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局海軍131艦隊所屬金江艦於7月1日出現重大失誤,上午8時10分誤射射程達300千米的雄三飛彈。8時40分掉落澎湖外海,無人傷亡。另有臺媒報導稱,雄三飛彈誤射掉落海域,發生漁船爆炸事故致1命危3傷。
【環球網報導】據臺灣「中央社」7月1日報導,臺灣海軍金江艦1日預劃實施甲類操演驗收,上午8時15分實施「雄風三型」飛彈系統檢測,結果在高雄左營港內誤射,8時40分掉落澎湖外海。臺海軍方面上午召開記者會表示,初步了解是操作人員未按正常程序操作疏失,飛彈為實彈,但並未飛越「海峽中線」。
臺灣海軍司令部1日上午針對誤射飛彈事件緊急舉行記者會,「海軍參謀長」梅家樹中將表示,金江艦實施年度甲類操演驗收,要實施裝備確認和檢查,裝備檢查時產生誤擊事件,金江艦是在左營港內發射「雄風三型」飛彈實彈。
他說,臺灣海軍司令部已成立專案小組,「參謀總長」嚴德發上將第一時間趕到臺灣南部地區,了解問題。
雄風三號飛彈是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研製的超音速反艦飛彈,從臺灣軍方公開的照片和資料來看,其發射重量大約1500千克,採用中繼慣性制導末段主動雷達制導方式,戰鬥部重200千克左右,速度2馬赫,射程低空120千米左右,高空超過200千米。
臺灣「雄風3」是在美國技術援助下研製的一種超音速反艦飛彈。此前有網絡消息稱該飛彈系根據美國GQM-163「草原狼」靶彈設計,不過其實這兩種飛彈雖然長得相似,實質卻差距甚遠。
後者性能要先進得多,尺寸也要小上一圈。「雄風3」所用的美國技術,是上溯到上世紀60年代的「先進小體積衝壓發動機計劃」(ALVRJ),當時美軍的目的是要研製一種空射的高超音速飛彈,不過試驗只進行了發布及部分。
臺灣與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研製衝壓發動機,但此後一直沒有大的進展,直到1984年底美方突然同意沃特公司輸出衝壓發動機才有了巨大突破。
中山科學院1990年在飛彈火箭研究所成立「擎天計劃室」,針對已研發10年的液體燃料衝壓發動機載具的相關技術,進行系統組合,並設計「擎天」MK-1載具,驗證衝壓發動機遠程、高速的巡航性能,先後完成了4次飛試驗證。
這一團隊後來與臺灣「雄風2」反艦飛彈小組一起整合成了現在的「雄風3」開發小組。「雄風3」由於增加了制導組件和戰鬥部,尺寸較美國的ALVRJ要巨大,但飛行性能等都沒有顯著提高。
加上臺灣也沒有解決國際流行的固衝合一發動機,使得固體助推器必須額外配置,進一步增大了飛彈的體積。
從技術水平看,該彈和中國大陸上世紀70年代研製的C301大型反艦飛彈類似。
近年來,臺軍在演習中烏龍事件接連不斷。以「漢光」軍演為例,險些誤傷臺當局領導人的場面屢次上演。
2014年,臺灣「漢光30」演習可謂聲勢浩大,馬英九也罕見地親自登上「基德」級飛彈驅逐艦「左營」號觀摩。但島內媒體披露,演習中一枚反潛火箭失控落入距離這艘旗艦不遠的海面,「場面驚險」。
2011年臺軍「漢光27號」演習中,一枚麻雀飛彈就在馬英九眼前直接掉入大海。空中戰機所配備的空對空飛彈,也全部脫靶,讓馬英九深感不滿。
而最「受傷」的當屬陳水扁。2006年的「漢光22」演習中,臺軍發射的兩枚反坦克飛彈居然「迷路」,在陳水扁所在的觀禮臺前方僅100多米的海面爆炸,「讓現場來賓驚駭莫名」。
而「漢光19」演習中,臺軍一架「眼鏡蛇」武裝直升機突然發生失速,差點摔進當時陳水扁和臺灣各路高官的參觀臺。
另有臺媒報導稱,雄三飛彈誤射掉落海域,發生漁船爆炸事故致1命危3傷。
報導稱,高雄翔利升漁船今天上午於澎湖東吉東南方海域發生船難,造成1人沒生命跡象、3傷,由於臺海軍誤射雄三飛彈,稍後掉落澎湖外海,這起漁船事故也引起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