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種不同雷射雷達有何區別

2021-02-08 電子發燒友
打開APP
四種不同雷射雷達有何區別

中電網 發表於 2021-01-15 16:12:57

  2020 年,Apple 在新款 iPad Pro、iPhone 12 Pro 和 iPhone 12 Pro Max 上搭載 dToF 雷射雷達模組。讓雷射雷達再次引發民眾討論。

  雖然蘋果產品上搭載的雷射雷達也是基於飛行時間原理,但從產品要求以及客戶群體來看,消費電子應用的雷射雷達與無人駕駛、高級輔助駕駛、機器人、車聯網應用的雷射雷達區別很大。特別是消費電子對雷射雷達模組的體積和功耗要求更為嚴格。

  雷射雷達產業自誕生以來,緊跟底層器件的前沿發展。隨著雷射雷達技術的發展,從單點雷射雷達到如今技術方案不斷創新的固態式雷射雷達、FMCW 雷射雷達,雷射雷達一直以來都備受消費電子、無人駕駛、機器人、車聯網等行業的關注。

  目前,雷射雷達通常分為機械式雷射雷達、純固態式雷射雷達、半固態雷射雷達。其中,半固態雷達以轉鏡式、旋鏡式、振鏡式三類為代表。而固態雷射雷達主要有 MEMS、OPA、Flash 三大技術方向。

  機械式雷射雷達

  機械式雷射雷達的經典架構主要是通過電機帶動光機結構整體旋轉,一般在系統通道數目的增加、測距範圍的拓展、空間角度解析度的提高、系統集成度與可靠性的提升等方面進行技術的創新。機械式雷射雷達具有掃描速度快,接受視場小,抗光幹擾能力強,信噪比高等優勢,缺點在於價格昂貴,光路調試、裝配複雜、生產周期漫長、行車環境下可靠性不高。

  半固態式雷射雷達

  半固態式雷射雷達可以分為轉鏡式、微振鏡式等。其中,轉鏡式保持收發模塊不動,讓電機在帶動轉鏡運動的過程中將光束反射至空間的一定範圍,從而實現掃描探測,其技術創新方面與機械式雷射雷達類似。

  微振鏡式主要採用高速振動的二維振鏡實現對空間一定範圍的掃描測量,技術發展方面側重開發口徑更大、頻率更高、可靠性更好振鏡來適用於雷射雷達。微鏡振動幅度很小,頻率高,成本低,技術成熟,適用於量產大規模應用。

  純固態式雷射雷達

  一般認為,純粹的固態雷射雷達只有兩種,一種是光學相控陣 OPA,一種是 Flash。OPA 即光學相控陣技術,通過施加電壓調節每個相控單元的相位關係,利用相干原理,實現發射光束的偏轉,從而完成系統對空間一定範圍的掃描測量。

  電子掃描式主要按照時間順序通過依次驅動不同視場的收發單元實現掃描,系統內沒有機械運動部件。其架構比整體曝光所有收發單元的 Flash 固態式雷射雷達更先進。

  Flash 雷射雷達主要是通過短時間直接發射出一大片覆蓋探測區域的雷射,再以高度靈敏的面陣接收器,來完成對環境周圍圖像的繪製。

  純固態式雷射雷達因掃描速度快、精度高、可控性好、體積小等特點被認為是未來雷射雷達的發展趨勢,但純固態雷射雷達技術並沒有完全成熟。

  FMCW 雷射雷達

  FMCW 雷射雷達發射調頻連續雷射,通過回波信號與參考光進行相干拍頻得到頻率差,從而間接獲得飛行時間反推目標物距離,同時也能夠根據都卜勒頻移信息直接測量目標物的速度,技術發展方向有利用矽基光電子技術實現雷射雷達系統的晶片化。

  FMCW 雷射雷達可實現更高的探測靈敏度和精度,適合矽光子和相控陣技術低成本批量生產,並且可以有效阻止其他雷達的幹擾。但是,對元件的功耗處理能力要求很高是限制該技術的基本因素,若要獲得市場認可,其中的雷射器必須要在調頻速度、調頻範圍、線性度、雷射相干性、滿足車規以及能夠低成本量產等多方面取得進展。

  基於不同雷射雷達的優劣勢,國內外廠商在技術方面選擇不同陣營。

  目前機械式雷射雷達的玩家主要有:禾賽、Velodyne、速騰、Ouster 等。

  混合固態雷射雷達的玩家主要有:基於 MEMS 的速騰、Innoviz,基於轉鏡式的大疆 Livox、法雷奧、Luminar 等。

  而純固態雷射雷達玩家有: Quanergy、Ibeo 等。

  雷射雷達固態化是未來趨勢,有著小型化、低成本優勢。固態雷射雷達無需旋轉部件,因而體積更小,十分方便集成在車身內部,並且隨著系統可靠性的不斷提升,成本也可大幅降低。因此,雷射雷達有向固態發展的趨勢。
編輯:hfy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一文看懂四種雷射雷達特點及主要玩家
    雖然蘋果產品上搭載的雷射雷達也是基於飛行時間原理,但從產品要求以及客戶群體來看,消費電子應用的雷射雷達與無人駕駛、高級輔助駕駛、機器人、車聯網應用的雷射雷達區別很大。特別是消費電子對雷射雷達模組的體積和功耗要求更為嚴格。雷射雷達產業自誕生以來,緊跟底層器件的前沿發展。
  • 雷射雷達和毫米波雷達的區別
    超聲波雷達通常被稱為「倒車雷達」,其測距方法簡單 成本低,但容易受到天氣影響,僅在短距離的測量裡有優勢。今天在這裡介紹一下雷射雷達和毫米波雷達。什麼是雷射雷達雷射雷達,是以發射雷射束探測目標的位置、速度等特徵量的雷達系統。
  • 第五代戰機有何獨特之處 第六代又有何改進
    (AFP)當將F-22與第四代戰鬥機進行比較時,飛機明顯不同……但是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它成為新一代戰機,而不是對現有戰鬥機的升級版呢?戰機世代稱號通常來自航空業圈內的習慣。每代戰機都有一系列主觀的功能和屬性,這些功能以前可能在某些特定飛機中已經存在了,後來成為下一代戰機的基本要求。
  • 脈衝雷射與混沌雷射的區別是什麼?
    隨著雷射技術的發展,脈衝雷射在非線性光學、雷射加工、雷射雷達、光時鐘等科學和技術領域取得了重要的應用。與此同時,混沌雷射在保密通信、隨機數產生、雷射雷達等領域展現出重大應用潛力並受到廣泛關注。那麼,脈衝雷射和混沌雷射有哪些區別呢?首先,脈衝雷射與混沌雷射是兩種不同的雷射輸出形式,如圖1所示,脈衝雷射輸出強度時序表現為周期性脈衝,混沌雷射輸出強度時序則表現為隨機起伏。對應的,脈衝雷射的頻譜為單頻峰加諧波峰,混沌雷射的頻譜則為寬帶頻譜。
  • 特斯拉測試雷射雷達意欲何為?
    雷射雷達本身只是自動駕駛領域常用傳感器,但是特斯拉戴上後,總有種奇特的效果,至於原因嘛,大家都心知肚明。本文結合特斯拉近兩年關於雷射雷達的消息與對現在頭頂上的雷射雷達的型號探究,來試圖解開這些測試車的目的。2021 年 1 月 1 日前後,國外網友在矽谷拍到了一些不太多見的特斯拉車型,有Model S,有 Model Y,也有 Model X。
  • 雷達的現代用途,以雷射雷達為例
    用於地質觀測的探地雷達高科技雷達系統與數位訊號處理(DSP)和機器學習(ML)集成到人工智慧(AI)中,結合深度學習(DL),能夠從非常高的噪聲水平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雷達是自動駕駛系統主要使用的一項關鍵技術,此外還有聲納和其他傳感器。其他類似於雷達的系統利用了電磁波譜的其他部分。
  • MEMS雷射雷達——振鏡選型篇
    按照 MEMS振鏡的驅動方式不同,可劃分為靜電驅動(ES),電磁驅動(EM),電熱驅動(ET)以及壓電驅動(PE)四種。FoM(figure of merit)則是將以上重要參數融合後形成的描述雷射雷達性能的綜合指標。根據行業經驗,雷射雷達為獲得良好性能,所選用的MEMS振鏡的FoM值應更高,針對自動駕駛的雷射雷達,FoM值至少為0.7。
  • 傻子才用雷射雷達!——雷射雷達原理淺析
    目前市場上雷射雷達產品種類眾多,按雷射掃描線數可分為單線雷射雷達和多線雷射雷達,按雷達掃描原理分為旋轉式雷射雷達和固態雷射雷達。其中單線雷射雷達主要應用於服務機器人,如常見的掃地機器人,其具有掃描速度快、可靠性高、解析度強、成本低等優點,但由於單線雷射雷達只具有單頻點雷射的單路發射器和單路接收器,且多採用機械旋轉式掃描,在應用中有一定局限性,不適合複雜場景。
  • iPad Pro的雷射雷達有什麼玄機?
    從2017年首次推出ARKit,蘋果一直在探索AR在移動終端中的應用,這次dToF雷射雷達的加入是其繼結構光鏡頭模組之後在硬體上圍繞AR應用的又一次重要革新,蘋果的做法到底有什麼不同,背後又牽涉到哪些技術和供應鏈,通過與多位從業者的交流,我們來扒一扒iPad Pro雷射雷達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以及背後又蘊藏著蘋果怎樣的AR野心。
  • 固態雷射雷達工作原理及其優缺點
    而近年來一直被寄予厚望的固態雷射雷達成為業內關注的熱點。 何為固態雷射雷達? 理論上來說,固態雷射雷達是完全沒有移動部件的雷達,光相控陣(Optical Phased Array)及 Flash 是其典型技術路線,也被認為是純固態雷射雷達方案。
  • 雷射雷達(LiDAR) vs. 雷達(RADAR)
    雷射雷達(LiDAR)成像(左) vs. 高解析度雷達(RADAR)成像(右)現在,自動駕駛技術已經迅速成為汽車產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屆時,與自動駕駛汽車生產相關的市場營收將達到3000億美元,而其中26%將來自雷射雷達(LiDAR)、雷達(RADAR)、攝像頭(Camera)、慣性測量單元(IMU)等傳感器硬體。現在,幾乎每個月都會有新的ADAS(先進駕駛輔助系統)或其它最先進的自動駕駛創新技術在汽車市場湧現。
  • 無源相控陣和有源相控陣雷達到底有何區別?
    提康德羅加級飛彈巡洋艦之類神盾艦上的神盾系統就是以無源相控陣雷達為主特徵現在的無源相控陣雷達多是以行波管產生訊號,這和最新的脈衝都卜勒雷達產生訊號的方式一樣,區別主要在天線上。主動相控陣/有源相控陣有源相控陣雷達(英語:Active Phased Array Radar,APAR radar),是AESA radar即有源電子掃描陣列雷達的一種。
  • 詳解蘋果新iPad Pro的雷射雷達及參數
    和車載常說的雷達有什麼區別?和之前的3D  TOF又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這些雷達的使用的都是TOF技術,也就是time of fly通過測量光飛回的時間計算距離。不過這次的雷達和之前的車載雷達從外觀和形式上並不一樣。反而和之前手機上使用在前攝的3D Tof一樣使用的平面3D TOF。
  • 自動駕駛傳感器:雷射雷達篇
    今年1月7日,上交所受理了禾賽科技的上市申請及公布了招股書,順利的話禾賽科技有可能成為國內第一家成功上市的雷射雷達公司。顯然隨著這些事件的到來,未來智能汽車的自動駕駛場景也將跨越更實質性的一步,作為傳感器之一的雷射雷達究竟你了解多少呢?自動駕駛車還有哪些傳感器呢?接下來我們會為大家開啟一輪關於傳感器的「新知」系列,而這一切,自然先由雷射雷達開始。
  • FMCW雷射雷達完勝ToF雷射雷達,是真是假?細節分析來了!
    實際上,幾乎所有的雷射測距儀都利用ToF技術而非FMCW技術進行距離測量(例如Voxtel公司提供的測距儀,一些產品具有超過10千米的最大探測距離)。儘管最近有文章聲稱FMCW技術的探測距離更遠,但我們還沒有看到可以與先進ToF系統探測距離相當的FMCW系統。主張3:FMCW更準確有效地提供速度和距離信息這是誤導。
  • 剖析蘋果AR所用的雷射雷達及參數估計
    和車載常說的雷達有什麼區別?和之前的3D  TOF又有什麼區別呢?首先這些雷達的使用的都是TOF技術,也就是time of fly通過測量光飛回的時間計算距離。不過這次的雷達和之前的車載雷達從外觀和形式上並不一樣。反而和之前手機上使用在前攝的3D Tof一樣使用的平面3D TOF。
  • 特斯拉為什麼不用雷射雷達和高精地圖
    本文來源:汽車電子與軟體/ 導讀 /目前搭載自動駕駛功能的車輛所搭載的主流傳感器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和雷射雷達。當前的汽車雷射雷達主要分為機械式、MEMS、OPA、Flash四種方式,簡單粗暴點理解就是:雷射雷達的原理類似於用雷射筆對外發射光線,固態雷射雷達對外發射雷射的方向及角度是固定的,所以覆蓋範圍很有限,原理簡單,器件比較穩定,造價也低。
  • 深度解讀人工智慧新寵---雷射雷達傳感器
    今年1月7日,上交所受理了禾賽科技的上市申請及公布了招股書,順利的話禾賽科技有可能成為國內第一家成功上市的雷射雷達公司。1968年誕生並應用於水下探測聽起來十分現代化科技的「雷射雷達」其實早在1968就由美國錫拉丘茲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的Hickman和Hogg應用在世界上第一個雷射海水深度測量系統中了,該系統通過計算不同機載雷射雷達回波之間的時間差實現海洋深度測算。
  • Mobileye/英特爾雷射雷達剖析
    雷射雷達某種意義上可以看做一種特殊的雷射收發器,而英特爾在伺服器領域有強大的光纖收發器產品線,英特爾在光電領域根基深厚,英特爾也推出了用於室內環境的L515雷射雷達,有效探距最遠9米。2020年5月SPIE(國際光學工程學會)大會上,英特爾光纖收發器事業部的工程師Jonathan K. Doylend對車載晶片級雷射雷達做了詳細介紹。
  • 【車雲報告】雷射雷達與自動駕駛,最佳CP初養成
    並且按照車企從ADAS向全自動駕駛過渡的商用化計劃,雷射雷達已經開始在車輛局部發揮特長。用於自動駕駛的傳感器中,專業人士對雷射雷達的評價是「必不可少」。從最早的谷歌豆莢車到層出不窮的車企測試案例,雷射雷達已經逐漸發展為標配。不難發現,隨著企業自動駕駛方案的選擇和規劃,車用雷射雷達的商業化正悄然發生。但不同雷射雷達企業進入自動駕駛領域的策略各不相同,產品技術也存在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