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臺灣人終於想起了被地鐵爆炸案支配的恐怖……居然連安檢都沒…

2021-02-18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徐書婷綜合

臺北松山火車站爆炸案已致26人受傷,這次,臺灣媒體終於意識到:學習大陸,加強地鐵安檢,刻不容緩。

9日,臺灣中時電子報稱,臺北松山火車站7日發生爆炸,造成26人受傷,震驚全島。從2014年的臺北捷運殺人案,到近日的松山火車站爆炸案,臺灣公共運輸安全引發質疑,臺灣資深媒體人彭蕙仙公開建議:建立實名制搭乘制度、提高見警率及安檢措施,應是可考慮的方向。

彭蕙仙舉大陸為例,指出大陸地鐵與火車站早已採用「進站一律安檢」措施。

2008年北京奧運後,每座地鐵站的驗票閘門前都設有X光機,乘客進站必須把隨身物品放入X光機,由安監人員檢測。

火車站部分,市級及省會等主要車站,實行「實名制」驗證驗票。乘客必須寫道購票時所使用的有效身份證件,站務人員會查驗「票、證、人」,3者一致才可進站乘車。

臺灣安檢有多松?

說起來,你會覺得在開玩笑。

2014年,有臺灣媒體報導稱,在臺灣出入境非常容易。比如在桃園機場,記者實測海關人員平均15-30秒就能放行一人。反觀日本海關,觀察一個人就要2到3分鐘。有資深導遊爆料:「東南亞國家幾乎把臺灣當成小金三角,只要沒人舉發,夾帶毒品出入關,輕而易舉。」

相比之下,帶刀具、柴油、活貓什麼的出關,都是小兒科啊~


柴油


X光照出來,還是沒發現

臺媒曾報導,因安檢人員不遵守程序,讓一名男大學生背著一把長約15公分的刀就出境了,直到在北京坐地鐵才被檢出……

直到2015年,伊斯蘭國發布的一段影片中點名臺灣,臺灣的地鐵、高鐵、機場才暫時加強安檢。但也只是暫時加派巡邏人員,未形成固定機制。

2014年,「臺北地鐵殺人案」發生,奪取四條人命,除了為保障兇手人權展開「廢死」大討論,臺灣媒體也在猶豫,是否要像北京、上海地鐵一樣,增加提醒安檢的廣播,倘若拷貝北京安檢形式,是否可行?

比如臺灣東森新聞,曾借一位到北京旅遊的臺灣遊客之口,對地鐵安檢持懷疑態度:

該遊客說北京地鐵裡廣播的「一分安檢、十分安全」的口號,是「洗腦式」的……

她認為如果在臺北捷運也如此,「代表信任感即將在這個社會崩潰」。

最後表示,還是懷念臺北捷運的好,那是一種「乘客與乘客之間的信任感」。

想說,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是一回事,對可能的危險視而不見是另一回事吧……

此次,面對又一起公共運輸慘案,東森新聞發文質疑:「即使發生了鄭捷隨機殺人案,仍未引進安監系統,僅加派人員巡邏。風頭過了,就又鬆懈,這樣的防範措施,只能治標不治本。這次爆炸案是發生在臺鐵,如果發生在時速280公裡的高鐵上呢?」

終於啊。

本文來自政經資訊新媒體觀察者網

聯繫·合作:2920915625(QQ)

微信公眾號可以像聊天那樣置頂了,想試試嗎?長按公眾號就能設置

回復「置頂」獲取方法!

相關焦點

  • 俄羅斯聖彼得堡地鐵爆炸事件,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俄羅斯總檢察院隨後將此次爆炸定性為恐怖襲擊事件俄羅斯方面宣布,聖彼得堡從4日開始將全城哀悼三天,悼念這次地鐵爆炸事件中的死難者。▶ 俄羅斯當地時間4月3日下午14:40分左右,一輛從聖彼得堡「乾草廣場站」駛向「技術學院-1站」的地鐵發生爆炸。據內部人士稱,該起爆炸由小型自製裝置引起,爆炸當量約200-300克TNT,其中還有鋼釘等破壞性物品。
  • 那一天,名偵探們終於想起了被守則支配的恐懼
    嗯,正常情況下應該是這樣的,完全沒毛病!不過偌大的推理圈,難免會出現一兩個骨骼清奇的名偵探,比如下面這個帥氣的後腦勺的主人:日劇《名偵探的守則》著名截圖因為這張流傳甚廣的神截圖,很多人慕名前去圍觀《名偵探的守則》。怎麼看出的?這不是一目了然的事嗎?編劇你在逗我們?
  • 觀察 倫敦地鐵爆炸事件十年後,英國究竟改變了什麼?
    然而,就是這麼一個讓全倫敦人都應該開心的早晨,這個城市卻遭到了恐怖組織的襲擊2005年7月7日的早晨,正是倫敦上班高峰期的時候....倫敦地鐵、公交車遭到恐怖襲擊...十年後,當時發生爆炸的公交車司機作為倖存者回想起當時的場景,描述到:「我能看到的所有地方,都是人的身體部分」昨天BBC特意做了倫敦爆炸案專題,紀念那些在倫敦爆炸案中去世的人。
  • 俄羅斯聖彼得堡地鐵發生恐怖襲擊,10人死亡!(附現場視頻)
    俄羅斯聖彼得堡地鐵發生恐怖襲擊!據塔斯社報導,俄羅斯衛生部長斯克沃爾佐娃說,爆炸造成10人死亡,47人受傷。
  • 俄羅斯聖彼得堡地鐵突發爆炸已致11死45傷,倖存者講述死裡逃生經歷:「好在地鐵沒有停下來」
    一名當時坐在車廂裡的地鐵乘客回憶起爆炸瞬間仍是心有餘悸。爆炸倖存者基利洛娃:「當時傳出巨大的爆炸聲,震耳欲聾,我坐在一個鐵圍欄旁邊,我想圍欄救了我的命。當時所有人都向右倒去,不是倒在地上,而是倒在了座位上。」基利洛娃說,幸虧地鐵在發生爆炸後沒有立即停下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 紐約爆炸案「炸彈手」身份曝光 多起爆炸竟都是他一人所為?!
    剛紀念911沒幾天,9月17日的美國則猶如911一般恐怖,先是清晨,新澤西州發生鋼管炸彈爆炸,而不到24小時,晚間紐約曼哈頓又想起一聲巨大爆炸
  • 聖彼得堡地鐵遭襲,至少10人死亡50餘人受傷,現場慘烈……
    (警察在地鐵入口附近警戒)事件發生時,俄羅斯總統普京正在聖彼得堡與白俄羅斯總統舉行會談。事件發生後,普京立刻向公眾宣布,這次的地鐵爆炸案「造成了人員死傷」,並且向受害者家屬致以慰問。13:20,已經確認有至少10人死亡。13:27,收到第二次爆炸的消息,據了解,第二次爆炸的時間為英國時間12:40左右,當地時間14:40左右。13:35,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布講話,表示將會考慮所有造成此次地鐵爆炸案的可能性,並慰問家屬。14:00,聖彼得堡地鐵系統全線關閉,官方報導的受傷人數上升至50人。
  • 還原比利時爆炸瞬間,衝擊波將人瞬間撂倒現場一片血腥(附逃生手冊)
    比利時衛生部長表示,到目前為止,首都布魯塞爾扎芬特姆機場爆炸事件的遇難人數為14人,另有81人受傷。而比利時地鐵運營公司STIB-MIVB發布的最新消息顯示,在地鐵爆炸中,遇難人數上升到了20人,還有55人受傷,其中10人傷勢嚴重。比利時當局已將該事件正式定性為恐怖襲擊。
  • 這兩天紐約新澤西的爆炸案都和這個人有關,已被逮捕
    與新澤西州爆炸案「沒有關聯」?美國警方最新的調查證據顯示,這兩個結論幾乎都可以推翻了。據美聯社9月19日消息,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公布了一名紐約曼哈頓爆炸案嫌犯身份,稱28歲的艾哈邁德·汗·拉希米(Ahmad Khan Rahami)與爆炸案有關,並稱其可能「持有武器並且危險」。
  • 世界十大恐怖襲擊,每一張圖都觸目驚心……
    事件造成19人死亡,約5500人中毒,1036人住院治療。事件發生的當天,日本政府所在地及國會周圍的幾條地鐵主幹線被迫關閉,26個地鐵站受影響,東京交通陷入一片混亂。這一事件給剛剛經歷了阪神大地震的日本社會和公眾又蒙上了一層陰影。
  • 好可惜,土耳其 親歷伊斯坦堡四次爆炸現場
    ——很久以後,回想起我對伊斯坦堡的複雜感情,才明白,那就像是,我深深愛上了一個人,而她卻正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墮落的感覺一樣。
  • 4連炸!曼谷連發爆炸,多地出現可疑物,今天的曼谷人心惶惶......
    警方發言人說,根據最新調查得知,每個爆炸地點起碼有2人負責點火,有專門負責計劃分工的人,計劃好時間導致炸彈在近乎相同的時間爆炸。 據最高司法部門副發言人稱,當時,司法長官正駕車從Chaengwattana陸軍總部大樓前方離開,突然聽到爆炸聲響,起初以為是車胎爆炸,後來聽到有警察大喊,稱前方發現3枚炸彈,於是,他小心駕車後退,沒想到左側車道又發生爆炸,
  • 大年初七的悲劇列車爆炸案
    萬幸的是,我們都沒死,也沒留下嚴重的殘疾。坐在我們後面的人,基本都被炸死了。事情過去這麼多年,我還經常夢到當天的情況。每次我從夢中嚇醒,全身大汗,大聲喘氣。另一個倖存者回憶:我運氣好,當時坐在3號車廂。2號車廂爆炸後,我臉上被劃出幾道血痕,破了相,人沒事。當時我20出頭,年輕力壯,卻也嚇壞了。所有乘客連行李也不要了,紛紛跳下火車跳到林子裡面逃命。
  • 震驚世界的印度版911事件:08孟買連環恐怖襲擊案
    2001年9月11日19名蓋達組織成員劫持了4架民航客機分別衝向紐約世貿中心雙塔,五角大樓等目標,造成2749人死亡。911恐怖襲擊是二戰後美國遭受的首次空中襲擊,死亡人數甚至超過了二戰珍珠港事件人數。為了震懾美國人,恐怖分子特意選擇了911這個特殊的日子發動襲擊,甚至連美國國防核心地帶——五角大樓也不能倖免。
  • ISIS恐怖組織大起底
    2015年10月31日,俄羅斯一架客機在埃及墜毀,機上200多人無人生還。ISIS聲稱對此事負責。2015年11月13日晚,ISIS策劃了法國巴黎恐怖襲擊案,血洗巴黎巴塔克蘭音樂廳,殺死至少112人。在法蘭西體育場附近實施了3起爆炸。法國宣布進入全國緊急狀態。全國宵禁,交通戒嚴,法國全國國境關閉,所有航班取消。至少132人在這次恐怖襲擊中遇難,300多人受傷。
  • 解讀:布魯塞爾機場、地鐵站連續爆炸 附最新進展
    13人死亡,35人受傷,比利時聯邦檢察官證實,機場爆炸是自殺式襲擊。據英國媒體報導,地鐵站爆炸造成至少15人死亡,55人受傷。比利時警方稱,爆炸已造成數人死傷,但具體數字在統計當中。據英國媒體報導:比利時聯邦檢察官表示,今天一系列爆炸為恐怖襲擊。
  • 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機場、歐盟總部附近地鐵站發生連環爆炸!你要知道的都在這裡了!
    這次爆炸事件發生在巴黎系列恐怖襲擊事件主要嫌疑人薩拉赫在布魯塞爾被捕四天後。比利時警方一直在警惕任何形式的報復行動。一個目擊者告訴新華社記者,他在乘地鐵過來的時候看見前面有爆炸,都是濃煙,他直接從地鐵道裡爬出來。
  • 這個視頻又讓人想起那些年被rapper嘴炮支配的恐懼……
    前線阿珍發來自拍~是今天的MC兼DJ@BTS_twt終於終於!終於!我們豆寶寶終於破億了~!防彈MV破億之路也是彈米一起走過的花路~「超好看的臉」讓粉絲們觀賞的的紅色髮帶珍(每天必有的不帶重樣關於金碩珍帥氣逼人的新聞
  • 奧運會的起源居然是軍訓?侃侃奧運會那些事
    顧拜旦作為奧運會主席,推動了奧運會的成立,設計了奧運會會徽、會旗,與好友提出了奧運精神,被稱為「奧林匹克之父」。1972年的慕尼黑奧運會是最悲慘的一屆奧運會,這屆奧運會上,巴勒斯坦的恐怖分子襲擊了奧運村,殺害了11名以色列運動員。
  • 紐約爆炸案證實為恐襲(附自救指南)
    當地時間9月17日晚上8點40分,紐約曼哈頓切爾西區的一個繁華街區——23街和第六大道上,發生了爆炸,造成至少29人受傷,其中1人傷勢嚴重。現場實拍:此次爆炸地點位於紐約市很中心的位置,切爾西區餐廳酒吧林立,周末人流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