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鴻圖烈士從小跟隨父親柯儀鐵到印度尼西亞泗水謀生,於1939年17歲時在印尼參加革命,接觸共產党進步思想。1947年因國內革命戰爭需要,按照中國共產黨的指示,回到國內參加解放戰爭,組織工農群眾地下武裝,柯鴻圖回到到晉江林口村,接受福建省地下黨的領導,並與當地地下黨員柯炳南共同開展群眾工作,在張前、浯塘、蘇內、溪東、小浯塘,曾林、靈水等村莊以組建學堂為名積極開展革命活動,以教師公開身份,一面傳授學生學習知識,一面秘密開對學生及群眾宣傳革命思想,秘密傳播革命思想,宣傳共產黨主張,參加革命鬥爭活動。
在1947年一1949年,解放戰爭最關鍵時期,林口是地下黨基點村,柯鴻圖等經常組織進步青年進行破路、鋸電線柱等活動,特別連夜將泉州到安海的公路的田厝橋拆掉,使其交通中斷數月之久。由於積極頻繁的組織鬥爭活動,既鍛鍊革命群眾的鬥爭意志,提高了政治覺悟,同時還破壞了國民黨反動派的交通設施和通訊設施,使其指揮失靈,被動挨打。為晉江的解放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1949年農曆七月廿九日,國民黨軍撤退到林口,老百姓都不敢住,紛紛拖兒帶女逃往外村,投靠親戚。國民黨軍來,到處抓雞抓鴨、宰豬宰羊,煮幾大鍋雞鴨豬肉,並在全村進行搜搶財物,柯鴻圖烈士親自帶領解放軍閩南遊擊隊及時趕到並將國民黨軍趕走,使林口村又一次免遭洗劫。1949年農曆7月廿九日,也就是林口的解放日。
新中國成立初,柯鴻圖烈士積極參加黨的農村土地改革運動。組織群眾掃盲,學習文化,移風易俗,組織互助組等大量農村工作。柯鴻圖烈士先後任過紫華鄉土改隊長,區財糧助手,可慕區區長,衙口區區長,57年10月後調任晉江縣委任統戰部部長。1958年經省委調任福建省潘洛鐵礦,擔任黨委委員並因礦區的福前農場情況複雜,柯鴻圖烈士主動要求到鐵礦附屬單位,福前農場主持工作,任黨委書記。1959年4月9日他帶領幹部,全面視察,翻山涉水,非常勞累,下午回來後又發生山火危情,他又帶領員工趕到現場滅火,晚上火撲滅後又組織會議及時了解情況,會後已是下半夜二點多,他又伏案書寫材料,準備明天的工作安排,由於勞累過度,他就這樣伏在辦公桌上,以身殉職了,晉江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柯鴻圖烈士長期從事農村工作,歷經土地改革,互助組,三反五反,初級社,高級社,人民公社黨等社會主義建設運動,忠誠黨的事業,關心群眾,工作出色,所到之處深受群眾愛戴,有口皆碑,至今仍受到本村群眾和工作單位同事的老百姓的高度讚譽。
柯鴻圖烈士,從不擺官架子,平易近人。他關心群眾疾苦,群眾有困難,都會盡力幫助解決,甚至多次用自已的微薄工資資助因難群眾,林口老-輩的人曾津津樂道,非常敬仰柯鴻圖烈士的為人。柯鴻圖的一生,還有很多為群眾辦實事的事跡,林口村人都知道,還經常提到他,由於時間緊迫,就簡單介紹其中一丁點。作為新一代的黨員、少先隊、年輕人,我們更應該向柯鴻圖烈士學習這種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愛國愛民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