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unhofer IAO
本文介紹德國弗勞恩霍夫(Fraunhofer)研究所的 CAPS 先進光源項目。
工業級超短脈衝(Ultra-Short Pulse,以下簡稱USP)雷射光源以其精密加工水平——無飛濺和熱副作用——有望打開更大的應用市場。
但是目前USP雷射光源的重頻和功率仍然有限,有些商用USP雷射光源能夠超過150 W平均功率或150 µJ單脈衝能量,不過多數較之更低。即使有了更強的光源,如果太多脈衝聚焦到一個點上,超短脈衝將失去"冷加工"的能力,因此如何使用更高的功率也是挑戰。
挑戰意味著巨大機遇,這就是德國弗勞恩霍夫研究所推出CAPS先進光源項目的原因,並聯合其13家研究所開發新一代千瓦量級USP雷射光源。
Fraunhofer Cluster of ExcellenceAdvanced Photon Sources CAPSCAPS項目由弗勞恩霍夫雷射技術研究所(位於亞琛)和弗勞恩霍夫應用光學研究所(位於耶拿)管理,不僅致力於突破雷射功率限制,而且力求提升整個技術鏈的水平,從脈衝產生到加工技術和實際應用。
比如,要將高功率轉化成高產量,必須為千瓦級USP雷射系統開發新的加工技術.
首先是高重頻和高能量雷射和物質相互作用的基礎研究;
另一項技術挑戰是功率的分配。
第一種方法:將高能量脈衝分成很多平行的低能量脈衝,以此實施並行加工,或加工周期結構圖案,實現生產力的大幅提升;第二種方法:在每束低能量光束中使用聲光調製器,通過單獨開關生成雷射陣列印表機。第三種方法:使光束通過液晶調製器,這樣幾乎可以生成任意圖案或光束性質,應用極為靈活。
CAPS先進光源項目的最關鍵問題是如何達到10 kW平均功率,為此採取同時採用兩種技術:二極體泵浦板條放大器和相干合成光纖放大器。兩種技術分別由亞琛和耶拿團隊負責。下面分別介紹這兩种放大器的具體實施。板條雷射器系統基於杜可明博士等人1996年申請的Innoslab專利技術。當時,杜可明在弗勞恩霍夫雷射技術研究所工作,五年後創建了EdgeWave公司。弗勞恩霍夫雷射技術研究所則繼續改進Innoslab,用於千瓦級USP雷射放大器。另一家公司AMPHOS因此成立,現為通快集團的一員。除了研發高功率雷射器系統,這一組還致力於開發超短脈衝的傳輸、轉換、模擬和測量技術。
CAPS的最終願景是將USP雷射器系統引入大規模生產流程中,比如太陽能電池。
高功率雷射可以轉換成相干紅外或EUV光束,以此通過新的成像技術進行生物醫學等材料的無創分析。通過雷射驅動康普頓光源還能產生甚至更短的波長。
10到20 kW級USP雷射能夠用於高效生成全人工材料,其它選項還包括尋找量子技術材料。
CAPS項目目前著手於開發新一代高平均功率USP雷射器系統,使用板條或光纖放大器產生數千瓦級亞皮秒雷射脈衝。申請轉載,請加微信:447882024
這是中國光學發布的第1153篇,如果你覺得有幫助,轉發到朋友圈也能讓我們對自己的努力感到值得。☞ 本文來源:中科院長春光機所 Light學術出版中心聲明:本文所用視頻、圖片、文字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第一時間告知,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證明材料確認版權並按國家標準支付稿酬或立即刪除.郵箱:zhaoyang789@ciomp.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