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高程模型(一)-- 數字高程模型的提出、演變、重要性及定義

2022-01-04 北京鉅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數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的概念從20世紀50年代被提出以來就受到了極大的關注。但也經歷了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數字高程模型的建立只能滿足特定的行業和專業部門的應用需求,並未成為一種象地圖一樣的標準產品。從60年代開始,隨著資料庫、可視化等計算機相關技術的迅速發展,逐步建立起國家範圍和區域範圍的地理信息系統(GIS)和空間資料庫成為了數字時代政府和相關行業所關注的熱門的話題。DEM作為標準的基礎地理信息產品也開始大規模的生產。目前,在美國、中國、德國、英國、日本等許多國家,數字高程模型己經成為國家空間數據基礎設施(NSDI)的基本內容之一。我國國家基礎地理信息庫建設於1999年前後啟動,相繼完成了全國範圍的1:100萬DEM, 1:25萬DEM,1:5萬DEM、七大江河重點防範區1:1萬DEM和長江三峽庫區1:5萬DEM,全國各省1:1萬DEM正在建設之中。近些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在DEM數據的獲取方法、數據存儲和數據處理速度方面已經取得了一些突破性進展。雷射掃描(Light/Laser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LADAR)系統,特別是集成了高精度慣性導航系統(Int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的機載雷射雷達(Air Laser Scanning,ALS)已經能較好地滿足和實現人們對現代測量的需求,已經被廣泛地應用於生產高精度、高密度的數字模型的生產,如DEM,DTM,應用於海岸工程與水道測量、植被測量、建築物模型的三維重建等領域。數字高程模型是地球信息科學最重要的基本概念之一,經歷了五六十年的發展,歷史上出現了許多術語。如德國的DHM(Digital Height Model)、英國的DGM(Digital Ground Model)、美國USGS使用的DTEM(Digital Terrain Elevation Model)、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等。這些術語的實質性差別並不大。但是從DEM到數字地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DTM),概念得到了更為豐富的拓展,後者更注重數字高程模型表達的地形信息特徵,包括基於數字高程模型的各種線形和非線性運算,所以DEM和DTM有著包含關係:DEM屬於DTM(湯國安,2005)。數字高程模型(DEM)是DTM的特定類型,是關於地面某指定區域的高程的模型表達。下表列舉了歷史上幾個典型的有關DEM的定義。

表1 數字地面模型、數字高程模型的定義(引自湯國安,2005,增補)

學者

定義

Miller(1958)

數字地面模型是利用一個任意坐標場中大量選擇的已知X,Y,Z的坐標點對連續地面的一個簡單統計表示

Doyle(1978)

數字地面模型時描述地面特性空間分布的有序數值陣列,在一般情況下,記錄的特性為高程值,其分布由x,y平面系統來描述。也可以通過經緯度描述海拔分布。DTM可以是每個三位坐標值為一組散點結構,也可以是由多項式或傅立葉級數確定的曲面方程。另外數字地面模型可以包含除高程外的其他地面特性,如地價、土地權屬、土壤類型、巖層等。

王之卓(1979)

數字地面模型是地形表面用x,y,z坐標的數字形式的一種表達

Burrough(1986)

數字高程模型是以數字形式表示的局部地球表面的量化模型,有時也稱為數字地形模型

Weibel(1991)

數字地形模型是局部地形的數位化表達

龔建雅(1993)

數字地面模型DTM是定義在二維區域上地形特徵空間分布及關聯信息的一個n維向量序列{Xi},數值高程模型DEM是DTM的一個子集,它表示地形框架分布的一個有限三維向量序列{Xi,Yi,Zi},其中Xi, Yi表示地形點的平面位置,Zi表示相應點的高程

湯國安(2005)

數字高程模型是通過有限的地形高程數據採樣點用某種規則連接成一系列曲面或平面片的集合。DEM={Mi=ζ(Pj)| Pj (xi,yi,Hi)∈D,j=1,2,…n,i=1,2,..m},其中D為採樣區域,ζ為連接規則

胡鵬(2007)

DEM是關於地表面某指定地域上n個有序點集上的高程函數值或向量序列,它是該n個有序點集上區域地面高程的數字抽象

點雲智繪軟體基於創新性的面向對象的點雲分析理論,形成一套完整的點雲處理和分析技術流程,目前已經具備了面向土地整理所需的點雲濾波生成DEM、生成等高線、生成斷面線、計算填挖土方量等產品的能力,而且具有高效、人工幹預量少、使用方便的優點。

試用申請:13581710873 李經理(微信同號),歡迎試用,並聯繫加入我們技術交流群。

相關焦點

  • 如何製圖數字高程模型?(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
    一、概 述 DEM(Digital Elevation Model,數字高程模型)
  • DEM數字高程模型、DSM數字地形模型和DOM正射影像的聯繫與區別
    DEM在地理學和測繪科學領域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作為一個地理學畢業的小碩來說,DEM就是我們非常熟悉的地形高程,而我同事他們是測繪科學專業畢業,他們經常所說的地形,居然不是我們地理學所說的數字地形,他們所說的地形對應我們地理學上的土地利用/覆蓋地類,下面就來說說這個3D的區別和聯繫哦。
  • DEM、DSM 和 DTM 的區別——GIS 中的高程模型
    例如,它包括:DEM -數字高程模型DSM -數字表面模型DTM -數字地形模型TIN -三角不規則網絡今天讓我們來探討這三種類型的 GIS 高程模型之間的差異。什麼是數字表面模型 (DSM)?數字高程模型 (DEM)數字高程模型是參考垂直基準的裸地柵格網格。
  • 【乾貨】12.5米數字高程DEM專題圖製作教程
    提起高程數據,首先聯想到的是SRTM和谷歌的數據,其中SRTM數據分為90m精度和30m精度,谷歌精度約30m,相當於是SRTM 30m精度的數據的一種優化數據水經微圖也在軟體中更新了NASA全球與全國12.5米高程,目前水經微圖12.5米DEM提供全球和全國下載,其中全球高程覆蓋率為87.27%,全國的高程覆蓋率為99.90%,下載的數據格式為TIF格式,水經微圖中可生成等高線
  • 人物 | 李建成院士:高程測量革命性轉變的推動者
    李建成得知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時,馬上將這一喜訊分享給了課題組成員。自從選擇做大地測量研究的那天起,李建成就向「確定1釐米級精度大地水準面」這一世紀難題發起挑戰,力求建立一個統一精確的「全國大地水準面」。一般把平靜的海平面定義為高程(海拔高)起算面,但世界上沒有一把「尺子」可以直接測量崇山峻岭相對平均海水面(大地水準面)的高度。而且,我國地形極為複雜,居世界之最。
  • 數字地形圖
    它是用一組有序數值陣列形式表示地面高程的一種實體地面模型,是數字地面模型(Digital Terrain Model所以,廣義的DEM還包括等高線、三角網等所有表達地面高程的數字表示。x、y表示該點的平面坐標,z值可以表示高程、坡度、溫度等信息,當z表示高程時,就是數字高程模型,即DEM。
  • 一文了解DEM數字地形「全家桶」
    在今年自然資源部發布的《實景三維中國建設技術大綱(2021版)》中,空間數據部分包括「數字高程模型 (DEM)、數字表面模型(DSM)、數字正射影像(DOM)、 真正射影像(TDOM)、傾斜攝影三維模型、雷射點雲等。」
  • 快捷處理三維數字地形模型的AutoCAD Civil 3D(規劃師學軟體9)
    Civil 3D的功能非常強大,但其中最有價值的部分是三維數字地形模型。利用數字地形模型,既可直觀的查看場地的三維效果,也可用於土方計算、縱橫斷面繪製等設計與計算功能。另一方面,我們也想通過本期文章告訴大家,要敢於、勇於去嘗試新軟體和新工具,雖然很多軟體看上去很高深,其實套路都是一樣得。
  • 技術 | 用python生成無人機影像的正射影像、數字高程模型以及三維建模
    『OpenDroneMap』https://github.com/OpenDroneMap  OpenDroneMap 是一個開源的航拍圖像處理工具,可以把航拍圖像進行點雲、正射影像和高程模型等處理,也可以做3維重構,生成3維模型。
  • 數字正射影像圖
    所謂反解法就是在內、外方位元素以及 DEM 數據已知的情況下,從成果 DOM 圖面上按一定間隔(甚至逐像元)採樣一個坐標 XY,這個坐標按數字高程模型zi  f (xi ,yi) 提取一個高程。然後把內、外方位元素以及 XYZ 代入共線方程解出對應像點坐標 xy。由於 XY 來自成果 DOM 圖上(即已滿足正射投影) ,所以對應解算的 xy 就是正射投影的像點坐標。
  • 三角高程的解算!!!
    基本原理三角高程測量的基本原理如圖,A、B為地面上兩點,自A點觀測B點的豎直角為α1.2,S0為兩點間水平距離,i1為A點儀器高,i2為B點覘標高,則A、B兩點間高差為:h1.2=S0tga1.2+i1-i2上式是假設地球表面為一平面,觀測視線為直線條件推導出來的。
  • 實景三維模型危機!美國史詩級MAXAR衛星成像解析度提升至15cm!
    測制完成後,再對數字地形圖按平面、高程兩個方面進行精度檢測。對照《基礎地理信息數字成果 1∶500 1∶1 000 1∶2 000 數字線劃圖》(CH/T 9008.1-2010)中提出的 1∶2 000 地形圖平面和高程精度要求,江蘇省測繪工程院報告顯示:綜合看來,對於平地、丘陵地,利用 Maxar 30cm HD 立體影像數據進行 1∶2 000 地形圖作業生產是可行的,成圖結果的平面和高程精度基本滿足 1∶2 000 地形圖的測圖精度。
  • 如何測量解算三角高程
    基本原理基本原理三角高程測量的基本原理如圖,A、B為地面上兩點,自A點觀測B點的豎直角為α1.2,S0為兩點間水平距離,i1為A點儀器高,i2為B點覘標高,則A、B兩點間高差為:h1.2=S0tga1.2+i1-i2上式是假設地球表面為一平面,觀測視線為直線條件推導出來的。
  • 微圖中的高程DEM數據說明
    」一文【點擊查看】提到微圖中已經上線了谷歌全球高程、NASA12.5米高程DEM與NASA30米高程DEM,今天我們將對這些數據進行進一步的說明。在微圖上線的高程數據中,NASA30米高程可以免費領取,你只需要通過關注微圖公眾號「水經注GIS」,並回復「免費數據」即可按流程免費領取。備用伺服器全球高程DEM說明備用伺服器全球高程DEM數據源是谷歌高程DEM數據,關於該數據的說明請參閱「全球199GB《水經注全球30米高程DEM1.0》發布!」一文【點擊查看】中的詳細說明。
  • CNN結構演變總結(一)經典模型
    在本文將對這些經典模型的結構設計演變做一個總結,旨在讓讀者了解一些結構的設計原理,產生效果的原因。在面對一個具體任務時能夠準確地選擇一個合理的特徵提取網絡,而不是隨便選擇一個。在自主設計網絡時,也能根據總結的原則和經驗設計出合理的結構,避免隨心設計。在這個系列將按照以下三個部分對CNN結構演變進行總結。
  • 測繪百科▏三角測量與三角高程測量
    文/《中國海軍百科全書(第二版)》編委會三角測量(triangulation)在地面上選定一系列點構成連續三角形
  • 演變.15套L型展臺模型【模型推薦】
    在很多展臺造型上我們都可以看到L形的影子,因為它們幾乎都是由L演變而來。如何演變的有創意;如何不拘於形式;如何提升中標率;這些就有點講究了。設計上都可以運用構成裡面的3C原則進行分析。學會了這些原則,你也可以做出百變的L造型。
  • 我們建了個模型,搞定了 MNIST 數字識別任務
    在本文中,針對著名的 MNIST 數字識別任務,我們設計了一個以 tensorflow 為後臺技術、基於 keras 的簡單 2D 卷積神經網絡 (CNN) 模型。整個工作流程如下: 準備數據創建模型並編譯訓練模型並評估將模型存檔以便下次使用數據集就使用上文所提到的 MNIST 數據集。
  • Python—一分鐘繪製數字高程模型(DEM)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