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臣戰爭到底有多殘酷?

2021-02-07 以戰去戰1
車臣戰爭

發生於20世紀90年代,是俄羅斯聯邦共和國與其下屬車臣共和國分裂分子爆發的兩次戰爭,有著深刻的歷史原因和民族原因

車臣戰爭的起因

車臣共和國是現俄羅斯聯邦自治共和國之一,位於高加索山脈的北側,地處黑海與裏海之間,面積約一萬五千平方公裡。雖然看起來是個小小的彈丸之地,但地理位置卻十分重要。由於車臣共和國地下不僅埋藏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而且還是進出高加索地區的必經之地。從從中亞向歐洲輸送石油的管道也必須經過這裡,一旦阻塞,俄羅斯的經濟損失將相當嚴重。因此,長期以來,俄國一直把牢牢地控制住車臣作為它的重要國策。

然而,在1991年,以杜達耶夫為首的車臣激進分子宣布車臣獨立。當時的俄羅斯聯邦總統葉爾欽宣布在車臣全境實施緊急狀態,但卻遭到了蘇聯總統戈巴契夫的反對。兩人為了各自的利益,他們都不同程度上給予了車臣分裂勢力一些幫助,以爭取對自己的支持。後來,1992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在下令撤軍的同時卻將百分之七十的軍事裝備都留在了車臣境內,這就為後面爆發的車臣戰爭埋下了伏筆。



戰爭經過及損失

①1994年12月,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

這一年的冬天格外地寒冷,仿佛預示著這場戰爭的慘烈。當時,俄羅斯曾兵分三路進入車臣境內,時任俄羅斯國防部長的曾自信地說:「我們只需要一個空降營,幾天之內便可拿下格羅茲尼。」然而,經歷過冷戰之後的俄羅斯早已不復之前的戰鬥力了,再加上高層的戰術錯誤,這場戰爭可以說是讓俄軍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

在俄羅斯軍隊進入車臣以後,就與車臣叛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在這場巷戰中,攻入城市的26輛俄軍坦克被擊毀20輛,126輛裝甲車被擊毀121輛,一個俄軍作戰旅幾乎全滅,最後只有1個軍官和9名士兵活著走出格羅茲尼。在與車臣部隊的第一次交火中,俄羅斯就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一共導致數千官兵和兩萬平民在戰火中喪生。



到1996年8月31日,由於俄羅斯國內反戰情緒高漲再加上國內大選逼近,葉爾欽只能同車臣籤訂停火協議,第一次車臣戰爭正式宣告結束。

據戰後官方統計,這次戰爭總共造成俄軍死亡人數3826人,傷者17892人,1906人失蹤。此外,這次戰爭亦導致超過10萬平民死亡,大量設施遭嚴重破壞。在第二次車臣戰爭到來之前,車臣依然處於非正式獨立狀態。

第一次車臣戰爭可以說是將毛熊給打痛了。

然而,以毛熊的性格,可不會就這善罷甘休的。

於是,三年後,也就是1999年,毛熊捲土重來,開始了第二次車臣戰爭。

②1999年8月26日,第二次車臣戰爭爆發

在這次戰爭中,毛熊真的是學乖了,也沒有以前那麼莽撞了。

首先,毛熊採取了新的作戰部署,使用武裝直升機在車臣上空狂轟濫炸,採用北約打擊南聯盟的模式,即利用空中優勢和高科技武器對攻擊目標進行遠距離、高精度、無地面人員接觸、儘量避免人員傷亡的軍事打擊。

對「車獨」活動基地和通訊、交通、經濟設施等進行晝夜轟炸,使其癱瘓,又調集大量軍隊於車達邊境對「車獨」武裝展開激戰。

在此次戰爭中,俄羅斯共有6人死亡,二十多人受傷,和第一次相比,代價可謂是小多了。

隨後,俄軍將戰略部署分為三個階段:

8月7日-10月15日為第一階段:全部收復了被車臣非法武裝佔領的村莊,基本消滅了達吉斯坦境內的所有車臣武裝分子。

10月16日-12月3日為第二階段:主要目標為挺進格羅茲尼,到2000年2月4日,宣布解放格羅茲尼。

2000年2月6日戰爭進入第三階段:此時俄軍已進入殲滅車臣山地非法武裝的最後階段,一直到6月15日,車臣戰爭全面結束,以俄羅斯的勝利而告終。

戰爭結果:在第二次車臣戰戰爭中,非官方估計有25000人至50000人死亡或失蹤,其中大多數是車臣平民。而俄羅斯官方估計大約有5200人陣亡。此外,有民間團體估計俄軍方面(至2005年)有約14000人陣亡。

此外,根據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部的資料稱,從1999年10月1日到2001年2月1日,第二次車臣戰爭造成俄軍陣亡2728人,受傷7971人。俄軍消滅了近2萬名車臣武裝人員。

關於戰爭傷亡,究竟誰說的對,我們不得而知,但兩次車臣戰爭使俄羅斯付出的代價卻是巨大的,是俄羅斯人心中抹不去的痛。

另外,雖然車臣戰爭看似結束了,但它所催生的恐怖主義可謂使全世界都深受其害,我們來看一組數字:2002年10月23日的「莫斯科軸承廠文化宮事件」造成129名人質喪生;2004年5月,車臣共和國總統「卡德羅夫被炸身亡事件」,2004年9月震驚全球的「別斯蘭人質事件」,共造成335人死亡,其中包括156名兒童。這一系列恐怖事件使車臣給世人的印象簡直就是恐怖和危險的製造地。俄羅斯人所造成的麻煩,需要全世界來為其買單。

因此,車臣戰爭也被稱為「毛熊的眼淚」

以上就是兩次車臣戰爭的大概經過極其損失。

相關焦點

  • 車臣為什麼不能獨立?車臣戰爭到底有多慘烈?
    車臣對俄羅斯來說地理和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所以俄羅斯是絕對不允許車臣獨立的。至於為何重要,一會咱們會詳解。車臣人善戰出名,為了收復車臣,戰鬥也是相當激烈的!車臣為什麼不能獨立?由於地理位置重要,而且還有大量石油,所以車臣對俄羅斯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所以俄羅斯不會讓他成功獨立,才有了車臣戰爭。
  • 車臣戰爭到底有多慘烈,這批珍貴圖集告訴你!
    1994年12月第一次車臣戰爭爆發,這個冬天異常寒冷,坐在坦克上的俄軍向格羅茲尼進攻,直接坐在坦克上是蘇軍獨有的一種方式,可以加快行軍速度
  • 祖國的孩子們,戰爭到底有多殘酷?
    戰爭到底有多殘酷當一枚飛彈落下
  • 車臣戰爭,俄羅斯軍人眾生相
    車臣戰爭,是指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聯邦和其下屬的車臣共和國分離分子之間爆發的兩次戰爭。車臣戰爭有著深刻的歷史和民族因素。
  • 俄國有難,車臣必亂?和俄羅斯相愛相殺的車臣,到底是何方神聖?
    車臣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存在?他與俄羅斯之間為什麼存在這麼多矛盾?而最後它又是如何回歸到俄羅斯的?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繼續看下去。俄羅斯對車臣問題總是懸而不決,藕斷絲連,並不是因為俄羅斯沒有這個實力將其徹底徵服,而是其有著更為複雜的歷史和人文因素橫亙在內,俄羅斯面對此問題只能作長遠計。
  • 車臣戰爭中的女性:「白襪子」和「黑寡婦」
    美俄和伊斯蘭勢力一直保持著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態勢。(現在的態勢是:美國站在沙特為首的遜尼派一邊,而俄羅斯則與伊朗為首的什葉派結盟)俄羅斯出兵敘利亞,拉開了俄羅斯和伊斯蘭極端勢力又一次較量的序幕。相較於美國「文明傳播者」的角色,俄羅斯與伊斯蘭的較量則更像是一場生存權的較量,在一場場殘酷的戰鬥中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如果不信,我們就來翻翻兩次車臣戰爭的舊帳。
  • 車臣戰爭
    十九世紀,沙皇俄國經過五十多年的高加索戰爭,才將車臣徵服,於1859年將它併入沙俄的版圖。十月革命之後,蘇維埃政權在1922年成立了車臣自治州。1934年,車臣與它西邊的鄰居印古什自治州合併,加入蘇聯;1936年12月改為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1944年,史達林以車臣人與德國侵略者合作為理由,把車臣人強行趕出家園,遷往西伯利亞,給車臣人造成了巨大的心靈創傷。
  • 「俄國有難,車臣必亂」:細述俄羅斯與車臣之間恩怨,是否化解?
    一提到車臣, 在我們眼裡就想到殘酷的車臣戰爭。車臣人給人形象也是兇殘無比,什麼「黑寡婦」、恐怖襲擊,反正當年車臣印記太深。
  • 鐵血二十年,普京大帝之車臣戰爭
    當晚普京就駕駛一架蘇27飛抵車臣,慰問那裡浴血奮戰的俄軍前線將士,千禧年凌晨在表彰一個俄軍獨立團時,普京堅決主張把車臣戰爭進行到底,徹底剿滅叛軍,如果叛軍正好在廁所那就把叛軍打死塞進下水道!從此俄羅斯開啟了英雄普京,鐵腕普京的二十年統治!
  • 車臣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它從何而來?又為何一直反抗俄羅斯?
    所不同的是,由於歷史、文化、宗教、民族性格等諸多原因,車臣人比之其他被徵服的民族反抗時間更久,抗爭欲望更強,尚武精神更強,手段也更為殘酷。再加上蘇聯解體之後,發生在車臣多次的獨立運動和戰爭,使得車臣這個人口剛剛100萬的小族徹底名揚天下。
  • 車臣有多少軍隊?
    可雖然成為了俄羅斯的一個州,但車臣與俄人文化、宗教等完全不同,車臣不願順服,依舊不斷在進行反抗,希望脫離俄國,但因為俄人力量實在強大,沙俄、蘇俄與蘇聯時代,車臣依舊在俄人的掌握之中,直到上世紀末。由於蘇聯的消散而引起了連鎖反應,當時的車臣人想要趁著機會脫離俄羅斯,建立起一個真正的車臣人的國家,而俄羅斯怕因此引起多米諾骨牌效應,斷然拒絕,由此最終引發了戰爭。
  • 第二次車臣戰爭紀實
    在莫斯科、布伊納克斯克等城市接連發生多宗炸彈爆炸案後,俄羅斯政府指責是車臣分離主義分子所為。10月1日俄羅斯部隊進入車臣。俄軍的行動終結了車臣伊奇克裡亞共和國當時實質上的獨立,使聯邦政府重新控制該地區。在戰爭初期,俄軍及車臣當地的親俄民兵聯手對抗車臣分離分子,經過冬季圍城後,於2000年初奪取了車臣首府格羅茲尼。車臣分離分子在此後數年繼續以遊擊戰對抗俄軍並殘忍殺害戰俘。
  • 車臣到底多重要,為何俄羅斯寧願犧牲20多位將軍,也要拿下來?
    俄羅斯的兩次車臣戰爭都可以用慘烈來形容,但是就算戰爭多麼艱難,俄羅斯還是要拿下車臣,為的是國家領土完整,為的是國內社會安穩,更是要給北高加索地區所有的共和國一個警示,獨立是不被允許的!其實在那個時候,由於受到蘇聯解體的影響,整個北高加索地區都有一種想要獨立的氣氛,印古什、北奧塞梯等幾個共和國都希望脫離俄羅斯聯邦,但唯有車臣的獨立情緒最為高漲!杜達耶夫於1991年11月發表獨立宣言後,俄羅斯並不承認這份宣言,一直到1994年12月,葉爾欽指揮俄軍攻打車臣,開始了第一次車臣戰爭。
  • 車臣與俄羅斯的世代恩仇
    13世紀,車臣人遭受蒙古-韃靼人的侵襲;14世紀末,車臣人又遭到中亞帖木兒帝國軍隊的蹂躪。直到15至16世紀金帳汗國解體後,車臣人才開始從山區向平原遷徙。16至19世紀,車臣人逐步信奉伊斯蘭教。在17至18世紀之交,車臣開始成為波斯、奧斯曼、俄羅斯三大帝國爭奪的對象,此後車臣經歷了長達兩個多世紀的戰爭。
  • 老照片;九十年代的車臣戰爭
    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聯邦和其下屬的車臣共和國分離分子之間爆發了兩次戰爭。
  • 第二次車臣戰爭中的俄軍
    戰爭自1999年9月開始,至2002年7月主要作戰行動基本結束,歷時近3年,基本肅清了車臣境內的非法武裝,建立了車臣新政權,取得了車臣戰爭的重大勝利。1999年8月,維持了3年相對平靜的車臣局勢再度惡化,車臣非法武裝侵入俄聯邦達吉斯坦共和國,接連製造多起邊境流血事件,企圖以武、以恐謀獨,達到將整個北高加索地區從俄聯邦分裂出去,建立「獨立的伊斯蘭國家」的政治目的。在遭到俄軍沉重打擊後,車臣非法武裝又在莫斯科等地連續製造7起恐怖爆炸事件,造成近300人喪生,千餘人受傷。
  • 當年蘇聯強大,車臣一直造反,現在俄羅斯變弱,車臣為何歸順了
    車臣扼守高加索咽喉要道,戰略意義十分重大,再加上境內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歷史上一直為兵家必爭之地。早在彼得大帝和葉卡捷琳娜時代,沙俄把車臣從奧斯曼土耳其手中佔為已有,車臣人就沒有停止過抗爭。沙俄利用殘酷的血腥鎮壓,幾乎屠殺了近一半的車臣人後,才得以徹底佔領車臣。
  • 車臣戰爭的始末之普京崛起(下)
    在整個戰爭過程中,不同任何非法武裝分子進行任何談判成為了俄國政府的鐵則,這使車臣問題做到「以戰而始、以戰而終」,最大限度地根除掉分裂隱患——這個世界上也許沒有比和平更美好的東西,但絕對有比戰爭更糟糕的東西。
  • 俄羅斯最大的隱患——車臣
    車臣的問題就在於,頭頂上有個對領土極度渴望的鄰居,而且家裡有礦誰都不服,這下想不挨打都不行了。從19世紀初開始,沙皇俄國在高加索地區打了半個多世紀的仗,整個過程中,沙俄和車臣都付出了巨大代價,最終,沙俄憑藉龐大的體量,在1859年徹底吃下了車臣。
  • 車臣武裝有多強?居然可以讓以色列低下高昂的頭!
    車臣僱傭軍在國際上享有很大的聲望,他們身經百戰,實戰經驗豐富,且不受當事國所影響,完全是私人的自主行為。在敘利亞戰爭中,俄羅斯軍方就僱傭了大批車臣僱傭兵。這些僱傭兵直接和俄軍、敘利亞政府軍共同作戰,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且作戰技術相當高明。他們長期活躍於中東戰場,與中東各國軍隊都曾有過交手。最重要的是,僱傭他們的價格相對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