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稀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首次實現了石墨稀在室溫條件下的自旋過濾

2021-02-18 大國重器高端電子元器件

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的研究團隊將一層石墨烯置於鎳層和鐵層之間,製造出了首個能在室溫條件下實現自旋過濾的薄膜結點設備,該研究成果將有助於下一代磁隨機存儲器(MRAM)的研製,在MRAM中,自旋極化脈衝將控制磁位在0和1之間跳轉。


圖為自旋過濾原理示意圖

電子具有電荷和自旋兩個屬性,現今的微電子技術只利用了其電荷屬性,而在新興的自旋電子學中,電子自旋將取代電荷成為信息的載體。石墨烯在自旋電子學中具有不同尋常的歷史,起初,石墨烯並沒有被各種應用納入考慮範圍,因為當它被展平後,電子的旋轉並不受影響,方向仍然是隨機的。然而大量的研究項目改變了人們的這種想法,其結果表明,石墨烯在自旋電子學的應用中有著諸多潛在的可能。

自旋過濾是一種可以得到高度自旋極化的電荷載體現象。從本質上說,新的設備就像一種濾波器,只允許擁有某種自旋形態的電子通過,而阻止其他自旋形態的電子,從而確保了電子的上、下兩極彼此區別開,形成數字邏輯「0」和「1」。

在這種分層結構中,自旋過濾現象是石墨烯與晶體鎳膜的量子力學性質相互作用的結果。當鎳和石墨烯層對齊時,只有特定的自旋方向的電子能夠從一個材料轉移到其他材料。

該研究主要負責人、海軍研究實驗室材料科學與技術分部的Enrique Cobas博士說:「自旋過濾效應在很早以前就被理論預測過,並且被認為只存在於低溫環境的高阻抗結構中。新的研究成果表明,該效應也可以在室溫條件下、在非常低阻抗的設備組合中工作。」

在發表於美國化學學會《納米》期刊的論文中,科學家們進行了疊層石墨烯薄膜導電性及其與其他材料的相互作用的研究。為此,他們提出了在光滑的晶體鎳合金薄膜上直接生長多層石墨烯的方法。這一過程保留了鎳合金薄膜的磁特性,從而科學家們可以將薄膜變成結點陣列。

該項目研究成員、海軍研究實驗室材料科學與技術分部的Olaf vant Erve博士表示:「該研究還有提升的空間,理論證明,當很好的調節石墨烯層的數量之後,該效應的效果還可以提高一個數量級。然而,目前的模型不包括發生在鐵磁觸點內的自旋轉換。在考慮到這些影響後,我們已經接近在石墨烯層中百分之百自旋極化的理想情況,使我們能夠改變我們的設備的形狀和材料,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相關焦點

  • 前沿播報 | 世界首個超材料「鏡像」量子比特、衛星通信光學數據機、聲波製造超微型光二極體、室溫下將自旋信息轉化為光信號…
    該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日的《自然·通訊》雜誌上。NASA研發衛星通信光學數據機,以大幅提高空間通信傳輸速度和數據量自由空間光學和光纖雷射技術可實現地面與衛星之間的端到端光通信,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正在不斷開啟利用雷射技術進行空間通信的新時代。
  • 化學所劉雲圻院士在二維COF/石墨烯複合薄膜材料製備獲進展
    研究析氫反應(HER)催化劑,用於高效產氫對於緩解能源危機、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戰略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 深度解讀基於石墨材料的烯氣體傳感器
    第三,石墨烯的電荷載流子有靜止質量為零靠近其狄拉克點和石墨烯在室溫下表現出顯著的高載流子遷移率,使得石墨烯比銀導電並具有在室溫下的物質中是最低的電阻率。 在紫外光照射下,這兩個末端的傳感裝置可以實現超高靈敏度。NO的LOD為通過測試,低至158 PPQ,並且該值是比由一個基於CNT的傳感器相同的條件下達到較低的3倍左右。此外,該傳感器也顯示高的表現上檢測其他氣體,包括NH 3,NO 2和NO時,在38.8〜136個百分點的範圍內的檢測限。
  • 東芝、A123、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ARL的固態電池之路
    美國陸軍研究實驗室(US Army Research Laboratory,ARL)電化學材料專家Arthur Cresce在AABC 2019上發表了演講(圖2)。Arthur Cresce所在實驗室正在開發高安全性且幾乎沒有包裝限制的電池技術。如果使用該技術,則可以簡化電池組的包裝,並且可以通過減輕重量來提高電池組的能量密度。
  • 填補實驗空白:首次用原位XRD監測到石墨中Li濃度梯度變化
    【研究亮點】本文首次通過實驗觀察到石墨負極中鋰離子濃度梯度的存在,填補了這一領域只有理論假設,而沒有實驗數據的空白。., 1997, 27, 846–856.)認為,在高倍率下電池內部會發生嚴重的鍍鋰、動力學損耗及鋰離子濃度梯度導致的電池極化,這些梯度既發生在電解質中,也發生在石墨電極中。鋰濃度梯度說來簡單,但事實上,它是與Li+擴散係數、插層速率、離子遷移數、電極厚度(t)、孔隙率(ε)和彎曲率(τ)相關的一個複雜函數。
  • 深度解讀「人類首次實現室溫超導」:思路並無突破,中國並不落後
    「最終總有一天,我們有希望在這一類材料裡面達到室溫下穩定的超導材料,而不再需要這麼高的壓力條件,那個時候超導研究的歷史性突破就真的實現了。」室溫超導體材料能夠在無需冷卻的條件下零電阻導電,一旦實現,將對我們的電網基礎設施、高精尖物理科研設備、量子計算、通信設備等諸多領域產生革命性影響。
  • 【裝備】石墨炸彈是一種什麼樣的炸彈,究竟厲害在何處?
    而打擊這些目標的武器也應運而生,今天我們要說的石墨炸彈就是一種針對供電網絡的秘密武器。我們都知道,石墨就是碳元素的一種形態,它極易導電因此在經過加工後可以損壞電子器件、導致電力癱瘓,因此石墨炸彈又稱斷電炸彈,俗稱"電力殺手"。美軍在轟炸科索沃的軍事行動中就曾大量使用石墨炸彈,這種石墨炸彈型號為BLU-114/B,是一種集束炸彈的子彈藥。
  • 國產「電力殺手」石墨炸彈亮相,覆蓋5000平方米,一枚毀滅一座城
    從外表上來看,石墨炸彈與普通的炸彈幾乎沒有什麼差別,因為這種炸彈的主要原理是將石墨裝載在炸彈或者飛彈的彈頭中。雖然石墨是一種常見的材料,我們日常使用的鉛筆芯主要成分就是石墨,但是石墨炸彈中所用到的石墨卻更高級。
  • 深度解讀「人類首次實現室溫超導」:思路並無突破,中國並不落後 | DeepTech深科技
    「最終總有一天,我們有希望在這一類材料裡面達到室溫下穩定的超導材料,而不再需要這麼高的壓力條件,那個時候超導研究的歷史性突破就真的實現了。」這篇刊登在《自然》封面的研究,和之前的研究思路並沒有太大區別,它唯一的重要性就是把臨界溫度紀錄又提高了。「最終總有一天,我們有希望在這一類材料裡面達到室溫下穩定的超導材料,而不再需要這麼高的壓力條件,那個時候超導研究的歷史性突破就真的實現了。」室
  • 國產石墨炸彈有多猛?不傷人但能癱瘓一座城!
    >石墨炸彈的武器首次應用在戰場上,當時美軍向伊拉克發射了大量石墨炸彈,造成伊拉克85%電力系統癱瘓,這款非常規武器由此名聲大噪,成為各國關注的重點。說起威力巨大的炸彈,大家都會想到的原子彈或者是氫彈這些核武器。但是有一種炸彈威力極大,它不像核彈那樣造成毀滅性的傷害,但是一旦使用就能在無形之中毀滅一座城,它就是石墨炸彈。
  • 「石墨炸彈」對電力系統到底是怎樣毀滅性的存在?
    美軍曾經在伊拉克、塞爾維亞、委內瑞拉等國使用過石墨炸彈,會造成80%左右的電力系統被摧毀。石墨炸彈1991年1月17日至2月27日期間,以美國為首的盟國部隊開始打伊拉克,由數百架戰鬥機、偵察機、加油機、轟炸機等組成的編隊轟炸伊拉克。
  • 內蒙古新材料發展方案:鼓勵發展石墨烯、負極材料、金剛石、石墨電極等項目
    產業規模方面,到2025年,力爭實現以下目標:鋼鐵材料產能400萬噸以上、有色金屬材料產能200萬噸以上、稀土新材料產能20萬噸以上、矽材料產能100萬噸以上、建材及非金屬礦物材料產能160萬噸以上、碳材料產能100萬噸以上、化工材料產能200萬噸,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2300億元左右。
  • 自旋卡諾電子學研究進展
    此外,該理論計算出的室溫下的Cu(Au)的自旋能斯特流較大,有利於在實驗上實現。3.4 Pt的近鄰效應在最近的自旋澤貝克效應實驗中,Pt因為其較大的自旋軌道耦合效應被廣泛使用。然而Pt 是非常容易被磁化的,這為我們分析實驗結果增添了更多不確定因素。
  • 號稱電力殺手的石墨炸彈威力多大?我國啥水平?如何防備?
    美國CBU-94型石墨炸彈攻擊模式示意圖。     石墨炸彈是一種專門用於攻擊供電系統的炸彈,其破壞原理是石墨炸彈在目標上空爆炸後會釋放出大量的石墨纖維,它們隨風飄動,附著到變壓器、輸電線等高壓設備上,造成短路,從而使供電中斷,故石墨炸彈又稱斷電炸彈。   美國是最早將石墨炸彈運用到戰場上的國家。
  • 不傷人的「石墨炸彈」厲害在哪?一枚就震懾強敵,我國能破解嗎?
    到達電力設備後,碳纖維也就開始真正地「工作」了。二、「石墨炸彈」在戰爭中的表現在冷戰時期,忌憚蘇聯的軍事實力,美國就研製了這種石墨炸彈,當然,石墨炸彈並沒有在蘇聯投放過。我國由於技術還不成熟的原因,在2009年,才將石墨炸彈研製出來。中國研製的石墨炸彈可以大範圍地實施覆蓋。整個炸彈由每枚內置32枚經過特殊處理的碳纖維的147枚子彈頭構成。這些石墨炸彈被投放引爆後,碳纖維飄落下,就對敵方的電力設備進行覆蓋和破壞。
  • 為什麼火箭發射會稀裡譁啦掉渣?飛彈發射掉不掉?|軍情晚報
    2003年2月,美國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在升空階段,由於外儲燃料箱上一個不大的隔熱泡沫脫落,砸壞了哥倫比亞號左翼上的一塊隔熱瓦,導致在返回時太空梭解體,7名航天員犧牲。不過在我國還算比較穩妥,因設計先進,在起飛階段開始脫落,速度不是很快,危險性不大。
  • 中國石墨炸彈威力有多大:一枚就能癱瘓整個城市
    這型武器就是中國的石墨炸彈!"石墨炸彈又成為「電力殺手。」因其不能殺傷敵軍的士兵而得名天下!石墨炸彈是經過精心處理的碳纖維絲製成的,每根碳纖維絲的粗細比頭髮絲都細,僅僅千分之一釐米。可別看這千分之一釐米的碳纖維,其殺傷力絕對不容小覷。
  • 不同類型碳源爆轟合成聚晶金剛石特性研究
    不同類型碳源爆轟合成聚晶金剛石特性研究張世瀟,仝 毅,商士遠,黃風雷(北京理工大學 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北京 100081)摘要:以乾餾秸稈和石墨為外加碳源,選用8701炸藥提供能量,採用直接爆轟法合成金剛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