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衛星飛過南極冰川拍照,圖像放大後看到一個令人驚訝的事實

2021-12-29 川陀太空

三體科幻  宇宙印象第183期 南極是一個隱藏巨大秘密的大陸,這裡荒無人煙保持著最為原始的環境,因此也是科學家研究的理想之地。2014年8月,蒙大拿州立大學科學家小組在南極鑽探了一個2.4公裡深的洞,從中釋放了一個探測器,採集到的樣本顯示這裡是一個非常繁榮的生態系統。更重要是的,這不是一般的細菌,它們在這裡呆了數千萬年之久,屬於古生菌範疇。如果再淺一些也有冰下湖泊存在,比如惠蘭斯湖就是一例,這裡的深度在0.8公裡,也發現了古老的真核生物,它們是地球上最原始的居民之一。

近日人造衛星再次對南極進行大範圍的掃描,發現一個巨大的湖泊隱藏在冰層下方,長度至少達到100公裡,寬度為10公裡,位於南極東部冰蓋下方。科學家認為這裡的環境更加險峻,至少有數百萬年的歷史,其次還可能有一種獨特的生命。

衛星圖片上可以清楚看到這個巨大的凹槽在冰蓋下方出現,因此本周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地球科學聯盟會議上立刻通報了這個發現,衛星圖像還發現這裡有物質從湖泊流出,通向東部冰蓋沿岸。南極冰層下方存在極端微生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但它們會有多麼極端,目前仍然是個迷。

之前在Whillans冰下湖發現的生物在沒有光照的情況下可以通過汲取巖石中的礦物生存,這種生存方式與地球表面上的生命大為不同,如果南極存在這樣的生物,是不是意味著其他天體上也有?

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同樣在木星軌道上運行的木衛二也有冰下海洋,也有一個巖質核心,在那片深達數公裡厚的冰層下方,也有液態水和巖石交界處。因此南極微生物的發現令人非常驚訝,我們甚至一度接觸到外星生命的形態。

之前有分析認為冰封數百萬年的冰下湖泊有可能隱藏一些致命的病菌,它們在這裡休眠,一旦復甦,那麼人類就很被動了。雖然南極冰層融化對當下而言似乎是杞人憂天,不過北極圈冰層融化那是板上釘釘的現實。這些研究也給人類敲了一個警鐘,探索未知生命形式可能遭遇嚴重的後果,誰知道哪些細菌會對人體、地球生態圈產生多大的危害。2020年代,不到十年內美國宇航局將發射探測器前往木衛二,收集那邊的噴流樣本,目的就是發現地外生命。

從南極冰層發現古老細菌讓我們看到了一個事實,這些生命的生存環境與地外天體上的環境極為相似,憑什麼地球能有,其他星球就不能有?

謝頓

2016.4.23

宇宙印象系頭條號籤約作者


相關焦點

  • 南極發現一百年前相機膠捲,復原後,他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南極發現一百年前相機膠捲,復原後,他們究竟看到了什麼?
  • 南極冰川加速融化,再不採取有力的措施,我們會吞下什麼惡果?
    事故發生後,帶核輻射的塵埃,基本上覆蓋了整個歐洲,而在洩漏事故中心,更是寸草不生,所有原住居民全部搬離,成了人類的禁區。然而,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幾十年過去了,在這個人類的禁區裡面,裡面的動植物,卻是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樣子,比原先有人居住時還活得更加滋潤!地球離開了人類,依然會活得好好的,而人類離開了地球,一天都活不成,而更令人無奈的是,到目前為止,我們人類還只有一個地球!
  • 地球的傾斜會加劇南極冰川融化!
    為了重建南極冰對這種傾斜的反應的歷史,Meyers和合著者使用了一些關於地球氣候過去的信息來源。其中一個來源是來自海底的碳酸鈣,它是一種叫做底棲有孔蟲的單細胞生物留下。例如,冰川會在它所在地方傾倒一種獨特的泥、沙和礫石的混合物。這些冰芯提供了一幅非常詳細的圖片,顯示了冰蓋曾經的位置,但記錄中有一些空白。研究人員利用這兩個來源的數據拼湊出了3400萬到500萬年前南極洲歷史。南極洲的第一個大冰原形成於3400萬年前,而全年的海冰在300萬年前才成為常態,當時二氧化碳含量降至400ppm以下。
  • 夢野:從南極到北極
    更多時候,夢野的旅行狀態必須用「極致」來形容。他的辦公室掛著張世界地圖,從上海和紐約這兩個圓點出發,黑色水筆在七大洲四大洋上劃出一道道弧線。截至2007年底,他已完成環球遊——包括北極和南極在內。此後,他策劃的旅程更是充滿驚悚。別說沒那個經濟實力了,即便有,也未必有勇氣踐行。
  • 科學家們正在競相弄清楚為什麼南極的這座巨大冰川融化得如此之快
    機器人潛艇即將降落到南極洲一個充滿水的黑暗洞穴中,試圖找出為什麼非洲大陸最大的冰川之一融化如此之快的原因。在接下來的幾天中,科學家將把名為Icefin的魚雷型機器人放到南極西部Thwaites冰川的冰層中近2000英尺長(600米)的鑽孔中。以前,科學家使用Icefin機器人來研究南極羅斯海(Ross Sea)冰底下的海洋生物,但是這個新項目的目的不同。
  • 南極從哪裡來?
    如若照此發展也許我們今天看到的南極與歐亞大陸並不會有太大的差別但是1億多年前關鍵性的轉折出現了岡瓦納古陸開始分裂非洲、澳大利亞等陸塊紛紛向北漂移於是一個以南極點為中心四面環海、孤立於其他大陸的南極大陸誕生了(以南極大陸為中心地圖,採用皮爾斯梅花投影法製作,可以更好地展現南極與其他大陸的關係
  • 南極發現超古代文明遺蹟
    ,這難道是南極還未被冰川所覆蓋時的超古代文明遺蹟?冰床下2~3千米處發現遺蹟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南極實施的冰橋行動(觀測極地海冰變化)中,使用的雷射雷達配備著最新遙感設備「阿特拉斯」,阿特拉斯的雷達利用了雷射的能動型傳感器,能使南極的探測變得極其精準,在南極上空探測的飛機就配置了這種傳感器。
  • 爭議 | 美國探險者的南極穿越真的成功了嗎?
    圖片來源:theguardian.com在國內看到這則新聞已經是科林・ 奧布雷迪成功穿越的兩天後了,終於在北京最寒冷的一天傳來南極探險者振奮人心的消息,我為之高興,想不到南極穿越得到如此多的關注。初次接觸到南極穿越是在認識了挪威極地探險家博格・奧斯蘭之後。
  • [南極]南極探險第七周:返家之路
    他從臨近Berkner島嶼的海岸出發,目標是通過南極點,穿越南極大陸,到達Axel Heiberg冰川底部。在延遲開始和很早的天氣問題後,期待看到他是否能夠到達南極點,完成自己的南極大陸穿越。女性的速度紀錄嘗試       對於Wendy Searle來說,這是頗為忙碌的數日時間。12月27日,她在自己旅行的31日時間裡首次遇到其他人。眺望地平線,獨立探險者Mollie Hughes正在收拾帳篷。Searle滑雪去往其所在地點,在繼續行進前簡單交談,隨即重返孤獨世界。
  • 重磅 | 美國衛星顯示冰川融化嚇人,川普收回「中國騙局」論
    美國太空署(NASA)分別在2003年和2018年發射了兩顆衛星,用於監測北極格陵蘭島和南極冰川,追蹤全球氣候變化、冰川流失以及海平面上升。NASA太空衛星,來源:NASA其最新研究數據顯示,格陵蘭島和南極的冰川消融速度,遠遠大於新冰塊形成。
  • 2018年12月 最完美的南極——南極圈、南極半島、南喬治亞島、福克蘭群島
    穿過小鎮迷人多彩的街道,看到很多精緻的小屋和很多傳統的小酒館。參觀19世紀英國教堂和小鎮博物館,還可看到一些英阿馬島戰爭時期的遺蹟。Fortuna灣(南緯54°07′   西經36°48′)是一個5公裡長,1.6公裡寬的海灣,背靠雪山前的海灘上可以看到王企鵝與象海豹。
  • 【攻略】生生不息的莫雷諾冰川
    南美洲大陸靠近南極的地方,有一條勢如破竹般生長的冰川。
  • 地球空心論:令人震驚的奇幻地心之旅
    深凍行動(Operation Deep Freeze)美國對南極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1839年,第一支美國海軍探險隊進入南極水域,1929年建立了第一個海軍基地,開始對南極大陸腹地展開探險,並且首度飛越南極。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極探險除了北極的「跳躍行動」外,並對南極海岸線全面搜索。
  • 從太空看地球:十大令人驚異的場景!
    浮遊生物大量繁殖:浮遊生物是顯微等級、類似植物的生物體,能夠快速多樣化繁殖,在海洋表面形成大量藻花。圖中是美國宇航局Terra人造衛星於2010年拍攝的冰島臨近海岸出現的藻花,專家分析由於冰島艾雅法拉火山噴發,對浮遊生物提供大量的鐵和其它營養物質,從而使海藻生長成如此壯觀的規模。
  • 如何肉眼識別夜空中的人造衛星?
    比如偶爾有流星飛過,人們會記起要向它許願。說到流星,其實中高層大氣科學研究中就會用到流星的觀測,很多觀測臺都有叫做「流星雷達」的儀器。另外,如果你仔細看星空的話,或許還經常能看到飛機燈光比較有規律地在夜空中閃爍,這是古代人看星空看不到的。
  • 【地理視頻】 南極冰山和北極冰山的差異
    (溫馨提醒:由於微信改版,打亂了發布時間,為了保證大家可以及時看見老師的推送,可將本公眾號設為星標就可以第一時間看到推送哦)視頻來源於:騰訊視頻《談天說地》,圖文信息來源於          地球自轉軸與地球表面相交的兩點,稱為「地極」,在北半球的稱為「北極」,在南半球的稱為「南極」。南北極是地球上最為寒冷的地區,也是冰川的「匯集地」。    南極和北極都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一年到頭都是寒風呼嘯,氣溫很低,以致那裡冰天雪地,成為一個銀白色的世界。
  • 南極大冒險
    而此時他距離南極點還有差不多24公裡。下午4點45分,他到達了阿蒙森-斯科特南極站,當天行進了29公裡。在那裡,他受到了科學家們的熱烈歡迎。他看到一塊專門準備的標語,上面寫著:「路易斯,加油!」2016年,他第一次來到南極,完成了在兩極與珠峰的三大探險。他還記得,那時在32公裡以外就看到了科考站。這一次,他甚至看不清前方30米以外的東西。不過,他的指南針一直指向南緯90度,也就是經線交匯的地點。上午10點剛過,他就看到了科考站的金屬建築和南極點標誌。好事者還放了一個加油標語牌:「科林加油!」真正南極點的地標,就在137米開外。
  • 聊聊人造衛星的軌道
    聊聊人造衛星的軌道衛星軌道概述在衛星發射的新聞報導中我們經常聽到有關軌道的各種名詞,比如太陽同步軌道,
  • 經典地質圖集,徹底搞明白冰川地貌!
    (圖源@Hanna Lokrantz)利用衛星傳感器的組合,科學家們最近發現,位於南極東部最大的冰川——登曼冰川正在加速融化。接地線變化(grounding line)(圖源@Antarctic Glaciers.org)2020年2月6日,南極經歷了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氣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