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國當地時間10月17號,根據英國當地媒體《每日郵報》的相關報導,英國皇家海軍造次曝出重大事故,英國皇家海軍的「威爾斯親王」號航空母艦發生了機艙漏水事故,機艙內的水深一度達到3英尺,這也是「威爾斯親王」號航母5個月來的第二次漏水事故。
「每日郵報」的報導截圖
「威爾斯親王」號航母這次的漏水事故卡得很巧妙,因為英國皇家海軍目前只擁有兩艘「伊莉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首艦「伊莉莎白女王」號目前正根據英國國防部的命令,前往遠東地區,常駐亞太以「威懾中國」,結果待在老家的二號艦「威爾斯親王」號卻又漏水了,這就讓英國皇家海軍的面子有些掛不住了。
機艙內的水深達到了3英尺,算是嚴重事故了
作為「伊莉莎白女王」級航母的二號艦,「威爾斯親王」號航母的造價很有英國特色,十分昂貴,造價達到了31億英鎊。英國皇家海軍之所以沒有讓「威爾斯親王」號和「伊莉莎白女王」號一起組成雙航母戰鬥群前往亞太,是因為目前F-35B艦載機的數量不足,「伊莉莎白女王」號自己甚至還借用了美國海軍陸戰隊一個中隊的F-35B戰鬥機充門面。
目前英國皇家海軍連艦載機都湊不齊
漏水事故是現代戰艦最嚴重的事故之一,考慮到「威爾斯親王」號航母本身的服役時間並不長,還不至於被海水鏽穿船殼的程度,那麼就很可能是製造工藝的問題了。目前誰也不能保證「威爾斯親王」號上只有這麼一個漏水點,最保險的做法,是整艘航母重新進入幹船塢檢查船體焊接情況。
今年5月份的漏水事故
在今年的5月15日,「威爾斯親王」號航母發生了第一次漏水事故,水兵宿舍區上方的水管發生了爆裂,導致水兵宿舍區變成了「水簾洞」,積水達到腳踝處。不過心大的英國皇家海軍表示這只是小問題,把水抽乾之後就讓「威爾斯親王」號按照原定計劃繼續服役和訓練了。
誰也不能保證船殼沒問題
「威爾斯親王」號航母在2017年下水舾裝,並在2019年的12月份正式進入英國阿皇家海軍服役,到現在正式服役還不到一年。如果真的要進幹船塢對全艦艦身來一次「全身檢查」,那英國皇家海軍會為世界航母史開創出一個全新的記錄。如果後面調查發現還是水管爆裂,那麼英國人的心就能先放下來一下了。
當然,並不說只有「威爾斯親王」號有漏水問題,「伊莉莎白女王」號同樣出現過漏水事故,目前有據可查的一共三起。
機庫漏水的「伊莉莎白女王」號
第一起發生在2017年,試航中的「伊莉莎白女王」號一個螺旋槳傳動軸密封不佳,導致航母尾倉進水。第二次發生在2018年,「伊莉莎白女王」號的機庫消防系統失靈,機庫漏水。最近一次是2019年,艦上管道破裂,進水200噸。
兩艦的漏水情況現在看來都不輕
最離奇的是「伊莉莎白女王」號上的艦長事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這只是小問題,聲稱「每周都會發生漏水事故」,不過戰艦的安全性仍然有保障。也不知道艦上的英軍官兵,有多少人願意相信,戰艦漏水都快成英國皇家海軍的新傳統了。
45型飛彈驅逐艦也是故障大戶
進入新世紀後,英國國內自行建造的戰艦質量是越來越不靠譜了,45型飛彈驅逐艦最嚴重的時候 全體趴窩在港口內,一度成為世界海軍界的笑柄。這幾年英國皇家海軍還宣稱自己的31型飛彈護衛艦目前已有34個意向訂單,也不知道這些發出意向訂單的國家,現在心底裡怎麼想。
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