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子彈都是球型,而且基本是前裝滑膛槍,先裝火藥後裝子彈
直到19世紀才出現線膛槍及匹配的米尼彈,後裝槍和無煙火藥
子彈口徑眾多,大口徑和小口徑孰優孰劣,主要看戰場需要
老玩家肯定記得在早期版本CS中玩家需要手動購買子彈這一設定(兩個書名號鍵),細心的玩家肯定記得在當時有數把武器的彈藥是相互通用的(例如glock和MP5)。雖然在CS:GO中因為簡化遊戲操作取消了這一設定,但你是否好奇為什麼在早期的CS中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子彈的歷史。
子彈與槍械發展與火藥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早在南宋時期一位名叫陳規的將領在長竹筒中裝入黑火藥,通過點燃後產生的火焰來抵抗入侵的金軍。南宋末年,人們在竹筒火槍內填入了碎石子,瓷片,鐵片,這種填入的東西被命名為「子窠」,通過點燃火藥後的火藥燃氣將子巢發射出去來實現遠程擊傷敵人。雖然如今還未確定子巢具體的規格制式,但無疑它就是人類歷史上最早出現的子彈。
元朝的火銃
隨著蒙古西徵,火藥技術也傳入到歐洲,中世紀末期的歐洲國家在得到火藥技術後同樣開發出了類似的火槍。最初的歐洲火槍使用彈藥多為打磨光滑的圓石子,但想想也知道當時火藥效能配合石子幾乎不可能對身披板甲的騎士們造成傷害。為此歐洲人開始將鐵燒成圓球後填入火槍中發射。這種鐵質的圓球成為了第一類真正意義上針對火槍設計製造的子彈。
小鐵球同樣有它的問題,作為消耗品融化鐵在當時並不是一個輕鬆的事。同時鐵的強度相對較長時間擊發會對槍管造成明顯的損傷。因此歐洲人開始使用熔點更低,更軟的鉛來製作子彈。
當時的火槍均為前裝槍,裝填流程可以說相當繁瑣了。在裝填時需要射手先清理火藥殘渣,通過火藥量具取所需的火藥,將火藥從槍口倒入槍膛,取出鉛彈從槍口裝入,最後處理點火裝置,火繩槍需要處理火繩及藥池,然後才能開槍。
火繩槍開槍是用點燃的火繩觸發藥池上的火藥,從而引燃槍膛裡的火藥
火繩槍兵
雖然聽上去很簡單,但由於為了保證氣密性良好,鉛彈的大小是要略大於槍膛大小的。因此在最後一步填入鉛彈時需要先用小榔頭將鉛彈頭錘到槍膛,再用長通條將鉛彈推到底部。在當時熟練的士兵每分鐘也只能擊發兩、三次。為了適應這種槍械,當時也針對性的出現了很多經典的戰術,例如東方的火槍三段擊,明朝的沐英和日本的織田信長都有三段擊的歷史記載,歐洲的6行、9行戰術,隨後發展成為線列戰術,就是我們常說的排隊槍B。
織田信長三段擊,在長篠合戰利用三段擊鐵炮、拒馬大破武田軍,導致武田家二世而亡(圖片來自黑澤明的電影《影武者》)
古斯塔夫大帝的6行火槍步兵戰術(圖片來自電影《君主的僕人》)
隨著時代進步子彈同樣有了新的發展,紙殼彈藥在18世紀出現在歷史舞臺之中。通過油紙將定量的火藥和鉛彈頭包裝在一起,士兵不再需要向以往攜帶額外的火藥量具,也無需依次填裝火藥和彈頭。這種定量的紙殼子彈正是現代標準定裝彈藥的雛形。在使用紙殼子彈填裝時士兵需要將子彈打開後(通常是咬開)將其中一部分火藥倒入燧發槍引火裝置中,而紙殼子彈為了防止潮溼便於填裝通常使用油脂進行潤滑。在印度牛被視為神聖的動物,牛油子彈事件因此成為了印度民族起義的導火索。
雖然紙殼子彈極大的簡化了前裝槍的操作難度,但這種槍械結構依舊還是前裝燧發滑膛槍。滑膛槍就是槍管內沒有膛線,子彈是鐵球,子彈打出去超過30米後天知道會打到哪兒。這也是為什麼滑膛槍時代會有線列步兵這種排隊槍B的戰術了,因為如果士兵全分散開不衝鋒,仗打三個月也打不完,雙方給養都承受不了。所以想要短時間拿下目標區域,只能雙方排槍齊射,拼紀律和意志力。若有一方膽怯逃跑,那麼另一方集火就能擊潰對手;若雙方意志力都很強,那就刺刀見分曉吧。
線列步兵戰術,來自電影《愛國者》
19世紀法國奧爾良獵兵隊上尉克勞德·愛迪爾內·米涅開發出了一款具備膛線的前裝速射槍,雖然膛線的設計早在15世紀就有歷史記載,但米涅槍的出現徹底宣告了傳統滑膛槍時代的終結。米涅彈的彈頭直徑略小於槍膛直徑,這樣大大簡化了裝填的難度。這種子彈末尾採用軟木材質,在火藥爆炸時被氣體擠壓膨脹後使得整個槍膛具備了良好的氣密性。由於具備膛線的米涅槍具有傳統滑膛步槍無法企及的精確度,且裝填速率相較以往大幅度提高,因此這種設計迅速被歐洲各國採用,線膛槍從試驗性槍枝變為了各國的主要武器。
米尼彈
在解決了射擊精度問題後,設計師們希望進一步簡化子彈的裝填流程。19世紀中葉德國人德萊賽發明了通過撞針敲擊底火引燃發射藥射出彈丸的後裝彈藥,這一划時代的發明徹底改變了火槍的使用思路。自此火槍手不必在完成射擊後呆呆的站在地上從槍口捅入彈藥,後裝火槍的射速和易用度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這也是普魯士人連續打贏普丹戰爭、普奧戰爭的原因之一(普法戰爭雙方都是後裝槍,勝負主要是戰爭動員、普魯士後裝炮法國前裝炮,戰場指揮的原因),後裝槍對前裝槍完勝。
普奧戰爭中,使用後裝槍的普魯士士兵可以臥倒裝填彈藥,而使用前裝槍的奧地利士兵卻只能站立或跪立裝填
後裝槍要在槍械後部設計為可開閉的活動結構,這會導致火藥氣體氣密性的損失。法國人裡福瑟在後裝紙殼彈藥的基礎上將紙殼換為銅殼,依靠銅的延展性來解決氣密性問題。此時的子彈已經與我們如今使用的子彈沒有太大的區別了。
這時步槍已經具備我們印象裡步槍的雛形了,但子彈依舊使用黑火藥,射擊時依然會造成大量的煙霧。1884年法國化學家P·維埃利發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種無煙火藥。無煙火藥的爆炸效能遠遠高於傳統黑火藥,且燃燒爆炸後殘渣極少且較少產生煙霧。因此這種火藥迅速替代了黑火藥在槍彈中的地位。由於其更好的爆炸效能,傳統鉛彈會在槍膛內急速加熱後輕微融化掛在膛線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在鉛彈上披了一層熔點更高更堅硬的銅來保護膛線。至此子彈的發展已接近完善,時至今日所有子彈都是在這個基礎之上進行設計的。
保羅·瑪麗·歐仁·維埃利
相信所有玩家都能隨口說出幾個常見的子彈口徑,例如7.62mm或者5.56mm,9mm手槍彈。這裡要說下,衝鋒鎗的定義就是使用手槍彈的自動槍,像自動步槍使用的都是步槍彈,所以很多口徑相同的手槍和衝鋒鎗子彈是可以通用的。口徑有多種,但是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子彈口徑是怎麼定義的。
通常情況下子彈口徑是槍管陽膛線的直徑,事實上真正的子彈彈頭為了氣密性要求其直徑是要略大於槍管陽線直徑的,正是陽線直徑決定了口徑的命名。除去子彈彈頭直徑外還有一個指標值得注意,就是彈殼的長度,我們通常說的北約5.56mm子彈準確來說應該稱之為5.56x45mm,即彈頭直徑約5.56mm(實際大小5.69mm)彈殼長45mm。因此北約和蘇制的7.62步槍彈雖然看上去都是7.62,但事實上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彈藥,北約為7.62x51mm,蘇聯為7.62x39mm。除此之外在彈藥口徑定義時有時還會使用英寸來進行定義,例如沙漠之鷹使用的.50英寸,MA911使用的是0.45英寸。與沙漠之鷹相似的還有二戰中最好的栓動步槍之一的「老李」李恩菲爾德,這把槍使用的.303 British彈藥換算為公制後剛好為7.7mm,因此它在國內有一個更為響亮的名稱「英七七」。
我們再聊聊近代口徑的發展史,在一戰、二戰時各國普遍都在考慮將自己的子彈做的越大越好,因為大口徑彈藥可以容納更多火藥以實現更大的殺傷與更遠的射程。當時常見的有美國的.30-06(英寸),英國的.303british(英寸),日本三八大蓋使用的有坂6.5mm步槍彈,德國的7.92x57mm毛瑟步槍彈等。
不是所有木製槍身的步槍都叫98K
二戰時就有人意識到如此大威力的步槍彈毀傷效果並不理想,例如三八大蓋的威力就過於巨大,造成的結果就是一槍命中後僅僅是在人身上穿出個彈孔而無法擊殺敵人。大威力步槍在白刃戰時更可能因為巨大的穿透力,穿透敵方後再次對友軍造成傷害。因此在二戰時就有對中間威力步槍彈的測試,德國人就將7.92x57mm毛瑟彈縮短為7.92x33mm。
戰爭結束後各國紛紛開始小口徑步槍彈的研製,相較傳統步槍彈小口徑步槍彈,其由於彈頭較小因而可以實現更高的槍口初速,而更小的火藥量能減少後座力提高射擊精度,而且可能攜帶更多的彈藥。相對大口徑步槍的貫穿傷害,小口徑彈藥在擊中人體後會急速翻滾因此殺傷力實際上更勝一籌。因此在二戰後各國都掀起了小口徑彈藥的換裝風潮,例如北約的ss109 5.56x45mm,蘇聯的5.45x39mm,我國的5.8x45mm等。
北約5.56mm彈藥
蘇聯5.45 x39mm彈藥
中國5.8x45mm彈藥
不過小口徑風靡世界50年以後,美軍小口徑步槍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山地、沙漠地區的表現並不好。因為小口徑步槍的有效射程為400米,最佳射程只有150-200米,但在阿富汗山地交火距離往往有5、600米,尤其與對手的AK47(7.62口徑)相比射程、威力都有明顯劣勢。所以近期美又再開始研發6.5/6.8mm的中間口徑彈,但想全面換裝不太現實,畢竟威力不及7.62,重量成本不及5.56,容易高不成低不就;而且更換初衷也是因為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戰場環境,一旦換裝就是幾百萬條槍、生產線的錢啊。
這個交火距離,小口徑步槍力不從心
看過這篇文章後,想必大家一定能理解為什麼在早期的CS中會出現不同槍械間為什麼會共用彈藥了。沒有好彈藥就不會有好步槍,也許在將來更加新穎的彈藥設計會進一步推動人類槍械的發展,不只是HK的無殼槍G11哦~~
微博活動#請回答1999#已開啟,歡迎大家到@CSGO 微博參與哈,微信公眾號活動近期開啟,敬請期待
公眾號回覆:男人槍,看《男人槍》全系列
壓槍 | 急停 | 準星 | 練槍 | 跳躍 | 設置 | 控制臺 | 段位 | ECO | 深度教學
皮膚 | 磨損 | 合成 | 創意工坊 | 印花 | 紀念包 | 大行動 | 段位 | 地圖塗鴉
戰隊 | 選手 | 比賽 | 競猜 | 壁紙 | 主播馬一樣 | 壯哥說的對 | 投稿 | 生化
CSGO未解之謎 | 槍械選擇 | 地圖寶典 | 入門 | 客服 | 小地圖 | 優化 | VAC穿點 | 刀說 | 男人槍 | 滑鼠 | 社區服 | 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