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整體實力正在以可見的速度下降,如果僅僅是影響力下降,還可以調整。現在歐洲整體判斷力好像出了問題,缺少真正有遠見的政治家,這個麻煩就大了!!
我說這話絕不是危言聳聽,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可見一斑。
一是政治上與俄羅斯的關係完全受制於美國,跟隨美國的指揮棒起舞。
譬如北溪-2管道問題上,通氣絕對有利於歐盟國家緩解天然氣緊缺,利國利民,結果被美國強行阻撓,歐盟不敢讓它通氣。現在逼得德國等國把氣反輸給烏克蘭等國家,導致自己天然氣價格暴漲,國內通貨膨脹更加嚴重。
又譬如,在烏克蘭危機中,歐盟幾乎失去了話語權,沒人在意歐盟的態度,都是美國在和俄羅斯在談。前些年歐盟一度想和俄羅斯搞俄歐新關係,甩掉美國單幹。但美國不斷推動北約東擴,尤其是推動了烏克蘭顏色革命,徹底讓俄歐新關係戛然而止。
現在局面就是歐盟正在掉入美國布下的陷阱,持續不斷消耗自己。政治上與俄國沒有互信,安全沒有保障,經濟必然受到制約。
二是經濟上對與中國的合作關係猶豫不決,抱持意識形態分歧,玩小清新。
比如默克爾任期最後德國擔任歐盟主席國的半年期,中歐達成了中歐投資協定。這對歐盟是個重大機遇,目前來看,玩砸了!
因為中歐達成投資協定後,美國開始鼓動立陶宛等歐盟小國反華,利誘它們在歐洲議會投票反對中歐投資協定。還慫恿它們在臺灣問題上挑釁中國,實際上就是阻礙中歐關係發展,結果就是至今中歐投資協定依然未能落地,只是紙上富貴。
據統計,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中國GDP翻了快兩番,美國GDP增長超過了40%,歐盟GDP則萎縮了超過1萬億美元!即使把脫了歐的英國GDP加進去,歐盟GDP增長也僅有10%的水平,與中國、美國的差距巨大。美國政治上與中國吵得不可開交,但經濟上與中國貿易額卻是屢創新高。歐盟包括英國卻以各種理由阻止華為5G等新技術推廣,純粹是被美國忽悠。
一年一年錯過與中國發展關係的機遇,本質上就是歐洲喪失了發展的主動權,要知道中國GDP已經超過歐盟總和,到哪裡去尋找這麼大的發展夥伴?
20世紀90年代初,人們用「歐豬四國」來稱呼葡萄牙、義大利、希臘和西班牙這四個南歐國家,這些國家有相似的文化傳統、相近的地理位置。當時這些「豬」國家主要是債務問題、經濟問題嚴重,主權債券信用評級較低。「歐豬四國」是2010年歐債危機時問題最嚴重的四個國家。
到了2012年,因債務、長期預算赤字等問題,當時的希臘、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和愛爾蘭被稱為「笨豬五國」(PIIGS)。這是國際經濟媒體對歐洲5個經濟不景氣、出現債務危機、較弱經濟體的貶稱。
雖然現在「歐豬四國」「笨豬五國」很少提了,但說實在話,歐洲有個別國家依然在一些領域體現著「豬」的特性。有點類似於「一副好條子,一副豬腦子」!
譬如,除了立陶宛、烏克蘭等國,立陶宛因臺灣問題挑釁中國,結果現在連總統都說是錯的!烏克蘭挑釁俄羅斯,現在面臨俄羅斯軍事打擊,很可能將要被分裂。最近又有兩個國家表現很有點「豬」性,荷蘭與比利時兩國建議參加北京冬奧會的運動員不要帶筆記本電腦和手機,以免「信息洩漏」。一個運動員,能有什麼機密信息?需要像「稜鏡門」「維基解密」那樣去監聽?看到這樣的消息,感覺有的歐洲國家的確像豬腦子。
現在我們發現,歐盟不僅在安全問題上逐漸喪失了基本話語權,在經濟問題上也逐漸喪失了基本話語權。因為它們的安全與經濟被被美國捆綁,美國經濟自身難保,歐盟想在新興市場領域擴大投資貿易,被美國以安全為由不斷阻撓,結果歐盟話語權越來越少。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們都選擇了與中國和俄羅斯為對手,不能看清時代發展的大潮,讓意識形態的分歧凌駕於互利合作之上,蒙蔽了智慧的雙眼。歐洲出現過許多智者,不知道他們看到這個局面,會不會罵一句真「pi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