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雷達技術的釐米級高精度地圖

2022-01-15 微波射頻網

博世基於雷達的高精地圖,被稱為「雷達道路標誌」,它可以提供釐米級的精度,同時使用的數據量只有基於攝像頭地圖的一半。

到目前為止,在自動駕駛領域,汽車製造商和技術公司通常使用攝像機和雷射雷達傳感器來完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相比之下,雷達已經在車輛上使用了20年,它一直是障礙物檢測的駕駛員輔助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被視為定位的工具。

其實,雷達一直是被低估的傳感器。無論是博世(Bosch)等全球供應商,還是麻省理工學院林肯實驗室(Lincoln Laboratory)最近推出的Lunewave和WaveSense等初創企業,都有新的雷達技術出現。雷達技術在二戰期間首次得到廣泛應用,並於1999年由德爾福(Delphi)供應商首次部署在生產汽車上。

在過去的19年裡,博世為汽車生產了2000萬個雷達傳感器,因此對雷達並不陌生。博世與利用雷達數據為自動駕駛繪製高精度地圖。

博世將這種方法稱為「雷達道路標誌」,並認為它可以提供釐米級的精度,同時使用的數據量只有基於攝像機地圖的一半。博世正在強調他們與TomTom合作製作基於雷達的高清地圖,博世將使用它來創建雷達道路標誌,該標誌與所有傳統地圖格式兼容。TomTom的職責包括將雷達道路標誌整合到整個地圖中並進行分發。他們將這些地圖分成三層:

定位層:計算汽車在世界上的位置

規劃層:決定汽車可以採取哪些行動

動態層:動態圖層中保存有關任何快速變化的交通狀況(如交通擁堵,施工工作和危險或可用停車位)的信息。

這是令人興奮的工作,因為高清(HD)地圖通常是雷射雷達的領域。雷射雷達點雲用於生成地圖,車輛可以通過該地圖比較以後的傳感器讀數。

一些工作已經嘗試用相機數據構建這樣的地圖,Visual SLAM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相比之下,從雷達數據構建高清地圖的工作相對較少。這使博世的努力變得新穎而令人興奮。

博世將其定位為基於車隊的測繪系統,其中地圖數據由普通消費者汽車生成,而不一定是專門的測繪車輛。很難知道它究竟是多麼逼真,但它會影響博世的規模優勢。

預計到2020年,第一批車輛將為歐洲和美國的雷達道路標誌提供數據。

在過去的20年裡,雷達傳感器並沒有出現很多改變遊戲規則的硬體技術。而隨著博世、Lunewave和WaveSense等公司的出現,讓規則正在改變。

博世認為雷達具有多種定位優勢,它可以在任何光線或天氣條件下工作。它的數據集比攝像頭創建的數據集要小,這對於傳輸基礎地圖層的更新很重要。而且它已經在量產了,雷射雷達沒有。

▎本文來源:由智車科技(IV_Technology)整理編輯。

相關閱讀:

海威華芯發布毫米波頻段用砷化鎵工藝

我國科學家發明單電晶體邏輯結構新原理

自主射頻和基帶晶片獲突破 北鬥三號系統2020年全面建成

射頻晶片設計有哪些難題?

最厲害的「雷達人」 探討微波光子雷達技術未來(附部分PPT)

新技術:原子天線將實現更快速的無線通信

中芯長電發布5G毫米波天線晶片晶圓級集成封裝SmartAiP™工藝技術

微波射頻行業人士 | 相聚在這裡

【10大細分領域的微信技術交流群】

微波射頻網已建立射頻、天線、雷達、毫米波、手機射頻、RFIC、功放、SDR等細分領域的技術交流群,提供一個互相交流的平臺,促進技術進步。

長按識別上方二維碼加群主為好友,說明:單位+技術方向,邀請您加入相應技術群

相關焦點

  • 博世利用雷達數據為自動駕駛繪製高精度地圖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全球第一大汽車技術供應商博世和全球導航品牌TomTom共同合作,成功開發了首個雷達高精度地圖。
  • 無人駕駛技術深度探秘:光學雷達、地圖繪製、定位及障礙物檢測
    無人駕駛汽車的成功涉及高精地圖、實時定位以及障礙物檢測等多項技術,而這些技術都離不開光學雷達(LiDAR)。
  • 開發者說|高精度地圖製作流程
    因為雷射雷達的掃描範圍有限,因此需要逐幀把雷射雷達的數據拼接起來,來獲取整個街道的模型,這個過程也被稱為點雲註冊。下圖是拼接好的點雲地圖:點雲地圖目前有以下兩種方法實現地圖製作:目前可以參考的基於雷射雷達的SLAM建圖方法如下:LOAMCartographerHdl_graph_slam
  • 無人駕駛核心技術探秘:光學雷達(LiDAR)
    本文為《程式設計師》無人駕駛技術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深入解析光學雷達(LiDAR)在無人車研發中的應用,包括光學雷達的工作原理,在地圖繪製、定位以及障礙物檢測等環節的應用
  • 中國北鬥地圖APP預計5月1日上線!導航位置可精確到釐米!
    手機導航,微信共享位置,找街頭美食的地圖等等各種導航,美國的GPS幾乎壟斷了一切。如今,北鬥國內布局越來越強大,GPS要靠邊了!據媒體報導,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進入全球組網的密集發射階段,「全國一張網」一期已正式通過驗收,可在中國的21個省份提供實時動態釐米級精準定位服務。
  • 【解密】華為公開視覺定位方法和裝置專利;Pictos指控三星竊取圖像傳感器技術;兼顧大量程和高精度 鐳神智能基於雷射雷達測距系統
    【專利解密】兼顧大量程和高精度 鐳神智能基於雷射雷達測距系統3.又被起訴!Pictos指控三星竊取圖像傳感器技術4.美國商會寄信青瓦臺,盼在韓美會晤前赦免李在鎔【專利解密】兼顧大量程和高精度 鐳神智能基於雷射雷達測距系統【嘉勤點評】鐳神智能發明的基於雷射雷達的測距方案,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結合了脈衝法測距的大量程和單頻相位法測距的高精度的優勢,可以快速有效地實現在測量較大量程的同時,確保較高的測量精度。
  • 釐米級GPS定位技術:汽車、無人機、虛擬實境領域
    來自奧斯丁德州大學的工程師研發了一種小型的低成本GPS系統用來給行動裝置提供釐米級的精準定位。這種釐米級的精度可以讓無人機在走廊裡面給你送包裹,自動車的導航更加安全,同時精準農業也可以採用該技術。研究者Kenneth用內置釐米級GPS的虛擬實境設備寫下的自己的名字其實釐米級的GPS系統並不是一個新事物。這種精度級別的GPS已經在農業和調查領域應用了近20年了。
  • 進階課程⑪ | Apollo地圖生產技術
    該方案需要配置64線雷射雷達、16線雷射雷達、GPS、IMU、長焦相機以及短焦相機六大基礎傳感器。基於Apollo系統的地圖數據採集可以實現一鍵採集。採集完成之後,Apollo會提供一系列後續的製圖服務。本周阿波君將與大家分享Apollo地圖生產技術相關內容。下面,我們一起進入進階課程第11期。
  • LiBackpack:沒有GPS信號,也可以實時獲取高精度點雲數據
    SLAM技術可以克服上述不足,同時還能降低三維測圖系統整體成本。將SLAM技術應用於移動測量已成為國際上的研究熱點,在現代三維測繪、無人駕駛和智慧機器人領域具有廣泛需求。LiBackpack是北京數字綠土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室內外一體化雷射雷達掃描系統,結合雷射雷達和SLAM技術,無需GPS即可實時獲取高精度點雲數據。
  • 基於NDT的自動駕駛高精度定位和ROS項目實戰
    」,請加微信15221054164,備註地圖對於高級自動駕駛系統而言,定位模塊通常會融合IMU、輪速計(車輛底盤)以及雷射雷達odometry多種測量,使用濾波算法(EKF、UKF等)以獲得平滑、釐米級別的絕對定位,其中基於高精度點雲地圖和雷射雷達的配準定位(Lidar Odometry)因其精度高、可靠性好,在整個融合定位中通常佔很大的權重,是自動駕駛定位系統中相對可靠的「絕對定位」數據來源
  • 特斯拉為什麼不用雷射雷達和高精地圖
    而特斯拉之所以不使用雷射雷達,是因為雷射雷達目前成本較高,並且能達到車規級的還不多,穩定性不高。目前多家車企,如小鵬、蔚來都號稱會在新車型中搭載雷射雷達。一般的導航地圖的作用就是導航,但在自動駕駛領域,導航只是高精度地圖的最基本作用,除此之外,高精度地圖還能發揮很多用處,簡單舉幾個例子:應對複雜天氣和道路信息缺失如果無人駕駛車開在路上,發現原本路上的一條車道線被磨沒了,那車輛會不會就壓線或者直接跑出當前車道了呢?
  • 面向汽車雷射雷達,索尼研發業界首款基於SPAD像素的堆疊式dToF傳感器
    索尼基於SPAD像素的堆疊式dToF傳感器除了諸如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之類的傳感器之外,雷射雷達作為一種高精度探測和識別道路狀況、車輛和行人等物體形狀和位置的方法,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如今,通過利用自身在CMOS圖像傳感器開發過程中積累的背照式像素結構、3D堆疊和Cu-Cu連接等技術,索尼成功地開發出一款體積緊湊且解析度高的dToF傳感器,在單顆晶片上實現SPAD像素和測距處理電路集成。這使得雷射雷達能夠在最長距離可達300米(反射率為10%的物體)的工作範圍內,以15釐米的解析度進行高精度、高速測距。
  • CamVox: 一種低成本、高精度的雷射雷達輔助視覺SLAM系統
    將雷射雷達與基於相機的同步定位和建圖(SLAM)相結合是提高整體精度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在大規模室外場景下.低成本雷射雷達(如Livox雷射雷達)的最新發展使我們能夠以更低的預算和更高的性能探索這種SLAM系統.在本文中,我們通過探索Livox雷射雷達的獨特特徵,將Livox雷射雷達應用到視覺SLAM(ORBSLAM2)中,提出了CamVox.基於Livox雷射雷達的非重複特性
  • 即將上線的北鬥地圖App 不是你想的那個北鬥
    ,可為廣大用戶提供移動、實時的定位和導航以及基於位置的衣、食、住、行和商家信息服務。據說北鬥地圖導航精確到 1 米範圍內,精準到具體車道。北鬥地圖這個名字,很容易讓人產生這個地圖服務是基於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聯想,那麼北鬥地圖 App 和我們國家自主研發對抗美國 GPS 的大名鼎鼎的北鬥導航到底是什麼關係呢?中科院光電研究院研究員、北鬥系統青年科學家徐穎說:地圖服務和北鬥導航兩者不是一個層面的東西。
  • 北鬥地圖APP上線,就再也不用GPS了?別被忽悠,科普在這裡
    在靜態條件下,在相對測量條件下,精度可以做的非常非常高,釐米級沒有問題,普通動態精度也能夠做的比較高,但是對於高動態物體,比如高鐵,那是一定精度會降低的,對於一些遮擋物體甚至無法定位,這是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天然脆弱性,全世界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都一樣。◆ 地圖的精度能做到釐米級嗎?
  • 高德地圖上線車道級導航 華為Mate 40用戶可嘗鮮體驗
    10月31日消息,手機也能使用車道級導航了!
  • 北鬥CORS系統「大型船舶高精度導航及靠泊儀」首次實船試驗圓滿成功
    2014年8月
  • 日本科技 :GPS誤差僅幾釐米 日本加速全自動駕駛落地
    在日本版GPS定位系統啟用的當天,三菱電機公司開始出售定位誤差在6釐米以內的高精度信號接收器。目前的價格雖然高達一百萬日元(6萬元人民幣),但是,車載GPS定位儀的最終價格,將會降到數萬日元(數千元人民幣)。
  • 大疆牽手千尋 北鬥高精度定位服務讓植保無人機作業更精準、更穩定
    地圖導航、共享單車查找位置……如今,精準定位服務的逐漸推廣和應用,正在讓越來越多的人受益。千尋位置CEO陳金培介紹說,通過運用北鬥衛星導航、北鬥地基增強系統加上傳感器的輔助,以及雲計算和大數據的智能處理,千尋位置已經可以將精準定位能力提升到釐米級和毫米級。「千尋很高興與大疆攜手打造無人機應用特別是植保應用產業鏈。千尋將繼續推進北鬥地基增強網絡建設,根據大疆業務需求,為用戶提供隨時、隨地、隨需而用的高精度公共位置服務。」
  • 北鬥地圖APP上線就再也不用GPS了?最大謎團解開了!
    北鬥地圖APP其實就是一款名字叫「北鬥地圖」的地圖軟體。所謂的地圖軟體在我們身邊很常見比如高德、百度、甚至Google地圖等,它們都是提供基於位置的增殖服務(Location Based Services,縮寫為L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