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美國候任總統對亞太地區這種密集的關注度,甚至一個候任總統就在外交層面出手的情況,是史無前例的。川普和他的鐵血鷹派幕僚很有可能成為一個比希拉蕊更加強勢的「亞太再平衡者」。
鳳凰新聞客戶端主筆 唐駁虎
當中美媒體還在議論川普與蔡英文的「通話事件」,堅認這是一個外交經驗缺乏的「新手」無心犯了低級錯誤,或者說一個資深商人在討價還價創造條件,或者說這是一個老憤青在網上繼續大嘴亂噴,試圖以各種方式淡化、軟化衝擊波的時候,「推特治國」的川普已經扔出了第二顆更加重磅的炸彈。
「中國在對自己的貨幣貶值,對我們的產品徵收重稅,在南海中部修建大規模軍事設施的時候,問過我們行不行了麼?我認為沒有!」,這就是侯任美國總統川普發的推特。
除了一直堅持的指責中國操縱匯率的經濟話題,川普終於第一次在南海問題、在中國與周邊關係問題上「明確表態」。
尚未入主白宮,就點燃「外交烽火」,世界一片愕然。
就在一個月前,已經兩度在選戰中重大失誤、一敗塗地的川普,在最後10天突然依靠FBI的「臨時重啟調查希拉蕊」的純意外事件,從一片潰敗中救了回來,並反而當選美國總統。
國內部分民眾一片狂熱慶賀,仿佛籠罩在天空中的陰雲飄散,天降聖人拯救了美利堅和世界,從此世界和中國都進入了新時代。
筆者尤記得當時的典型網民發言:
「川普萬歲!」(無語,又不是美籍華人,身家利益得以維繫,那確實值得慶賀。)
「川普先生應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忘了歐巴馬了麼?那可是真的第一年立刻就拿了啊,後來又怎樣?)
「川普真偉大!他實實在在地改變了美國!」(呵呵)
筆者在川普當選的第一時刻,就發出了警惕擔憂但最終樂觀的預言《對狂人川普——各種戰爭我們都不怕》,認為與對付傳統路線的希拉蕊不同,對付川普可要展現全部實力,與美國的對抗,從經濟到政治再到軍事,程度有可能相當激烈,耗費國力資源,需要認真準備。
有的網民相當不以為然,還覺得筆者「想太多」、「黑川普」、「煽動戰爭與對抗」、「不明白世界已經變了」。尤其是那些中國「川粉」們,聽不得一句川普的壞話,簡直懷疑他們已然忘掉了自己的國籍在太平洋的那一邊。
可是現在,一個月剛剛過去,現在這個即將掌握世界上最強大軍力的70歲老憤青,就用嘴吹一吹,就把陰雲吹到了臺灣海峽,還有南海上空。
1【中美對抗是川普的基本世界觀】
很多人以為,川普只是想在經濟上懟一懟中國,爭回一下流失的藍領工作機會罷了。還有更多人認為,川普的世界戰略,無非是全球戰略大退縮,將美國帶向孤立主義,好好做生意罷了。
但他們卻忽略了川普在大選時就發出的這些信號:
我要擴充軍隊規模,重建350艘主要戰艦的強大海軍,我要每年增加國防開支900億美元,研製新武器,全面改進核武庫,維護美軍的無上權威。歐巴馬與伊朗籤的核協議太慫了,我要威逼伊朗重新籤一個條款苛刻的新協議。
如果真的要全球收縮,聚精會神搞建設,那還花大錢擴軍幹嘛?350艘戰艦環繞東西海岸擺一個圈麼?
更重要的是,川普始終在競選演講中把中國當做假想敵,對中國充滿了羨慕嫉妒恨。而現在,川普當選後的第一次重大外交表態動作,目標就直指中國,足見其將中國視為未來任期內主要的應對對象。
川普雖然幹了一輩子地產商,在國際政治舞臺是新手上路。但他在戰略外交問題上絕非弱智無知。雖然談不上精明老練,但是他的核心目標是清晰的,那就是遏制中國。
作為反覆在提中國成就的商人,他清楚中國經濟的強大增長能力,也知道中國是唯一稱得上美國長期主要對手的國家。作為「嬰兒潮」一代,他親歷了美國粉碎蘇聯的冷戰全過程,並為偉大的美利堅驕傲自豪。
從本質上來說,他是一個信奉天佑美國、美國利益至上、信奉強權的民族主義者。這就是川普的基本世界觀。
2【川普時代中美合作基礎減少 對抗增加】
大國戰略角逐本質本來就是零和的,但中美兩個大國在幾十年內,在經濟全球化大潮中形成了捆綁式的經濟格局。
這使得中美雖然在政治、地緣、戰略上的對立從未改變,但基於巨大的經濟紐帶,終究還是沒有撕破臉皮,最終形成了既衝突,又合作的格局。
這就是目前中美的「新型大國關係」,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合作競爭關係,G2捆綁之下,利益衝突無所不在。
但隨著秉持反全球化,要搞貿易保護、產業回流的川普上臺,中美關係中原有的產業分工、經濟合作的部分在減少,要撕裂死磕、相互衝突的部分在快速上升。
回顧川普的言論,是不難發現他對中國的基本態度的。
川普已經喊了很多年「中國人搶走了我們的工作」「不能讓中國在貿易上強暴我們」「把中國定為匯率操縱國」「統統加45%懲罰性關稅」。
在軍事領域,川普也曾指責中國的南海政策,說中國「不夠尊重」美國,聲稱在他當選後將加強美國在東海、南海的軍力部署。
隨著經濟衝突的增長,共同利益的鬆動,美國再面對中國時,顧忌自然減少許多,這為美國正面對抗中國提供了施展空間。
3【共和黨鐵血鷹派早已主導川普國際事務】
而從政策實施來看,川普現在能夠確定的閣僚班底,從幕僚長賴因斯·普裡巴斯、國防部長詹姆斯·馬蒂斯、中央情報局局長邁克·蓬佩奧、國家安全顧問麥可·弗林、中國事務顧問白邦瑞,可以說是共和黨鷹派的代表人物,多數是退役的高級將領,軍方色彩濃厚,甚至多人「反華親臺」情節濃厚。
相對於歐巴馬和希拉蕊注重軟實力與硬實力相結合的亞洲戰略,集中了眾多鷹派人物的川普團隊顯然更加偏好硬實力和鐵腕介入。
在今年7月共和黨的全國大會上,不但推舉了川普作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同時也通過了共和黨的新黨綱。在這個黨綱中,一個很大的變化是將對臺灣的「六項安全保證」寫入了共和黨黨綱,這是史無前例、非比尋常的。
要知道,根據美國政黨運作的慣例,制定新黨綱既代表黨內主流派的意見,也有已確定的總統候選人團隊相當程度的介入。如果總統候選人獲勝或者政黨在國會贏得多數,新黨綱將成為未來四年總統和黨派運作的基本綱領。
12月3日,也就是前天,共和黨佔多數的美國眾議院通過的《2017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首次明定,美國國防部長鬚在美國和臺灣兩地推動執行臺美資深軍隊將領與「防務官員」的交流計劃,改善臺美之間的「軍事關係與合作」。
當前的共和黨實力派大佬,比如大家比較熟悉的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麥凱恩,不僅今年率團訪臺,而且一直催促歐巴馬加大對臺軍售,更大力度的在南海上對中國進行遏制。
而川普團隊的總顧問,眾議院前議長金裡奇則反對前總統候選人羅姆尼當國務卿,說羅姆尼與川普的戰略思路不匹配,「我們需要一個強硬的人,能頂撞外國領導人的人選」。 (說實話,這個國務卿沒法當,人選至今難產)
也就是說,現在川普不過是作出了符合共和黨人預期的一件事情,而已。
4【川普並非戰略退縮,而是……】
一年來,無數專家都在說,川普要搞全球收縮戰略,重回孤立主義,好好過日子。證據是川普要盟友們自己出錢,儘量自己保衛自己。
錯了。川普是不想承擔世界警察的成本負擔,但根本不願放棄當世界警察的權利。
在川普看來,過去幾十年,幾十個盟國都習慣了在美國的保護下過好日子,順便時不時從美國身上賺點油水。
現在美國國力衰退,你們還想繼續在美國主導的秩序中獲利,就必須幫美國一起進行全球維穩。大小盟友都必須承擔更多的軍費開支,而不能只依賴美國的全球軍事部署和行動。
美國經濟的驅動力是美元霸權,而美元霸權的根基就是美國的全球軍事統治力。川普並不是說要放棄世界警察的地位,而是要發動全球盟友來共同維護美國制定的全球秩序,減輕美國的負擔。
這就是商人川普的真實算盤。
5【世界緊張更有利於美國和川普算盤】
其實冷戰後的秩序在這兩年已經開始變化,這個變化的核心就是美國和中國實力差距在縮小。
川普上臺,有什麼辦法能改變中美實力縮小的趨勢?有什麼辦法讓美國恢復國力,阻止相對衰落的趨勢?
唯一能做的,還就是攪亂周邊,把美國的力量投射到該投射的地方,加劇中美國際摩擦,為中國製造國際不穩定因素——
中國周邊越亂,通過威逼利誘,資本和產業也就越有動力回流美國,這還可以從反向角度,推動川普的美國再工業化戰略的實現。
另外,也一定要肢解歐盟,不能讓歐盟做大,辦法就是停止打壓俄羅斯,放出普京,犧牲東歐盟國的利益,讓歐洲高度緊張與俄撕逼。
再把中東攪一攪,製造出一個分裂對抗的歐亞大陸。這下世界財富都乖乖地集中到美國去避險,美國重回偉大。
雖然歐巴馬和希拉蕊都強調使用「巧實力」,但在商人出身的川普眼裡,這兩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對中國、伊朗等「邪惡軸心」還不夠強硬、策略上也不夠聰明,不過僅有一些「糟糕經驗」而已。
6【亞太正是川普團隊重點關注領域】
在川普看來,國力快速增長的中國才是美國的強力敵人,經濟規模還不如巴西義大利的衰朽俄羅斯才不是。
現在中美博弈日趨激烈,雖然美國在整體上依然保持優勢,但中國的衝擊已經越來越明顯,尤其是二者利益博弈最激烈的東亞地區。
在南海、東海、臺海、半島四個主要戰略方向,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和地緣影響力的快速增長,海空軍力加速擴張,臺灣、日本、韓國、菲越等美國的老盟友小夥伴再也難以對抗。
中國大陸國力的迅猛發展,迫使美國收縮戰線集中力量對付這個未來的對手。
一個非常明顯卻為人忽略的態勢是——雖然川普在競選過程中一直嚷嚷著日韓搭車佔便宜,應該多交保護費。但川普當選之後:
第一個通話的外國首腦是韓國總統樸槿惠。
第一個見面的外國首腦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與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直接通話,為中美建交以來首次(應該也是美國候任總統史上首次)。
相比之下,對正在鬧著分家的歐盟各國,川普除了客套寒暄,沒什麼搭理的。
在於韓日的通話中,川普都承諾要進一步加強軍事同盟合作。而韓日也都表示,要多收保護費?沒問題。美國增加對韓國日本等中國周邊的軍售,能同時帶來是更大的政治利益和經濟利益,讓中國付出成本。
美國候任總統對亞太地區這種密集的關注度,甚至一個候任總統就在外交層面出手的情況,是史無前例的。
川普和他的鐵血鷹派幕僚很有可能成為一個比希拉蕊更加強勢的「亞太再平衡者」。
7【新冷戰在招手】
顯然,川普外交政策的核心是遏制中國。但光調動亞太盟友這些小兄弟還是遠遠不夠的,現在只能美國親自上陣了。
八年來,雖然喊著重返亞太,但以學者官僚為主的歐巴馬政府,在應對中國上更多是文鬥而不是武鬥,有些軍事上的小動作也都只是打打擦邊球。
而川普團隊的典型表現卻是,在初期試探中,就採取「挑釁中國核心利益」的極端做法,這除了膽大妄為外,背後更折射出川普對華戰略思路方面的激進傾向。
更直白的說,這就是川普團隊這群60多歲的老頭們一輩子熟悉的美蘇爭霸「冷戰模式」。
在這種情況下,還有許多人自我安慰,說這只不過是川普的借勢發揮、任性耍寶,漫天要價、坐地還錢而已。還有專家自我蒙蔽,說趁著沒上臺,搞一些小動作,是在所難免的。
這實在是……
要看清楚,在中美實力快速接近的時刻,中美關係正進入劇烈動蕩期,雙方在經濟、軍事等領域的博弈越來越激烈。
在川普政府的鷹派人物看來,美國要想維護全球霸權,必須強化對中國的壓制。
哪怕這種壓制,需要美國耗費更多直接投入,更多的正面對抗,甚至讓美國利益受到相當損害,也在所不惜。
而川普自身的思維方式和政治利益,也決定了,他掌權後美國的處理方式和思路,會有無數規矩之外的強硬動作。
8【新熱戰甚至也在招手】
當然,一上來就跟中國打熱戰,川普也沒這個膽子,畢竟他還不是亡命之徒。
但在中東地區,美國的超強實力還是壓倒性的。特別是對於川普極端不滿的伊朗而言,戰爭的威脅在增長。
川普一直反覆在說,美俄中英法這五常和伊朗達成的伊朗核協議簡直是喪權辱國,愚蠢至極。他上臺了一定要籤一個強硬得多的。
還能怎麼強硬?只能開戰了。
這一點可以從他準備提名有戰爭「瘋狗」之稱的詹姆斯·馬蒂斯退役上將出任國防部長可以看出。
馬蒂斯是陸戰隊出身,十多年前,先後分別帶領陸戰隊最先殺進阿富汗和伊拉克,費盧傑作戰成名,最後官至中央司令部司令,是絕對的中東事務專家。
他當了44年職業軍人,一輩子沒結婚,只幹兩件事:打仗,研究打仗。在美軍中聲望極高,被稱為「戰僧」,川普稱其是「真正的將軍中的將軍」。
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在美國「文官掌兵」的傳統下,高級將領、退役將領當國防部長的極少。法規也規定,國防部長需是七年內未在任何武裝部隊服過現役的平民。
更準確的說,幾十年來,唯一的例外、唯一的退役將領當國防部長,就是1950年國會特批二戰時的陸軍參謀長、戰後的國務卿馬歇爾(退役6年未滿7年)出任防長,以應對韓戰(就在仁川登陸時),僅此一人而已。
從這個歷史經緯對比,我們更能看得清楚,要國會特批退役才3年多的馬蒂斯出任防長,川普的整體計劃就是要發動戰爭,應對韓戰這個級別的大戰。
當然,直接打伊朗可能還不是上策。
川普的上策,很可能是挑動目前葉門戰局擴大化,讓已經在這裡廝殺不已的遜尼派的老大沙特,和什葉派老大伊朗正式開戰。這些一來,中東將大亂,所有地頭蛇都被打爛打垮,IS成為炮灰消失。
油價高企,美國既維持了石油美元,中國能源成本大漲;美國輸出頁巖油發大財,本土低價油氣、強勢的美元促使金融資本與製造業回流美國,同時又大賣武器,大發戰爭財。
一切完美,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這也將是一個更加混亂不堪、一塌糊塗的中東。
9【中國能不能贏 要看回擊的力度】
這些天,爛俗戰略意淫文章最愛用的標題「中國或成最大贏家」成了大家花式調侃的對象。
大家不喜歡的,是厭惡這種一味灌國際雞湯、粉飾歌舞昇平的自慰格調。中國在一點點走向強大,但周邊的、國際的風險與挑戰也有增無減。贏要贏得清醒,輸要輸得冷靜。
在川普的戰略版圖上,中國和伊朗分列美國國家安全領域的頭等目標。筆者要說,能不能打退狂人川普,要看回擊的力度。
在臺灣問題上,中方對川普前兩條極具挑釁性的推特表現了克制,因為川普尚不具有正式政治地位,反駁並無實效。
但莽撞的川普團隊顯然將其視為依舊存在挑戰空間,又擴大化,發出了牽扯到了南海的第三條推特。
按某些人「漫天要價」的自我安慰分析套路,川某人既想要臺灣問題的主導權,又想要南海問題的主導權,還要威脅中國的貨幣和進出口政策。
國土、關稅、財政樣樣都想搶來做籌碼,真當核大國中國是伊拉克,是任人宰割的肥羊麼?
當然,一切國際政治的根本在於實力。
的確正因中國大陸的實力還無法對美國形成全面戰略優勢,乃至長期處於相對弱勢,不得不實施韜光養晦戰略。自1979年以來,美國一直進行著嚴重損害大陸利益的對臺軍售,一直對臺灣維持名副其實的密切關係,將中國領土視為操控附庸,將南海、東海和整個亞太視為利益範圍。
既然如此,剛剛貼上權力寶座、自信心爆棚的「新手」川普想得寸進尺,變本加厲,這種想法也很正常。
但是,時代的確變了。中美實力差距在可預期的未來一段時間內依在持續縮小。
也正因如此,美國需要使出渾身解數來對付中國。甚至來說,美國已經有更強的意願,以一定程度的自損為代價,來換取對中國的更大程度傷害。
川普正式上臺後,中美會有一輪超乎想像的激烈衝突,刀光劍影的動蕩期看來是很難避免的了。筆者在他勝選時就提醒過這一點,不應再抱什麼幻想。
從以往的商業生涯和現在的表現看來,川普絕對是一位強勢、堅定、冒險的傢伙。喜歡憑藉權力的蠻幹,更喜歡製造衝突,在衝突中贏得風頭,拿到利益。
但是,即使在商業生涯中,川普也絕非無往不勝的。他盲目樂觀,過度擴張生意,至少破產過四次。他一開始會很兇,但一旦發現問題太嚴重,往回縮也會毫不猶豫。
對此,需要做好明年1月20日以後的充分思想準備。要有魄力有膽量與川普任意而為的挑釁進行堅決有力的鬥爭,決不讓他在上任之初佔到實際便宜,這應是中國的當務之急。
這需要嚴密的準備措施,謀劃全面的危機應對方案——如何預判他的所有可能招數,如何製造出精確殺傷反擊,有力破壞美國在各個方面的利益;如何有效應對他的戰術壓力,反向施加更大的戰略壓力,在自身損失和風險可控的情況下讓他知難而退。
只有把最初這一階段打贏了,與川普接下來的談判才有基礎。
川普就是個bull in a china shop (蠻牛闖入瓷器店),連美國人都感到震驚(各媒體緊急科普「一個中國」,一片反川普的聲音)。
對付蠻牛,需要高超的鬥牛士,精確完美的向牛背插入有力的梭鏢。
號外!號外!
鳳凰新聞客戶端5.4.0版本上線了!
下拉私人訂製,一鍵放眼全球
不翻牆也能看鳳凰衛視
絕對是一款為你而生的APP
來不及解釋了!
趕緊掃碼下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