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老師您好!很高興在清華大學再次見面。時間過得真快,我們有好幾年沒有見面了。我看到了今年《環球時報》6 月1 日的文章:《中國海軍百年前傳奇遠航》。從這篇文章裡我了解到,1910 年,英王愛德華七世去世,新王喬治五世定於1911 年6 月舉行加冕慶典。按照慣例,加冕儀式上還將舉行規模龐大的國際海上觀艦式,英國向包括中國在內的18 國發出邀請。清政府除了派出專使前往慶賀外,還出動當時中國海軍噸位最大、裝備最好的戰艦———「海圻」號巡洋艦。奉命率艦出海的是當時中國海軍巡洋艦隊統領程璧光。「海圻」號的這次傳奇航行橫穿三大洋,途經四大洲,歷時400 多天,進出8 國14 港,總航程30850 海裡。「海圻」號還見證了民國初年的風雲動蕩,一直到抗戰時期,為阻止日本海軍進入長江中上遊,「海圻」號與其他艦艇一起在江蘇江陰自沉,為抗戰盡了最後一份力。這裡提到的程璧光是愛國將領,是您爺爺的親哥哥,和孫中山共事多年,為中國民主革命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包老師你好! 很高興你來探望我。我的爺爺兄弟有幾個人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運動,有的被害了。這是百年前的事情了。我一直收集先輩的有關資料,很感謝你帶來這篇文章。孫中山1917 年9月在廣州由非常國會選舉為軍政府大元帥。孫中山就任海陸軍大元帥,然後他任命程璧光為軍政府海軍總長。1918年2月程璧光被暗殺後,孫中山提議,要為程璧光舉辦國葬,還鑄造了銅像。據我了解,後來抗日戰爭時期,銅像被軍隊熔化,並將銅製造成子彈,用於抗日。
程老師出生在一個愛國的家庭裡,我很敬佩這樣的家庭。程老師幾年前還在清華大學教授英語史,清末時期、民國時期的英語教學是什麼狀況?
我說的「英語史」是指 「英語語言的歷史」,而不是「英語教學的歷史」,所以清末和民國時期的英語教學情況我不了解,我就不談了。但我認為,英語教師要學一點關於英語語言的歷史和英語發展的情況,例如英語為什麼有那麼多單詞,為什麼有些單詞拼寫比較特殊?例如,「物理」拼寫為「physics」,而不是「fiziks」?「化學」拼寫為「chemistry」,而不是「kemistry」?我本來教了多年的英語歷史課,2003 年退休後本來想找到或者培養其他老師來教這門課,但一直找不到,所以我又繼續教了十年,一直到2012年底。
我們應該了解英語的歷史並繼承我國的英語教學優秀傳統。您從事英語教學多少年了?
我1959 年北外英語系畢業後參加教學工作到2003 年秋退休時,在大學裡教英語44 年,教過各個系的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課以及英語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學生應該英語基本功紮實,即聽、說、讀、寫、譯應該都行。
我國的中小學生是在漢語環境裡學習英語,通過正規的課堂教學進行的,這和美國的學習環境大不一樣。程老師怎麼看待英語發音的問題?
學生的英語發音要從最初開始學英語的時候抓好,也就是說小學英語老師的發音要過關,否則,小學生英語發音不好,習慣了以後,就很難改正。這就像在中國南方長大的人,以後到北京來生活一二十年後,一說「普通話」,別人馬上就能聽出來他是南方人,因為最早學的口音很難改變。
我最早是在上世紀90 年代讀到您的文章。文章是關於英語教學的,提倡英語教學要注重語言形式。
要搞好英語單詞讀音和拼寫的關係。這對學生的發音和記憶單詞很有好處。也就是說,要知道英語單詞的讀音規律。
1998 年教育部牽頭,英語輔導報社資助,在吉林的長白山召開了首屆全國英語「一條龍」會議,有幾十位英語界名家參會。在這個會議上,您講到清華大學新生的詞彙量不足的問題。您覺得中小學英語的詞彙教學有什麼問題?如何改進?
要多背誦英語課文,這對記憶單詞和句法都有好處,對記憶固定詞組(collocations)也有好處。
我仍然記憶猶新,記得在長白山瀑布旁邊,我請教過您,英語教學在中國是外語教學,教學採用什麼方法比較好。您不假思索地建議教師使用折衷法(eclectic approach)。您的建議在國內是比較早的。當初我創立英語「四位一體」教學法,受您的影響和啟發很大,學到很多。為什麼折衷法比較實用?
即使到今天,「一條龍」的會議精神一直有現實意義。現在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英語教學銜接得不理想,還存在一些問題。英語教學如何成功,教師是關鍵。英語教師的語言水平直接影響到教學成效。所以說,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一直注重教師專業發展和培訓,從2001年起在教育部支持下設立中小學優秀外語教師出國留學獎學金項目,到今年為止,已經有40多批1500餘名英語教師及教研員被選送到英美名校,接受了英語語言和英語教學法的培訓。
這個項目意義重大。有些英語專業畢業的人,還出現語言的所謂低級錯誤,比如發音問題和基礎語法問題,這是不應該的。另外,翻譯也是個大問題。
幾十年來,我一直在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英語外語教學路子,即第三條路。非常感謝程老師,近二十年來,您一直擔任國家基礎教育實驗中心外語教育研究中心顧問,對國家外研中心工作給予大力支持,有機會我還想多請教您。
國家外研中心由全國知名外語教育教學專家、學者、各地教研員和一線骨幹教師組成,自1997年成立二十年來,開展各類教科研活動,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些成果和您的支持是分不開的,謝謝您。
祝賀國家外研中心取得的成績,你們的工作有現實意義。我還要感謝你來探望我。希望有機會再交流。
(摘自《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17年第8期)
《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編輯部
通訊地址:北京市海澱區大柳樹路17號 富海國際港707
郵政編碼:100081
聯 系 人:朱華
聯繫電話:010-88375280
投稿信箱:teaching@tefl-china.net
網 址:www.tefl-china.net
請在微信關注我們
微信搜索:中國英語教學 或 tefl-china 或點擊右上角在彈出菜單中選擇「查看公眾帳號」——點擊「關注」或掃描以下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