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的江湖︱說刀 練刀 用刀 奪刀

2021-02-15 形意拳

說刀


刀是一種古老的工具,早在石器時代,人類就已經學會了使用石刀切割獸皮。刀也是一種兇險的武器,歷史上死於刀下的人不計其數。人們日常生活中就會遇到很多刀,如菜刀、砍刀、水果刀、手術刀等,而街頭鬥毆最常見的武器也是刀。

一位美國退役警官說道:「刀是一種十分兇險的武器,因為一旦對手使用刀,說明你們已經很近了,對方可以在零點幾秒內把刀插進你的心臟。在一米之內刀比槍快,你幾乎沒有反應的時間。所以我在美國執勤的時候隨身也會帶一把小刀,以備不時之需。」

刀子的制止力遠在槍械之上,有人中槍之後還能逃出很遠才倒地,但是人體的要害中刀之後往往馬上就軟倒在地上,再也起不來。正因為刀如此厲害而可怕,所以世界上無論軍隊還是警察都裝備了這種武器。一般而言,軍警單位裝備的刀主要有以下幾種:直刀、折刀、跳刀和甩刀。抗戰時大刀隊所使用的那種刀現已成絕響。上述幾種刀因結構的不同可以滿足不同的需要。

直刀的刀柄和刀身相連,沒有任何其他的機關。菜刀、匕首、餐刀等都可以歸入直刀類。軍用刺刀也是一種標準的直刀,它一直是步兵必備的武器。直刀的好處是結構簡單而且非常結實,一把精良的直刀是戰士必備的工具。

現代軍隊已經很少有機會用刀殺敵了,與二戰時期的軍用刺刀相比,現在的軍用刺刀要短得多。從上世紀70年代起,軍用刺刀開始向多功能發展。過去的刺刀大多數只有刺的功能,比如中國的56式半自動步槍裝備的三稜軍刺,還有比利時FNFAL裝備的管套型刺刀,除了裝備在槍上刺殺外,連削個蘋果都不行。然而到了70年代,蘇聯製造的AK47型步槍的刺刀上就帶有了鋸齒,可以用來鋸斷木頭和鋼條,結合刀鞘還能變成一把鉗子,剪斷鐵絲網。所以對軍隊而言,刀更多的是一種士兵在野外生存的工具。

當然也有一些特種部隊經費充足,而且戰鬥環境複雜,往往會裝備一些特別的刀。比如美國海軍陸戰隊從二戰以來就裝備了卡巴生產的戰鬥刀。這是一種兼顧野外生存的戰鬥匕首,最特別的地方在於該刀的手柄用皮革包裹,能夠有效防滑,即便是沾了水或者血液也沒有問題。而傘兵部隊往往裝備有適合跳傘使用的傘兵刀,傘兵刀都有專門利於切斷繩索的設計,因為跳傘之後士兵經常會被傘繩纏住,必須儘快切斷傘繩。中國的65式傘兵刀上有專門的鉤槽切割繩索,之後裝備的99式傘兵刀去掉了鉤槽設計,改用齒刃設計。因為在對越自衛反擊作戰中有人反映用此刀刺入人體後鉤槽勾住肋骨拔不出來,所以取消了這種設計。總的來說,直刀的特點是講究靜而準。

除了直刀之外,折刀也是不少西方國家軍隊普遍裝備的刀種。折刀的好處是長度短,體積小。但是與直刀相比,折刀無法幹一些諸如砍斷樹木的粗活。最出名的軍用折刀莫過於瑞士軍刀,這是一種小巧的多用途工具刀。常見的瑞士軍刀往往包含主刀、鋸、螺絲刀、罐頭刀等工具,能夠提供一切日常生活戰鬥的便利。其實在軍隊中,瑞士軍刀類的多用途工具主要是當作工具而不是刺殺的武器。

除了折刀和直刀之外,某些特殊需求的單位也會裝備甩刀和跳刀。跳刀又俗稱彈簧刀,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警察裝備的警用刀具就是彈簧刀,不過由於做工問題很快就撤裝了。現在中國空軍飛行員配發的99式飛行員救生刀也是彈簧刀。彈簧刀並不是一種理想的適合救生的工具,這是因為這種刀雖然有出刀快而且隱蔽的特點,但是結構複雜,可靠性差,用於野外求生,可能因為進了沙子一類的異物而導致開合不靈。

實事求是地說,現在大部分軍刀都不是格鬥的好武器。格鬥用的刀應該是輕、快、窄的刀型,這樣才適合快速出刀,並且穿透力強大。大部分軍刀現在都要兼顧野外求生、砍樹、挖坑、撬門、剪電線的需要,刀身一般又寬又厚,用來格鬥不如輕窄的刀方便好用。

現在市面上出售有一種標準的日式廚刀,這種刀雖然看起來不算兇悍,但是薄厚適中,長短正好,尖銳鋒利。從無數血淋淋的事例來看,最兇猛的刀就是短小的匕首或者廚刀。西瓜刀之類的大刀看起來嚇人,但是殺人很難。因為刀子最大的好處是隱蔽,忽然掏出、一刀穿心才是高手。小刀殺人,大刀嚇人,這是江湖上亙古不變的道理。

練刀

也許有的人會說,刀有什麼練頭,我拿過來就能用。確實,刀和槍不同,任何人拿在手中都會亂刺、亂劃一通。但是這樣你永遠成不了使刀高手,而且不經過嚴格訓練,在實戰格鬥中,你就根本不可能給手持武器的對手快僅百分之幾秒的一擊,那樣的後果可想而知。相反,如果進行了訓練,就完全可以做到。

在中國的軍警格鬥教材中都有「捕俘刀」與「防暴刀」的訓練。這樣的訓練當然有一定的用處與效果。但是,那是一種套路訓練,並不完全適用於初學者。下面我們就簡要介紹外軍的一種匕首速成修煉法。它是一種在短時間內使受訓者掌握持匕首攻殺的快速修煉方法。一般情況下,經過30~45天的嚴格訓練,受訓者均能得心應手地持匕首與敵攻殺。

匕首速成修煉,一般分初、中、高三個階段。循序漸進,不可逾越。訓練時訓練場上不能少於三人,並要隨時準備好消毒紗布及應用藥品,以防不測。特別強調一點的是,持真匕首訓練時攻擊者應有限度地攻擊,而防禦者則應全力反擊,一回合訓練時間不宜過長,以3-5分鐘即可。每隔3-5分鐘要休息一會兒或互換攻防。

一、初級階段

第一步,讓對手以一種訓練者已知的攻擊方式練習防禦。對手要以拳、肘、腿、膝等多種擊打法,全面訓練持匕者。速度由慢到快,力道掌握要適當。

第二步,大致與第一步相同,只是假設對手以持匕首者未知的方法一次擊打,由快到慢。此時,持假匕首者可選一種進攻方式攻擊對方。

二、中級階段

兩手同持假匕首,著長袖上衣(扎口)。

第一步,一方主守,一方主攻。主攻者可以在防守後攻擊對手一次。速度由慢到快。

第二步,雙方互相攻守,發揮劃、割、削在防禦中的作用,由簡單一次性相互攻守過渡到多次相互攻守。速度較快些,主要練習身法動作的敏捷與準確。

三、高級階段

雙方持刀,用刀尖都較鈍的真匕首,但應把對方的匕首當成是鋒利無比的。

此階段亦分兩步,均同中級階段。唯不同的是攻擊者不可硬攻、強攻,用力要能夠控制得當,注意安全。

在中國的民間,還有一種狠辣的「太字刀法」的練習。所謂「太字刀法」,就是匕首連續攻擊的動作路線軌跡形成一個漢字「太」字。也就是說,匕首是以「太」字的寫法進行攻擊的。這種刀法先在人字型稻草靶上練習,然後直接轉為實戰。實戰時起初一「橫」劃刻在敵人的上盤(如眼、頸);然後一「撇」一「捺」交叉而攻,籠罩住敵人中上盤,並封住敵人的下面區域;最後一「點」,突出奇兵,變劃為刺,異常凌厲,一擊定乾坤。

用刀

用刀在江湖上又稱「玩刀」,一把小刀在手中玩得滴溜溜飛轉,那是時間和功夫的體現。即使在普通的軍警中,玩刀高手也並不常見,為什麼?一是部隊紀律,二是時間問題。但是,特工人員、前線偵察兵卻不得不「玩」,不得不練,因為摸哨時常常需要一刀封喉。在美國陸軍部所編制的美軍通用的一本格鬥訓練教範《一招制敵——徒手格鬥大全》中,就有專門的「持刀攻擊」這一章。在這一章裡,教材詳細講解了如何從前面、後面持刀攻擊敵方,從而使敵人在十幾秒乃至幾秒鐘內死亡的方法,說白了,這一章實際上就是持刀殺人方法,而且是快速而又靜悄悄的。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們在這裡也沒有必要披露這些方法。

在實戰格鬥中,將手中的刀脫手投擲出去,即可成為「小李飛刀」。飛刀,有一套專門而又獨特的訓練方法,要經過較長時間的刻苦訓練才能運用自如,每刀必中。在上個世紀80年代曾經風靡全國的一部外國電視劇《加裡森敢死隊》中,有一位特工的飛刀技術十分了得,至今令人記憶猶新。排除影視的誇張成分,它至少說明了刀乃至如何用刀在特戰中的獨特作用與地位。

奪刀

世界各國的軍警擒敵技術教材絕大多數都有如何奪刀的方法。奪刀術,在中國傳統武術中叫「空手奪白刃」。此種技術歷來是擒拿高手的專利而非普通習武者所為。事實上,即使在專門的警務人員中,每年遭刀襲而傷亡的也絕不止三五人。警察這種職業,正如公安機關內部發行的《刑警抓捕實用手冊》中所說的「天天有犧牲,時時有流血」,如果沒有過硬的身體素質,嫻熟精湛的擒敵技術,很顯然是不行的,註定是要吃虧的。

現在的一線民警都配備有防割手套,用它來奪刀當然再好不過了。但是即使是有了防割手套,也應掌握一定的奪刀技術,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

奪刀術並不是三五天就能學會的,也不是看了幾張奪刀術的圖片就能立即掌握並能運用的。要學會並掌握它,必須經過嚴格的艱苦的基礎訓練與模擬訓練,這樣才能逐步走向實戰。即使是這樣,也不能完全保證每次奪刀時都能使自己完好無損。至於奪刀的具體技術方法與訓練流程,各種版本的軍警教材中都有,這裡不再贅述。

對於普通民眾來說,對持刀者的最佳策略是:逃脫。也就是遠離持刀者的攻擊範圍。那種不講戰略戰術、硬充好漢的「英雄」之舉,無異於飛蛾撲火,亦如以卵擊石,普通民眾還是少做為妙。如果實在逃脫不了,也要儘可能地拿起身邊的武器:短棍、書包或者文件包、石頭、磚塊、椅子、凳子、皮帶、雨傘、手電筒、樹枝、上衣、酒瓶、餐具、開水瓶等等。你手中有了武器,對付持刀者的信心就會大增,持刀者的心中也會有所顧忌,有的甚至會放棄攻擊。

如果你的身邊沒有隨手而得的防身武器,而且一時又逃脫不了,請記住這樣的黃金法則:避刀進棍。也就是說,對付持刀者應以閃避為主,一旦閃避到對方兇器鋒刃的「盲區」,我方可打或奪,任意施招。對付手持長短棍及鞭類的歹徒,應以上步進身為主。突然上步潛進到對方內圍去,千萬不要後退,越退越挨打。「避刀進棍」,實在是對付兇器的金玉良言啊,讀者諸君當終生銘記之。

相關焦點

  • 用竹子也能做日本刀?對練用的竹刀真的就安全嗎
    上泉信綱而今天日本一些流派使用的袋竹刀,則是將一整根較直的竹子,根據不同流派,橫向切成不同數量的多段,之後用繩子進行簡單固定後,套上表面刷有紅漆的皮革中。雖然現代的袋竹刀,並不能確定是否就是和最早的新陰流袋竹刀一樣,但在今天包括新陰流、鹿島新當流、馬庭念流、小野派一刀流、寺見流等一些古流劍道中依然使用。
  • 格鬥刀、戰術刀、生存刀的區別
    野外生存刀需要以下幾個因素:第一, 全龍骨結構。刀柄中空,大力揮砍可能會鬆動斷裂,折刀用力一大經常會在鉚釘處折斷。第二,刀刃長度10到15釐米,這個長度作為求生刀最適合。如果超過這個長度,切削時手感不舒服,再長的話那就是開山刀了,如果要砍柴不如帶個斧子或者狗腿刀。第三,單刃。
  • 明朝的刀
    常遇春見戰事膠著,抓著王弼的手臂說:軍中都說你是勇將,能為我解決掉他們嗎?王弼說:沒有問題。回答完常遇春的話,王弼手持雙刀,縱馬入陣,在王弼的衝擊下,部分東吳士兵開始後退,常遇春見狀,下令全軍出擊,將東吳軍隊一舉擊潰。       這次突圍作戰中,東吳人馬死傷慘重,張士誠本人差點墜馬淹  死。張士誠逃回城內後,再不敢出城一步。
  • 格鬥刀、戰術刀、生存刀的區別2
    野外生存刀需要以下幾個因素:第一, 全龍骨結構。刀柄中空,大力揮砍可能會鬆動斷裂,折刀用力一大經常會在鉚釘處折斷。第二,刀刃長度10到15釐米,這個長度作為求生刀最適合。如果超過這個長度,切削時手感不舒服,再長的話那就是開山刀了,如果要砍柴不如帶個斧子或者狗腿刀。第三,單刃。
  • 圖解格鬥刀、戰術刀、生存刀的區別
    第二,刀刃長度10到15釐米,這個長度作為求生刀最適合。如果超過這個長度,切削時手感不舒服,再長的話那就是開山刀了,如果要砍柴不如帶個斧子或者狗腿刀。第三,單刃。雙刃刀具是格鬥用的,雙刃刀的刀尖比較細,而且比較薄,粗暴使用可能會折斷,而且雙刃除了格鬥以外沒啥特別的優勢可言,敲擊刀背伐木的生存技能用不上。
  • 馬越展示破鋒八刀
    馬越很高大,按傳統的尺寸衡量,少說也有丈二,魁梧異常,一看就是多年習武練就的身板。「我五歲的時候,就跟著我的爺爺馬鳳圖練習通備拳,七歲起跟著我的父親馬賢達先生系統地練習通備劈掛拳等拳種。」馬越的武功是家傳的,他的爺爺馬鳳圖為抗日戰爭中的喜峰口大捷立過一大功,當時中國29軍的大刀隊重創日本人的刀法有幾種編排,其中一派號稱「破鋒八刀」,創編這套刀法的人就是馬鳳圖。「從專業的角度看,破鋒八刀其實很簡單,就是八個技術動作,但是極為實用。」
  • 天下第一刀
    ★天下第一刀★                                       ★天下第一刀
  • 西班牙皇家衛隊1895騎兵刀(實戰騎兵用刀)
    西班牙皇家衛隊1895騎兵刀(實戰騎兵用刀,原刃原磨),拿到手上有種想縱馬揮刀的衝動,極具殺氣如此完美品相的騎兵刀在國內非常少見。該型馬刀主體採用彎刀型,便於馬上揮砍,但彎曲的弧度並不大,刀尖部分採用劍型設計,便於衝刺。
  • 世界名刀
    聯合刀具.防暴BMF組合棍刀喔,很優雅的感覺 而為勝方源家武士集團立下大功的大將軍村正得到此刀,但他在之後的幾個月卻寢食難安,據說他天天晚上看到小天皇的鬼魂來找他借刀,最後一把火燒了自己的戰船後切腹自盡。
  • 日本刀——打刀與太刀的區別 | 留刀 一座江湖
    一種說太刀刀刃向下是為了不傷到馬,因為如果刀刃向上,刀尖便是向下,容易戳傷馬,而打刀佩戴時沒有馬,所以刀刃向上,不與刀鞘接觸,可以減少刀刃的磨損。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太刀使用時,武士一般穿甲冑,因為胳膊上也有甲冑,很重,如果刀刃向上,拔刀時,本來就很重的胳膊就要抬很高,太費勁,所以刀刃向下更合適,抽刀時胳膊輕鬆一點。
  • TOPS阿拉斯加捕鯨叉——美洲制刀工藝與現代特種部隊用刀融合
    這支捕鯨叉不僅是一個多功能的撬棒,也是一把結實堅固的小刀。這把刀總長30.48釐米,刀片長17.14釐米,刀片厚0.63釐米,刀子重430.91克。雖然說整把刀長30.48釐米,刀片長17.14釐米。但是,它的刀刃才長14.2釐米。
  • 刀刺隔離網介紹 刀刺隔離網規格
    刀刺隔離網的原材料:     刺絲是組成刀刺網的主要原料,分為兩種,一種是普通刺絲,一種是刀片刺絲。
  • 武痴,魔女,刀
    此時此刻,我的眼前正有著這麼一把絕世好刀。只可惜,刀拿著刀,另一把絕世好刀。「想要嗎?」她的聲音在我的耳邊兜兜轉轉打了好幾個彎,才被我的耳朵不情願地吸入,成為我大腦裡的信息。刀是好刀,我自然想要。「想要的話,就讓我殺掉你。」但是命不能丟。
  • 略談日本刀
    在日本也廣受歡迎,日本達官貴族以收藏名貴的唐刀為樂,現在日本四天王寺還保存著隋唐時期傳入的許多名刀,唐刀也深深影響了日本的制刀工藝,在原有工藝基礎上,用不同碳含量的折合鍛打,去除雜質,使結構更堅固,燒刃紋美麗流暢
  • 後院園藝刀變成生存刀、戰術刀是什麼操行?
    正如我老媽過去常說的...「照我說的去做,而不是跟我一樣去做...」接下來,我小心將這把刀放進類似Kydex的到刀鞘中,這包裝的質量顯而易見...低調的構造——SRK的總長為10.75英寸也就是27.3釐米,我測量了我的SRK的刀片長為15.4釐米,也就是說柄長不到12釐米。SRK的重為232克,帶刀鞘的話,總重為330克左右。
  • 反曲刀是什麼刀?
    但是經過近代力學發展發現,反曲刀完全符合刀的砍擊功能,可將砍擊的力發揮到極致。▲反曲刀而號稱是世界三大名刀之一的尼泊爾軍刀(更準確的說,應該是是廓爾喀彎刀)就是這種反曲刀的代表作。▲廓爾喀彎刀廓爾喀軍刀(俗稱狗腿刀)不僅是尼泊爾的國刀,並且是廓爾喀士兵的榮譽象徵,是世界上公認的最符合力學原理的反曲刀!
  • 從橫刀到苗刀——日本武士刀與中國刀的千年情緣
    據《唐六典·卷十六·衛尉宗正寺》記載:「刀之制有四:一曰儀刀,二曰鄣刀,三曰橫刀,四曰陌刀。今儀刀蓋古班劍之類,晉、宋以來謂之『御刀』,後魏曰『長刀』,皆施龍鳳環;至隋,謂之『儀刀』,裝以金銀,羽儀所執。鄣刀蓋用鄣身以禦敵。橫刀,佩刀也,兵士所佩,名亦起於隋。陌刀,長刀也,步兵所持,蓋古之斷馬劍。」
  • 世界最強雙刀:忍者刀強項是逃跑,中國刀橫掃南美無敵,八刀奪命
    相對雙刀雙鞘而言,這種刀攜帶更方便。從理論上說,雙刀的殺傷力會勝過單刀,故拳諺云:「單刀看手,雙刀看走,大刀看頂手,虎頭鉤看扭」。下面就說說世界上幾種最強雙刀,忍者刀強項是逃跑,奧斯曼刀絕活是砍柴,中國刀橫掃南美無敵手,八刀斃敵。亞特坎雙刀。奧斯曼一種戰刀,沒有護手,刀刃向內曲,刀身前部變為直形或稍向上彎曲,鋒利無比。
  • 防衛格鬥刀和菲律賓爪刀的握刀姿勢科普
    爪刀,應該說特指起源自菲律賓,尾部帶有指環的KARAMBIT爪刀。,爪刀特指KARAMBIT,鳥嘴刀的持刀標準於普通的刀相同。
  • 【冷兵刀劍】破鋒八刀斬日寇
    早在1910年,馮玉祥和張之江等人就曾組織反清秘密組織「武學研究會」。1930年7月,在中原大戰最緊要的時刻,馮玉祥在鄭州集合部分官長講話時,曾特意拿起一柄大刀說:「我們接近敵人的時候,這刀有用沒有用?(答:好用!)比起刺刀來好不好用?(答:好用!)一把大刀,會使的可以敵六七柄刺刀,不會使的連一柄刺刀也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