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駁虎:MH370重演,全球民航新漏洞比恐襲更可怕

2021-02-07 鳳凰新聞客戶端

鳳凰新聞客戶端ID:fenghuangxinmeiti


筆者前兩篇文章(回復「唐駁虎」或者「A320」查看),根據可能性大小提前判斷並依次羅列了德國之翼失事的三種可能:操控系統故障、座艙破裂缺氧飛行員失能、飛行員蓄意自殺。

這是根據航路信息可以判斷和分析得出的,並且排除了發動機故障、惡劣天氣、撞鳥、恐怖襲擊等其他可能。


但黑匣子的艙音數據記錄儀找到,最後被迅速證實是可能性最小的意外情況——飛行員自殺。


這一點仍令人非常震驚,因為上一次飛行員自殺就是去年的馬航MH370事件,早就可以確認,是機長把副駕駛支開,然後緊閉艙門,置之不理,將飛機飛到荒渺至極的印度洋深處自殺(期間與馬官方有無通過通訊工具談判尚未確知),並且搭上了全機人的性命。



馬航MH370發生在2014年3月8日,德國之翼4U9525發生在2015年3月24日,相隔僅僅一年,就連續發生了兩起飛行員單獨控制駕駛艙,故意自殺並搭上全機人的性命的惡劣事件。



而且兩起事件發生時間和案發過程非常類似:都是飛機剛剛爬升至萬米平飛高度,兩名駕駛員在經歷了等待、滑跑、爬升一系列的緊張人工操控之後,轉入可以由自動駕駛儀沿導航點自動駕駛平飛的階段。


按慣例,這時候飛行員可以放鬆一下,可以有一名飛行員離開機艙,上廁所或者衝咖啡。


然後這都給了犯罪的飛行員作案條件和時間——把駕駛艙艙門鎖上,然後對要求再度進入駕駛艙的同伴置之不理,這就可以為所欲為了。



人們自然會問,另外一名飛行員就沒有鑰匙或者密碼麼?


是的,有艙門密碼,機組成員(包括飛行員和乘務長)都知道。



但是在911事件之後,出於提高飛機特別是機組反劫持能力的考慮。艙門進出制度進行了修改:


駕駛艙開關電門有三個狀態:開鎖Unlock、正常Normal、反鎖Lock。人工開鎖狀態無須解釋。



而電門處於正常Normal狀態,駕駛艙之外的人可以通過輸入密碼來請求開門,但需要一個30秒的倒計時,此時駕駛艙內的艙門控制面板會有提示,艙內人員可以按拒絕,也可以按下電門同意。



如果到時間駕駛艙內沒動作,那麼自動開門5秒鐘(這是避免飛行員失能的選項)。



但如果艙內人員選擇拒絕,或者電門撥至反鎖Lock狀態置之不理,艙外的人輸對了密碼也是無效的——這一條很關鍵,也很要命。


這樣的制度設計,是出於避免恐怖劫機分子挾持乘務人員和乘客,以生命為要挾,獲取密碼得以開門的情形。因為911事件四架被劫持客機的慘劇,萌生了這一改進。



在911事件之前幾年,也發生過兩起比較著名的民航航班飛行員自殺事件。


即1997年12月19日的新加坡勝安航空185號班機、1999年10月31日的埃及航空990號班機空難。(雖然兩家航空公司都拼命否認,想把責任推給波音空客,按嚴謹用語說是高度疑似,但根據證據基本可以判定是飛行員故意操作所致,航空公司死不承認而已)


但由於當時制度設計不是這樣,自殺飛行員必須在很短的時間(一分鐘)內以大角度俯衝,才能實現目的,否則會被衝進來的同伴飛行員和其他機組成員制服的。


但在911之後的制度改進之後,恐怖分子是從駕駛艙門外防住了,但駕駛艙內的家賊——喪失人性的飛行員更難防。2014和2015年的三月,先後發生兩起飛行員支開同伴,利用這一制度設計的漏洞自殺,並拉全機陪葬的極端惡劣刑事犯罪事件。


這樣的殺傷性,已經不亞於恐怖分子劫機。而犯罪飛行員不必再用一分鐘的急速俯衝自殺,這還將導致機上所有不幸乘員在瀕死前陷入相當長一個絕望的景象。



要知道法國檢察官表示,在最後CVR錄到了艙外絕望的哭聲。那哭聲應該來自被關在駕駛艙外的憤怒、絕望、無力的機長。甚至聽到了乘客的尖叫聲……


哲人表示,人類永遠處於各種糾結之中。


面臨這一比恐怖劫機更可怕——911後全球民航安檢已經大為嚴格,恐怖劫機得逞概率下降——的制度漏洞,怎麼辦?


唯一的應對之道是繼續改進位度,有人提出恢復三飛行員或者兩飛行員+一隨機工程師制度;有人提出駕駛艙內必須有兩人,一名飛行員離開,另外的機組安全員或者乘務長必須同時進入駕駛艙監控。


也有人提出,兩害相權取其輕,在機場安檢大為嚴格,恐怖劫機概率已經下降的年代,應該恢復輸入密碼就可進入的制度,避免單一飛行員的極端行為。


不管怎樣,短短一年連發兩起駕駛員自殺全機陪葬的惡性事件,全球民航界必須立刻反思和改進這一制度,尋求更恰當的制度安全保證。


鳳凰新聞客戶端主筆 唐駁虎


鳳凰新聞客戶端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嚴禁轉載使用


點擊頁底「閱讀原文」↓↓↓,移步鳳凰新聞客戶端,樂享更多精彩

相關焦點

  • 倫敦恐襲最新進展:嫌犯身份披露
    英媒認為,如果最終結論確實如此,那將是這起恐襲事件中,又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真相。兩次恐襲,不光是發生地點驚人相似(據美媒報導,兩次恐襲發生點僅相距幾米),作案手法相似(皆開車撞進人群),連作案人的居住地也竟驚人的一致:同樣都來自英格蘭米德蘭茲地區的伯明罕市附近。
  • IS多次揚言襲美, 美國已是驚弓之鳥, 恐襲無處不在, 該如何自保?
    現在的美國可以說是一片混亂,美國各地都在爆發槍擊案,再加上IS時不時的發出警告,揚言襲擊美國各大城市和機場,全美人民人心惶惶,特別是爆發過槍擊,恐襲的地方民眾,心中更是心驚膽戰,深怕自己身邊突然也發生襲擊,而自己將會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 歐洲心臟遭重創:布魯塞爾恐襲全回顧
    據比利時警方調查,薩拉赫被捕後,能在背後發動恐襲的人仍然大有人在。比利時最近披露的調查稱, 11·13巴黎恐襲參加準備的人數遠遠超過直接攻擊的人數,換句話說,法國和比利時隱藏著能隨時發動襲擊的恐怖分子。
  • 50人死亡,美國911之後最嚴重恐襲
    恐襲酒吧外目擊者拍下的畫面逃出酒吧的傷者在恐襲發生時凌晨2點左右,Pulse酒吧的臉書主頁發出信息:大家趕快離開Pulse,跑!由於此次恐襲有意針對LGBT(非異性戀者)群體,周日,奧蘭多市內和美國多地展開支持LGBT社群遊行。
  • 恐襲危機又起 反恐戰該怎麼打?
    (視頻建議在Wifi環境下打開,土豪請隨意●▽●)據最新數據統計,僅2017年上半年,全球發生的恐怖襲擊事件已經超過
  • 槍手持五把槍掃射 紐西蘭恐襲案暴露出這些問題
    昨天晚上,警方人員在轉移槍案現場遇難者遺體過程中,又發現一名遇難者,這樣,恐襲事件遇難者人數攀升到50人,另有50人受傷,其中36人還在克賴斯特徹奇的醫院治療,2人情況危急。槍枝管理顯現漏洞紐西蘭總理阿德恩在槍擊案發生後表示,她將對紐西蘭的槍枝法進行修改,並將加強槍枝管控力度。
  • 恐襲者是誰?埃及西奈半島為何淪為恐怖襲擊的重災區
    這是一起經過周密計劃的恐襲,恐怖分子選擇星期五主麻日混入清真寺,在現場500名信徒當中先是引爆炸彈,接著掃射信徒,最後是襲擊趕來的救護車,以增加傷亡人數,襲擊後數名武裝分子趁亂逃走。種種跡象表明,這起恐襲事件是自稱「伊斯蘭國西奈省」的「耶路撒冷支持者」所為。
  • 五年來恐襲不斷,為什麼是法國?
    歐洲地區近期恐襲威脅上升。11月2日,奧地利首都維也納發生了恐襲,最終造成四人死亡。9月、10月,法國連發三起恐怖襲擊。法國總統馬克龍。 接踵而至的恐怖襲擊嚴重威脅了國家安全,恐襲的根源被認定是伊斯蘭極端主義,於是加大打擊力度成為確保安全的重要一環。然而,打擊伊斯蘭極端主義很容易被誤解為針對伊斯蘭教本身。這就激怒了眾多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這些國家在全球範圍掀起了一股聲勢浩大的反法浪潮,伊斯蘭國家的立場勢必影響和牽製法國的反恐鬥爭力度。
  • 布魯塞爾3·22恐襲三周年,當年親歷者今又如何?
    2016年3·22布魯塞爾恐襲布魯塞爾恐怖襲擊事件,又稱3·22布魯塞爾恐怖襲擊事件。
  • 【比利時警方發現巴黎恐襲案炸彈作坊】逃犯曾在奧匈邊境遭警方盤查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近日,巴黎恐怖襲擊事件又查出新線索,一直被稱為此次襲擊策源地的比利時布魯塞爾有重大發現:據當地檢察部門表示,巴黎連環恐怖襲擊的在逃主犯薩拉赫,曾經匿藏在布魯塞爾一座建築物內,該處也是在恐襲中所用炸彈的製造地
  • 策劃恐襲舊金山39號碼頭嫌犯認罪
    據美國廣播電臺報導,6月4日,來自中谷地區(Central Valley)的男子詹姆遜(Everitt Jameson)對其策劃在去年聖誕節對舊金山39號碼頭進行恐襲的指控表示認罪
  • 倫敦恐襲最新進展:賓拉登又出現了
    圖源:DailyMail當地時間周日(1日)晚上,倫敦橋恐襲案兇手的一名疑似同夥已因涉嫌籌備恐怖襲擊被英國警方逮捕。英國情報部門表示,目前官方正在警惕兇手恐怖主義網絡中其他可疑人士模仿作案的可能性。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被捕男子名為那贊姆·海珊(Nazam Hussain),現年34歲。
  • 恐襲尼斯,卡車碾壓持槍掃射,77死50傷!去歐洲度假小心!
    法媒稱,這是自ISIS製造2015年11月巴黎恐怖襲擊和2016年3月布魯塞爾恐怖襲擊以來,歐洲遭遇的最嚴重恐襲。法國安全專家認為,極端組織ISIS是主要嫌疑人,但尚不確定。據稱,卡車司機與警方進行了交火,已經被擊斃,警方懷疑其一名同夥在逃。
  • 要對五常之四發起恐襲,隨後美使館傳出巨響!
    不關注時事,你將會被這個世界拋棄,點擊標題下藍字「全球博弈」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時事解讀。蓋達組織在美國911事件18周年紀念日當天公布了一段新視頻,這是該組織的管用手段,視頻當中是他們現在的頭目扎瓦赫裡,他在視頻當中放出狠話,表示要對美國、歐洲、俄羅斯和以色列實施恐襲。
  • 巴黎恐襲最新進展匯總:3名恐怖分子姓名被公布
    巴黎恐襲事件初步調查結果公布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根據巴黎檢方14日最新消息,13日巴黎系列槍擊爆炸事件共造成129人死亡,352人受傷。德國、比利時等歐洲國家已加強安保措施,嚴防恐怖襲擊。3名恐怖分子姓名被公布據俄羅斯衛星網15日報導,三名參與巴黎恐襲事件的恐怖主義分子的名字被公布。
  • 汽油彈、無人機、引爆裝置…暴徒手段已接近外國恐襲
    警方表示,在被捕人員住所查獲汽油彈、無人機及投擲器、引爆裝置等物品,指出目前暴徒的攻擊方式已接近外國恐襲模式。綜合警方記者會、大公文匯全媒體消息,香港警方毒品調查科警司鄒旺忠表示,警方早前接獲線報,稱有人計劃製造汽油彈縱火及破壞社會安寧。
  • 細思極恐!美國差點就經歷了第二次"911"恐襲
    按照他們的計劃,時代廣場是發動恐襲的「完美地點」,他們本打算在時代廣場引爆汽車炸彈,並在演唱會場地內開槍。加拿大青年El Bahnasawy給臥底警察發過一張時代廣場的照片,並表示:「你看時代廣場每天都有這麼多人,我們真的需要在這裡策劃一起爆炸。」
  • 尼斯恐襲,涉及基督教, 維也納恐襲,涉及東正教,而伊斯蘭國早已稱「在克什米爾建國」,這個中微妙恐怕已是「司馬之心,路人皆知」!
    14人被拘 「伊斯蘭國」宣稱為恐襲負責https://hqtime.huanqiu.com/share/article/40YiRvSPLeR中新網11月4日電 據外媒報導,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恐襲事件已造成20餘人死傷,3日,極端組織「伊斯蘭國」宣布對襲擊負責。
  • 5年被恐襲20次,反恐難都怪申根?
    然而最近一個多月,法國本土連續發生三次恐襲,政府已將恐襲風險等級調至最高水平。儘管法國目前第二波新冠疫情形勢嚴峻,官方還是照例安排了紀念活動。法國總理卡斯泰(Jean Castex)攜多名部長,以及巴黎市長伊達爾戈(Anne Hidalgo)和受害者組織代表前往襲擊地點悼念。
  • 倫敦恐襲後川普發了這幾條推文,遭梅回懟……
    在接下來的推文中,川普又一次力推「移民限制令」,稱美國引入的限制令必須「覆蓋面更廣、更嚴、更為具體」,但非常可惜的是,這樣的做法被視作「政治不正確」,因而沒有得到足夠支持。美國白宮15日發表聲明說,川普承諾美國將繼續與英國密切合作,阻止全球範圍內針對無辜平民的襲擊,共同打擊極端主義。唐寧街101號發言人則表示,川普向傷者致以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