紀念碑曾獲美國建築師協會「美國20世紀最受歡迎的十大建築」第7名,美國建築師學會2007年度「25年獎」等。

《2012》


《2012》是一部關於全球毀滅的災難電影,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約翰·庫薩克、桑迪·牛頓、阿曼達·皮特和切瓦特·埃加福特等聯袂出演,影片於2009年11月13日在美國上映。

太空探索


1980年11月13日,美國宇宙飛船「旅行者1號」最接近土星,在距土星124.237公裡處掠過土星。

旅行者1號(Voyager 1)是由美國宇航局研製的一艘無人外太陽系空間探測器。1977年9月5日發射。它也是第一個提供了木星、土星以及其衛星詳細照片的探測器。

2014年11月13日零時5分許,歐航局彗星探測器「羅塞塔」分離的「菲萊」著陸器,確認成功登陸彗星「67P」。這是人造探測器首次登陸一顆彗星。科學家希望藉此了解形成於太陽系形成初期的彗星,進一步探究太陽系甚至人類的起源。

奧古斯丁


奧古斯丁(Augustine of Hippo,亦作Saint Augustine,天主教譯「聖奧古斯丁」,354年11月13日-430年8月28日),古羅馬帝國時期天主教思想家,歐洲中世紀基督教神學、教父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羅馬天主教系統,他被封為聖人和聖師,並且是奧斯定會的發起人。對於新教教會,特別是加爾文主義,他的理論是宗教改革的救贖和恩典思想的源頭。

代表作品《懺悔錄》《論三位一體》《上帝之城》

陸遊


陸遊(1125年11月13日[十月十七]—1210年1月26日[十二月廿九]),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陸遊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薰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宋孝宗即位後,賜進士出身,歷任福州寧德縣主簿、敕令所刪定官、隆興府通判等職,因堅持抗金,屢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應四川宣撫使王炎之邀,投身軍旅,任職於南鄭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陸遊奉詔入蜀,與範成大相知。宋光宗繼位後,升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討官,不久即因「嘲詠風月」罷官歸居故裡。嘉泰二年(1202年),宋寧宗詔陸遊入京,主持編修孝宗、光宗《兩朝實錄》和《三朝史》,官至寶章閣待制。書成後,陸遊長期蟄居山陰,嘉定二年(1210年)與世長辭,留絕筆《示兒》。

陸遊一生筆耕不輟,詩詞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沉鬱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陸遊亦有史才,他的《南唐書》,「簡核有法」,史評色彩鮮明,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海瑞

海瑞(1514年1月22日[十二月廿七]-1587年11月13日[十月十四]),字汝賢,號剛峰,海南瓊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經歷了正德、嘉靖、隆慶、萬曆四朝。

1549年(嘉靖二十八年)海瑞參加鄉試中舉,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後升浙江淳安和江西興國知縣,推行清丈、平賦稅,並屢平冤假錯案,打擊貪官汙吏,深得民心。得到提升,歷任州判官、戶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寶丞、兩京左右通政、右僉都御史等職。他打擊豪強,疏浚河道,修築水利工程,力主嚴懲貪官汙吏,禁止循私受賄,並推行一條鞭法,強令貪官汙吏退田還民,遂有「海青天」之譽。

1587年(萬曆十五年),海瑞病死於南京官邸。贈太子太保,諡忠介。海瑞死後,關於他的傳說故事,民間廣為流傳。

約翰·穆爾

約翰·穆爾爵士(Sir John Moore 1761年11月13日-1809年1月16日),英國陸軍中將,英國輕步兵戰術之父。

參加過美國獨立戰爭(1779-1783)、法國革命中的科西嘉戰爭(1794),以及西印度(1796)、愛爾蘭(1798)荷蘭(1799)埃及(1801)西西里和瑞典(1802)戰爭。他於1808年增援在西班牙的英軍,後作為英軍司令官曾進逼法軍的交通線,造成很大威脅,在被切斷到葡萄牙的退路後,被迫從科倫納撤退,在反擊作戰時陣亡,但該反擊確保了英軍順利登船離開。

卡米耶·畢沙羅

卡米耶·畢沙羅(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法國印象派大師。

在印象派諸位大師中,畢沙羅是惟一一個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可謂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畢沙羅是始終如一的印象派畫家,是印象派的先驅,有印象派「米勒」之稱。

在他去世前一年,遠在大溪地島的保羅·高更寫道:「他是我的老師。」在他去世後三年,「現代繪畫之父」塞尚在自己的展出作品目錄中恭敬地籤上「保羅·塞尚,畢沙羅的學生」。

代表作品《塞納河和羅浮宮》《雪中的林間大道》《蒙福科的收穫季節》。

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

羅伯特·路易斯·史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 1850年11月13日-1894年12月3日),19世紀後半葉英國偉大的小說家。

早期他到處遊歷,為其創作積累了資源,後期致力於小說創作,取得了極高的成就,其作品風格獨特多變,對20世紀現代主義文學影響巨大。到了20世紀中期,評論家對其作品進行了新的評價,開始審視史蒂文森而且將他的作品放入西方經典中,並將他列為19世紀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代表作品:長篇小說《金銀島》《化身博士》《綁架》《卡特麗娜》等。

路易斯·布蘭代斯

路易斯·布蘭代斯(Louis Brandeis 1856年11月13日-1941年10月5日),猶太人,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被稱為「人民的律師」。美國進步運動的主要推動人物。

在聯邦最高法院擔任大法官期間,布蘭代斯不斷地運用其充滿力量、具有創造性的異議,與保守派大法官們進行對抗,努力鞏固「進步運動」在各州立法上取得的成就。他與霍姆斯對美國憲法中言論自由條款的進行了新的解釋和發展,他將言論自由視作一種公共討論的「絕對自由」原則。同時,布蘭代斯進一步將憲法第十四修正案正當程序條款適用於個人權利類案件中,即使第十四修正案還原其立法目的,又奠定了1960年代民權運動中司法能動主義的憲法基礎,這深刻地影響美國憲政未來的進程。布蘭代斯大學就是以他命名的。

他的名言「陽光是最好的消毒劑,燈光是最好的警察」。

史量才


史量才(1880年1月2日[十一月廿一]-1934年11月13日),名家修,南京人。傑出的商人、教育家和報業巨子,20世紀初中國最出色的報業經營者。

1912年任《申報》總經理。作為上海的報業大王,史量才曾經說過一句很著名的話:「國有國格,報有報格,人有人格。」

1934年11月13日,死於國民黨特務的暗殺。

孫傳芳


孫傳芳(1885年4月-1935年11月13日),字馨遠,祖籍山東省泰安市岱嶽區範鎮岔河村。直系軍閥首領,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總司令,「恪威上將」,人送外號「笑面虎」,號稱「東南王」,直系後期最具實力的大軍閥。

孫傳芳幼年孤苦,寄人籬下,1904年出國赴日本留學,1908年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09年回國後歷任北洋陸軍營長、團長、旅長等職。1925年10月起兵驅逐蘇皖等地奉系勢力,11月在南京宣布成立浙、閩、蘇、皖、贛五省聯軍,任五省聯軍總司令,積極進行軍事改革,重用知識分子,裁減賦稅,善待農人。

1927年2月組織兵力阻止北伐,主力軍消耗殆盡一蹶不振。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孫傳芳隱居天津。

1935年11月13日,軍統局借刀殺人,利用施劍翹為父報仇的心態,誘使施劍翹將孫傳芳刺殺身亡。

任鴻雋

任鴻雋(1886年12月20日[十一月二十五]—1961年11月13日),字叔永,四川墊江縣人,祖籍浙江湖州。辛亥革命元老、中國近代學的奠基人之一。我國最早綜合性科學團體——中國科學社和最早綜合性科學雜誌——《科學》月刊的創建人之一。

1904年,18歲的任鴻雋到巴縣參加科舉考試,得中秀才。隨後,任鴻雋進入重慶府中學堂就讀,後留在當地做了一名普通的教師。留學日本時,加入中國同盟會,擔任孫中山秘書。留學美國期間,創辦了中國科學社和《科學》月刊。

先後擔任了北京政府教育部教育司司長、北京大學化學系教授、東南大學副校長、國立四川大學校長、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幹事長、中央研究院總幹事等職。

任鴻雋先生學識淵博,著述宏富,一生撰寫論文、專著和譯著等身,內容相當廣泛,涉及化學、物理、生物、教育、政治、文學、科學思想、科學組織管理和科學技術史等多方面。他的學術思想和對科學事業的開拓精神,至今仍為學術界所重視。他生性淡泊,不慕榮名,為發展祖國的科學事業嘔心瀝血、奮鬥畢生,在我國現代科學技術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

妻子為五四女作家陳衡哲。

陳布雷

陳布雷(1890年11月15日[十月初四]-1948年11月13日),名訓恩,字彥及,筆名布雷、畏壘。浙江慈谿人。政治家。國民黨的「領袖文膽」和「總裁智囊」,素有「國民黨第一支筆」之稱。中國近代歷史上很受關注而頗有爭議的人物。

早年就讀於慈谿縣中學堂,後轉入寧波府中學堂,1911年畢業於浙江高等學堂(浙江大學前身),同年在上海《天鐸報》作記者。以「布雷」筆名寫作評論。同年10月武昌起義後,他寫的《談鄂》十論,按日刊布,響應革命。1912年3月加入同盟會,1920年赴上海,先在商務印書館編譯《韋氏大學字典》,後任《商報》主編。後為《國聞周刊》主要撰稿人。

1927年加入國民黨。歷任浙江省政府秘書長、國民黨中央黨部秘書長、《時事新報》主編。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等職。兼任復旦大學中國國文科新聞組(新聞系前身)教授,主講《社論作法》。1935年後歷任蔣介石侍從室第二處主任、最高國防委員會副秘書長等職,長期為蔣介石草擬文件。支持親屬奔赴抗日前線,設法掩護民主人士。抗日戰爭勝利後,任總統府國策顧問、《申報》顧問兼常務董事。

1948年11月13日在南京自殺。

著有《畏壘評論集》《陳布雷回憶錄》《陳布雷文集》。

維託裡奧·德·西卡

維託裡奧·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 1902年7月7日-1974年11月13日),出生於義大利拉齊奧州,導演、演員、編劇。

1942年導演的《孩子們正注視著我們》,被稱為義大利新寫實電影的先驅作品,其價值十分崇高。1946年,執導劇情片《擦鞋童》,該片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榮譽獎。1949年憑藉《偷自行車的人》獲得洛迦諾國際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1951年憑藉《米蘭的奇蹟》獲得坎城電影節電影節大獎。1952、1953年憑藉《風燭淚》《終站》,2次提名坎城電影節大獎。1955、1956年憑藉《那不勒斯的黃金》《屋頂》提名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憑藉後者獲得坎城電影節國際天主教電影視聽協會獎。1958年憑藉《布魯克林的安娜》提名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獲得義大利大衛獎金獎盤。1958年憑藉《永別了,武器》提名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獎。

1961年憑藉《烽火母女淚》提名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1963年、1965年憑藉《萬劫餘生情海恨》《義大利式結婚》,2次獲得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導演。1965年憑藉《昨天今天明天》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獎。1966年憑藉《義大利式結婚》提名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獎。1970年導演《費尼茲花園》,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外語片獎和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Interfilm大獎。1973年憑藉《悠長的假日》獲得義大利大衛獎歐洲大衛獎。

阿伯特·拉圖爾達(Alberto Lattuada 1914年11月13日-2005年7月3日),義大利演員、導演、編劇。

1952年,憑藉《外套》提名坎城電影節大獎;獲得義大利大衛獎金獎盤。1957年,憑藉《Guendalina》提名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1959年,憑藉《海風暴》獲得義大利大衛獎最佳導演。1962年,憑藉《La steppa》提名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1977年獲得義大利大衛獎特別獎。1982年獲得義大利大衛獎羅馬旅遊局金質獎章。1984年,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皮埃特羅·比安奇獎。1994年獲得義大利大衛獎弗蘭科·克裡斯塔爾迪獎。

瑞德·霍爾茲曼

瑞德·霍爾茲曼(Red Holzman,1920年8月10日—1998年11月13日),出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教練員,司職控球後衛。

瑞德·霍爾茲曼於1945年起效力NBL羅切斯特皇家隊(現NBA薩克拉門託國王隊),1946年奪得NBL總冠軍,2次入選NBL最佳陣容一陣,1947年入選NBL最佳陣容二陣,1948年隨球隊加盟NBA,1951年奪得NBA總冠軍。1953年起效力NBA密爾沃基老鷹隊(現亞特蘭大老鷹隊)。

1954年,瑞德·霍爾茲曼宣布退役。退役後的他開始執教,並被稱為紐約尼克斯隊歷史上最偉大的教練,尼克斯在他的帶領下成了一支兇猛的防守型球隊,並在1970和1973年兩奪NBA總冠軍。他的613場勝利被作為球衣號碼並被尼克斯隊退役。1986年入選籃球名人堂。

1998年11月13日,瑞德·霍爾茲曼在紐約因病逝世,終年78歲。

路易斯·加西亞·貝爾蘭加

路易斯·加西亞·貝爾蘭加(Luis Garcia Berlanga 1921年6月12日-2010年11月13日),西班牙電影導演。

1953年憑藉《馬歇爾,歡迎你》首次打入國際電影市場,獲坎城電影節國際獎最佳喜劇電影、特別提及獎。1956年憑藉《卡拉布依》獲得威尼斯電影節天主教影片審定委員會獎、提名金獅獎。1962年憑藉《普拉西多》提名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1963年憑藉《劊子手》,獲得威尼斯電影節費比西獎,提名金獅獎,被認為是他藝術創作的頂峰。

1970年,憑藉《Long Live the Bride and Groom》提名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1977年被任命為西班牙電影資料館館長。1981年憑藉《民族的遺產》提名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1981年為表彰其對電影的貢獻,西班牙授予他國家電影獎。1988年憑藉《摩爾人和基督徒》提名西班牙戈雅獎最佳劇本。1994年憑藉《監獄嘉年華》獲得西班牙戈雅獎最佳導演獎、提名最佳原創劇本獎。

許覺民

許覺民(1921年12月1日—2006年11月13日),江蘇蘇州人。筆名法泯。文學評論家。

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建國後,歷任三聯書店副經理,人民文學出版社經理部主任、副社長兼副總編輯,北京圖書館參考部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所長、顧問,《文學評論》主編,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1969年至1973年6月在文化部「五七」幹校。1973年4月至1978年4月任北京圖書館研究員、參考部主任。1978年4月至1986年4月先後任《文學評論》雜誌主編,中國作協第四屆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副所長、所長、顧問等。著有文學評論集《人生的道路》《法泯文學評論選》。

2006年11月13日在北京協和醫院逝世,享年85歲。

張琪(1922年11月14日-2019年11月13日),河北樂亭人,中醫學家、中醫臨床家、中醫教育家,中醫腎病專家,中國首屆「國醫大師」之一,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張琪教授精通中醫內科、婦科、兒科,尤善內科,對中醫腎病、肝病、心病、脾胃病、心繫病、神志病風溼病、溫熱病、消渴病等均有較深的造詣,善治各種頑固性疾病及疑難重症。

木村資生

木村資生(Kimura Motoo,1924年11月13日—1994年11月13日),日本群體遺傳學家、進化生物學家。「中性突變——隨機漂變假說」的創始人。在數學、群體遺傳學和進化生物學方面做出傑出貢獻。他的分子進化的中性學說是自達爾文提出自然選擇學說以後出現的一個最有創造性、最重要的理論,在進化生物學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亞歷山大·格羅滕迪克

亞歷山大·格羅滕迪克(Alexander Grothendieck,1928年3月28日-2014年11月13日),出生於德國柏林。現代代數幾何的奠基者,被譽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數學家。

二十幾歲時就成為當時研究很熱的拓撲向量空間理論的權威了。1957年開始,格羅滕迪克的研究主要轉向了代數幾何和同調代數,1959年他成為剛成立的巴黎高等科學研究所的主席。他的工作把勒雷(Jean Leray)、讓-皮埃爾·塞爾(Jean-Pierre Serre)等人的代數幾何的同調方法和層論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他創立的概型理論奠定了現代代數幾何的基礎。

1966年他獲得菲爾茲獎,但他拒絕往蘇聯領獎。1970年他辭掉法國高等科學研究所的工作,創辦生存和生活組織以推廣他的反戰和生態保護思想。1988年拒絕克拉福德獎。

彼得·阿奈特

彼得·阿奈特(Peter Arnett 1934年11月13日-),紐西蘭裔美國籍戰地記者。1966年普利茲國際報導獎得主。

1962年起開始在西貢為美聯社工作,作為戰地記者,他經常隨美軍行動,報導越南戰爭。他在越南呆了13年,為美聯社寫了3000多篇有關越南的報導。1966年彼得·阿奈特榮獲「普利茲國際報導獎」。

1981年彼得·阿奈特加入剛成立的美國有線新聞網(CNN),成為電視記者。1983年,彼得·阿奈特到中美洲採訪聖地牙哥暴動及薩爾瓦多暴動。從此他從文字記者轉變為在攝影機前報導的記者。1991年,CNN電視臺因為報導了第一次海灣戰爭而變得家喻戶曉,而這極大歸功於阿奈特在戰爭前線的現場直播。全世界的人們第一次發現戰爭可以通過電視來直播,這幾乎是電視新聞轉播史上的裡程碑,也改變了人們對戰爭的態度。在那次報導中,他還採訪了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這使他贏得了當年的美國電視最高榮譽——艾美獎。1997年他作為CNN的記者採訪了賓·拉登。1998年,他因揭發1970年代美軍曾在寮國的「順風行動」中使用沙林毒氣,被迫轉往NBC任職。2003年到伊拉克為NBC報導伊拉克戰爭。因發表對美國政府的「不當言論」被NBC解僱。

多年來,阿奈特共取得57個主要新聞獎項。2006年,英女王授予他紐西蘭功績勳章,以表彰其在新聞工作上的卓越表現。

羅蘭

羅蘭(Law Lan,1934年11月13日-),出生於香港,原名盧燕英,香港著名的實力派演員。

1950年涉足影壇,曾參與過百部電影的演出,長期以來都在電影中擔任了綠葉一職,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演藝生涯中,羅蘭以其精湛到出神入化的演技,演活了一幹龍婆、女鬼、盲女等奇異形象,被譽為香港的常青甘草演員。尤其是在1970年代的鬼片風潮裡,她演的女鬼形象令人過目難忘。憑藉《七月十四》《七月十三之龍婆》《掃毒》,3次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2000年,憑藉《爆裂刑警》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代表作品有《神鵰俠侶》《陰陽路系列》《爆裂刑警》等。

應松年

應松年(1936年11月13日-),著名法學家,浙江寧波人。新中國行政法學的創始人和帶頭人。現為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授、行政法學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會長。曾任中國法治研究所所長,國家行政學院法學教研部主任。第九屆、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等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9年5月被授予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稱號。

柯雲路

柯雲路(1946年11月13日-),原名鮑國路,中國著名作家。

在文學領域,著有長篇小說《新星》《曹操與獻帝》《芙蓉國》等二十餘部,並多次引起轟動。在文學之外,著有文化人類學專著《人類時間》,心理學專著《焦慮症患者》《破譯疾病密碼》《走出心靈的地獄》《工作禪二十四式》《破譯命運密碼》,教育學著作《中國孩子成功法》、婚戀研究專著《婚戀潛規則》等,皆受到讀者歡迎。201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長篇小說《曹操與獻帝》。

2019年9月23日,柯雲路長篇小說《新星》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大原麗子

大原麗子(Reiko Ohara 1947年11月13日-2009年8月3日),本名森內麗子,出生於日本東京,被認為具有典型日本知性美的女演員。

大原憑藉沙啞的嗓音以及純熟的演技,一舉成為日本昭和年代(1926年至1989年)最具代表性的女演員之一。1964年參加NHK新人選拔合格,在電視劇《幸福考試》中出道。1965年出演《孤獨的賭注》進軍電影界,包括《綱走番外地》系列、《獄門島》《居酒屋兆治》等影片都是其代表作。1985年憑藉《阿嫻》提名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女配角。

1973年大原麗子與演員渡瀨恆彥結婚,1978年離婚;1980年與歌手森進一再婚,1984年離婚。1999年,她因手腳神經麻痺步行困難,為了治病暫時停止了演藝活動。

2009年8月3日病逝。

喬·曼特納

喬·曼特納(Joe Mantegna,1947年11月13日-),出生於美國伊利諾州的芝加哥,畢業於德保羅大學,美國演員、製作人。

曼特納從藝至今先後出演過80餘部影視劇作品。1975年因參加《周六夜現場》而踏上演藝道路。1988年憑藉在電影《情況變化了》獲得威尼斯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1990年出演經典電影《教父3》。1997年,憑藉《末代教父》提名艾美獎最佳男配角。1999年,憑藉《不論好壞》提名艾美獎最佳男配角,提名美國金球獎電視類最佳男配角。2007年,憑藉參演電視劇《頭號前妻》,提名艾美獎最佳男配角。2007年加入電視劇《犯罪心理》成為一名常駐角色。憑藉《拜金一族》贏得了戲劇界大獎——託尼獎。2011年4月29日,喬·曼特納留名位於洛杉磯的好萊塢星光大道。

尚福林,1951年11月13日出生,山東濟南人,現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十三屆全國政協常委。

北京財貿學院金融專業畢業,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博士,曾是第5任中國證監會主席,也是提出股權分置概念並將其付諸實施的第一人,股權分置改革使中國證券市場發生歷史性轉變。2006年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烏比·戈德堡

烏比·戈德堡(Whoopi Goldberg),1955年11月13日生於曼哈頓的切爾西區。美國知名影星。

8歲時即在紐約的兒童劇團演出。曾在著名的紐約戲劇高中學習,畢業後搬遷移到加州作職業的舞臺劇演員。移居加州後和「自燃」等團體進行過合作,以喜劇演員的身份磨練演技。為HBO拍一個專題片時,開始引起外界關注。以演出內容豐富多彩著稱於世,前後結過3次婚,曾經沉迷於毒品。是好萊塢為數不多的黑人女星中比較著名和成功的一個。

1985年擔綱主演《紫色》,提名奧斯卡獎最佳女主角,獲得美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從此成為好萊塢著名女星。1990年,烏比·戈德堡參拍後來票房收入驚人的《人鬼情未了》一片,獲得奧斯卡獎、美國金球獎、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土星獎最佳女配角。1992年,主演《修女也瘋狂》,提名美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MTV電影獎最佳女演員。1995年,憑藉《星際旅行7:星空奇兵》提名土星獎最佳女配角。1990年代,多次提名艾美獎;多次獲得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喜劇片女演員。2000年代,2次提名艾美獎。2014年,提名艾美獎最佳紀錄片、最佳旁白。

黃家強

黃家強,1964年11月13日出生於中國香港,祖籍廣東省臺山市,創作歌手、搖滾樂隊Beyond貝斯手,已故歌手黃家駒的弟弟。

1983年,黃家強加入Beyond並擔任貝斯手,還兼任主唱、作曲、填詞及編曲等工作,直至2005年樂隊解散。1988年因演唱歌曲《冷雨夜》而受到關注。1994年推出專輯《二樓後座》。2002年,因首張個人專輯《Be Right Back》獲得IFPI香港唱片銷量大獎「最暢銷本地男新人獎」。2004年憑藉歌曲《長空》獲得第2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原創電影歌曲。2013年6月舉行「Its Alright Live 2013演唱會」。2015年6月9日,黃家強發行專輯《沉香》。

吉米·坎摩爾(Jimmy Kimmel),1967年11月13日出生於美國紐約,美國喜劇演員、配音演員,作家,電視製作人和主持人。

1999年,吉米聯合創造了喜劇中心頻道的《The Man Show》節目,該節目獲得成功。由他製作和聯合撰寫的劇情片《Windy City Heat》在蒙特婁喜劇節中獲得最佳喜劇獎。

2003年起,製作並主持了以他名字命名的ABC晚間秀節目《吉米雞毛秀》。吉米因其妙趣橫生、特立獨行的主持風格廣受觀眾追捧。這是美國廣播公司史上播出時間最長的深夜脫口秀節目。2010年代,3次提名艾美獎,4次提名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夜間TV節目主持人。2017年,主持第8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提名艾美獎。2018年4月,獲《時代周刊》2018年全球最具影響力人物榮譽。2020年主持第72屆艾美獎頒獎典禮。

劉蓓

劉蓓,1967年11月13日生於中國北京,中國內地影視女演員。

1985年畢業於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京劇專業。1991年,參演葛優、呂麗萍主演電視劇《編輯部的故事》飾演雙雙一角。1993年,憑藉《過把癮》獲得中國電視金鷹獎最佳女配角獎。1997年主演電影《甲方乙方》,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2001年主演電視劇《紅色康乃馨》,獲得中國電視金鷹獎觀眾喜愛的女演員獎。2011年主演電視劇《下海》,獲得安徽衛視國劇盛典年度人物獎、2011年南方盛典最佳女主角獎。2013年,主演趙寶剛執導的電視劇《老有所依》。2014年首演話劇《陽臺》,獲得北京喜劇藝術節「最受觀眾喜愛的開心角色」獎。2016年憑藉主演電影《一句頂一萬句》提名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痞子蔡

痞子蔡,原名蔡智恆,1969年11月13日出生,臺灣著名網絡小說作家,臺灣成功大學水利工程博士。

1998年寫下了《第一次的親密接觸》,造成全球華文地區的痞子蔡熱潮。小說《第一次的親密接觸》和《夜玫瑰》已分別被拍成電視劇《第一次親密接觸》和電影《夜玫瑰》。

作品:《7-ELEVEN之戀》《愛爾蘭咖啡》《檞寄生》《夜玫瑰》。

傑拉德·巴特勒

傑拉德·巴特勒(Gerard Butler),1969年11月13日出生於蘇格蘭的格拉斯哥,蘇格蘭影視演員。

1997年,憑藉《男布朗夫人》初登銀幕。2004年,出演音樂劇《歌劇魅影》打開國際知名度。2006年,在《300勇士》中飾演斯巴達王李奧尼達,成為好萊塢中猛士的代言人,獲得MTV電影獎最佳打鬥場面獎、提名最佳表演;提名土星獎最佳男主角。2009年,加盟《醜陋事實》,嘗試浪漫喜劇路線。2010年憑藉《賞金獵手》提名青少年選擇獎最佳浪漫喜劇電影男演員;提名人民選擇獎最受歡迎動作明星。2011年憑藉《馴龍高手》提名安妮獎最佳動畫電影配音。2013年12月,主演的《奧林匹斯的陷落》在中國內地上映。

木村拓哉

木村拓哉(Takuya Kimura),1972年11月13日出生,日本演員,歌手,藝人,聲優,男子偶像組合SMAP全活動時期(1988年-2016年)的成員之一。隸屬於日本傑尼斯事務所。獲得日劇奧斯卡最佳男主角次數最多的演員,有木村神話之稱。

1987年加入傑尼斯事務所,1988年組成SMAP組合,並與1991年正式出道。1994年出演日劇《愛情白皮書》而受到好評,憑藉電影《足球風雲》獲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新人獎。1996年,主演愛情劇《悠長假期》,其最高瞬間收視率為43.8%,創下紀錄。2000年主演的愛情劇《美麗人生》,最高單集收視率為41.3%,創下紀錄。2001年,主演的刑事劇《HERO》成為民放日劇史上唯一一部每集收視率均超過30%的電視劇。2006年,主演《武士的一分》,提名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男主角。2007年,主演TBS電視臺創立55周年紀念電視劇《華麗一族》。2011年,主演TBS電視臺創立60周年紀念電視劇《南極大陸》。2015年7月,再度與松隆子合作,主演電影《HERO》,繼續飾演久利生公平。從1983-2016的33年間,平均收視率前五名的日劇中,有四部是由木村拓哉主演。

2016年12月31日,所在組合SMAP正式解散。2017年1月,再度與竹內結子合作主演醫療類電視劇《A LIFE~深愛的人~》;4月,主演漫改電影《無限的住人》。

陳國華

陳國華,1973年11月13日出生,臺灣音樂人。集作詞、作曲、編曲、製作、和聲、和聲編寫、演唱、演奏、故事構想、視覺演出於一身。華語樂壇上最年輕的唱片製作人,被封為全方位音樂人。現為財團法人中華音樂著作權仲介協會董事,致力於發展臺灣著作權之推廣,以及鄧麗君文教基金會董事,三立電視臺超級偶像評審。

1996年憑藉電影《百分百感覺》主題曲《默契》入圍香港電影金像獎。1999年擔任彭佳慧「呼彭喚友」演唱會音樂總監。2000年果陀劇場年度歌舞劇《看見太陽》音樂設計兼樂團領導。2000年日本MIX2000北海道音樂祭受邀演出。2001年出版了個人首張專輯《陳國華全創作Visual Music作品集》。2009年出版第二張個人專輯《為你寫一首幸福的歌》。

經典作品:彭佳慧《相見恨晚》、迪克牛仔《放手去愛》、楊培安《我相信》、梁詠琪《短髮》、徐懷鈺《分飛》、林志穎《稻草人》、成龍、範曉萱《身不由己》等。

黃曉明

黃曉明,1977年11月13日生於山東省青島市市南區,中國內地男演員、歌手、商人。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

1998年主演首部電視劇《愛情不是遊戲》,進入演藝圈。2001年憑藉古裝劇《大漢天子》飾演劉徹一角而獲得關注。2005年起連續10年入選「福布斯中國名人榜」。2006年主演武俠劇《神鵰俠侶》。2007年憑藉民國劇《新上海灘》提名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男演員;發行個人首張專輯《It's Ming》。

2008年將演藝事業的重心轉向大銀幕。2010年憑藉諜戰片《風聲》獲得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男演員獎;提名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提名中國電影金雞獎、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配角。2011年憑藉古裝片《趙氏孤兒》獲得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觀眾票選最受矚目男演員獎;提名亞洲電影大獎最佳男配角。同年成立個人公司黃曉明工作室。2012年擔任第11屆長春國際電影節形象大使。2013年主演劇情片《中國合伙人》,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中國電影華表獎、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2014年主演武俠片《白髮魔女傳之明月天國》在全國上映票房突破3.85億元。2015年成為首位在好萊塢中國劇院留下手印的中國內地男演員。2016年憑藉史詩片《大唐玄奘》獲得第1屆義大利中國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和第13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2017年主演古裝劇《琅琊榜之風起長林》播出。2018年憑藉青春愛情片《無問西東》提名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男主角。2019年主演的劇情片《烈火英雄》取得17億元人民幣的票房成績;11月,擔任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2020年3月,主演民國傳奇劇《鬢邊不是海棠紅》播出。

2015年10月8日,黃曉明和Angelababy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辦婚禮。

黃曉明熱心公益慈善。2008年起擔任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形象大使。2009年擔任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兒童基金會愛心大使。2014年當選山東省十大傑出青年;同年成立「黃曉明明天愛心基金」。2016年在《中國慈善家》評選的「中國慈善名人榜」中排名第一位。

胡靜

胡靜,1978年11月13日出生於雲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內地女演員,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96級表演系。

1998年出演首部電影《網絡時代的愛情》獲得關注,參演首部電視劇《大明宮詞》;2002年參演電視劇《少年張三丰》和《齊天大聖孫悟空》。2003年主演《孝莊秘史》受到更多關注。2004年主演歷史劇《楊門虎將》。2006年主演宮廷劇《大清後宮》獲得南方盛典最具人氣女演員獎。2007年憑藉《康熙秘史》入圍北京衛視「金康杯」最佳女主角獎。

2008年9月與馬來西亞超級富豪朱兆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結婚,2009年11月產下一名男嬰。2010年胡靜夫婦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蘇丹皇宮受封拿汀和拿督。

2012年胡靜復出參演民國劇《笑紅顏》。2015年,參演電影《巴黎假期》。2016年參演電視劇《小情人》和大型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2017年,參演諜戰劇《天衣無縫》。2018年參演電視《橙紅年代》。2019參演新青春神話劇《封神演義》;與陸毅等合作主演禁毒題材電視劇《獵梟》。

申雪

申雪,1978年11月13日出生,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人。中國花樣滑冰隊運動員。中國首枚冬奧會雙人滑金牌得主、世界花樣滑冰名人堂成員。

與趙宏博多次合作,參與雙人滑的花樣滑冰賽事。2010年2月18日,申雪,趙宏博二人正式宣布退役。現任北京團市委副書記,中國滑冰協會常務副主席。

2017年9月,當選共青團北京市第十四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副書記。

宋佳

宋佳,1980年11月13日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中國大陸女演員,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因有同名的前輩女演員宋佳,故多被媒體稱為「小宋佳」。

2006年出演電影《好奇害死貓》開始嶄露頭角,提名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配角。2012年,出演都市勵志劇《那樣芬芳》;憑藉《懸崖》獲得第18屆上海電視節最佳電視劇女演員獎和第9屆中國金鷹電視藝術節「最佳藝術表演女演員獎」。2013年憑藉電影《蕭紅》獲得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第9屆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最佳女演員。2015年,擔任第21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電視劇單元評委。2016年1月,聯合國正式授予「聯合國環境署可持續消費項目倡導者」稱謂,宋佳成為首位被聯合國授予官方身份的80後公眾人物。2016年主演電影《陸垚知馬俐》並演唱主題歌;9月,憑藉《師父》獲得第20屆華鼎獎最佳女主角獎。2017年,主演的電影《冰之下》入圍第二十屆上海國際電影節。2018年6月,擔任第21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國際影片評選委員會評委;11月,主演的電影《詩人》入圍第31屆東京電影節主競賽單元;12月,當選中國電影家協會第十屆理事會理事。2019年12月,獲得粵港澳大灣區電影行業大會暨電影之夜年度女主角;獲MAHB時尚先生盛典「年度電影演員」年度電影演員。2020年5月,主演的電視劇《小捨得》開機。

餘文樂

餘文樂,1981年11月13日生於香港,中國香港影視男演員、流行樂歌手。

2000年,出演首部電視劇《青春@Y2K》,正式進入演藝圈。2001年,出演首部電影《憂憂愁愁的走了》。2002年,推出首張EP專輯《Private Room》;獲得「新城勁爆頒獎禮」新登場男歌手銅獎、「樂壇新人巡禮」最有前途男新人獎。2004年,推出第三張EP專輯《生還者》。2005年,推出首張音樂專輯《Whether Or Not》。2006年,主演時裝愛情劇《浴火鳳凰》。2007年,主演電影《軍雞》;獲得「風尚大典」年度潛質男演員獎。2008年,憑藉電影《第一誡》獲得第12屆韓國富川國際電影節最佳男主角獎。2009年,主演驚悚懸疑電影《荒村公寓》。2011年,推出第二張音樂專輯《不是明星N.A.S.》;憑藉《志明與春嬌》提名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觀眾票選最受矚目男演員。2012年,主演年代懸疑劇《玲瓏局》。2013年,主演喜劇電影《飛虎出徵》;憑藉《春嬌與志明》提名華語電影傳媒大獎觀眾票選最受矚目男演員。2015年,獲得「第12屆年度先生盛典」年度港臺傑出藝人獎。2016年,主演警匪動作電影《狂獸》。2017年,憑藉電影《一念無明》提名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獲得最佳著裝獎;11月,主演警匪動作電影《狂獸》上映。2017年12月,餘文樂宣布與王棠雲結婚。2018年6月,主演的奇幻冒險電影《怪物先生》殺青。

幸田來未

幸田來未(Koda Kumi),本名神田來未子,1982年11月13日出生在日本京都府宇治市,流行女歌手。

1999年參加日本艾回公司舉辦的選秀活動,獲得準優勝並與公司籤約。2000年11月以《TAKE BACK》一曲首先在美國出道,2000年12月以同曲在日本出道。第二首單曲《Trust Your Love》remix版本打入美國告示牌綜合榜第19名。

2003年至2005年陸續發行了《Real Emotion/千言萬語》《LOVE & HONEY》《Butterfly》等單曲,並以《Butterfly》一曲獲得第47回「日本唱片大獎」大賞。2005年底展開「12周連續發行單曲」企劃。2005年、2006年連續兩年發行精選輯銷量均突破百萬,並獲得第20、21回日本金唱片大獎。

截止2017年12月已發行62張單曲、14張原創專輯、7張精選專輯、2張翻唱專輯以及21張影像作品。2005、2006、2007連續三年獲得日本「女歌手總銷售額冠軍」。日本合法數位音樂下載認證量女歌手第1名。

盧卡斯·巴裡奧斯

盧卡斯·巴裡奧斯(Lucas Barrios),1984年11月13日出生,巴拉圭足球運動員。司職前鋒,以在禁區內的效率著稱,而被稱為「豹」,現效力巴西足球甲級聯賽帕爾梅拉斯體育俱樂部。

曾效力於德甲的多特蒙德足球俱樂部。2008年度世界最佳射手;智利足球甲級聯賽神射手。

2012年5月,中國足球超級聯賽球隊廣州恆大正式宣布和巴裡奧斯籤約4年,轉會金額為850萬歐元。當年他分別為兩間俱樂部先後贏得德甲、德國杯、中超、中國足協杯,是足球史上唯一同年度雙雙冠王。2013年8月,以700萬歐元轉會莫斯科斯巴達隊。2014年8月,巴裡奧斯被莫斯科斯達巴隊租借到蒙彼利埃,他將身穿10號球衣徵戰2014-15賽季法甲聯賽。2015年7月,巴裡奧斯加盟巴甲球隊帕爾梅拉斯。

文彩元

文彩元(Moon Chae Won),1986年11月13日出生於韓國大邱廣域市,韓國女演員。

2007年,參演《奔跑吧,鯖魚》,正式出道。2008年,參演電視劇《風之畫員》,獲得SBS演技大賞新人獎。2009年,參演電視劇《燦爛的遺產》,該劇最高收視率為47.1%。2011年,7月主演電視劇《公主的男人》,獲得KBS演技大賞最優秀演技獎、人氣獎及最佳情侶獎,成為三冠王,並提名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類最佳新人女演員;8月首次出演的電影《最終兵器:弓》總共創下800萬人的觀影成績,為2011年韓國本土片的票房冠軍;獲得韓國電影大鐘獎和韓國青龍電影獎最佳新人女演員獎。

2012年,主演電視劇《善良的男人》,蟬聯KBS演技大賞最優秀演技獎,並提名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類最佳女演員。2013年,主演醫學劇《Good doctor》。2014年,主演微電影《戀慕》。2015年,主演電影《今天的戀愛》。2016年,主演電視劇《Goodbye Mr.Black》。2017年,7月主演懸疑劇《犯罪心理》。2018年11月,主演愛情劇《雞龍仙女傳》。2020年,主演tvN懸疑劇《邪惡之花》。

黃河

黃河,1989年11月13日出生,中國臺灣男演員。

2006年,首次擔綱主演校園劇《危險心靈》,飾演叛逆又敏感的少年謝政傑。2007年,憑藉《危險心靈》獲得第42屆臺灣電視金鐘獎最佳男主角獎。2007年,在愛情偶像劇《這裡發現愛》中飾演少年許樂。2009年,出演合拍電影《霓虹心》。2010年,出演電影《茱麗葉之兩個茱麗葉》。2011年,出演動作電影《燃燒吧!歐吉桑》。2012年,主演靈異奇幻電影《變羊記》。2014年7月,出演電影《行動代號:孫中山》;9月,憑藉主演電視電影《菸蒂》入圍第49屆臺灣電視金鐘獎迷你劇集最佳男主角獎;12月,主演浪漫愛情劇《俏摩女搶頭婚》。2016年7月,憑藉《紅衣小女孩》獲得第18屆臺北電影獎最佳男主角獎。

朱麗亞·麥可斯

朱麗亞·麥可斯(Julia Michaels),原名朱麗亞·卡瓦佐斯(Julia Cavazos),1993年11月13日出生於美國艾奧瓦州達文波特市,美國歌手、詞曲作者。

2013年,朱麗亞·麥可斯以黛米·洛瓦託歌曲《Fire Starter》詞曲作者的身份出道。2016年8月,攜手挪威DJ Kygo在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閉幕式上表演歌曲《Carry Me》。2017年1月,發行首支個人單曲《Issues》,該首歌曲為其獲得公告牌音樂獎「最佳潛力藝人」提名;7月,發行首張個人EP《Nervous System》。

重大事件

2017年11月13日,伊拉克(北緯34.90度,東經45.75度)發生7.8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2016年11月13日,位於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的瓜德爾港正式開航。

2016年11月13日,利昂·拉塞爾(Leon Russell)逝世,美國傳奇唱作人。

2015年11月13日,22時50分許,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雅溪鎮裡東村發生山體滑坡。

2015年11月13日,法國巴黎多地遭受恐怖襲擊。

2011年11月13日,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美國夏威夷州首府檀香山舉行。

2010年11月13日,範敬宜逝世,當代著名新聞工作者。中國新聞攝影學會會長、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2008年11月13日,穆斯塔法·奧卡沙(Mustapha Oukacha)去世,摩洛哥參議院前議長。

2008年11月13日,馬克堅逝世,新中國第二代國腳,中國足協任職。被稱為「中國足球的活化石」。高洪波是他的學生。夫人朱一錦是電影《五朵金花》中的「拖拉機金花」;其女馬葭是歌手景崗山的太太。

2005年11月13日,茹元俊逝世,京劇武生。人稱「小高盛麟」,是元字科有代表性的武生。

2002年11月13日,胡安·阿爾貝託·斯基亞菲諾(Juan Alberto Schiaffino)逝世,烏拉圭足球運動員。

2000年11月13日,中國反邪教協會在京成立。

1999年11月13日,土耳其再次發生強烈地震,造成300多人死亡。

1998年11月13日,長達4年半的瓊斯訴柯林頓性騷擾案的案件雙方當事人達成庭外解決協議。

1998年11月13日,瓦萊麗·霍布森(Valerie Hobson)逝世,愛爾蘭裔英國女演員。

1998年11月13日,艾薇琪·弗伊勒(Edwige Feuillere)逝世,法國女演員。獲得法國榮譽凱撒獎。

1997年11月13日19時20分,淮南礦務局潘三礦發生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當時井下123人,87人遇難,其他36人經奮力搶救平安升井,其中兩人重傷。

1996年11月13日,法國志願者通過GIMPS發現第35個梅森素數。

1996年11月13日,為期5天的世界糧食首腦會議在義大利首都羅馬開幕,來自170多個國家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或他們的代表雲集古都,共同商討全球糧食安全戰略大計。這是歷史上第一次關於糧食問題的世界首腦會議。

1995年11月13日,日本內閣總務廳長官江藤隆美因發表「日本在對朝鮮進行殖民統治期間,也幹過好事」等美化日本曾進行的血腥殖民統治、歪曲歷史的言論,在韓國、朝鮮等國家的強烈抗議下,被迫宣布辭職。

1995年11月13日,長江四川江津市水域發生重大沉船事故,70多名乘客和船員全部落水,僅32人生還,其餘40多人下落不明。

1995年11月13日,新興公司非法集資案主犯鄧斌、姚靜漪被判死刑。

1995年11月13日,沙特首都發生爆炸事件。

1995年11月13日,我國建成超臨界大型電站——華能上海石洞口第二電廠一期工程兩臺六十萬千瓦機組,通過國家竣工驗收。

1993年11月13日,我國最大的舍利塔——南京棲霞寺舍利塔搶救維修工程竣工。

1992年11月13日凌晨,秘魯政府和軍方挫敗了一起軍事政變,政變頭目已被捕。

1990年11月13日,我國唐山市人民政府以其抗震救災、重建唐山市、解決百萬人居住問題的突出成績,獲得了聯合國人類住區(生境)中心頒發的「人居榮譽獎」。

1990年11月13日,何寧出生,中國女子體操隊隊員。曾任中國女子體操隊的副隊長。2006年體操世錦賽團體冠軍。2008年世界盃斯圖加特站高低槓冠軍。

1989年11月13日,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1989年度日中經濟協會訪華團。

1989年11月13日,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歐洲「萊潑」正負電子對撞機籌建計劃執行主任埃米裡埃·皮卡索教授,在該機正式落成典禮上將其鑰匙交給了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主席卡爾羅·魯比亞教授。

1989年11月13日,國務院召開電話會議,部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掃除賣淫嫖娼、製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拐賣婦女兒童、私種吸食販運毒品、聚眾賭博和利用封建迷信騙財害人等社會醜惡現象的統一行動。

1988年11月13日,安塔爾·多拉蒂(Antal Dorati)逝世,美國指揮家。

1988年11月13日,葉青出生,中國內地女演員。出演《步步驚心》《步步驚情》。

1988年11月13日,許亦妮(Whitney Hui)出生,中國香港女演員。

1987年11月13日,松島初音(Hatsune Matsushima)出生,日本模特兼演員。

1987年11月13日,達娜·沃爾默(Dana Vollmer)出生,美國女子遊泳運動員。奧運會女子100蝶泳冠軍。

1986年11月13日,凱文·布裡吉斯(Kevin Bridges)出生,蘇格蘭演員。

1986年11月13日-20日,由國際原子能機構主持的第十一屆等離子體物理及受控核聚變研究國際會議在日本京都舉行。

1985年11月13日,位於哥倫比亞託利馬省的內瓦多德爾魯伊斯火山兩次爆發,大量的巖漿和石塊已吞沒了火山周圍的幾個城鎮,造成2.5萬多人死亡。

1985年11月13日-18日,聯合國國際青年年世界會議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

1985年11月13日晚,以色列總理佩雷斯宣布解除工業和貿易部長沙龍的職務,遭到利庫德集團的反對,從而爆發了嚴重政府危機。

1985年11月13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轟試驗場地紀念碑在河北省懷來縣東花園的燕山腳下落成。

1984年11月13日,我國科技人員在西北地區柴達木盆地距今三萬年左右的地層中發現舊石器和南極石。

1982年11月13日,孫祖楊(Calvin Sun)出生,中國內地影視演員、流行樂歌手。

1982年11月13日,麥可·科彭(Michael Copon)出生,美國演員、歌手。

1980年11月13日,莫妮卡·克爾曼(Monique Coleman)出生,美國女演員。

1979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高級幹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規定》和《高級幹部要帶頭髮揚黨的優良傳統》。

1979年11月13日,梅塔·沃爾德·皮斯(Metta World Peace)出生,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2003-04賽季,獲得NBA年度最佳防守球員獎,入選NBA全明星陣容。

1979年11月13日,佐藤麻衣(Mai Sato)出生,日本模特、藝人和人氣博客作家。

1978年11月13日,許瑋倫出生,中國臺灣女演員。

1978年11月13日,劉孜出生,中國大陸女演員。

1977年11月13日,豐田四郎(Shiro Toyoda)逝世,日本導演、編劇。獲得柏林國際電影節榮譽提及獎。

1976年11月13日,譚濤出生,內地演員。著名話劇表演藝術家譚宗堯之子。

1976年11月13日,蕭淑慎出生,臺灣女藝人。參與光良《第一次》MV拍攝等。

1975年11月13日,伊維卡·德拉古蒂諾維奇(Ivica Dragutinovic)出生,塞爾維亞足球運動員。

1975年11月13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亞洲有史以來第一次消滅天花。

1975年11月13日,我國與葛摩建立外交關係。

1974年11月13日,因德雷克·澤林斯基(Indrek Zelinski)出生,愛沙尼亞足球運動員和教練。

1973年11月13日,莉拉·李(Lila Lee)逝世,美國女演員。

1973年11月13日,伊爾莎·斯奇培爾莉(Elsa Schiaparelli)逝世,義大利服裝設計師。

1972年11月13日,張紹剛出生,主持人、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1969年11月13日,梁又南出生,臺灣女演員。代表作品《飛龍在天》《青龍好漢》《風水世家》。

1969年11月13日,王亞南逝世,中國著名經濟學家和教育家,原廈門大學校長。

1967年11月13日,玖熹·查瓦拉(Juhi Chawla)出生,印度寶萊塢的代表性女演員之一,1984年「印度小姐」冠軍。

1967年11月13日,史蒂夫·茨恩(Steve Zahn)出生,美國演員。獲得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特別獎。

1965年11月13日,洪劍濤出生,國家一級演員。主演《炊事班的故事》。

1965年11月13日,唐立淇(Jesse Tang)出生,臺灣著名星座專家。

1962年11月13日,黃平洋出生,臺灣著名棒球投手,被稱為「金臂人」。

1960年11月13日,尼爾·弗林(Neil Flynn)出生,美國演員、編劇。

1959年11月13日,卡羅琳·古多爾(Caroline Goodall)出生,英國女演員。

1958年11月13日,美國第七艦隊和侵臺美國空軍部隊在臺灣海峽舉行了炫耀武力的海空聯合演習,以便保持臺灣海峽地區的緊張局勢。解放軍被迫炮擊金門。

1957年11月13日,安託寧·薩波託斯基(Antonin Zapotosky)逝世,捷克斯洛伐克黨和國務活動家、前總統、政論家和作家。

1957年11月13日,史蒂芬·巴克斯特(Stephen Baxter)出生,英國科幻作家和未來學家。

1954年11月13日,克裡斯·諾斯(Chris Noth)出生,美國演員。2000年憑藉《欲望都市》提名美國金球獎最佳男配角。

1954年11月13日,保羅·路德維希·埃瓦爾德·馮·克萊斯特(Paul Ludwig Ewald von Kleist)逝世,德國陸軍元帥。

1953年11月13日,弗蘭西絲·康羅伊(Frances Conroy)出生,美國女演員。美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

1952年11月13日,阿特·馬裡克(Art Malik)出生,巴基斯坦-英國演員兼製片人。提名英國電影和電視藝術學院獎最佳男主角。

1952年11月13日,瑪格麗特·懷茲·布朗(Margaret Wise Brown)逝世,美國女作家,繪本大師。

1948年11月13日,李琳琳出生,原名李月玲,香港女演員。丈夫:姜大衛。

1947年11月13日,林惠民出生,計算機軟體與理論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軟體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計算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1946年11月13日,盧錫城出生,計算機專家,中將軍銜,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防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45年11月13日,大約555名代表在戴高樂率軍解放巴黎一年半後,一致宣布他為法國臨時政府總統。

1943年11月13日,羅伯託·博寧塞尼亞(Roberto Boninsegna)出生,義大利足球運動員。

1943年11月13日,霍華德·威爾金森(Howard Wilkinson)出生,英格蘭足球運動員兼教練,英格蘭年度最佳教練。

1941年11月13日,達克·蘭博(Dack Rambo)出生,美國演員。

1939年11月13日,卡萊爾·布呂克納(Karel Bruckner)出生,捷克足球主教練。

1938年11月13日,珍·茜寶(Jean Seberg)出生,美國女演員,提名美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

1938年11月13日,長沙城燃起大火,史稱文夕大火。

1938年11月13日,王一亭逝世,清末民國時期海上著名書畫家、實業家、傑出慈善家。在清末民初海上畫派中影響僅次於吳昌碩。

1935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發表《為日本帝國主義併吞華北及蔣介石出賣華北出賣中國宣言》。

1934年11月13日,蓋瑞·馬歇爾(Garry Marshall)出生,美國演員、導演、製作人。代表作《對頭冤家》《風月俏佳人》《逃跑新娘》和《公主日記》等。

1930年11月13日,阿德琳妮·柯瑞(Adrienne Corri)出生,蘇格蘭女演員。

1930年11月13日,本尼·安德魯斯(Benny Andrews)出生,美國畫家。

1927年11月13日,中國湖北省黃安(今紅安)、麻城三萬餘名農民自衛軍和義勇軍在黨的「八七」會議精神指引下和中共湖北省委領導下,攻打黃安縣城,打響了鄂豫皖地區武裝反抗國民黨右派的第一槍,正式成立了黃安農民政府,組建了工農革命軍鄂東軍,史稱「黃麻起義」。

1927年11月13日,在陸豐召開的工農兵代表大會通過《沒收土地案》,決定立即開展土地革命。

1924年11月13日,戴立信出生,有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1923年11月13日,琳達·克裡斯蒂安(Linda Christian)出生,美國好萊塢影星。1954年因出演007電視劇《皇家賭場》,成為首任「邦女郎」。

1922年11月13日,奧斯卡·威內爾(Oskar Werner)出生,奧地利演員。美國金球獎最佳男配角,提名奧斯卡獎最佳男主角。

1922年11月13日,鮑方出生,香港演員、導演。獲得中國電影藝術表演協會頒發的「特別榮譽獎」。

1920年11月13日,傑克·伊萊姆(Jack Elam)出生,美國演員。

1918年11月13日,北京城興奮的人們將象徵恥辱的克林德碑,改名為「公理戰勝」,由東單遷移至中央公園。

1917年11月13日,羅伯特·斯特靈(Robert Sterling)出生,美國演員。

1913年11月13日,朗諾(Lon Nol)出生,柬埔寨政治家、高棉共和國總統。

1913年11月13日,阿伯特·拉圖爾達(Alberto Lattuada)出生,義大利演員、導演、編劇,提名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1910年11月13日,威廉·布拉德福德·休伊(William Bradford Huie)出生,美國編劇。

1909年11月13日,20世紀第一個革命文學團體——南社,在蘇州虎丘正式成立。

1907年11月13日,西薩旺·瓦達納出生,寮國王國第二任國王。

1907年11月13日,王應睞出生,生物化學家,中國近代生物化學科研事業的主要奠基人。

1906年11月13日,郭布羅·婉容出生,清遜帝溥儀的妻子,清朝末代皇后。

1906年11月13日,赫敏·巴德雷(Hermione Baddeley)出生,英國女演員,提名奧斯卡獎最佳女配角。

1904年11月13日,H·C·波特(H.C. Potter)出生,美國導演和製片。

1904年11月13日,梁思永出生,中國現代考古學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梁啓超次子。

1899年11月13日,黃現璠出生,中國現代歷史學家、民族學家、人類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現代民族學奠基人之一。壯學開山祖師以及中國第一個民族學派「八桂學派」的開拓者和當代歷史學界「無奴學派」創始人。

1897年11月13日,格特魯德·奧姆斯特德(Gertrude Olmstead)出生,美國女演員。

1896年11月13日,岸信介(Nobusuke Kishi)出生,日本著名的政治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甲級戰犯之一,他還是二戰後最先敵視新中國的日本政界人物。岸信介的外孫正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1895年11月13日,愛德華·巴澤爾(Edward Buzzell)出生,美國演員、導演、編劇。

1893年11月13日,愛德華·阿德爾伯特·多伊西(Edward Adelbert Doisy)出生,美國生物化學家。由於發現維生素K以及其結構和生理作用,而與亨利克·達姆(Henrik Dam)共同獲得1943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886年11月13日,瑪麗·魏格曼(Mary Wigman)出生,德國女舞蹈家和編舞家。

1868年11月13日,焦阿基諾·安東尼奧·羅西尼(Gioacchino Rossini)逝世,義大利作曲家。

1866年11月13日,亞伯拉罕·弗勒斯納(Abraham Flexner)出生,美國醫學教育的改造者,發表弗勒斯納報告,提高醫學院的教學質量,創辦「更高學術研究院」。

1863年11月13日,伊格納西奧·科蒙福特(Ignacio Comonfort)逝世,墨西哥總統。

1862年11月13日,約翰·路德維希·烏蘭特(Johann Ludwig Uhland)逝世,德國詩人、劇作家、文學史家。

1854年11月13日,喬治·懷特菲爾德·查德威克(George Whitefield Chadwick)出生,美國作曲家,音樂教育家。

1851年11月13日,美國太平洋西北區最大的城市,西雅圖地區最早的和最主要的白人移民到達這裡。

1814年11月13日,約瑟夫·胡克(Joseph Hooker)出生,美國南北戰爭中波託馬克軍團司令。

1775年11月13日,美國獨立戰爭:大陸軍進攻蒙特婁。

1771年11月13日,康拉德·恩斯特·阿克爾曼(Konrad Ernst Ackermann)逝世,德國演員。德國戲劇藝術的奠基人之一。

1770年11月13日,喬治·格倫維爾(George Grenville)逝世,英國輝格黨政治家,曾任英國首相。

1760年11月13日(十月初六),清仁宗愛新覺羅·顒[yóng]琰出生,清朝第七位皇帝,清軍入關後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年號嘉慶。

1718年11月13日,約翰·孟塔古,第四代三文治伯爵(John Montagu,4th Earl of Sandwich)出生,英國政治家、軍人,曾三任第一海軍大臣,據聞發明三文治。

1619年11月13日,洛多維科·喀拉蚩(Ludovico Carracci)逝世,義大利畫家,喀拉蚩三兄弟之一。

1572年11月13日,西裡爾·盧卡裡斯(Cyril Lucaris)出生,希臘主教暨神學家。

1312年11月13日,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出生,英格蘭國王。

1007年11月13日,英格蘭國王艾塞爾雷德二世下令屠殺在英格蘭境內的丹麥人。

相關焦點

  • 今天回顧自貢這段歷史!
    75年前的今天,日本政府籤署投降書,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正式宣告勝利結束。民族危難之際,自貢兒女把自己的命運同民族的命運緊緊地聯繫起來,不但以「趕運濟銷」承擔起川鹽抗戰的歷史重任,還將個人資財直接貢獻於國家,書寫了「鹽都獻金甲天下」的重大歷史事件。
  • 歷史上的今天:美西戰爭爆發
    美國在古巴國土上發動的戰爭,從表面上看,似乎是為了支持古巴的民族解放鬥爭,讓古巴的起義者負起戰爭的主要重擔,但是當西班牙宣布投降舉行談判的時候,美國人卻拒絕了古巴起義者派出代表,並公然地代替西班牙佔領了古巴。美西和約是1898年12月10日在巴黎籤訂的,根據和約,美國得到了它原來需要得到的所有要求,古巴成了它的保護國,菲律賓群島、波多黎哥和關島也都割讓給了它。
  • 追溯歲月:歷史上的今天
    不論是歷史上的哪天,都可能發生大事件。
  • 歷史上的今天:《馬關條約》籤訂,割讓臺灣
    馬關條約在123年前的今天,1895年4月17日 (農曆三月廿三),《馬關條約》籤訂,割讓臺灣。
  • 歷史上的今天||銘記旅順大屠殺
    同學們,你們知道1894年11月21日這天在祖國大地上發生了什麼嗎?
  • ​ 歷史上的今天 : 鐵甲艦勇士號下水
    1860年12月29日,世界上第一艘全由鋼鐵製造的鐵甲艦勇士號正式下水。直至今天,勇士號依然作為最古老的的鐵甲艦之一保存在英國國內。
  • 【歷史上的今天 | 0717】
    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七位皇帝,清代以及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手中握有實際統治權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後一位通過秘密立儲繼位的皇帝。奕詝是清宣宗道光帝第四子(嫡子),道光十一年(1831年)生於北京圓明園,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被立為儲君。奕詝即位後便勤於政事,大手筆的對朝政改革。
  • 歷史上的今天:《超惑星戰記》(06-17)
    如果你今天回頭再次體驗這個作品,除了可能會覺得難度高以外,並不會感受到太多過時的元素。遊戲講述的故事在最初發售的日版以及後來發售的美版間有一些區別。不過由於日版劇情只存在於說明書上,而美版有專門準備的開場動畫,所以劇情一般按美版來解讀:遊戲主角 Jason 養了一隻青蛙,有一次青蛙不小心被特殊射線照到後身形開始變大,然後逃出門外跳進一個地洞中。
  • 【歷史上的今天】對越自衛反擊戰
    42年前的今天,1979年2月17日(農曆1979年1月21日),鄧小平洩露79年解放軍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未攻河內真正原因。
  • 【歷史上的今天 | 0801】
    1928年至1937年,他主持了震驚世界的河南安陽殷墟發掘,使殷商文化由傳說變為信史,並由此將中國的歷史向前推移了數百年。直至今日,它依舊被視為人類文明史上最重大的發掘之一。1930年主持濟南歷城龍山鎮(今屬章丘)城子崖遺址發掘,他讓龍山文化呈現於世人面前。如今,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已成為中國遠古歷史的標誌性術語。
  • [歷史上的今天] 1989年,波羅的海之路
    主辦機構為確保人鏈不受幹擾,預先在地圖上明確標出城市、城鄉和村落的準確位置。交通不便者可乘坐免費巴士。全國均投入籌備工作,連之前置身事外的郊區也積極參與。雖然有些僱主不允許員工請假(8月23日為星期三),但有些則資助巴士費用。8月23日,特別電臺廣播負責協調工作。愛沙尼亞訂當天為公眾假期。
  • 歷史上的今天!第一次鴉片戰爭!英國對中國宣戰!
    歷史上的今天第一次鴉片戰爭,對於英國,稱其為第一次英中戰爭或「通商戰爭在清末中後期,由於閉關鎖國後的清朝逐步落後於世界大潮明清時期,大量農作物的引種,手工業技藝的進,商品經濟的空前活躍使封建經濟得到了高度發展,"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的資本主義性質的生產關係應運而生,但閉關鎖國這種背離世界發展潮流的封建國策卻嚴重地阻礙了資本主義的正常發展,使中國落後於世界發展大勢,同時也加速了封建制度走向衰亡的進程,一句「天朝上國」,打壓了一部分豪強列國進入中國市場的野心
  • 歷史上的今天 | 菲德爾·卡斯楚就任古巴總理
    卡斯楚於2013年4月5日在古共中央機關報《格拉瑪報》的網站上發表題為「有責任避免在朝鮮半島爆發戰爭」的文章,文章末尾附有卡斯楚的親筆籤名,落款註明寫作時間為「4月4日晚11點12分」。卡斯楚還同時要求歐巴馬政府和美國人民阻止戰爭爆發。卡斯楚警告,如若戰爭真的爆發,歐巴馬「將成為美國史上最邪惡的人物」。
  • 歷史上的今天:《超級銀河戰士》(03-19)
    但是從全球範圍考慮的話,整個銀河戰士(官譯「密特羅德」,為習慣後文統一用「銀河戰士」稱呼)系列中評價最高,影響力最大的作品,可能要數超任上的《超級銀河戰士》了。我們總提 Metroidvania、「類銀河戰士惡魔城」、「銀河城」的名字,然而其中惡魔城的名號源於《月下夜想曲》,《月下》的模式很大程度上則借鑑於《超級銀河戰士》。
  • 【歷史上的今天 | 1111】
    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份重要的政治文獻。此公約對美國的影響貫穿了從籤訂之始到如今,它是美國建國的奠基,也是現在美國信仰自由、法律等的根本原因。維吉尼亞軍事學院傑羅姆·科恩(Jerome Kern 1885年1月27日-1945年11月11日),美國音樂劇歷史上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被稱作是「現代美國音樂劇之父」和美國劇場音樂的先驅。
  • 歷史上的今天:《中世紀:全面戰爭》(08-19)
    而在玩法上基本和前作保持一致,玩家在回合制的戰略地圖上運籌帷幄,並在即時制的戰術地圖上操縱自己的戰士們攻城略地,決勝千裡。而這種遊戲模式,也成為了整個《全面戰爭》系列的基本玩法。回合還是即時,在其他遊戲中看似無法調和的兩種遊戲方式在這個系列中被完美的結合起來,並且很顯然的,玩家們喜歡這樣的遊戲方式。
  • 精選百科:歷史上的今天
    2008年:臺灣臺北ING臺北馬拉松最後一次在臺北市政府前廣場比賽之後,正式走入歷史。2012年:古馬雅文化曆法的最後一天。壬辰年冬至。因電影2012的影響,訛傳2012年預言的日期。2012年:臺灣法務部長曾勇夫籤署死刑執行令,於法務部矯正署臺北監獄刑場槍決:曾思儒和洪明聰二名死刑犯。於法務部矯正署臺中監獄刑場槍決:陳金火和廣德強二名死刑犯。
  • 歷史上的今天:《兵蜂 RPG》(04-02)
    從 1985 年 3 月 5 日初代街機版《兵蜂》誕生,一直到 2003 年移動平臺上的 LINE GoGo! TwinBee 截止,這個系列一共有 16 部作品,而且這裡面還沒算各種移植和重製。對於這樣一個經典的飛行射擊系列來說,今天介紹的《兵蜂 RPG》就顯得有些另類了。
  • 【歷史上的今天 | 0830】
    隨著革命運動興起,他又創作了《伏爾加河上的清風》《三月》及《金色的秋天》等,流露出他喜悅和激動的心情。逝世前創作的《湖》運用明朗、輕快的色彩,對大自然的形象進行了高度概括,是他在藝術上不斷探索的總結。1900年8月4日,39歲的列維坦與世長辭了。威廉·維恩
  • 歷史上的今天:《戰鼓啪嗒砰 2》(11-27)
    2008:《戰鼓啪嗒砰 2》《啪嗒砰》是 PSP 上的美好回憶,但凡提及,「啪嗒啪嗒啪嗒砰」的號令就會在耳畔響起,而其高度的原創性也展現了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