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士兵都想提幹成為軍官;殊不知,也有一些軍官想降級轉為士官。
有多少呢?這個數字啊,還不小呢。
按理說,軍官的地位、待遇、安置等都比士官要好一點,為什麼偏偏還有軍官寧願轉為士官呢?
這些點讚留言的不一定真的願意轉,屬於一種吐槽或洩憤,但事出反常必有妖。
拋開身份而言,軍官為何有想轉士官的現象存在,簡單點說,就是軍官個人的發展願望與部隊的實際情況達不到統一,出現了矛盾衝突,內心極度糾結才會出現放棄幹部身份的極端想法。
到底是哪些人想轉?當真願意轉嗎?萬一能,會出現哪些新情況呢?
今天,咱就隨便聊聊。
軍官之所以說想轉士官,我想還是自身價值得不到體現,理想目標無法實現,主要有以下幾類群體:一類,較為年輕的初級軍官。這類軍官,特別是剛畢業的一些年輕軍官,當發現自己的意願或者說抱負,在基層得不到實現,再加上一些現行的政策正在磨平青年軍官的鬥志。社會百態化,軍營常態化。對於一批批思維前衛的「90後」軍官而言,面對枯燥乏味的軍營,一眼望不到頭的未來,有迷茫,有失落,有彷徨,更有落差。而現狀是,軍隊現代化建設正在倒逼基層的軍官能力,是否扛得起責任,禁得住誘惑,守得住清貧,坐的住冷板凳,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說的清楚。再加上士官隊伍建設向上發展,福利待遇向軍官靠攏,甚至有的地方已經統一化,比如,兩地分居費、子女教育費,等等。心理上對以往軍官具備「有前途,能穩定」提出了挑戰,一旦打破了常規的一些等級設定,就會出現身份轉化的一種現象。倒掛的身份,苦逼的管理,高壓的工作,苦寒的地區,不得不說,人都是很實際,既要考慮現狀,也要兼顧未來,所以,對於一些年輕的年輕軍官有此想法,可以理解。二類,已婚的兩地軍官。長期兩地分居,兼顧不夠家庭,子女教育也在考驗著已婚軍官,「喪偶式」軍婚的兩地分居,正在加劇軍官的情感危機,特別是雙軍人「同城異地」、「周末夫妻」等軍官,輪休和休假成了雙軍官最大的奢侈。當然,這裡面少不了父母的考量。總得來說,已婚的軍官,無論是異地,還是同城,都或多或少避免不了家庭與職業不能兩者兼顧。軍官的退役控制嚴格,想走還走不掉,於是,寄希望轉士官合同制,到年限就走。三類,邊緣的基層軍官。準確來說,「被邊緣」的軍官在基層也是有的,邊緣化體現在一是無背景,二是無關係,三是有被領導不認可的現狀。搞「一言堂」的官本位主義,有些被邊緣的軍官長期得不到提拔,被「冷凍」,或被「雪藏」,前路渺茫,後路堪憂。總得來說,繞不開的就是如何更好的定位軍官身份,以及對未來發展的職業前景,導致軍官有此想法。假設「軍官轉士官」真能實現,要面臨從軍官到士兵、從管理者到被管理者、從轉業到退役等一些列變化,你真的做好這些準備了嗎?從軍官身份到士官身份的轉變,首先要體現的就是職務切換。怎麼界定,是不是有一個標準?不能想當然吧。所以,對「軍官轉士官」就算有了這項政策,就必須明確「官轉士」的條件和要求,類似目前「官改士」士官參謀等政策。這裡最核心的就是政治身份,選擇「軍官轉士官」,就要降低身份,甚至有些管理或者待遇都會發生質的變化。假如,一位軍官在轉士官之前,他是某連隊的連長,因為個人意願,他申請轉改成士官,那麼面臨的管理怎麼實施?如果能夠接受軍官轉成士官的管理現狀,比如,軍官可以不用交手機;比如,軍官外出自由控制等,成了士官,從領導者變成被領導者,心理上是不是能快速接受呢?部隊的管理,一認身份,二看執行。身份是權利的集中,執行是落實的再現。當身份切換了,執行是不是會打折?為什麼有些問題只問責戰士身上,為什麼有些問題軍官要被連帶?就是因為主官是一個集體的最大權利者,享受到權利帶來的最大受用,也要看清權利帶來的受困後置。軍官之所以能夠成為軍官,總有一項或多項是士官望塵莫及的,這就是軍官存在的價值,但是並不是貶低士官的能力。假如,軍官轉成了士官,首先要面臨工資結構的調整,還有涉及到福利待遇的更正,甚至也會影響到未來發展的路徑,這些劃分是複雜,也是一項大的工程。當前,以上都是想像出來的胡吹亂侃,我想問問,想轉為士官的軍官,你們真的準備好接受這些了嗎?首先,一個公司,總有一個領導,或多個員工,這是配套建設。一支軍隊,有了將帥,就缺不了士兵,這是軍隊架構。大量軍官轉士官,一定程度上會擾亂部隊正規化建設,同時破除了這種軍與士的等級制度,會帶來的是連鎖反應,官不叫官,兵不成兵。其次,任何一種組織結構的存在,都有一定的現實考量,並且滿足大多數人的意願。軍官轉士官的願望,只是當下的一種個例,並不是主流。目前來看,這種「軍官轉士官」的臆想,可以成為飯後的閒談,偶爾的吐槽,基本不可能成為現實。然而,部分基層幹部的這種想法,值得有關部門機構去深入調研思考,找出根源並尋求對策!比如,有的軍校生畢業後,放棄了軍官身份,以士兵的身份服役,這是畢業後期。比如,有的軍校生在校期間,復原,走的是義務兵。比如,軍官職業化。這是目前比較系統化的一項大工程,也是未來支撐軍官前景的職業規劃。比如,建立淘汰年限制。比如,有的軍官在任職期間,晉升緩慢,達到了任職期間的瓶頸期,又不夠轉業安置年限,出現了大齡或者超齡,可以轉士官;比如,有的軍官在任職期間,嚴重違紀但不夠違法,可以量化不給行政警告等處分,降為同軍齡等級的士官。總之,立足現狀,偶爾,天馬行空是可以的,但別太認真,認真你就輸了。說到底,出現這種「軍官轉士官」的臆想,要正視,也要考量,畢竟這種現象,正在基層蔓延。要改變這種想法,說到底還是要因人而異制定個性化的幹部成長路線圖,對他們的前途事業和青春夢想真正負責。同時,我也非常希望基層年輕軍官能胸懷遠大抱負,勇敢的扛起責任、扛起榮譽、扛起使命,為強軍事業勇敢的前進、突圍!凡添加下方二維碼,即刻有好禮相送!
更有更多滿減活動等待您的參與!
趕緊掃描添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