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繩島戰役丨鋼鐵暴風中的殘酷數字

2021-02-07 Discovery探索頻道



(Discovery探索頻道《背水一戰》節目精彩片段)


羅伯特·李將軍曾說:「戰爭如此殘酷是件好事,否則就會有人喜歡它。」


沒有經歷過戰爭的人大概無法體會戰爭到底有多麼殘酷,我們只能從歷史資料中感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血腥窒息。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不過再多的語言也無法重現當時的景象,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二戰太平洋戰場上的衝繩島戰役,去一窺戰爭的殘酷。




為期82天的衝繩島戰役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盟軍代號「冰山行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這場戰役被稱為Typhoon of Steel,在日文中被稱為「鐵雨」或「鋼鐵暴風」,代表了這場戰役高密度的火力和龐大的戰艦車輛數量。



(英國皇家海軍的轟炸機和戰鬥機正在怨仇號航空母艦甲板上待命出擊)


衝繩島戰役是太平洋戰場上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在這個只有100多公裡長的島嶼上,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盟軍的人員傷亡超過8萬人,同時,數萬名當地平民喪生、受傷或被迫自殺。

1995年,衝繩政府在摩文仁立碑,命名為和平的基石,這個地方是當時衝繩島東南部最後的戰場。紀念碑上列出了所有在戰鬥中死亡的已知外國和日本軍人及平民的名字。截止2008年6月,它共列出了240739人的名字。



(衝繩戰跡國定公園中和平的基石)


1945年,美國的中部太平洋戰爭已經進行了3年。美國的陸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橫掃整個太平洋地區,逐一攻克日本防禦森嚴的小島。攻克衝繩島將為美軍計劃於11月1日展開的大規模攻打日本本土的戰鬥提供至關重要的集結地。


這個島嶼在過去的1000多年來從未淪陷,也是日軍反撲的最後一個希望。在戰爭結束之後,島上90%的建築被完全摧毀,美麗的熱帶景觀,變成了「一個布滿泥濘、腐爛和蛆蟲的地方。」



(衝繩島上戰後一瞥)


神風特攻隊是在二戰末期日軍中途島海戰失敗之後,為了對抗美國海軍強大的優勢,利用日本「武士道」精神,按照「一人、一機、一彈換一艦」的要求,實施自殺式襲擊的特別攻擊隊。


在歷時三個月的衝繩島戰役中,日軍一共出動了1900架神風特攻隊自殺飛機,擊沉數十艘盟軍艦艇,導致超過5000名水手陣亡。


(美國碉堡山號航空母艦被神風飛機重創)


海軍中將C. R. Brown曾這樣描述神風特攻隊的進攻:「這樣一個如此地與我們西方哲學所背離的場景,它所帶來的是一種催眠般的入迷。我們不像是攻擊的受害者,倒像是懷著某種冷漠恐懼的目擊者,以觀看一幕令人驚嘆的奇觀的心情,目睹每一架神風飛機下衝。那一刻我們忘了自己,惟在思索著天上的那一個人是怎樣的心態。」



(參加衝繩島戰役的神風特攻隊隊員,平均年齡17歲)

衝繩島戰役是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經歷的最血腥的戰役,也是二戰中第二血腥的戰役,僅次於1944年底的對戰納粹德國的突出部之役。美軍在整個戰鬥中受到有史以來最高的48%傷亡率,其中有超過20000名士兵因此戰患有神經衰弱,約有14000人因此退役。



(第6海軍陸戰師在衝繩島上的合影)


而對於日軍來說,大約有107000名戰鬥人員傷亡及7400人被俘,有些士兵實行切腹自殺或者引爆身上的手榴彈,另有約20000人被活封在洞穴內。


最為殘酷的大概是衝繩平民的傷亡:美軍數字顯示戰役中有142058名平民傷亡,其中包括炮火、空襲和被日軍強迫服務和強迫自殺。在衝繩島戰役中,日軍利用平民作為人盾抗擊美軍,以及沒收食物導致大規模的飢餓,並在戰役失敗後強迫平民集體自殺。



(兩名海軍陸戰隊士兵與衝繩孤兒分享一個散兵坑)


雖然日本敗局已定,但日軍在衝繩島等地區的瘋狂抵抗導致了大量盟軍士兵傷亡。出於對盟軍士兵生命的保護,迫使日本儘快投降,美軍停止了已制訂好的登陸計劃,並決定對日本進行原子彈轟炸。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軍對廣島和長崎分別投擲一顆原子彈,兩座城市的許多建築都無一倖免。包括當日即刻死亡以及長期併發症死亡的日本民眾和軍人在內,兩顆原子彈共導致數十萬人死亡。長崎原子彈爆炸的6天後,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



(長崎蘑菇雲)


戰後,關於原子彈的使用一直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原子彈是暴行,應當譴責;也有人認為原子彈結束了戰爭,拯救了更多的生命。2005年5月24日,當年參與了「曼哈頓計劃」的原子彈先驅彼得·拉克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人們現在之所以對原子彈感到恐懼,部分原因正是他們從廣島和長崎身上,真真切切看到了原子彈所能帶來的巨大災難,也正是這種恐懼,使得人們在今天不敢動輒使用核武器。」


無論如何,世界大戰已經結束,而戰爭帶給人類的傷痕會永遠留在歷史中,卻讓我們更加理解和平的珍貴。

(部分圖片和資料來自維基百科相關詞條及網絡)


在明天(5月18日)至5月20日三天全國《探索》欄目播出的《背水一戰》中,我們將跟隨二戰老兵們的回憶,重新體驗發生在安特衛普、塔拉瓦和衝繩島的血腥戰鬥,和那些戰爭背後的故事。




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你的朋友們,一起來感受衝繩島戰役的殘酷數字,並關註明日起在全國《探索》欄目播出的《背水一戰》。


長按指紋自動識別關注我們,

探索不一樣的世界!


回復以下關鍵詞,探索更多:

彗星丨無言丨宇宙色彩丨秋分丨星空丨SHARK丨少數派丨群體丨大霧山丨自拍丨大尺度丨運行中國

相關焦點

  • 血戰太平洋之衝繩島戰役
    1945年4月到6月中旬,10萬美軍登陸部隊和日軍第32軍在衝繩島展開了一場極其殘酷的作戰
  • 衝繩島戰役中,美軍佔據著絕對優勢,為何仍付出了7.5萬傷亡代價
    此時的美軍開始為進攻日本本土做準備,而距離日本本土僅有560千米,被稱為「太平洋上的基石」的衝繩島,便成為了美軍最為理想的跳板。於是,美國開始調動大量兵力,於1945年4月發動了衝繩島戰役。然而,令美軍怎麼也沒有想到的是,在這場長達三個月的戰鬥中,美軍雖然具有著絕對的海上和空中優勢,但仍然付出了高達7.5萬美軍傷亡的代價,從而成為了二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
  • 衝繩島戰役,挑白旗走向美軍的比嘉富子,戰爭結束後過得如何?
    衝繩島戰役是日美太平洋戰爭中最慘烈的戰役之一,也是美軍為數不多的慘勝。衝繩島戰役中,曾經有一位日本女孩在戰役尾聲挑著白旗向走向美軍的陣地,後來這一畫面被美軍拍攝了下來,並在之後刊印出來,給世人巨大的衝擊。那麼,挑白旗走向美軍的那個日本女孩,後來怎樣了?
  • 衝繩島戰役,對日本的「破門之戰」!
    衝繩島戰役是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 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直至6月中旬結束為期八十二天。
  • 太平洋戰爭中規模最大,最慘烈的兩棲登陸行動--衝繩島戰役
    因為當年的衝繩島戰役打的實在是慘絕人寰,衝繩島戰役又被稱為「冰山行動」又有「鐵雨「之稱;美軍在前幾次戰役(如硫磺島戰役)中已經見識到了日軍頑強的生命力。);對戰已經同時失去制空權與制海權的10萬日本守軍;但這場戰役還是從1945年4月初打到了到同年6月底才結束,日軍在這場絕對劣勢的戰役中竟堅守長達82天之久。
  • 衝繩島戰役中最慘烈的一場戰鬥:第三十二軍將美軍拖入鬼門關
    美軍登陸衝繩島的瞬間以來,在太平洋的整個戰場上進行了最激烈的戰鬥。 這是一場雙方犧牲慘重的大會戰。 衝繩戰役中日軍防衛部隊110000人,美軍548OOO人,其中有1500艘軍艦參戰,這場戰鬥從一開始就決出勝負。 但是,日軍頑強抵抗,直到無處可逃的時候才結束這場戰爭。
  • 慘烈的衝繩戰役:村民集體自決,14萬平民喪生
    美國的航母在1945年衝繩戰役中,艦橋遭自殺式攻擊,衝繩島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資料圖片啟示錄我也許以後都無法見到母親了。媽媽,請再讓我看下你的臉。我什麼遺物也不想留下。
  • 衝繩島戰役,為何被稱為美軍在太平洋上最慘烈的一次戰役?
    駐守衝繩的陸軍中將牛島滿準備利用衝繩古代墓地中連通的地道這一有利條件去對付美軍。持續的激戰,讓衝繩島簡直成了人間地獄。島上屍橫片野,硝煙瀰漫。在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後,美軍最終佔領了衝繩島的首府首裡城。登陸指揮巴克納中將向牛島滿發送勸降訊息,但牛島滿視若罔聞。
  • 衝繩島戰役老照片:10萬日軍只存活7千人,看看這些慘烈鏡頭
    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衝繩島戰役爆發於1945年4月上旬,美軍為了奪取該島出動了24萬兵力,發動了太平洋戰爭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戰,在兵力、軍事武器對日軍採取了雙重壓制,可最終雖然獲得了勝利,但美軍依舊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 衝繩島戰役究竟有多慘烈? 日軍士兵的戰地日記記錄下當時畫面
    終於,在1945年4月1日衝繩島戰役徹底打響。美軍自登陸衝繩島的那一刻起,打了整個太平洋戰場上最艱苦的一仗,這是雙方犧牲慘重的一次大會戰。在衝繩之役日軍防衛部隊有110000人,美軍為548OOO人,其中1500艘軍艦參戰,這場戰役從一開始就已經決定了勝負。但日軍頑強抵抗,直到打到無路可逃之時才結束這場戰爭。
  • 血戰鋼鋸嶺——二戰中的衝繩戰役
    8個師發動登陸衝繩島的戰役,準備以衝繩為基地進攻日本本土。 該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為期82天的戰鬥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直至6月中旬結束。 美軍將這次戰役稱為Typhoon of Steel,鋼鐵颱風。日軍將這次戰役稱為鉄の雨,鐵雨。這場戰役中,日軍傷亡超過10萬人,美軍8萬,另有10萬衝繩居民死於戰爭或在日軍逼迫下自殺。
  • 破門之戰—衝繩島戰役
    日軍決心集中使用海空力量,摧毀美太平洋艦隊主力於衝繩島附近海域;以陸軍部隊堅守衝繩島,爭取時間,加強本土防禦準備。日軍守島部隊為第32集團軍下轄的2個師團和1個混成旅團,約5萬餘人,由牛島滿陸軍中將指揮。防禦重點在島的南部,以首裡為核心構築有牧港、首裡兩道防線,在西北端八重嶽、與座嶽地域構築有第3道防線。每道防線都依託丘陵地構成多層次的堅固防禦陣地。
  • 出席衝繩島戰役70周年紀念,安倍的表情有點怪怪的
    紀念衝繩島戰爭結束70周年,安倍尷尬出席為紀念衝繩島戰役結束70周年,衝繩島本周二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活動
  • 衝繩島戰役究竟有多慘烈,看美軍老兵講了這個故事就懂了
    衝繩島戰役然而,好不容易攻破的砂糖塊高地,此時已經變成了人間地獄。因為,三天三夜的肉搏戰,美軍付出了4000多人的慘痛代價。戰鬥疲勞症是指在戰爭中,軍人產生極大的心理壓力,引發失能性的心理反應,使患者不能再戰鬥。
  • 《鋼鐵收割》:下一部靠Mod翻身的RTS大作?丨觸樂
    遊戲正式版包括單人戰役、遭遇戰、多人協作和多人對戰等遊戲模式,支持中文。玩家率領一支由步兵和重型機甲組成的部隊,目的是在戰火熊熊燃燒的歐洲戰場中立足。《鋼鐵收割》最大的亮點就是多樣的柴油朋克風格機甲。遊戲中出現了20多種造型各異的柴油機甲,由著名波蘭插畫師雅庫布·羅扎爾斯基(Jakub Różalski)創造。在過去的幾年中,羅扎爾斯基以他的畫作聞名於網際網路,他的作品結合了造型誇張、詭異的柴油機甲和東歐的田園風景。《鋼鐵收割》中的另類歷史「1920+」世界觀就來自羅扎爾斯基前些年參與設計的桌遊《鐮刀戰爭》(Scythe)。
  • 硫磺島戰役中,日軍只有兩萬多人,為何能夠抵擋美軍那麼久?
    前兩年上映的《血戰鋼鋸嶺》,以及剛剛上映的《決戰中途島》都展現了太平洋戰爭中的激烈對抗,在太平洋戰爭中,以硫磺島和衝繩島的戰役最為慘烈。
  • 歷史丨這一役傷亡慘烈!美軍司令中炮殞命 日軍守將剖腹自殺
    戰役從1945年3月18日美軍航母編隊襲擊九州開始,至1945年6月22日衝繩島戰鬥基本結束,共歷時九十多天,以日軍失敗告終。美軍為此戰投入總兵力達40萬人,各種艦艇1500餘艘,飛機2000餘架,戰役總指揮是第五艦隊司令斯普魯恩斯海軍上將。
  • 「鋼鋸嶺」背景——艱難血腥的衝繩島之戰
    (衝繩島戰役地圖。)美軍進攻衝繩島的戰役代號是「冰山」。1945年3月24日,美軍戰艦開始對衝繩島上的重要地面目標進行炮火壓制。29日,「密西西比號」戰列艦對首裡進行了炮轟,徹底摧毀了這個古城的全部地上建築,使得五百年琉球文化的精華瞬間化為烏有。
  • 中美兩國都不願提及的長津湖戰役,竟如此殘酷!
    長津湖戰役,作為整個朝鮮戰場局勢被徹底改變的重要拐點,因其過於殘酷的事實,成為「中美兩國都不願提及的血戰」。
  • 衝繩戰役——「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世界經典戰例
    1945年,太平洋戰爭末期,美軍在衝繩島對日軍進行的登陸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