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軍系列本來作為壓軸題材,在本公眾號推文發布順序中安排稍晚面世,但為了結合時事熱點,更好的服務讀者,從今天起,我們提前開始介紹臺灣海軍現役艦艇。今天要講的就是對岸最強水面艦艇—「基隆」級飛彈驅逐艦!
今年年初,人民海軍的055級飛彈驅逐艦成功服役,成為了中國目前噸位最大、世界噸位第二大的飛彈驅逐艦(噸位第一大的是美國"朱姆沃爾特"級驅逐艦,排水量14000噸),055級同時也是當今中國乃至全世界最尖端的驅逐艦。
但,稍有知識積累的軍迷都知道,在055之前,中國還有一款萬噸大驅,只不過不在人民海軍,而是在海峽對岸的中國臺灣省海軍。這款便是大名鼎鼎的"斯普魯恩斯"級驅逐艦的改進型"基德"驅逐艦(後來到達臺灣改稱為"基隆"級飛彈驅逐艦)!
從2003年引進至今,「基隆」級霸佔萬噸大驅的寶座長達17年!
起源
1990年代,李登輝執政時期提出了兩國論,臺海局面陡然緊張起來,1996年福建沿海大規模軍事演習的場景至今還歷歷在目。當時,海峽對岸的海軍已經將"陽字號"這種二戰驅逐艦汰除,其主力水面艦艇為法制拉斐特級(臺灣稱拉法耶艦)、美制濟陽級巡防艦以及仿製美國佩裡級的臺灣自製成功級巡防艦(臺灣造船業非常發達)。
上述幾型軍艦性能先進,技術性能總體上優於當時的人民海軍,但是也存在明顯不足:
1801基隆號
區域防空能力薄弱:
成功級裝備的是美制標準1防空飛彈,射程僅40公裡,性能相當於人民海軍的海紅旗16型防空飛彈。
濟陽級巡防艦的防空則更次一檔,同樣裝備標準1型防空飛彈,但其標1飛彈不是常見的發射架,而是由2座3聯裝和2座2聯裝發射箱組成,共計10枚。飛彈數量少,抗飽和打擊能力比成功級還低。
拉法耶艦的防空能力更是聊勝於無,由於受到中國政府壓力,法國方面交付給臺灣的是裸艦,隱身性能很強,在新加坡的同級艦成為東南亞首屈一指的艦艇,但沒有武器裝備。無奈之下,臺灣只能自行加裝武器,加裝的防空飛彈是人工操作的小斛樹防空飛彈,效果幾乎等同於沒有。
主戰性能不足:
上述幾款軍艦,成功級和濟陽級主要武器裝備檔次較低、建造材料價格比較便宜,所以性能有限。美軍真正的主力艦是宙斯盾艦,但臺灣陣容中,成功級巡防艦已經是噸位最大、武器裝備最強的頭等主力艦了,倘若頭等主力艦都是這個水平,是難以應對大陸海軍新型艦艇的。特別是2000左右,人民海軍陸續從俄羅斯引進了4艘現代級飛彈驅逐艦,具備區域防空能力,且裝備號稱航母殺手的「日炙」超音速反艦飛彈。
1803左營號
在此情況下 ,臺灣為了進一步優化海軍兵力結構,向美國提出了購買大型主戰艦艇的需求。
當時的第一選擇是裝備宙斯盾系統的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但伯克級在90年代乃至21世紀初的全球水面艦艇中長時期保持巨大優勢,其先進的性能讓其他國家望塵莫及,直到後來英國45型驅逐艦、法意聯合研製的地平線驅逐艦、日本的愛宕級問世之後,這一情況才有所改觀。
當時的伯克級與現代級(還是蒸汽輪機)相比,除反艦能力之外,伯克級的性能高出現代級一大截,兩者根本不在一個層次。由於當時臺灣海軍暫時在技術層面上優於大陸海軍,故美國方面出於維持雙方軍力平衡考慮,並未同意出售伯克級,而是選擇了長期退役封存的基德級飛彈驅逐艦。
基德級驅逐艦原本是美國在70年代為當時的盟友伊朗建造的主力艦,當時伊朗還處於巴列維王朝統治時期,美伊屬盟友關係,伊朗出於控制波斯灣的目的,大力擴充海軍裝備,向美國購買最先進的飛彈驅逐艦基德級。
該艦是在當時美國最先進飛彈驅逐艦斯普魯恩斯級的基礎上大幅改進的,最重要的就是強化區域防空能力,將射程只有十多公裡的海麻雀飛彈換成射程超過100公裡的標準2型防空飛彈,讓伊朗海軍能夠全面掌控波斯灣上空的制空權。可惜的是,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新政權與美國關係惡化,導致雙方斷交至今,原先設想的軍事合作戛然而止,4艘建造完畢的先進基德艦便留在美國海軍服役。
同時期賣給伊朗的F-14戰鬥機視頻
F-14一度被認為是全球最帥的第三代戰機,電影《壯志凌雲》中阿湯哥駕駛就是它
重磅!中國臺灣「海軍」視頻
高考報志願?一起來看臺灣大學分布圖
臺灣「陸軍」分布圖(2020年5月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