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二戰英軍「螢火蟲」坦克編制

2021-02-13 戰爭事典

德軍「虎王」重型坦克、「虎」式重型坦克、「黑豹」中型坦克,甚至四號中型坦克的最大規模編制,都能達到裝甲營規模。相比之下,英軍與大英國協軍隊的「螢火蟲」就從未有過這樣的編制。作為75毫米炮型坦克的反坦克火力補充,「螢火蟲」總是與其他坦克混編,最大編制不過為坦克分隊。絕大多數情況下,甚至不到一個分隊,而只是一個分隊的組成部分。

 

諾曼第戰役中,英軍裝甲師下轄的四個裝甲團,只有師屬裝甲旅下轄的三個裝甲團才裝備「螢火蟲」,與其他坦克進行混編,裝甲師的直屬裝甲偵察團只裝備「克倫威爾」坦克。

 

每個裝甲團下轄一個團部中隊和三個坦克中隊,分為A、B和C中隊,共裝備59輛中型坦克/巡洋坦克;團部中隊裝備2輛中型坦克/巡洋坦克,每個中隊裝備19輛中型坦克/巡洋坦克;每個坦克中隊下轄一個指揮分隊和四個坦克分隊,指揮分隊裝備3輛中型坦克/巡洋坦克,每個坦克分隊裝備4輛中型坦克/巡洋坦克,其中只有1輛為「螢火蟲」,其他3輛為75毫米炮型坦克。

英軍裝甲師麾下的第一個裝甲團A中隊編制

禁衛裝甲師和第11裝甲師只有裝甲偵察團才裝備「克倫威爾」,其他三個裝甲團主戰裝備都是謝爾曼」。因此,在這兩個裝甲師中,每個坦克分隊的1輛「螢火蟲」與3輛75毫米炮型「謝爾曼」混編。在第7裝甲師中,無論是裝甲偵察團,還是三個裝甲團,主戰裝備都是「克倫威爾」。因此,第7裝甲師的每個坦克分隊為1輛「螢火蟲」與3輛克倫威爾」混編。1944年8月之前,每個裝甲師下轄的一個裝甲偵察團只裝備「克倫威爾」。1944年8月開始,作為對裝甲偵察團的反坦克火力補充,英軍將「挑戰者」與「克倫威爾」進行混編,「螢火蟲」裝備裝甲偵察團的例子則極為罕見

 

加軍裝甲師的編制與英軍裝甲師相同,但裝備略有不同。加軍裝甲師下轄的四個裝甲團,裝甲旅下轄的三個裝甲團,以及裝甲師直屬的一個裝甲偵察團,主戰裝備都是「謝爾曼」,從未裝備過「克倫威爾」。1944年9月之前,只有裝甲旅下轄的三個裝甲團才裝備「螢火蟲」。1944年9月開始,裝甲師下轄的裝甲偵察團也開始裝備「螢火蟲」。其裝備比例亦為每個坦克分隊裝備1輛「螢火蟲」和3輛75毫米炮型「謝爾曼」。

 

在英軍與大英國協軍隊的獨立裝甲旅中,「螢火蟲」的裝備情況與裝甲師相同。不同之處為獨立裝甲旅只下轄三個裝甲團,而沒有裝甲師下轄的一個裝甲偵察團。以「邱吉爾」步兵坦克為主戰裝備的英軍與大英國協軍隊獨立坦克旅,不裝備「螢火蟲」。如果有反坦克作戰任務的需要,往往會在獨立坦克旅中臨時配備「阿喀琉斯」自行反坦克炮。

 

此時,受產量的限制,「螢火蟲」的裝備比例和數量都上不來。同時,「螢火蟲」缺乏足夠有效的高爆彈,也是其裝備比例受限的原因之一。1944年7月,英軍舍伍德義勇遊騎兵團的「謝爾曼」航向機槍手亞瑟·雷迪什(Arthyr Reddish)評價道:「我們的部分裝甲兵認為,在複雜地形上作戰時,75 毫米坦克炮要比 17 磅坦克炮的效果更好。75 毫米坦克炮的高爆彈威力更大,在這樣的地形(諾曼第)作戰時,使用最多的就是高爆彈。我們認為,這種混編有利有弊。每個坦克分隊裝備一輛 17 磅炮型坦克,是最佳的比例。」

 

當然,其他英軍與大英國協軍隊裝甲兵可能會不同意他的觀點。究竟需要多少「螢火蟲」,與具體裝甲團的戰術和長期面臨的任務有關。時常與德軍裝甲單位遭遇的裝甲團,自然希望裝備更多螢火蟲」。

這是南非第 6 裝甲師普利托利亞裝甲團在二戰勝利後舉行的告別儀式的照片,此時其裝備的大部分坦克為 76.2 毫米炮型 M4A1,距離鏡頭最近的團部中隊則是一輛「謝爾曼」1C 型「螢火蟲」坦克。

1944年末,「螢火蟲」的儲備量已經大幅提升,高爆彈的問題也得到了初步解決。在西北歐戰場上,英軍與大英國協軍隊裝甲師和裝甲旅裝備的「螢火蟲」數量,也從每個坦克分隊裝備1輛,提升為2輛。二戰結束時,在西北歐戰場上,英軍與大英國協軍隊裝甲師和裝甲旅裝備的「螢火蟲」與混編的75毫米炮型「謝爾曼」的比例,已經達到了1:1。

 

據此,西北歐戰場上的「螢火蟲」裝備編制情況為:1944年6月至9月,在滿編狀態下,每個裝甲師應該裝備36輛「螢火蟲」,平均每個裝甲團裝備12輛,每個中隊裝備4輛,每個分隊裝備1輛。1944年9月至1945年5月,在滿編狀態下,每個英軍裝甲師、裝甲旅或加軍裝甲旅應該裝備72輛「螢火蟲」,平均每個裝甲團裝備24輛,每個中隊裝備8輛,每個分隊裝備2輛。1944年9月至1945年5月,在滿編狀態下,每個加軍裝甲師應該裝備96輛「螢火蟲」,平均每個裝甲團裝備24輛,每個中隊裝備8輛,每個分隊裝備2輛。

 1944 年 7 月 25 日,一輛「克倫威爾」巡洋坦克與一輛「謝爾曼」5C 型「螢火蟲」坦克的車組在法國諾曼第前線的一個小鎮外休息

在義大利戰場上,每個坦克分隊裝備的「螢火蟲」的數量與75毫米炮型「謝爾曼」的比例亦為1:3。這裡的地形不適合坦克作戰,英軍與大英國協軍隊面臨德軍裝甲兵的壓力較小,因此裝備「螢火蟲」的渴求也不如西北歐戰場那麼迫切。

 

英國陸軍部第204/8291號文件記述:「紐西蘭軍隊報告,在每個坦克分隊保留 3 輛 75 毫米炮型謝爾曼是非常必要的。17 磅炮型謝爾曼在分隊後方提供支援,扮演反坦克炮的角色。每個裝甲團應該裝備 6 輛 105 毫米榴彈炮型謝爾曼、12 輛 17磅炮型謝爾曼和 38 輛 75 毫米炮型謝爾曼。」

 

以上為理想狀態下「螢火蟲」的編制與裝備,實際情況往往會與理論出現偏差。

 

實際上,「螢火蟲」的裝備量很難達到滿編狀態。諾曼第戰役中,可能總是缺編;二戰末期,又可能超編。「螢火蟲」優先供應西北歐戰場,義大利戰場的「螢火蟲」無法一次性到位地供應。在某些時段,某些坦克分隊沒有「螢火蟲」可裝備。

 

每個坦克分隊裝備1輛「螢火蟲」和3輛75毫米炮型坦克的編制只是普遍現象,並非每個裝甲團都如此。在裝備「螢火蟲」之前,每個坦克分隊只裝備3輛坦克,「螢火蟲」是後加入編制的。英軍第24槍騎兵團就沒有採用1輛「螢火蟲」與3輛75毫米炮型「謝爾曼」組成一個坦克分隊的編制。他們將3輛「螢火蟲」組成一個坦克分隊,由中隊集中指揮。如果一個坦克中隊幸運地裝備了4輛「螢火蟲」,多出來的1輛將分配給指揮分隊。英軍第13/18輕騎兵團則會將「螢火蟲」編為一個分隊,置於後方的團部直接指揮之下,用於封堵德軍坦克的反擊。無論任何情況,團部都不會將「螢火蟲」從這個分隊中抽調出來。

 

1944 年 12 月拍攝的義大利戰場上的英軍第 2 皇家坦克團 C 中隊,混裝了 3 種不同型號的「謝爾曼」。距離鏡頭最近的是綽號為「卡梅隆」(Cameron)的 76.2 毫米炮型 M4A1(「謝爾曼」2A)。其身後為一輛「螢火蟲」,還有裝備 75 毫米 M3 型坦克炮的「謝爾曼」2 型或「謝爾曼」5 型。一個中隊內裝備了如此多不同的坦克,勢必成了 C 中隊軍需官的惡夢,因為他不得不面對需要為部隊搜集至少 3 種不同口徑種類的炮彈。

「螢火蟲」與「克倫威爾」或75毫米炮型「謝爾曼」進行混編,是最為普遍的組合模式。實戰中,可能出現更為多變的形式進行混編。1944年7月31日,在替換第7裝甲師第22裝甲旅的第4倫敦郡義勇騎兵團時,第5皇家恩尼斯基倫禁衛龍騎兵團同時裝備了2輛以上「挑戰者」和3輛以上「螢火蟲」。儘管其並不是裝甲偵察團,但仍然裝備了「挑戰者」,並與「螢火蟲」同時出現在各個中隊。1944年12月,作為第7裝甲師的師屬裝甲偵察團,第8國王皇家愛爾蘭輕騎兵團就裝備了「螢火蟲」,並與新換裝的美制M24「霞飛」輕型坦克混編。在義大利戰場,第7裝甲旅第2皇家坦克團甚至混編了「螢火蟲」、76.2毫米炮型「謝爾曼」和75毫米炮型「謝爾曼」。這就意味著,坦克中隊的軍需官將面臨一場災難——他必須處理3種不同口徑和型號的穿甲彈和高爆彈,以及部分無法通用的零件。

綜上所述,「螢火蟲」的最大編制也不超過一個坦克分隊。通常情況下,甚至連一個坦克分隊都不到,只是在一個分隊中佔1到2輛。在各種文獻和資料中,「螢火蟲」的稱謂雜亂不一或從未提及,已經對這種坦克戰史記錄的收集、整理和研究造成了巨大的阻礙。具體到分隊級的混編編制,就更加大了研究的難度。如果只提及分隊的動向和戰績,而沒有具體到某輛坦克的型號,那麼就無從判斷敘述的是「螢火蟲」,還是其他型號的坦克。

本文摘自《屠虎驅豹》

盟軍戰車,造型優美的傑作

面對第三帝國黑色鐵蹄

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正面擊毀希特勒「虎豹軍團」

扣人心弦的鋼鐵碰撞,血與火的戰爭傳奇

 ↓↓↓點擊原文連結快速購買

相關焦點

  • 二戰英國的螢火蟲坦克,居然有虎王坦克的擊毀記錄,究竟是真是假
    說起二戰時期美國的謝爾曼坦克在諾曼第西線戰場表現,可以說戰績平平,雖然說當時謝爾曼坦克在亞洲地區是一種非常先進的坦克,幾乎壓制當時日本使用一系列輕型坦克
  • 屠虎驅豹,「螢火蟲」坦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爭中後期的西方盟軍坦克令人產生了「火力貧弱」的印象。英軍皇家裝甲兵裝備的「螢火蟲」中型坦克卻是個反例。
  • 屠虎驅豹——(螢火蟲巡洋坦克)
    ▲二戰協約三國特點 螢火蟲的誕生還得從北非戰場開始說起,二戰第一神隊友義大利挑釁英國牛牛,結果被英國駐軍打的屁滾尿流,痛哭流涕的墨索裡尼像個小媳婦一般跑到柏林向小鬍子苦訴著說有人欺負她通用性極佳的美制M4中型坦克什麼都往上裝,往上改。就如同解放軍的59式中型坦克一般,魔改型號眾多。因為英軍的要求和限制條件,但實際上只有5種型號的「謝爾曼」裝備過17磅炮:M4、混裝車體M4、M4A3、M4A4和「灰熊」I型巡洋坦克。(辨別螢火蟲與謝爾曼的簡單方法:螢火蟲的炮口制退器、沒有航向機槍)。
  • 打「虎」利器,從《坦克世界》看二戰蘇聯最優秀的重型坦克
    就當時英軍配備的坦克型號來講,能夠與「虎」式一較高下的,僅有基於「謝爾曼」坦克改裝的「螢火蟲」以及基於「狼獾」改裝的「阿基裡斯」。英軍其餘類型的坦克普遍裝備的反坦克火炮都是6磅炮(即57毫米),車載大口徑火炮則多為短管榴彈炮,缺乏穿甲能力,很難對裝甲厚實的「虎」式從正面造成有效殺傷。但這也並非說明,有了「虎」式就可以在戰場上高枕無憂,如入無人之境。
  • 二戰中能和德軍虎式坦克一較高低的英國坦克,名字叫「螢火蟲」
    德國坦克在二戰中一直以堅硬而著稱。虎式擁有102毫米的前裝甲,而豹式則是85毫米。這對於盟軍普遍裝備的中型坦克75炮來說,實在是難以擊穿。
  • 英國人發明的螢火蟲坦克 成為德國虎式坦克和黑豹坦克的天敵
    隨著二戰戰時的推移,德國針對陸軍方面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並推出了至今都聞名遐邇的黑豹坦克和虎式坦克。
  • 威名遠播,二戰英國火炮竟如此強勁,秒殺德軍坦克理所當然
    特別是二戰後期發明了脫殼穿甲彈(APDS),6磅火炮也用上了APDS,威力大增。除了英軍步兵分隊使用的6磅火炮之外,這種6磅火炮也廣泛地作為英軍坦克和裝甲戰車的主要武器使用。由於6磅火炮的出色設計,二戰中美國還引進了它的全套設計圖紙,加以改進後,於1943年設計出著名的M1型57毫米反坦克炮。
  • 究竟是什麼樣的坦克摧毀了納粹王牌坦克手魏特曼的虎式重型坦克!
    「螢火蟲」裝備的是Mk 4型與Mk 7型。二戰爆發時,英軍就與德軍展開作戰,因此對德軍坦克發展的動向也充滿警惕:英軍認為,德軍坦克的技術不會原地踏步,裝甲增厚是早晚的事——從這種角度說,給坦克安裝一門大威力火炮就成了必需——只是,在很長時間裡,英軍都找不到適合安裝17磅炮的坦克。
  • 發明坦克的英國,二戰坦克技術大幅落後,最終依靠「百夫長」翻身
    但是S35和S40在二戰初期也算是非常先進的坦克。這些坦克實在無法和德軍坦克相抗衡,在北非和西線被德國人的坦克暴打,德軍坦克王牌魏德曼在波卡基村刷人頭刷的就是英軍的克倫威爾坦克。在波卡基村被擊毀的英軍克倫威爾坦克到了1943年,英國人總算明白過來了,開始拋棄原來那套步兵坦克和巡航坦克的概念,研發正了八經的中型/重型坦克,最後研發的結果是"彗星"巡洋坦克,"螢火蟲"中型坦克和"百夫長"中型坦克。
  • 二戰王牌坦克傳奇,魏特曼單騎闖英陣
    魏特曼加速向西開,他怕那些英國偵察車上的步兵追過來,因為在巷戰中,坦克從步兵身上撈不到便宜。可當他行駛到街道拐彎處時,突然發現一隊英軍坦克(B連)正停在150米外的路旁,其中還有安裝76毫米長管火炮的「螢火蟲」坦克。
  • 二戰德國重裝精英「虎式坦克」!
    二戰德國重裝精英「虎式坦克」!
  • 裝備|邱吉爾的「鐵拳」,二戰英軍「邱吉爾」坦克型譜
    「邱吉爾」坦克為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開發的步兵坦克。此坦克以當時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為名,並以厚重裝甲以及眾多衍生車種在戰場上擔任英軍主要坦克的重責,其開發起源並非二戰產物,而是從一戰之作戰哲學持續發展出來的成品。
  • 《閃電戰》非洲軍的另一半 :二戰北非義大利陸軍的裝備與編制(炮兵後勤篇)
    義大利軍方對此反應遲鈍,既沒有投入足夠的資源研發威力更強的反坦克炮,也未能提升47/32型反坦克炮的產量以滿足前線的需求。按照1940年的編制,一個意軍步兵師編成內僅有1~2個反坦克連,每連裝備8門47/32型反坦克炮,而同期德軍步兵師的反坦克炮編制數量為72門,而英軍步兵師為48門,遠遠多於意軍步兵師。不僅如此,德軍新列裝的Pak 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在性能上也全面超越47/32型反坦克炮。
  • 【麥田 RM-5038】1/35 英國謝爾曼VC 螢火蟲中型坦克開盒評測
    1943年,面對二戰中德軍重型坦克防禦力的大幅提升,盟軍能夠與之對抗的武器屈指可數。
  • 勇氣傳說英軍簡要分析
    ,雖然貴了點但是功能多樣,可以建造初級防禦性的建築~機槍陣地 炮擊跑陣地,上網處理站~通過升級可以配備不同的武器而獲得不同的技能,在指揮官加成下猛的一比,但是在非己方領土移動緩慢;2.兵種沒有老練,只有指揮官(上尉、中尉、指揮坦克)才有老練,這使得英軍可以快速地獲得加成效果,單這也意味著老練更要注重保存3.英軍的生產建築全部是可移動式的車輛,車輛在佔領區展開的時候可以鞏固該地區的資源
  • 撒哈拉坦克:二戰義大利研製的最先進武器
    二戰前後,義大利屬於工業國家裡的二線梯隊。由於部分重要工業技術的缺失,使得義大利武器在整體上落後於當時的先進武器,至少有整整一代。無論是火炮、戰鬥機還是軍艦,義大利的武器都無法和工業強國的武器相提並論。
  • 聖保士成品 1/72 二戰英國螢火蟲 坦克+紅箭10北部/東部戰區數碼迷彩+六分儀重塗99坦克一期改進型+新品到貨
    SIMPLEST聖保士成品 1/72 二戰英國螢火蟲 坦克 1944諾曼第 225元
  • 二戰中的無畏護國公,英國的重型巡洋坦克,克倫威爾巡洋坦克
    可到了二戰時期,英國人偏偏又用這老兄的名字命名了一款坦克,也就是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克倫威爾巡洋坦克。一、重型巡洋坦克計劃不同於二戰時期各國對坦克的輕、中、重三個噸位劃分,英國坦克是分為了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兩種。步兵坦克顧名思義,速度慢裝甲厚,可以為步兵們提供足夠的掩護。而巡洋坦克則與之相反,速度快裝甲薄,仗著自己有優秀的坦克炮來進行反坦克作戰。
  • 【評測】小魯班北非戰役-義大利M13/40中型坦克&M40突擊炮
    意軍人仔都是之前出現過的款式,但是英軍這表情是本系列第一次出現,頭盔顏色也與螢火蟲那套不同,螢火蟲那套的頭盔是與背心一個顏色的不知什麼情況,英軍這手臂異常的緊,我吃奶的力都用上了終於把它插爆了與同系列螢火蟲和CV33的大小對比
  • 二戰美國戰車豪傑「M4謝爾曼坦克」!
    ,是怎樣在二戰世界戰爭中浴火燃燒最後涅槃重生,變為二戰主力戰車的呢?大英國協在歐洲戰區也廣泛地使用謝爾曼坦克來取代M3李坦克和其衍生車型,且在1944年成為裝甲部隊的主力其他的坦克是於戰爭後期參戰的邱吉爾坦克和克倫威爾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