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鐵流
6月16日,日本首相安倍宣布將停止在秋田縣和山口縣部署美制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對此,日本方面給出的原因是成本和技術等方面因素。言不由衷的背後,或是日本出於與美反導系統「戰略捆綁」的隱憂。
動機不純的引進計劃
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開發,是海基「宙斯盾」系統的陸基版,不僅與海基版具有相近的反導能力,在機動性、維護便利性、全天候運轉方面優勢明顯,此前已成功測試並在羅馬尼亞和波蘭實際部署。
日本最初決定引進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是為了應對所謂來自朝鮮的飛彈威脅。2017年3月,日本執政的自民黨向首相安倍晉三提交報告,要求加強日本的反導系統,並建議解禁自衛隊主動攻擊敵方基地的法律限制。8月18日,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在華盛頓舉行的日美防長及外長會議期間,正式向美國防部長馬蒂斯表達了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的意向。
2017年11月,美國總統川普訪日期間,安倍再次提出購買包括陸基「宙斯盾」系統在內的美國武器裝備,以加強日本的飛彈防禦能力。12 月 19 日,日本政府內閣會議通過決議引進兩套陸基「宙斯盾」系統,部署在秋田和山口兩縣,計劃2025年左右完成部署。2019年4月,美日兩國正式籤署協議,日本將耗資21.5億美元採購這兩套系統,加上附屬設施、電力供應建設費,以及美方要求另計的訓練費和維護費,總金額超過40億美元。
日本決定部署陸基「宙斯盾」,表面上看是應對朝鮮的飛彈威脅,實則是響應美國總統川普2019年4月訪日期間「大量購買美國武器」的號召,以鞏固日美同盟關係,抵消周邊大國彈道飛彈的威懾作用,更深的用心則是日本的自身利益和擴軍備武的野心。
2004年12月,美日兩國籤署飛彈防禦項目合作協議,建造由海基中段攔截系統( 即「宙斯盾」艦 )和陸基低空攔截系統(即「愛國者」-3)兩部分構成的反導系統。該系統可防禦射程3500千米內的中近程彈道飛彈,2011年完成系統部署並具備作戰能力。
2013年11 月,美日商定構建「五層次海陸基一體化綜合反導系統」,即在1000千米、600千米、350千米、150千米、15千米五個攔截高度上,分別採用「標準」-3Block2A、「標準」-3 Block1B、「標準」-3 Block1A、「薩德」、「愛國者」-3五種攔截飛彈實施攔截。其中,高三層反導主要依靠海基「宙斯盾」和陸基「宙斯盾」的「標準」-3攔截彈的三個版本,低二層是負責末段高層防禦的「薩德」和底層防禦的「愛國者」-3。
所以,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本身就是美國所主導亞太反導體系的一部分,同時也符合日本提出的「全域反導」的理念。引入兩套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後,監控範圍可覆蓋日本全境,對反導體系中段攔截形成有效補充。
部署進程舉步維艱
陸基「宙斯盾」對部署地地形要求較高,為保證反導系統的LRDR有源相控陣雷達的視野,部署陣地必須建在平原地區,且周圍一定距離內的山丘坡度不能超過10度。日本決定部署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後,經過全國範圍內選址,初步決定陸上自衛隊位於山口縣萩市阿武町的睦演習場和秋田縣秋田市的新屋演習場作為候選部署地。
對於引進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日本國內一直存在反對和批評之聲,尤其是來自山口、秋田兩個部署地的町級政府和當地民眾反應強烈。他們認為,陸基「宙斯盾」系統使用的LRDR有源相控陣雷達大幅提升功率所帶來的電磁輻射可能危害人身健康,且「標準」-3 Block2A攔截飛彈發射後,飛彈助推器部件掉落可能會給民宅安全帶來威脅。面對當地民眾的強烈抵制和抗議,日本防衛省被迫保證將調整技術,確保飛彈助推器部件落在海上。
為了解決飛彈助推器的問題,日本防衛省與美方磋商,希望通過修改控制飛彈的軟體予以解決。今年5月下旬,美方告知防衛省,要想實現飛彈助推器部件最終落到海上,必須對「標準」-3 Block2A攔截飛彈本身進行大規模改裝,這將大幅延遲部署時間且進一步增加預算成本。也就是說,如果不解決上述問題,重達200公斤的助推器將會從2000到3000米的高空落到演習場之外的任何區域。6月3日,防衛省高層向防衛大臣河野太郎提交最終報告,次日河野提請安倍批准停止部署計劃。6月15日,河野宣布停止部署計劃。
日本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的決定,從一開始就在費效比方面存在質疑。按原計劃,日本擬購買、部署兩套陸基「宙斯盾」系統及適量飛彈,共約需7000億日元(約合65億美元)。截至去年底,日方已支付雷達購置費1787億日元。按照美方的回應,飛彈研發費用高達2200億日元、耗時12年,如果通過修改飛控軟體確保助推器落在指定安全區域,還需要同等的資金和時間。加上近年日本周邊國家已研發出了具有變軌能力的彈道飛彈,即便是有了陸基「宙斯盾」系統也難以應付。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代價如此高昂,就連決定停止部署計劃的防衛大臣河野,也傾向於把防衛預算投向太空、網絡空間等新質領域。考慮到部署計劃無法獲得當地民眾的理解,防衛省此次叫停部署程序,與其說是無奈之舉,倒不如說是順水推舟。
未來的軍政影響
引進高價軍事裝備是日方應對美國川普政權的有效外交工具。安倍政府決定停止部署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同樣也有很深的政治考慮。一方面可以在即將到來的美日防衛費分擔談判方面牽制美國,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日本政府觀察和研判美國大選的選情,重新研究日本的飛彈防禦態勢。
日本政府將於近日召開國家安全保障會議,正式作出停止部署陸基「宙斯盾」系統的決定,並提出未來的應對方案。日本方面的擔憂是,一旦停止部署,可能會影響對美日關係產生不利影響。為此日本政府表示,如果不再引進陸基「宙斯盾」系統,日本將會研究從美國採購其他裝備的方案。對此,美國國防部主管亞太政策的官員赫爾比也表示理解。
防衛大臣河野太郎稱,取消陸基「宙斯盾」系統部署計劃,可以考慮增加部署「宙斯盾」戰艦這一選項。日本海上自衛隊現有7艘「宙斯盾」戰艦,還有一艘將於明年3月1日開始服役。到2021年春,海上自衛隊將完成8艘「宙斯盾」戰艦的部署,實現常態化、全天候值勤。所以停止部署陸基「宙斯盾」反導系統,對日本保持和提升反導能力實際沒有太大影響。如果日本政府正式決定取消陸基「宙斯盾」系統部署計劃,防衛省將在探討增加部署「宙斯盾」戰艦具體數量的基礎上,修訂《防衛計劃大綱》和《中期防衛力量整備計劃》。
此外,日本政府已與美國籤署了以約350億日元(約合3.26億美元)的價格購買兩套SPY-7高性能預警雷達系統的合同,定於2023年2月交貨。SPY-7可以同時探測和捕捉多枚反艦飛彈和彈道飛彈,防衛省將研究推進將原計劃部署於陸基「宙斯盾」系統的SPY-7高性能預警雷達轉為部署更多「宙斯盾」戰艦和自衛隊地面雷達站。這樣,即使放棄部署陸基「宙斯盾」系統,日本也將對相關武器裝備進行有效利用,避免引起美方反彈。
近期熱文:
更 多 專 家 解 讀 和 深 度 分析
長 按 下 方 二 維 碼 關 注 我 們
專家 | 深度 | 權威 | 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