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落山本五十六座機的美國飛行員與中國恩人的生死緣

2021-03-05 國家人文歷史

一位美國士兵向中國農民借火

經公眾號同舟共進雜誌(微信號:tzgjmag)授權轉載。

20世紀40年代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改變了眾多國家及其人民的命運,也演繹出不少生死相關、悲歡離合的故事,有些甚至延續超逾半個世紀。其間,一位美國空戰英雄與一位中國普通農民之間的緣分,留下兩個同盟國協同對日作戰的一段歷史佳話,儘管他們兩人有幸結緣,卻無緣重會,在各自的人生航道上留下了令人遺憾的漣漪。

這位美國空戰英雄,名叫瑞克斯·巴伯。關於他,要從70多年前對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將的「斬首行動」說起。

1943年4月14日,代號「魔術」的美國海軍情報部門破譯了日本海軍的一份密電,內容是山本將前往南太平洋前線視察,包含了具體行程如到達時間、離開時間和相關地點,以及搭乘的飛機型號和護航陣容。最關鍵的信息是山本將從拉包爾起飛前往索羅門群島布幹維爾島附近的野戰機場,時間為4月18日早上。美國總統羅斯福接報後下令「幹掉山本」,海軍部部長諾克斯要求尼米茲海軍上將執行該項命令。尼米茲和南太平洋戰區指揮官海爾賽商定批准了攔截並擊落山本座機的作戰計劃。18日晨,在6架零式戰鬥機護航下,山本及其隨員搭乘兩架轟炸機從拉包爾起飛,計劃飛行315分鐘。不久,美軍18架P-38戰鬥機從瓜達爾卡納爾島起飛。經過430英裡無線電靜默的超低空飛行,有16架飛抵目標空域,發現了日機編隊。其中巴伯中尉駕駛的戰鬥機作為僚機,馬上鎖定目標,衝向機號T1-323的轟炸機不斷開火,直到該機左引擎冒出黑煙。當他轉而進攻另一架運輸機時,那架被擊中的轟炸機開始下墜,而這正是山本的座機。第二天,當一支日軍搜救小隊在布幹維爾島上找到飛機殘骸時,發現一旁樹下的山本遺體。解剖報告顯示,山本身上有兩處槍傷:一發子彈自身後穿透他的左肩,另一發從他的下頜左後方射入,從右眼上方穿出。

「斬首行動」的成功,使美軍獲得足以載入史冊的重大戰果。這不僅因為山本是整個二戰期間斃命的日本軍級最高的指揮官,還因為正是他親自指揮偷襲珍珠港。美軍乾脆利落地報了一箭之仇,也激勵了世界反法西斯陣線各國軍民的鬥志。在日本,山本陣亡被稱為「海軍甲事件」。日本當局一直拖到當年5月21日才不得已公布山本死訊,朝野為之震驚。軍方被迫承認美軍的戰爭能力正在迅速恢復,甚至開始反擊。對充滿好戰氣氛的日本社會來說,這一「戰神」之死所造成的打擊也難以估量。6月5日,山本的骨灰以國葬待遇下葬,同時被追授元帥軍銜、大勳位菊花章。

美國媒體當年報導擊斃山本的消息時,沒有透露參加這次行動的飛行員姓名,軍方也沒有對這支臨時組建而立下奇功的部隊公開表彰,這主要是為了保守軍事機密。而且,擔任長機的巴伯戰友蘭菲爾中尉在返航途中,率先報告他駕機打下了T1-323轟炸機,擊落山本座機的功勞因而一度由他獨享。

1970年代中期,美國軍方對究竟是誰擊落山本座機,進行了實證調查和研究,還邀請曾參加這場空戰的日軍飛行員柳谷謙治赴美聽證,最後認為不能無視巴伯的戰績,確定山本座機為蘭菲爾和巴伯共同擊落,功勞一分為二。然而,美國戰績評審委員會基於對歷史負責,1991年要求海軍部最後判定到底是誰擊落了山本座機,卻一直未能獲得明確答覆。此後,一些民間人士和組織尤其是美國王牌飛行員協會,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並結合山本的屍檢、柳谷的證詞和座機殘骸的情況,終在1997年3月認定是巴伯獨自擊落了山本座機。這一結論也為不少軍事專家、歷史學者認可和採納。

像許多普通美國人一樣,退役上校巴伯既不追名逐利,也不自炫驕人。他本人對擊斃山本的爭議表現得非常平靜,認為P-38戰鬥機中隊中隊長米歇爾少校親自指揮這場空戰,才是最大的功臣;同時,如果沒有他的長機蘭菲爾左轉攻擊為山本護航的其中一架零式戰鬥機,自己也不可能快速接近並打下山本座機。相比之下,他念念不忘的反倒是赴華參加抗日戰爭時一次死裡逃生的經歷,不時在心裡惦念那幾個救助過他的中國人。在與老戰友打電話時,他常會提及此事:「你還記得嗎?我曾在中國被日本人的飛機擊落,還受了傷,多虧兩個小男孩救了我啊!」

巴伯的這段經歷,被北加州華裔企業家葉晨暉獲悉,並產生了很大的興趣。葉晨暉祖籍福建,長在臺灣,1950年代中赴美留學,多年在矽谷經營高科技企業。早在軍校就讀時,他就知道有關擊落山本座機的歷史懸案。他在美國軍界有些朋友,與住在馬林縣的巴伯的老上司米歇爾常有聯繫。米歇爾去世時,他覺得老兵凋零,所剩無多,一些史實可能灰飛煙滅,於是向米歇爾太太索要了巴伯的電話號碼,開始了與巴伯的直接交往,得以聽他更詳盡地講述當年在湖南岳陽鄉村脫險治傷的過程。

1942年3月,美國飛虎隊員在昆明機場P-40戰鬥機前合影

1944年,亦即擊落山本座機的第二年,巴伯加入了陳納德上校組建的美國志願航空隊(俗稱「飛虎隊」),還是駕駛P-38戰鬥機。戰況緊張時,幾乎每天都要從桂林的基地起飛迎敵。4月29日下午,巴伯執行掩護轟炸機對洞庭湖上日軍運輸船隊投彈攻擊的任務。不料,在與護航的日本零式戰鬥機纏鬥中,他為解救僚機駕機升空,左側引擎因急速爬升而自動熄火,隨後右側引擎又被擊中,機身開始燃燒。他不得不棄機跳傘。落在一個小山坡後,發現右臂、右腳膝蓋和腳踝受了傷。正當他發愁如何脫離危險地帶歸隊時,不知從哪裡鑽出來兩個十二三歲的男孩,用眼神與他交流了一下,就設法把降落傘從他身上解開並藏起來,扶起他向一個村子走去。半道上,突然傳來汽艇聲響,估計是日軍從湖上追來了,這兩個機靈的小男孩把人高馬大的巴伯拖進路邊的茅草叢,用雜草嚴嚴實實地掩蓋後,便飛快地跑掉了。他們走後不久,一小隊日本士兵沿路展開搜查。有幾次,端著槍的士兵已走到巴伯隱藏的草叢前,但一無所獲地離開了。過了沒多久,兩個小男孩引領著幾個青年來了,把巴伯扶上一副簡易擔架,走了好幾裡路,送到一個鄉公所。巴伯受到了熱情接待,那裡有兩個來自上海的青年會講英語,很快找來一位中醫為巴伯治傷。中醫讓巴伯把受傷的右臂浸入熱水,不斷地換熱水,一連四五天都這樣,腫痛居然消失了。接著,那位中醫又讓他用受傷的胳膊拎裝滿石頭的袋子,每天往袋子裡加一塊石頭,以使他恢復臂力。巴伯在那裡前後住了17天。初步痊癒後,當地遊擊隊派出10多人,護送他一路輾轉,順利地回到了桂林基地。正好在桂林的陳納德當即安排他返回美國繼續療養。不久,中國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宣告勝利,巴伯也就沒有再來中國。

回憶往事時,巴伯流露出對當年所接觸的中國民眾的好感,對那兩位直接幫助他脫險的小男孩更是充滿感激之情。他深知,當時的情形驚險萬分,如果落到日寇手中,僅憑他參加過一年前那次截擊山本座機的空戰,就可能被敵方虐殺,甚至千刀萬剮。他感慨道:「他們只有十來歲,但一點也不懼怕。儘管語言不通,照樣打著手勢救助了我。」雖然從那個村子轉移到安全地帶後,巴伯再也沒有見過那兩名小男孩,但他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的救命之恩。

巴伯將這段經歷詳細告訴葉晨暉時,表示了在有生之年尋找那兩位小男孩的願望。當然,他知道「這很困難,也許是不可能的」。葉晨暉也沒多大把握,只是覺得可以一試。

為了幫助年屆八旬的巴伯完成心願,也為了重續中美兩國人民在抗日烽火中產生的這段故事,葉晨暉一面委託在中國大陸的友人到巴伯當年遇險的湖南岳陽一帶幫忙尋找,一面邀請華文報社的記者訪問巴伯老人,希望藉助媒體的影響力引起社會關注。

由於新華社、《參考消息》《湖南日報》和《嶽陽晚報》等報刊競相轉載,不少中國民眾也知道了這個感人的故事。不久,湖南啟動了尋找那兩名小男孩的工作。起先,巴伯早年在華遇救脫險的經歷被披露後,當地一下子收到50多封來信提供線索,有多人自認是當年救了巴伯的小男孩,但所述情節與巴伯的經歷並不一致。同時,當地政府經過了解,發現類似事件當年有好幾起,要找到巴伯掛念的救命恩人,猶如大海撈針。

葉晨暉繼續查證有關背景情況,以求增加線索。據原「飛虎隊」情報處長基思克的回憶,那一時期湖南岳陽縣境內戰事頻繁,「飛虎隊」共有7架飛機被擊落,4個跳傘獲救的飛行員中,有兩個沒有受傷,自己歸隊了;另一個受輕傷,但正好降落在小鎮市集上,許多人看見後當即護送他轉移;只有巴伯是經過救援治傷,過了好多天才回到駐地的。這一來,尋人的範圍縮小。他聯絡當地政府,建議以三架飛機墜落地為半徑,以巴伯回憶的情節為依據,主要向當年住在農村而現已六七十歲的老人打聽。

這年6月初,湖南省省長楊正午對尋找小男孩一事作了批示;當月16日,中共嶽陽縣委統戰部成立了尋訪工作小組。經人介紹,小組成員找到了城關鎮南村二組村民榮志洲,因為有人說他當年參與救助美國飛行員。交談一番後,確認這位樸實的農民所述情節與巴伯遇救過程基本吻合。

 
瑞克斯·巴伯 (左)與榮志洲(右)

榮志洲記得很清楚,另一位和他共同救助巴伯的小男孩名叫邵晃生,是小時候一起玩耍的夥伴。遺憾的是,邵晃生早在1950年代就去世了。

講起當年的事情,榮志洲並不覺得有什麼值得誇耀的,所以他不知道政府在到處尋找他和邵晃生,也不知道在大洋彼岸有一位美國退役老軍人思念著他們,更不知道當年救助的是擊斃了日軍著名大將的美國空軍英雄,只曉得幫助中國打日本鬼子的就是朋友,自己不過是做了一個中國人應該做的事。

1997年9月9日,尋訪小組將榮志洲和邵晃生的救助經過寫成材料,寄給了巴伯請他認證。畢竟年代久遠,確認起來有一定難度。為此,葉晨暉就巴伯的脫險經過提出若干細節問題,由巴伯仔細回憶,然後再寫信到嶽陽請榮志洲回憶作答,最後認定他應該是救助巴伯的當事人。

 
榮志洲模擬巴伯墜落時情況

翌年4月19日,葉晨暉從美國飛往中國,與榮志洲見了面,查看了飛機墜落現場以及巴伯跳傘著落點,並在他的引領下沿著當年救巴伯的路線走了一遍。葉晨暉還取出一本隨身帶來的記述擊毀山本座機的歷史書,翻到其中一幅黑白照片,指著那上面三名身著軍服的美國青年軍人問榮志洲:「照片上有巴伯先生,你能認出是哪一位嗎?」榮志洲在燈光下端詳一兩分鐘後,毫不猶豫地指著右邊的巴伯說:「就是他。」

葉晨暉回到美國後,告訴巴伯「找到的確實是那位救了你的小男孩」時,老人激動得老淚縱橫,請葉晨暉詳細描述榮志洲是怎樣一個人,同時也對邵晃生的過早去世表示遺憾。

榮志洲是回鄉務農的復員軍人。湖南解放後,他報名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後隨部隊投身於抗美援朝戰爭。他當時擔任志願軍某部的司號員。巧的是,同一時期巴伯再度來到遠東,率一支噴氣式戰鬥機飛行中隊加入了「韓戰」。他們一個在地面,一個在天上,彼此不可能直接交手,但五六年前的救人者與被救者,彼時卻身處戰場上兵戎相見。國際政治格局的嬗變,也改變了這兩個小人物之間的關係,真使人不勝感慨。

5月中,巴伯致函湖南省省長楊正午及嶽陽縣縣長盧良才,說很高興地知道他的救命恩人榮志洲依然健在,對當地政府幫助尋人致以衷心感謝。他表示他和家人很希望有機會與榮志洲見面,信中幽默地說:「相信我的三歲半的孫子瑞克斯·班傑明也會非常高興與榮先生握手,感謝他當年救了祖父一命。」6月4日,榮志洲收到了巴伯寄給他的親筆感謝信。


巴伯和他的孫子瑞克斯·班傑明

巴伯的戰友們獲知他在中國的救命恩人已經找到,無不視為奇蹟,紛紛向他表示祝賀,並探詢兩人有無再度見面的可能。的確,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如若巴伯與榮志洲能在半個多世紀後相會,那該是多麼激動人心的場景啊!巴伯畢竟已是高齡老人,而且患病,身體較弱,不宜長途旅行了。因而,兩人會面,榮志洲訪美是較為可行的方案。

為此,楊許靜芝、李心培和葉晨暉積極策劃,企業家臧大化、呂建琳夫婦熱心贊助,商定邀請榮志洲作為具有特殊身份的客人,赴美參加1999年4月18日亦即擊落山本座機56周年的紀念活動,與巴伯及其他「飛虎隊」退役軍官相聚,重溫中美兩國軍民並肩抗日的戰鬥情誼。巴伯對這個計劃很上心,為在晚年有機會向救命恩人當面致謝而高興。美國、中國的幾家電視臺以及香港電視製片人也為這富有傳奇色彩的故事吸引,開始籌備拍攝紀錄片和故事片。

1999年初,旅美北加州湖南同鄉會向遠在嶽陽的榮志洲發出了邀請函。巴伯的幾位「飛虎隊」戰友也很關心,聽聞美國駐華使領館對中國居民赴美旅行籤證卡得很嚴,分別拜託熟識的俄勒岡州、堪薩斯州的聯邦眾議員給國務院去信,要求其屬下有關總領事館對榮志洲申請籤證給予方便。可是,因為榮志洲是從新疆復員回鄉的,屬於農村戶籍,申請出國手續比較繁複,好多天過去,出國旅行的護照還未拿到。

4月初,就在巴伯和太太瑪格麗特期盼著與榮志洲會面時,從中國傳來噩耗:榮志洲不幸去世了。

原來,3月14日,榮志洲應部隊戰友之子戴廣生邀請,與戴及其家人一起到廣州、深圳旅遊。28日,他們坐火車回到嶽陽市區,再乘戴廣生友人的小轎車回嶽陽縣。誰知,車子駛過麻塘不久撞上了涵閘橋的石坎,導致多人受傷。榮志洲不僅右腿受傷,鼻孔也流血不止,被送進醫院搶救。29日上午,榮志洲腦血管破裂,終告不治。

榮志洲生前也期待著與巴伯相會。在廣州、深圳遊玩期間,他還打電話詢問在家的外甥李小平:申請赴美的手續辦完沒有?剛入院治傷時,他說身體沒什麼問題,只是要趕緊治好腿,別耽誤了去美國。當感到自己的傷勢較重時,他表示希望兒子榮軍與巴伯的兒子承續父輩之間的這份生死緣。榮志洲過世第三天,他的出國護照批下來了。命運常常就是這樣捉弄人。

巴伯知道此生再也見不到他的救命恩人時,當即流下眼淚。老人在電話中哽咽著告訴葉晨暉:「我哭了!」他請葉晨暉代向榮志洲家人轉達他的悼念之意。兩年後,巴伯也離開了人世。

榮志洲和巴伯,是兩位本不相關的人物,因中美兩國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同盟國而偶然結緣,又隨著所在國政權更替或政策調整,經歷了從敵到友的角色變化,最終卻緣慳一面。這一切,莫非是半個多世紀以來,東西方兩個大國關係曲折多變的一個縮影?

【 國家人文歷史 】系頭條號籤約作者。

相關焦點

  • 擊落山本五十六:二戰美軍的最成功刺殺行動
    1943年4月11日,山本五十六在布幹維爾視察準備出發的飛行員,這是他的最後一張照片。與此同時,駐新不列顛島拉包爾的日本陸軍第八方面軍司令官今村均中將正在招待山本一行。得知山本五十六計劃乘飛機往前線視察,今村均深感不安。兩個月前,他的座機險些在這一海域被美國戰鬥機擊落,因此今村均勸阻山本取消視察。但是山本的參謀長宇垣纏中將表示,長官的行程已經宣布了,一旦取消會嚴重挫傷士氣。
  • 到底是誰擊落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機?歷史終於給出了答案!
    到今天,有關人士還在爭議:究竟誰擊落了山本五十六?山本五十六當事人是託馬斯·蘭菲爾和裡克斯·巴爾博,二戰期間隸屬駐紮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的美國空軍P—38戰鬥機中隊。1943年4月18日,他倆奉命一起起飛前去攻擊從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拉包爾飛往布幹維爾島的山本五十六座機。
  • 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在日本海軍中歷任重要職位,進行了多項重大變更與改革,尤其是親手組建了日本海軍航空兵部隊。在太平洋戰爭早期擔任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並策劃或指揮了數次戰役,例如偷襲珍珠港以及中途島戰役。1943年山本搭乘一式陸上攻擊機前往索羅門群島前線視察的途中,其座機遭美軍雷克斯·巴伯所駕駛P-38閃電式戰鬥機攔截並擊落。
  • 擊落山本(五)
    米切爾隨後採取了措施,除了命令所有飛行員不得再向外界談及此事外,記者拍攝的新聞片此後再未與美國公眾見面。第二天清晨,瓜島航空隊派出8名對攔截行動一無所知的飛行員,駕駛P38以直線飛往布幹維爾,以大搖大擺的姿態出現在攔截山本大將的空域,給敵人造成美國飛機昨天並非特意飛到這裡。
  • 山本五十六:僥倖的勝利最多一次
    早上7點,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來到機場,等待起飛前往索羅門群島慰問前線士兵。山本仰望天空,說:「今天是飛行的最佳氣候。」一年前的這一天,美軍為報復珍珠港事件而首次轟炸東京。兩個半小時之後,在離降落還有十五分鐘時,山本的座機被專為伏擊截殺他的十六架美軍戰鬥機擊落。第二天,日本人在叢林中找到了他的屍體。
  • 當年山本五十六的死對日軍打擊多大?
    ,59歲的山本五十六在視察部隊的途中被擊斃,他死後日本曾數度更換海軍領袖,卻無一人能達到山本五十六的能力和高度所以他的死,直接加速了日本海軍的滅亡和太平洋戰爭日本方面的徹底失敗只有掌握了情報,才能掌握整個戰場慘烈的珍珠港時間,是整個太平洋戰爭的導火索,也讓美軍損失慘重,而這一切的發生都是由於日本發達的情報系統,他們曾截獲美國方面的電報,故而才能策劃發動珍珠港偷襲
  • 山本五十六之死的背後:死在中國人手裡
    在73年前的今天,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座機被美軍在南太平洋伏擊擊落,這個被稱為日本海軍之花的法西斯大佬當場斃命。
  • 藍天上的羅生門:誰擊斃了老鬼子山本?真相在這裡大白
    但是當日本史料證實當時運載山本五十六一行只有兩架轟炸機而不是三架時,美國空軍馬上裁定巴爾博和蘭菲爾只能分享一枚勳章,以示共同擊落了山本五十六的座機。在此之後,巴爾博的昔日戰友向空軍提起上訴,要求改變裁決,向巴爾博授予全獎。事情最後一直鬧到美國空軍參謀長唐納德·賴斯那兒,結果他在1992年再次拒絕更改記錄。於是巴爾博又向一家聯邦法庭上訴,結果上訴法院維持原判,巴爾博敗訴。
  • 暗算天才池步洲:破譯兩創奇蹟,讓山本五十六命喪黃泉
  • 山本五十六在飛機上被伏擊,墜機之後,為何還能保持體面的坐姿?
    山本五十六是二戰時期日軍艦隊的最高指揮官,也是日軍在太平洋戰場的主要負責人,正是在他的指揮下,奇襲了美國的珍珠港,因此美國人對他恨之入骨
  • 聯合艦隊從相對優勢打到全軍覆沒,為什麼還說山本五十六指揮厲害?
    之後在美國的強大海軍攻勢下,一敗再敗,直到在一次偵查任務中,座機被美軍擊落,山本也殞命其中。一直打敗仗的艦隊指揮官,算是優秀的指揮官嗎?正常來看,算不得。不過,日本和美國的差距,幾乎相當於腳盆雞跟美國頭鷹的差距。差距如此懸殊,山本五十六還敢硬著頭皮上,屬實勇氣可嘉;在日美之戰中,山本五十六始終知道:任何錯誤都將萬劫不復。美國和日本有沒有可能不打呢?不可能。
  • 那些年被刺殺的歷史名人:從山本五十六到曾幫中國研製巨炮的狂人
    幾乎每一次刺殺行動後,都留下了巨大影響和深刻教訓。山本五十六,這位謀劃了奇襲珍珠港作戰的日本海軍指揮官,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美國人的眼中釘、肉中刺。到了1943年,在經過了太平洋上的一系列海戰之後,日本海軍接連遭受重創。為了鼓舞士氣,山本五十六決定親臨前線拉包爾視察工作。高級將領去趟前線本來無可厚非,錯就錯在日本人刻板式的精細上。山
  • 山本五十六強忍著替裕仁吃帶血牛排,邱吉爾看到後認為其必成大患
    山本五十六這個名字相信很少有人不知道,這一位二戰時時期日本的海軍名將,個子不高,卻敢在前期打的美國海軍都避其鋒芒。
  • 二戰時為何獵殺山本五十六能成功,而暗殺希特勒卻全失敗
    二戰時期有兩次非常著名的刺殺,一次是美國軍方截殺山本五十六,一次是施陶芬貝格刺殺希特勒,兩次計劃的結果卻截然不同,看上去似乎後者成功的機率應該更高(炸彈已經放在了希特勒旁邊)但是為何最終後者失敗,前者卻成功了呢?其實這裡就和這三個要素密切相關。我們不妨分別來談談。對於美國而言,山本五十六毫無疑問是最麻煩的敵人。
  • 護航山本五十六——204空拉包爾戰史(3)1943.2-1943.4
    上兩期已經從六空成立(1942年4月)寫到了1943年2月,本期將寫到1943年4月,即204空六機護航山本五十六斃命布幹維爾島叢林為止。日軍損失9機,其中253空6人,582空1人204空川原茂人中尉、杉山英一2飛曹戰死美軍損失戰機6架,4架F4F、1架F4U、1架P-38J川原中尉呆的時間不到一個月,指揮首次空戰後僅4天就戰死,但給其他人印象很深,1940年海兵68期畢業,有能力,技能好,戰鬥熱情高,他的死令眾人惋惜――――――――――――――――――4月3日山本五十六大將一行乘
  • 山本五十六與「偷襲珍珠港」
    正是鑑於如此黯淡的前景,山本五十六開始認識到日本海軍與其將全部的兵力用於「南進」,不如先行擊潰美、英。正是懷著這樣的設想,11月下旬,山本五十六親至東京向海軍大臣及川古志郎口頭匯報了自己的想法。但只得到請他抽空將自己的想法落於文字,以便「自己好好研究研究」的回覆。
  • 第二次世界大戰趣聞:密碼戰與山本的宿命
    山本五十六的目的是明確的,那就是用最短的時間贏得中途島海戰的勝利。為此,他幾乎動用了他的整個聯合艦隊。而與山本相比,美太平洋艦隊總司令尼米茲當時只能湊集3艘航空母艦和幾十艘戰艦。  形勢一目了然。如果說日軍是一名重量級的相撲好手的話,美軍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位次輕量級的拳擊選手。只要不犯致命錯誤,譬如讓對方踢中下身,日本的大屁股只要稍微抬一抬就能把美軍坐成殘廢。
  • 山本五十六的死,對日軍打擊到底有多大
    山本五十六於一八八四年出生,原名為高野五十六、家中第六子,山本父親在五十六歲時老來得子所以給這個孩子起名五十六。
  • 環遊太平洋46天: 拉包爾,山本五十六的最後不歸路
    1943年4月18日,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從拉包兒機場起飛,被美軍實施空中斬首行動,山本五十六最終走上不歸路,所以,我很想去看看這個著名的戰爭之地。我比較感興趣的是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長官山本五十六的經歷,山本五十六曾經在美國哈佛大學留學 ,然而偏偏就是這個受過美國高等教育,並且非常了解美國的人 ,成了日軍偷襲美軍珍珠港和發動中途島海戰的謀劃者和指揮官,珍珠港事件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