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機器人「進化」出聽覺!準確率高達80%;量產微型機器人,可遊走於人體探索大腦信號;臺灣首個5G毫米波智能工廠問世等

2021-02-15 機器人大講堂

1.機器人「進化」出聽覺!準確率高達80%,美國團隊是背後操控

近期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就機器人動作和聲音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大量研究。通過模擬實驗,研究人員發現如果賦予機器人與聽覺相關的算法。在這項研究中,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個特殊的機器人,它主體由一個機械臂、方形託盤、聲波捕捉裝置和其它裝置構成。通過對傾斜機器人收集的數據進行分析,研究人員發現利用這些數據所建立起來的聽覺模型能夠較好地對物體進行識別。經過後期的驗證實驗,該算法通過聽覺來辨別物體的準確率接近80%,這已經是目前該領域最好的成績。其次,研究人員發現機器人在他們的算法幫助下能夠通過聲音來辨別發出聲音的大概動作。

2.量產微型機器人,可遊走於人體探索大腦信號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電氣與系統工程教授馬克·米斯金及其團隊成功研發出可行走的微型機器人 ,研究人員展示了一類新型電化學致動器,克服了這一技術問題。這些致動器構成了機器人的雙腿,其尺寸小於 0.1 毫米,當受到雷射刺激時,就會彎曲,產生行走動作。研究人員在一塊 4 英寸大小的矽片上製造了超過 100 萬個行走機器人,這些機器人由板載矽太陽能電池驅動。其研究結果已發表在《自然》上。

3.深圳市邁步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已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邁步機器人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外骨骼機器人及人機互動技術的研發,打造智能康復體系,通過機器人、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提升康復醫療的效率和效果。

4.Facebook 的 OASIS 風格 VR 遊樂場 Horizon 進入公開測試版

Facebook 已經在其多人虛擬實境社交空間 Horizon 中開發了一段時間,這在概念上堪比 Ready Player One 的虛擬實境世界。該公司本周宣布將擴大訪問範圍,並使 Horizon 成為僅受邀請的公開測試版。隨著 Horizon 進入公開測試階段,Horizon 已經開始提供新遊戲和新環境。除此之外,Facebook 還引入了新的工具來對抗平臺上的濫用行為,包括選擇退出 VR 世界進入「個人安全區」,在這裡用戶可以靜音,阻止和報告其周圍的人和內容。用 Facebook 的話來說,該應用程式(服務,社交網絡或遊戲空間)是「由整個社區設計和構建的不斷擴展的虛擬體驗世界。」

5.港中文&商湯提出視覺引導的聲源分離輔助立體聲重構方法Sep-Stereo

這篇論文中提出了一種全新的通用框架,利用共享的主幹網絡,同時解決音頻 - 視覺學習的兩大主流問題:視覺信息引導的聲源分離和立體聲重構。本文的核心在於將雙聲源分離問題看作雙通道立體聲重構的特殊情況,從而得以充分利用單通道音頻,利用聲源分離的訓練豐富網絡對更豐富數據的處理能力,提升立體聲重構的效果。本文已被ECCV 2020會議收錄。

6.自動飛行創業公司 Reliable Robotics 以 3350 萬美元的身價脫穎而出

自動飛行創業公司Reliable Robotics 以 3350 萬美元的身價脫穎而出Reliable Robotics 是一家開發自動飛行技術的初創公司,該公司本周憑藉 3350 萬美元的風險投資資金從隱身中脫穎而出。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羅伯特·羅斯(Robert Rose)表示,這筆資金將用於擴大公司產品的生產規模,並帶來新的工程人才。

近日,中華電信(CHT)、ASE Technology Holding和高通發布聯合聲明稱,三家公司將在臺灣南部高雄聯手建造臺灣首家基於5G mmWave指定企業網絡的智能工廠。CHT表示,將與高通合作,為智能工廠項目提供技術支持和集成產品,同時呼籲其他臺灣製造商參與該項目,製造5G mmWave小基站等相關網絡設備。CHT和高通也將發揮橋梁作用,作為技術集成商消除兼容性問題。CHT表示,在28GHz的5G頻段,擁有600MHz帶寬,再加上三方合作,5G mmWave智能工廠的建立將有助於加快臺灣5G mmWave產業的發展,提高智能製造的生產效率。ASE表示,企業5G mmWave網絡的建設將有助於解決WiFi傳輸延遲、連接不穩定和信號幹擾等問題,進一步提高其生產力,提高設備維護效率。

該文章內容轉載自The Verge、VentureBeat、機器之心、新浪科技、網易新聞。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機器人大講堂Rob社群開始招募啦!如果您正在從事或想要從事機器人行業、想要學習這一方向,都歡迎您加入我們共同探討機器人前沿科技。

另外,腿足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等專業討論群正在招募中,歡迎各位專業領域的小夥伴加入。

在機器人大講堂公眾號對話框回復「交流群」獲取入群方式!

機器人大講堂正在招募兼職內容創作者和專欄作家

請將簡歷和原創作品投至郵箱:LDjqrdjt@163.com  

我們對職業、所在地等沒有要求,歡迎有興趣有能力的朋友加入!


相關焦點

  • 最小微型機器人來了!細如髮絲,可遊走於人體探索大腦信號
    米斯金說的 「器件」 正是腿長不足 0.1 毫米(約為一根人類頭髮的直徑)的機器人。據米斯金此前表示,這些 「帶有雙腿」 的微型機器人可用於修復手機電池,甚至探索人類大腦信號。而且由於可以通過皮下注射進入人體,微型機器人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更多應用也值得期待。
  • 快訊|3D脊柱模型機器人預測手術效果;新傳感器網格以破紀錄的解析度記錄人腦信號;自動化可能會讓歐洲 1200 萬人失業等
    274個 研究人員通過來自人類和大鼠的數據,證明了該陣列可以直接從人腦表面記錄電信號,並以破紀錄的細節記錄下來。該論文於 2022 年 1 月 19 日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期刊上。3.
  • 快訊|用Apple的ARKit訓練機器人抓取物體;中國首款L4級5G無人駕駛汽車武漢量產等
    它是 Dex-Net AR(用於使用商用智慧型手機進行機器人抓取的管道)的一部分。ARKit 通過將 RGB 攝像機在對象周圍移動兩分鐘而生成的數據創建點雲。機器人抓取是一個特定的機器人子領域,其重點是教導機器人拾取,移動,操縱或抓握物體的挑戰。
  • Cyberdyne,它創造了全球首個獲得安全認證的外骨骼機器人
    Inc 公司直接向日本水道橋重工遞交請戰書,約定在一年後讓旗下 MegaBots 2 載人機器人與高達機器人來一場世紀決戰。MegaBots 公司表示:「水道橋你們聽好了!我們有巨型機器人,你們也有巨型機器人,既然都是巨型機器人,怎麼也得分出個勝負,成王敗寇就此一戰!」Allen看到這裡這裡木有笑,只是有點感嘆為啥不是中國出面來挑戰日本呢。。。
  • 軍用機器人發展迅猛
    2014年,俄羅斯國防部又制定並通過了研發機器人系統及應用於軍事領域的規劃,提出2017~2018年開始列裝機器人。2014年11月16日,俄軍全部5個戰略飛彈發射基地已完成機器人安保系統的部署,這些機器人系統配備有光學、電子和雷達系統,不但能保護戰略飛彈設施,還可探測、偵察、摧毀固定和移動目標,並為基地安保部隊提供火力支援。
  • 快訊|航天科工打造四足機器人智能感知系統;中科院沈自所氣泡微型機器人實現微小零件裝配與操控等
    近日,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群智感知創新中心的四足機器人智能感知系統研究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已可實現基於視覺方案的自主定位與地圖構建功能,能夠在不到60秒的時間內對1000平方米區域進行地圖構建,具有較高的智能化與實用化水準。
  • 八種顛覆未來作戰的前沿技術,微米納米前景可期
    2008年,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科學家從植入獼猴腦部的電極獲取神經信號,通過網際網路將這些信號連同視頻一起發給日本的實驗室,最終美國獼猴成功地「用意念控制」日本實驗室裡的機器人做出了相同的動作;美國布朗大學2013年研製出首個火柴盒大小的腦機接口無線連接裝置,可將腦部數據傳輸至1米內的其他設備;2013年3月,英國研究人員開發出第一種用於控制飛船模擬器的腦機接口裝置,美國科研人員又創建了計算機模擬程序
  • 毫米波雷達「出圈」,走進尋常百姓家
    雷達已在國防、安全和航空航天、天氣監測、交通控制等應用中使用了數十年,在工業領域,在過去幾年,雷達技術取得長足進步,在工廠自動化、自主導航、協作機器人、工業無人機等設備中找到許多機會,根據研究機構Yole Développement的數據,工業雷達應用市場預計在未來五年內將超過1000萬臺設備,其中基本運動、存在檢測是主要用途。
  • 「能說會跳」的微型「螞蟻」機器人問世!
    近日,瑞士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了一種微型機器人,儘管在個體層面只有最低的物理智能,但卻能夠進行溝通併集體行動。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機器人研究者在螞蟻的啟發下,開發了一種微型機器人:Tribots。就個體而言,螞蟻的力量不大,智慧也不是很高。
  • 南洋理工大學最新微型機器人:可遙控,旋轉速度超目前最快43倍
    最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研究小組成功開發出最新的微型機器人。
  • 【科普】機器人是如何越來越智能的?看看這些傳感器你就明白了
    機器人已經開始應用大量的傳感器以提高適應能力。絕大多數智慧機器人的外部傳感器,可以大致分為觸覺傳感器,接近傳感器、力學傳感器,以及視覺、滑覺、熱覺等多種類型的傳感器。例如有很多的協作機器人集成了力矩傳感器和攝像機,以確保在操作中擁有更好的視角,同時保證工作區域的安全等。那麼這些傳感器在智慧機器人身上是如何應用的呢?看完下文你就明白了。
  • 臺灣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考察報告
    為貫徹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理念,加快推進高端裝備與機器人省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真正把機器人產業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一號工程」來抓,3月5日-11日,麗水市有關部門和企業代表赴臺灣進行專題考察,重點學習臺灣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發展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經驗。
  • 協作機器人--智能工廠的當然之選!
    高效的傳感器、智能的控制技術和最先進的軟體技術集成在機器人上,確保了人和機器人之間無需防護欄就可安全合作,也可以不限定地點和任務靈活地協作。因此,協作機器人應運而生。與傳統工業機器人不同,它能和人類近距離接觸,在生產生活中充當不同的角色,如在辦公室環境下它可以是和人類一起工作的自主機器人,在工廠中它可以充當沒有防護罩的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可以協助人類員工,一起安全地執行特定任務,提高效率。毫無疑問,協作機器人是智能工廠的當然之選!
  • 毫米波—5G的新武器:技術概述及人體輻射之疑(12k字)
    通常認為毫米波頻率範圍為26.5~300GHz,帶寬高達273.5GHz。超過從直流到微波全部帶寬的10倍。即使考慮大氣吸收,在大氣中傳播時只能使用四個主要窗口,但這四個窗口的總帶寬也可達135GHz,為微波以下各波段帶寬之和的5倍。這在頻率資源緊張的今天無疑極具吸引力。2)波束窄。在相同天線尺寸下毫米波的波束要比微波的波束窄得多。
  • 創通聯達助力5G+AI機器人商用: 基於Qualcomm機器人RB5平臺
    而創通聯達作為一家致力於為物聯網領域的OEM/ODM廠商、創新企業以及開發者提供智能物聯網產品、技術及一站式服務的供應商,憑藉豐富的機器人開發經驗,能夠為機器人廠商提供包括核心計算模塊(SOM)、專為機器人定製的Linux、Ubuntu和ROS作業系統、麥克風陣列軟硬體模塊、3D攝像頭模塊、視覺算法模塊、5G模組、雲平臺方案、以及全球優質供應鏈和工廠的生態支持的一站式服務,幫助機器人廠商以最低的開發成本
  • 智慧機器人安裝了哪些傳感器
    智慧機器人安裝了哪些傳感器 我們都知道,智慧機器人的「身上」安裝了許多的傳感器,這樣才擁有了類似人類的知覺功能與反應能力。 但傳感器的種類有很多,如視覺傳感器、位置傳感器等。那麼智慧機器人安裝了哪些傳感器呢?它們又各自應 用了什麼呢?我們往下看看吧!
  • 解密:歐姆龍機器人的「最強大腦」
    其實「懂行」的人都知道目前多數的工業機器人在技術參數上都相差無幾真正決定工業機器人好壞的——是它的控制與算法如果說CPU是一臺電腦的大腦那麼控制器就是一臺機器人、甚至是一整套機器人系統的大腦機器人控制器協調著機器人與機器人、機器人與外圍設備、機器人與軟體之間的工作節奏
  • 盤點驚豔全球的微型機器人都有哪些黑科技層出不窮
    ,迫使人們不斷進行微型機器人的研究和開發,微型機器人鄰域的黑科技也是層出不窮,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那些曾經驚豔全球的微型機器人,是不是您都了解那?,平均每隔0.58秒就可以進行一次高達1米的跳躍,跳躍敏捷性為1.7 m / s。
  • 全球首個!一次性血管介入機器人來了
    Microbot™是一家以色列醫療機器人公司,成立於2010年,於2011年開始運營,2016年11月28日成為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公司專注於研發通過人體自然管腔或人工導管運行的微型機器人醫療技術。目前公司在研發的微形機器人還包括:ViRob自主爬行機器人ViRob是一種革命性的自主爬行微型機器人,可以遠程控制或在體內控制。它的微型尺寸允許它在人體內管腔中導航和爬行,包括血管,消化道和呼吸系統,並能夠長時間停留在人體內,非常適合執行微創醫療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