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支馬丁吉他的D型琴產於1916年。直到今日,這種形狀的琴體依然是馬丁公司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成為了馬丁公司的標誌。
「Dreadnought無畏號」(HMS Dreadnought)是英國皇家海軍的一種劃時代設計的戰列艦。它遠優於同時期的同類軍艦(HMS 是 Her Majesty's Ship,「女王陛下的軍艦」)。
1906年在英國建成的「無畏」號(Dreadnought)戰列艦,標準排水量17900噸,滿載排水量21900噸,長520英尺(約159米),裝備12英寸(305毫米)主炮10門,炮塔、指揮塔裝甲最厚處達到279毫米、舷側水線裝甲最厚處達305毫米,航速最高可達21節。當年耗資約一百八十萬英鎊。
當時德國的潛艇U29,像深海中的惡狼一般,切斷了英國從美國獲取資源的供給鏈,HMS「無畏號」居然可以把德國U型潛艇擊沉!世界軍事領域為之一振。自從它出現之後,世界各海軍強國不得不重新制定自己的主力艦的設計標準,「無畏艦」從此也成了各海軍強國建造類似戰艦的代名詞,從而產生了現代戰列艦的定義。
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Diston’s Harry L. Hunt和Frank Henry Martin 以及C.F. Martin III 都是歷史愛好者,當他們準備設計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尺寸的新型吉他時,不約而同的想到了這個名字:Dreadnought!設想中這樣的吉他,一定會有很強的低音反饋,和堅實的共鳴!當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這艘無畏艦威力無窮,由大炮全副武裝,這就是為什麼馬丁公司驕傲的暱稱他們的D型吉他為:a big gun!
時至今日,D型吉他在任何主流吉他製造公司的產品圖冊上,都佔有重要位置。隨處可見的流行的小箱體吉他,容易讓人們淡忘D型吉他在民謠吉他發展史中的革命性。馬丁公司的歷史研究者Dick Boak在接受採訪時說:「D型吉他的音量很大,整體共鳴比它出現之前的任何形狀的吉他都強烈。在音色研究方面,歷史上肯定有上百種木材在吉他製作中試嘗試過,音色過於黏稠,被稱之為「爛泥」,就是失敗的案例;另一種極端,就是音色窄而薄。馬丁吉他的D型琴,低音區共鳴反饋很有力量,但是又不失清晰。我想「爛泥」那樣的失敗音色來自于吉他聲學設計失誤,馬丁的吉他從聲學角度來說,對共鳴的駕馭恰到好處。既有低音區域的豐富共鳴反饋,又不失高音區的清晰靚麗,完美的控制了音量的配比。」
過去一百年間,馬丁Dreadnought型吉他界定了木吉他能夠以及應該達到的水平,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木吉他之一。而且幾乎所有的其他吉他生產廠家和製作個人也都將這種琴體作為設計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