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1940年阿拉斯戰役,德國第88毫米反坦克炮成為戰局的關鍵

2021-02-07 軍迷小視窗

阿拉斯戰役,是法國戰役的一部分,1940年5月21隆美爾率領的德國第7裝甲師路如入無人之境,包圍了法國比利和時邊境的重鎮阿拉斯,英法聯軍不甘心被圍,隨後打算組織精銳的裝甲力量擊敗隆美爾深入腹地的第7裝甲師,把德國人趕出國境。

當時英法聯軍第5步兵師,第50步兵,加上英法聯軍的第1坦克加強旅一共130多輛各種型號的坦克,而隆美爾的第7裝甲師,加上配合戰鬥的德國武裝親衛隊摩託化軍團「骷髏隊一共有225輛坦克 預計參戰人員在1萬三千人左右,隆美爾的第7裝甲師的部隊在坦克數量佔據了一定優勢,但步兵方面要少於英法聯隊的法蘭克軍團。

德國武裝親衛隊摩託化軍團,當時負責隆美爾第7裝甲師的側翼,5月21號下午英法聯軍2000多人在74輛坦克配下,開始對德國武裝親衛隊發起進攻,德國武裝親衛隊摩託化軍團是當時隆美爾手底下的一支精銳步兵部隊,他們士氣高昂不相信英法聯隊會發動有威脅的攻勢的,而戰鬥打響時,卻不盡人意。


「我們的37毫米坦克炮無法擊穿英國重型步兵坦克裝甲,請求火力支援。」隆美爾在接到求援電報後親自趕往前線查看情況。當時英法聯隊雖然步兵戰鬥力不怎麼樣,但是坦克的總體質量要好過德國同時期的2號坦克和三號H型坦克,是什麼樣坦克,讓德國有敲門磚之稱37毫米反坦克炮無法擊穿的正面裝甲呢。當時德國的37毫米反坦克炮,可是當時中國主要仿製型號反坦克炮,能在500米距離內輕鬆擊穿40毫米的坦克正面裝甲。


但是英國第一裝甲旅裝備的坦克,是二戰前期著名的瑪蒂爾達步兵II型坦克,武備一門40毫米52倍徑坦克炮,正面裝甲78毫米毫米,側面裝甲55毫米,後面的引擎裝甲28毫米,最高時速只有15公裡。英軍在當天的反擊居然把隆美爾戰鬥副官給打死了,這讓隆美爾無比氣憤,德國第7裝甲師什麼時候吃過這樣虧。

隆美爾最終發現,英法聯隊攻勢完全靠瑪蒂爾達步兵II型坦克撐起的場面,只要把英軍的重型坦克擊毀就能立刻化解英國人發起的攻勢,隆美爾仔細一想既然小口徑火炮不行,那麼105毫米L24榴彈炮呢,當時隆美爾來炮兵營尋找能攻克英國人的坦克攻勢的辦法,最終隆美爾在一門88毫米防空炮面前駐足詢問「這高射炮能攻擊地面目標嗎?」

「不知道沒試過,但可以試試看。」炮手吃驚望著隆美爾說道。

就這樣隆美爾在1個小時之內東尋西找湊齊了幾門105榴彈炮和88毫米高射炮,隨後拉到了前線參戰,果然88毫米高射炮的潛質第一次被隆美爾挖掘了出來,在隆美爾的一聲令下之後數門大口徑火炮和88毫米高炮,對著英軍前進的坦克部隊進行直射轟擊,戰果非凡第一輪炮擊就擊毀了英法聯軍34輛重型坦克,英法聯軍在優勢兵力之下居然全線後撤了,隆美爾也捏了一把冷汗,此戰德國傷亡300人,400人被俘。英法聯軍傷亡只有74人,35輛坦克被擊毀,失去重型坦克的掩護的英法聯軍瞬間失去了戰鬥的希望,選擇了突圍撤離,隆美爾在兵力不足的情況下選擇讓步。英法聯隊的反擊,讓德國集團軍推進止步了3天,挽救無數英法聯軍士兵生命,成功撤離到了英國。

而讓英法聯隊沒有想到是他們曾經距離擊潰德軍先頭部隊只差了一步之遙,可以見得當時英法軍隊已經猶如驚弓之鳥,毫無鬥志一心只想著撤退,可錯過了非常多能扭轉局面的機會。

相關焦點

  • 二戰陸戰十大明星兵器系列之九——德國88毫米高射炮
    中國語言之豐富十分精準傳神,這不用「歪打正著」來形容德國88毫米高射炮的成功正是可丁可卯。因為這杆大炮的盛名並非出自它的老本行打飛機,而是「撈偏門」打坦克打出來的,還一不留神成了二戰中最優秀的反坦克炮。
  • 二戰盟軍為什麼痛恨德軍88毫米高炮?
    因為88炮威力大,射速快,型號多,用途廣泛。88反坦克炮的初速為每秒820米;蘇制ZIS-3反坦克炮的初速為每秒680米。88反坦克炮的射速為每分鐘22至25發;蘇制ZIS-3反坦克炮的射速為每分鐘15至20發。88炮最大射程14820米,ZIS-3最大射程13000米。
  • 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德軍的88毫米炮真的能在1000米距離擊穿蘇軍的所有坦克嗎?
    那麼,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中,德軍的88毫米炮真的能在1000米距離擊穿蘇軍的所有坦克嗎?    在二戰中,德軍的88毫米炮具有極強的穿甲能力,是德軍最具威力的反坦克神器。那麼,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戰役中,德軍的88毫米炮真的能在1000米距離擊穿蘇軍的所有坦克嗎?
  • 二戰德軍鍾愛的88炮,憑啥威震歐洲?拿防空炮來打坦克也是人才
    88毫米高射炮,簡稱"88炮",是二戰期間德軍的主力反坦克炮。
  • 88防空炮
    今天給大家說說二戰中的跨界好手,也是軍事模型中非常經典的武器——88防空炮。 88炮,正式名稱為8.8釐米18/36/37/41年式防空炮(德語:8.8cm-FlaK18/36/37/41)是二戰中最廣為人知的火炮之一。
  • 《閃電戰》敲門磚部隊:「巴巴羅薩」行動前夕的德軍反坦克炮兵
    1939年9月二戰爆發時,德國陸軍反坦克炮兵的總人數約有23000人,但在1940年至1941年間增加了四倍,達到10萬之眾。在1941年6月德軍發動「巴巴羅薩」行動時,三個集團軍群的反坦克炮兵部隊擁有兵員約95000人,大多數反坦克炮單位都達到或接近齊裝滿員,而且經歷實戰的老兵所佔比例較高。
  • 《閃電戰》獵虎利爪:二戰德軍128毫米K 44/Pak 44型火炮小史
    1916年9月,索姆河前線的德國兵們成為戰爭史上第一批被坦克這種鋼鐵怪獸驚嚇到的人,這個歷史際遇迫使德國人在掌握這種新型武器之前,先要學會如何防禦它。當下一場世界大戰爆發時,世人發現德國人不僅是裝甲戰的行家裡手,在反裝甲戰上同樣造詣頗高。在
  • 二戰1942年北非戰役第5階段,德國第90輕裝師
    1941年6月,德國第15裝甲師主力陸續抵達,這給了隆美爾從新組建部隊提供了充足的兵力。1941年11月第90輕裝師組建完畢麾下有:第580裝甲偵察營第361步兵團第155步兵團當時第90輕裝師,號稱一個師的兵力,其實只有7000多人,還是由零碎的部隊拼建而成。
  • 二戰德國重裝精英「虎式坦克」!
    總重56噸 長8.45米高2.86米寬3.4-3.7米 公路38公裡 越野15~21公裡 續航能力 公路810-160公裡 越野80公裡 主武器88mm KwK 36 L56反坦克炮 備彈87發 副武器MG34機槍2挺 備彈
  • 二戰盟軍為什麼痛恨德軍88毫米高炮?3萬多架飛機殘骸告訴你
    因為實在太兇猛、太可怕,所以88毫米炮贏得二戰最佳高炮的名聲。該炮因命中率、殺傷力和多用性等各項指標均十分出色,而成為二戰盟軍飛行員、坦克手和步兵的噩夢。或許有人會奇怪,這不是一種高射炮嗎?沒錯,88毫米炮主業是防空,但這並不影響到它同時承擔反坦克炮、突擊炮、戰車主炮等多種角色。
  • 二戰1944年6月諾曼第戰役,為什麼德國最終慘敗
    德國的352步兵師一戰成名,而當時德軍在諾曼第還有一支武器較好的716步兵師,該步兵師可以說是德軍雜牌中的雜牌,德軍716步兵師下轄只有3個步兵團和一個反坦克炮兵裝甲營,一個團有配備自行車,該師最大亮點就是這個炮兵裝甲營,該裝甲炮兵營擁有5輛洛林150毫米自行榴彈炮L24,和4輛繳獲法國的霍奇基斯H35型坦克和一輛法國B1重型坦克,和一個黃鼠狼1型反坦克殲擊車連組成了一個裝甲炮兵營。
  • 《亮劍》的義大利炮竟是法國貨?真實的義大利炮,這才小菜一碟
    義大利資源缺乏,工業發展落後,科學技術也與先進國家有不小差距,因此義大利軍隊的很多關鍵裝備仍然依賴外國進口,其中就包括擔任火力支柱的火炮。義大利加入二戰時,其海陸空三軍共擁有各型支援火炮、要塞炮共12547門,另有防空炮2606門、47毫米反坦克炮1040門。火炮數量雖大,但是有半數以上是外國設計或製造,大多都是一戰甚至更早的舊型號。意軍中的外國火炮主要來自前奧匈帝國、法國、德國及其他一些國家。
  • 【紀念二戰勝利70周年】北非戰役:燃燒的沙漠
    1940年6月10日,二戰北非戰役在埃及利比亞邊境爆發,起初的交戰國是義大利與英國,後來德國和美國先後參戰。到1943年5月16日,盟軍在突尼西亞北部聚殲軸心國軍隊,北非戰役結束。圖為1941年11月27日,英軍十字軍坦克駛過一輛在戰爭中被擊毀燃燒的德國坦克。
  • 《閃電戰》入侵童話王國:1940年4月德軍進攻丹麥之役
    然而,在二戰初期,毗鄰德國且扼守著北海和波羅的海之間咽喉水道的丹麥難以避免地成為納粹戰車的目標,於1940年4月9日遭到德軍入侵。軍力羸弱的丹麥幾乎無力抵禦,僅僅6個小時就宣告投降。侵佔丹麥是德軍在二戰中持續時間最短的戰役行動之一,本文將記述德軍鐵蹄踏碎童話之國的過程。雖然今日丹麥人看起來溫文爾雅,但追溯歷史他們卻是彪悍的北歐海盜的後裔。
  • 無奈的敲門磚——德國37mm Pak反坦克炮
    在西班牙內戰中,這種輕便的反坦克炮對於早期輕型坦克來說十分致命,也促使各國研發裝甲更加厚實的坦克。等到T-34,甚至於更重的KV-1坦克出現之後,這款反坦克炮就成了令人厭惡的存在。蘇德戰場上的3.7 cm Pak火炮,攝於1941年10月,哈爾科夫20世紀20年代中期,德國軍械局認為現有的反坦克手段是不足以對抗新式坦克的,所以他們開始了新型反坦克炮的研發工作,其結果就是3.7 cm Pak火炮。在這裡,不得不提出關於火炮命名方面的問題。最初,反坦克炮被稱為Tankabwehrkanone(簡稱Tak或T.直譯即為反坦克炮),這使它們的用途很明顯。
  • 上打天,下打地,中間打空氣,二戰德國88毫米高炮究竟有多傳奇
    二戰的北非戰場,德軍元帥隆美爾在此憑藉劣勢兵力的德軍,屢屢戰勝有著優勢兵力的英軍,所依仗的一大王牌武器,就是著名的德國88毫米高炮。
  • 淺析二戰時法國戰役後德軍裝甲師的改編——更加高效、更有戰力
    法國戰役中被擊毀的德軍IV號B型中型坦克,這也是當時德軍最好、最重型的坦克特別是英國遠徵軍在阿拉斯對隆美爾麾下第7裝甲師側翼發動的反突擊,一度使德軍陷入混亂。戰爭初期,德軍步兵裝備的37毫米Pak35/36型反坦克炮在1940年時已顯落伍法國戰役後,嚴謹的德國人對其裝甲部隊的編制構成進行了諸多完善。
  • 擎天重劍:二戰德國Flak 40型128毫米重型高射炮小史
    該型火炮的研發始於1936年,德國老牌火炮製造商——總部位於杜塞爾多爾的萊茵金屬公司贏得了設計競標,於1937年末完成了樣炮並接受了軍方測試,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結果,在經過改進後於1939年開始量產,於1940年裝備德軍防空部隊,被命名為12.8釐米Flak 40型高射炮。
  • 《閃電戰》非洲軍的另一半 :二戰北非義大利陸軍的裝備與編制(炮兵後勤篇)
    ■義大利陸軍在二戰時期的制式反坦克炮47/32型47毫米反坦克炮。然而,47/32型反坦克炮的優勢只維持了很短時間,當義大利於1940年參戰時,其穿甲性能在各國坦克不斷增厚的裝甲面前迅速黯然失色。義大利軍方對此反應遲鈍,既沒有投入足夠的資源研發威力更強的反坦克炮,也未能提升47/32型反坦克炮的產量以滿足前線的需求。按照1940年的編制,一個意軍步兵師編成內僅有1~2個反坦克連,每連裝備8門47/32型反坦克炮,而同期德軍步兵師的反坦克炮編制數量為72門,而英軍步兵師為48門,遠遠多於意軍步兵師。不僅如此,德軍新列裝的Pak 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在性能上也全面超越47/32型反坦克炮。
  • 二戰後期如果日軍的三式中型坦克投入戰場,會造成什麼影響
    日本在引進法國坦克原型車後,自主設計建造了日本第一輛主戰坦克89式坦克,和92式輕型坦克,這兩種坦克是日本第一代獨立製造和設計坦克,89式坦克正面裝甲只有20毫米左右,武備一門57毫米短管火炮500米能擊穿50毫米勻質裝甲,但最高時速只有25公裡,在二戰初期日軍的這種坦克參加了侵華戰爭中,幾乎無往不勝,直到1939年諾門坎戰役中,被蘇聯的BT5和BT7坦克大量擊毀,日軍才漸漸減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