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歷史起源(4)戰爭中的德國

2021-02-13 發現德國

【發現德國】在線商城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朗茨•斐迪南大公被刺身亡,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直接導火線。作為被協約國戰勝的同盟國的成員,德意志帝國遭受了巨大的損失。1918年11月,德國革命爆發,威廉二世被迫退位,魏瑪共和國成立。
‍‍1918年11月,起義的德國水手。‍‍

11月11日,德意志帝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1919年6月,德意志帝國被迫籤署《凡爾賽和約》。根據條約規定,德國損失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包括德屬東非、德屬西南非、喀麥隆、多哥蘭以及德屬紐幾內亞),16%的煤產地及半數的鋼鐵工業。
《凡爾賽和約》封面

此次談判與以往的戰後和談不同,作為戰敗國的德意志帝國被排除以外。由於條約被認為過於苛刻且令德國蒙羞,促進了納粹主義的興起。
控制《凡爾賽和約》的四國首腦:
英國首相喬治、義大利首相奧蘭多、

法國總理克萊蒙梭、美國總統威爾遜。

戰後的魏瑪共和國是在德國的土地上建立一個和平、自由、民主的政權的一次努力。開始的幾年,魏瑪共和國不得不忙於處理左翼和右翼相繼發動的叛亂和1923年的嚴重的通貨膨脹。
1923年100萬馬克當做便籤使用

接下來,由於德國與戰時對手們的關係逐漸緩和賠償債務的放寬,情況有了些好轉,一定程度上恢復了秩序和繁榮。這全靠時任總理兼外交部長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施特雷澤曼因其主張和解和談判的政策,與法國外交部長白裡安於1926年同獲諾貝爾和平獎。這種繁榮一直延續到1930年來臨的大蕭條之前。此後,經濟的衰退,加上對1923年超速通貨膨脹的記憶和凡爾賽條約嚴酷的條款引發的民族主義反對聲音,從內外兩方面斷送了魏瑪政府。
1929年10月6日布蘭登堡門施特雷澤曼的送葬隊伍

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縮寫為NSDAP/Nazi,音譯為納粹)利用了這一現實和不斷增長的失業率。納粹不斷強調民族和種族的問題,並承諾讓失業的人重新獲得工作,他們把德國的許多問題都歸罪於所謂的猶太人的陰謀,甚至宣稱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是由於內部的通敵造成的。
1930年希特勒出席納粹黨新總部褐宮啟用儀式

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爆發後,魏瑪共和國的政局開始轉向法西斯化。
1932年納粹黨領袖希特勒檢閱衝鋒隊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就任總理,納粹黨在開始掌握了德國的政權。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在帝國總理府接受群眾歡呼

希特勒執政後,對內開始實行白色恐怖。上臺後的他開始了對猶太人瘋狂的種族壓迫。1933年12月1日通過《保證黨和國家統一法》。1934年8月1日通過《德國元首法》等,加強了法西斯獨裁統治。
1934年,希特勒成為德國元首兼總理

希特勒將國家經濟納入戰爭軌道,加快重整軍備的步伐。1935年3月16日,希特勒突破凡爾賽條約的封鎖,宣布實施普遍義務兵役制,建立起50萬人的軍隊,次年宣布實行由戈林主持的「四年計劃」,工業發展速度超過西方各國。

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將德軍開進萊茵非武裝區,7月武裝參與西班牙內戰。11月25日德日締結《反共產國際公約》。1939年5月22日,德國和義大利於柏林訂立鋼鐵同盟,至此,三國正式結盟,被稱為軸心國。
1940年,柏林,日本駐德大使館

1938年3月德國吞併奧地利,9月在慕尼黑會議上,希特勒表示「取得蘇德臺區以後,德國不再有領土要求」,在英法綏靖政策的驅使下簽訂《慕尼黑協定》。
1938年9月30日,英國首相張伯倫在機場對群眾揮舞著與希特勒籤署的《慕尼黑協定》。

1938年10月,德國背約佔領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1日,德國以閃電戰進攻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隨後迅速佔領了丹麥、挪威、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等國。1940年,擊敗英法聯軍,並佔領了法國。隨後佔領了南斯拉夫和希臘等國。
1939年9月,希特勒檢閱前往波蘭的部隊

1940年6月14日,巴黎凱旋門前的德軍士兵。

1941年-1942年德國在歐洲的擴張

1941年6月22日,德國開始進攻蘇聯。1942年冬,史達林格勒戰役開始,德軍失利,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1942年,史達林格勒附近行進的德軍裝甲編隊

1942年8月,史達林格勒戰役

1944年6月6日,美英聯軍在法國諾曼第登陸,1945年5月8日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
奧馬哈灘頭上正向內陸推進的盟軍士兵

【發現德國】攜手【安聯保險集團】開通快捷保險平臺,

德國獨角獸企業系列 NEW!!

2019年德國最美小鎮系列

讀者推薦德國最美小鎮系列 NEW!!

德國汽車改裝品牌集萃

德國米其林3星餐廳(2018年全)

德國葡萄種植區(全)

德國TU9大學聯盟(全)

德國U15大學聯盟(全)

德國製造 Made in Germany

相關焦點

  • 德國雷司令Riesling的歷史
    由於樹皮具有很深的凹痕,因此延伸出字根為"rissig"(意思是有裂紋),所以可以推測是由「Russ」和「rissig」演變而來的。還有一個最有可能的說法是來源於對雷司令葡萄負面特性的一個描繪,就是它在陰涼氣候下較差的開花習性,在德文中描述為「verrieseln」或「durchrieseln」。德國葡萄酒的釀造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年。
  • 【收藏】德國空軍發展簡史及歷史年表
    不過,善戰的德意志人早在十九世紀後期就已經注意到飛行器在軍事上的實用價值,德國空中力量的起源甚至可以追溯到拿破崙戰爭時期,在德國空軍作為獨立軍種存在之前十餘年,德國人在空中戰爭領域就已經鑄就了赫赫聲威。 在19 世紀初葉的拿破崙戰爭及中期的普法戰爭中,都有德意志邦國使用氣球進行戰場觀測的記錄,是為德國空軍歷史的最初萌芽。
  • 德國歷史 Ⅳ: 德國的分裂
    概述在二戰之後,德國戰敗,並被四個國家接管:美、法、英、蘇聯。戰勝國在德國有權力管理德國事務。由於西方陣營和蘇聯的理念不同,他們對於佔領地區的管理方式也完全不同。這種不同將德國分裂成了兩個相互獨立的政治單元。西邊是美英法控制的區域,形成了聯邦德國;東邊的區域形成了民主德國,由蘇聯控制。
  • 德國Karabiner 98k毛瑟步槍 述說著歷史的經典與傳奇
    Karabiner 98k毛瑟步槍,是毛瑟為德國軍隊設計的長步槍系列中的一款。Karabiner 98k毛瑟步槍的起源可追溯到1886年的Lebel型號---Gewehr 98(1898型號),後者首先推出了內部金屬五彈匣。1923年,卡拉賓98b被引入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德國軍隊的主要步槍。
  • 詳解日本學習德國肩章歷史
    日本自衛隊的這種肩章確實學的德國,不過其中的歷史一波三折。梶原直樹(上圖中為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監部防衛計劃部長梶原直樹少將,統合幕僚監部相當於三軍總參謀部)肩章的起源有好幾種:比如冷兵器時代防劈砍的肩部護甲,比如用來固定肩部系帶的絲帶。為了能緊密固定,有的軍人把絲帶打成各式各樣的結,有的還用流蘇裝飾,這都影響了後來肩章樣式的發展。
  • 德國戰爭功勳十字勳章鑑賞
    它在德國功勳獎章體系中的 地位高於金質、銀質「日爾曼十字勳章」,低於「騎士 鐵十字勳章」。「騎士戰爭功勳十字勳章」在二戰時頒發 的數量極少,正是因為數量少因此受到納粹領導層的 高度尊重,使其擁有很高的地位。但事實上,由於「騎 士戰爭功勳十字勳章」的級別低於「騎士鐵十字勳章」 因此其本身的價值並非那麼高。
  • 德國如何反省戰爭罪行
    理由竟然是依照納粹時代的法律,反戰人士的確犯有「顛覆國家罪」,所以他們是「賣國賊」,而對國家的不忠誠放在任何時代都是應該否定的,歌頌叛國者不利於愛國教育,而且赦免反戰人士的罪名對所有參加戰爭的士兵不公平,也不利於提振德國軍隊的士氣。
  • 戰後德國歷史修正主義思潮評析
    同年4月25日,紐倫堡大學教授米夏埃爾·施蒂默爾(Michael Stürmer)在《匯報》發表《無史之國的歷史》一文,認為應該積極評價德國歷史來樹立民族自豪感,而橫亙在這條道路上的最大障礙就是納粹歷史。缺少引以為傲的過去「正在嚴重損害國家的政治文化」,促進德國人積極看待德國歷史是「道德上合法和政治上必要」的。
  • 火炮歷史上的絕唱——二戰德國「卡爾」臼炮
    ▲一戰時期德國黑科技——巴黎大炮 ·「卡爾」的起源時間到了20世紀30年代,一戰後戰敗的德國在經歷了長達十年的戰敗痛苦後慢慢恢復了過來,向英法復仇的欲望在希特勒上臺後成為了全德國的狂熱夢想,然而進攻法國就成了德國復仇過程中一個必須要面對的課題。
  • 德國學校是如何教授二戰歷史的?
    這與可以被視為大規模復興計劃的去納粹化進程兩相結合,配合著(兩個)德國重新爭取獨立的步調,幫助50年代的德國人民展望未來,埋葬過去。這不僅僅是一場敗仗,如果只是吃了敗仗,人們可以在接受失敗的同時仍然為己方在戰爭中的英勇事跡感到自豪,法國人也許正是如此看待拿破崙的未盡功業,奧地利人評判七年戰爭中的敗績時可能也是這等心態。
  • 法國對德戰爭記憶與「德國世敵」形象的建構
    法國對德戰爭的歷史記憶一度推動「排他性歸屬感」的激增,成為影響法國「民族身份」與「民族認同」的重要因素。一、普法戰爭記憶:「野蠻」德國話語的激活對法國人而言,普法戰爭「造成斷裂的存在」,法國的戰敗帶來「國家形象的破裂」,其影響持續蔓延至20世紀初。1900年6月4日,在薩爾特省退伍軍人節上發布的一次講話仍號召人們「請記住,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這些年的事件都是用血寫成的。
  • 德國歷史博物館重新肯定魏瑪共和國
    一戰之後,德國第一個民主共和時代建立,就是1919年至1933年的魏瑪共和國,長期以來一直被視為政治失敗的歷史教訓。
  • 德國歷史6· 德意志第二帝國的建立
    1806年,戰術刻板、動員遲緩、政治腐敗等一系列問題導致普魯士在耶拿-奧厄施泰特戰役中慘敗於拿破崙。後果很嚴重:普魯士失去一半的土地、承擔大量的賠款並且被限制軍隊規模。(布蘭登堡門上的勝利女神像也當做拿破崙的戰利品被奪走。)當時的普魯士皇帝是腓特烈·威廉三世(1797年—1840年在位),他雖然膽小怯懦,但善用人才。
  • 德國戰爭電影 22 部 §9
    他被德國公眾稱為紅色飛行員,而在英國的宣傳機器中,他有一個響噹噹的綽號:「紅男爵」。兩人的幾番較量,代表了當時德軍中的兩種心態,同時也揭示了戰爭的終極走向施陶芬貝格 [2004]本片是長期佔據德國票房榜首之作。戰爭狂人希特勒創造了無數災難 也埋下了無數的仇恨。刺殺他成為最佳的選擇。
  • 德國十二講·普魯士的崛起
    整理自北京師範大學《德國十二講》慕課。    與德意志歷史上的眾多邦國相比,普魯士的興起是相當晚的。
  • 帝國蜂刺,歷史塵埃中的隱沒者,德國梅塞施密特「大黃蜂」戰鬥機
    談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德國戰鬥機,很多人第一印象就算不是著名的ME-262噴氣式戰鬥機,也會是BF-109系列和BF-110系列戰鬥機。這些德制戰鬥機不僅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出鏡率頗高,而且也確實為德國空軍立下了汗馬功勞。
  • 從一塊德國炸豬排慢慢說起
    我追逐的炸豬排已經變成探索戰爭殺戮的血腥追溯。第三天晚上八點,歐洲天色還是很亮堂,在酒店對面的便利店門口,我喝著啤酒,一個德國姑娘坐在我旁邊問我是否日本人,我說,我是從上海來旅遊的,她很興奮說,她在上海工作過二年,於是,我們中文和英語開始交替溝通。
  • 地球人類真相Ⅶ | 被埋沒的秘密太空計劃起源歷史
    所以我們接下來梳理一下當年的歷史,將秘密太空計劃的起源和經過的主要脈絡了解清楚,當我們有了這個基礎之後,再去看秘密太空計劃的相關訊息時,就能有一個更為清晰的理解了。由於秘密太空計劃相關的資料非常龐大,橫跨了近200年,只用一篇文章是根本無法放下這麼多內容的,所以本期我們會先講述關於秘密太空計劃的起源部分,那麼話不多說,現在就開始吧。
  • 6本關於軍事戰爭的書:《戰爭史(修訂珍藏版)》《戰爭史》《德國總參謀部》《中世紀戰爭藝術史(第一卷)》《戰術》《從丹藥到槍炮》
    刷新中國火|藥歷史,講透火|藥政治,說清火|藥經濟、重現火|藥戰爭、細看火|藥技術。從丹藥到槍炮,復盤當代中國要看懂的歷史K線圖。為什麼中國黑科技造就西方霸權?宋元明火槍戰爭為何被徹底遺忘?中國大炮如何力挽狂瀾,在1661年中荷戰爭中大展神威?歐洲如何實現彎道超車,在1840年鴉片戰爭中擊敗中國?從唐朝煉丹爐到北洋旗艦定遠號,中國從輝煌墜落到屈辱深淵。
  • 戰爭是流血的政治:德國有如此多的先進武器,為何卻輸掉了戰爭?
    換句話說,如果希特勒在實現振興德國經濟、消除災難性的失業、突破《 凡爾賽和約 》的限制奪回軍事主權,以及完成把奧地利、蘇臺德等地區納入德國版圖等一系列計劃後,在發動導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對 波蘭 的侵略行動之前能夠壽終正寢,他留給德國歷史的便只有可歌可泣的輝煌成就,而後來的戰爭災難也就不會出現。」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