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題背了忘,忘了背,還不敢早背!又怕背不會,即使背肖四也不少,又怕肖四反押題
怎麼辦?真的能夠理解大家。不管怎麼樣還是要堅持背下去。
(最好背一個老師的為主,另外一個老師的有時間情況下可以作為輔助和補充來背。)
還有,其實即使不同老師押題,熱點和套話就是那些,大家要善於歸類,找到共同點。所以,小黨下面也給大家分享一些,大家可以看自身情況做筆記哦……
(一)考研政治第34題政治第34題是馬原題,有2問或3問。
最後一問一般只回答方法論意義,不用結合材料。前1~2問都要回答原理及內容,並單獨用一句話結合材料。
34題第一問∶
①如果材料告訴了原理,先把原理裡面關鍵的名詞的定義解釋一下。
34題目第二問∶步驟同上。
34題目第三問∶如果上一問考的是辯證法的原理就回答全部的辯證法方法論意義;如果上一問考的是方法論的原理就回答全部的方法論方法論意義∶
以下為常考原理的名稱,比較全,近幾年只考認識論和辯證法,大家必須記住這些原理名字∶
1)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
2)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辯證關係原理(並列關係,依存、滲透)
矛盾的原理∶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鬥爭性的辯證關係原理(並列,都有)。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係原理(並列,都有)。即共性和個性的辯證關係原理。
③矛盾的不平衡原理(包括第4和5點)。
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係原理(並列,都有)。
⑤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辯證關係原理(並列,都有)。
⑥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係原理(並列,都有)。
①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辯證關係原理(並列,都有)。
②現實性和可能性的辯證關係原理(並列,都有)。
③現象和本質的辯證關係原理(並列,都有)。
④原因和結果的辯證關係原理(並列,都有)。
⑤形式和內容的辯證關係原理(從屬關係)。
①尊重客觀規律性和發揮主觀能動性(並列。相互依存,正、反、換)
②辯證的否定觀原理∶否定是自我的否定。否定是事物發展的環節。否定是新舊事物聯繫的環節。否定的實質是"揚棄",即新事物對舊事物既批判又繼承,既克服又保留。
③世界是普遍聯繫的原理。
④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係原理、度的原理,
①認識和實踐的辯證關係原理(並列,都有)。
②認識的過程包括∶兩次飛躍(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辯證關係原理、理性認識和實踐的辯證關係原理。)認識過程的反覆性和無限性的原理∶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致無窮,這是認識過程從簡單到複雜、從低級到高級無限發展的全過程。
③認識的結果∶真理和謬誤的辯證關係原理(並列,都有)。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的劑辯證關係原理(並列,都有)。
④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決定的。實踐是溝通主觀和客觀的"橋梁",不僅具有普遍性的優點,還具有直接現實性的特點。只有實踐能檢驗主觀是否同客觀相符合。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和創造者的原理∶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二)考研政治第35題第35題是毛中特,第36題是史綱和毛中特的結合。
前2~3條把背到的相關的知識點寫上。
後3條按以下分別為∶
4.以上材料清楚地表明∶……(抄材料。)
5.(順著材料往下說一句)舉兩個例子吧∶
6.(下結論)所以……只有….….
(三)考研政治第36題第36題,結合全部往年真題發現,答題思路差不多都是這樣。你可以按以下回答∶根據題幹意思對應的歷史時期,把相關的點寫上。
(四)考研政治第37題第37題是思修和法律基礎,原題幾乎沒有,但非常類似知識點一樣的題。思修可以分為三個板塊∶
1、思想,包括理想信念、愛國主義和人生價值;
2、道德,包括道德理論和道德實踐
3、法律基礎,包括法律和法治。這道題必須結合材料結合材料部分就有一半左右的分。
(五)考研政治第38題38題是當代,非常靈活,側重考中外關係,主要考察考生對國際形勢和中國外交方針政策的理解。
根據往年真題可以總結出第38題的命題規律,喜歡問"為什麼""如何理解""怎麼樣看待""如何做"一類的問題。不管問什麼問題,都要先從原因背景來答。
下面小編也給大家整理了幾個常用的模板,一起看看:
針對「根據材料如何(或怎樣)分析、認識社會現象及社會問題」可以這樣回答:「材料表明……哪些具體現象或具體問題」或「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哪些具體現象或具體問題」。
回答「如何解決此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或解決此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應採取的措施或途徑是什麼)」時也有固定的模式。如:「解決材料中所反映的問題,必須做到:……」或「解決好……問題的措施主要有:……」。
(1)中國國情是由社會主義性質,基本制度……決定的。
(2)生產力發展需要,社會化大生產要求,市場經濟需要,四個文明需要等。
(3)各方面建設小康社會,「三大歷史任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發展的需要。
(4)關於黨的-黨面臨的兩大歷史課題,黨的先進性,黨的性質,宗旨決定的。
(5)從經驗總結出來的-歷史經驗,現代化建設經驗,他國正反面經驗……
(6)馬列主義、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等理論要這麼做的。
(7)實現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各方面發展的需要。
理論意義
(1)是黨制定執行正確方針、政策、路線的理論基礎、根本依據。
(2)有助於克服各種錯誤思想(需簡單說明一下)。
實踐意義
(1)對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鞏固社會主義制度有重要的意義。
(2)有利於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勞動生產率,調動廣大勞動人民積極性、創造性,加快現代化建設,提高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
(3)關係到我國在新世紀中的國際地位與競爭力,關係到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關係到祖國的繁榮富強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關係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長遠發展大計。
(4)有利於實現人民根本利益,促進人的各方面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
分析題五步法
第一步:逆向審題。
第二步:鎖定考點。
第三步:原理闡述。
第四步:展開分析。
第五步:簡短結論。
針對考研政治的命題特點,同學們要從幾個方面來提升自己綜合運用相關概念、原理、觀點、方法等,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一點是緊扣基礎,注重大綱。
所謂「萬變不離其宗」,無論綜合性、靈活性還是現實性,都是以基礎性為起點,都是建立在對基礎知識的紮實記憶和深刻理解的基礎上的。因此,考生應注重對有關哲學、歷史、經濟和政治等方面知識的記憶和理解,將大綱規定的知識點吃深吃透。同時要注意區分各個知識點的重要程度,對那些新增知識點和命題頻率高的知識點更要重點掌握。
第二點是綜合理解考點關係。
從命題特點可以看出,考研政治考點之間的內在聯繫主要包括五個層次:第一,概念與觀點之間第二,概念與概念之間第三,觀點與依據之間第四,觀點與意義之間第五,觀點與觀點之間。考生在複習時,要注意打破章節甚至學科的限制,深入理解和體會考點之間的內在聯繫,特別是以上五個層次的相互關係。
第三點是靈活運用所學原理分析材料。
這一點可以說是難的。既然試題注重考查考生運用相關學科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大家在複習過程中要注意多吸收書本以外的知識,同時要結合相關知識點對其進行分析,以提高自己的運用能力。
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同時也歡迎備考同學進群交流噢!
(關於調檔、選擇導師,如何讀研等,不定期公布哦……)
(如二維碼失效,請加微信:sgksd-1720,請備註來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