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作為現如今全球範圍內唯一一款以核動力為驅動力的軍艦,其最大的特色就是擁有幾乎全球無限範圍的續航能力以及其艦上搭載的上百枚各種類型的飛彈所賦予的強大攻擊力,所以這也是俄羅斯這幾年想要極力恢復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繼續服役太平洋艦隊的核心原因。但是外界對於彼得大帝號幾乎無限的巡航力和上百枚飛彈的毀滅力卻不買帳,因為彼得大帝號畢竟是一艘建造於上世紀90年代,距今已經三十年時間的老艦,而且在這三十年時間裡,全球軍艦的發展變化是巨大的,所以大家真的覺得彼得大帝號已經落後了,那麼這是真的嗎?
首先從彼得大帝號的核心優勢來說,其核心優勢就是其採用的核動力所賦予的幾乎無限的續航力,以及艦上搭載的幾百枚各種類型的飛彈下的飽和攻擊能力,所以這兩項既是外界對其忌憚又是俄羅斯想要繼續將其服役的原因所在。所以彼得大帝號雖然建造於上世紀80年代,服役於千禧年前,而且進入新世紀後俄羅斯不惜花費巨資對其進行升級更新,所以彼得大帝號的綜合作戰實力相比前幾艘是要有很大進步的。
但是
軍艦平臺再優秀也是為艦上搭載的各種電子設備和飛彈服務的,畢竟這兩項的性能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所在。
首先是彼得大帝號搭載的電子設備來說,要想先發現並鎖定並指揮飛彈攻擊敵人離不開先進的雷達和各種火控、指揮系統,
首先彼得大帝號並沒有裝備現在連幾千噸護衛艦都裝備的宙斯盾相控陣雷達系統,所以在發現敵人並指揮飛彈攻擊的時候,從硬體設備上就要差了對手一大截
,其次是艦上的防空系統雖然是著名的裡夫M艦載遠程防空系統,也就是著名的S300遠程防空系統的艦載版本,但是這套遠程防空系統屬於單打獨鬥狀態,並沒有一起接入艦上的綜合指揮系統,所以在系統的反應速度和綜合指揮上以及飛彈自身的性能上就差了很多。而且彼得大帝號搭載的遠程預警雷達也屬於蘇聯時期老舊的電子管型,相比現在普遍流行的相控陣雷達而言可就真的是差了幾十年的差距啊。
其次從彼得大帝號搭載的各種飛彈來說,其最核心的就是艦上裝備20枚的花崗巖超音速反艦系統了,畢竟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的目標可是敵方的大型航母。花崗巖超音速反艦飛彈光是從超音速飛行來說就很先進,在採用高空彈道的時候射程高達700公裡,畢竟現階段很多國家的反艦飛彈還是屬於亞音速的輕型反艦飛彈,相比花崗巖這種重型超音速反艦飛彈來說根本不值一提。但是花崗巖反艦飛彈畢竟是蘇聯時期的產物,儘管超音速反艦飛彈具有很強的突防能力,但花崗巖飛彈採用的是渦噴發動機,為了增加射程,飛彈在高空巡航的速度只有1.5馬赫,只有到了最末端時才加速到2.5馬赫。
而且高達700公裡的射程也是因為飛彈大部分射程裡是在17000米的高度巡航,在這個高度上,花崗巖飛彈的目標特徵如同夜空中的火炬一樣耀眼,對於現在很多國家裝備的各種遠程警戒雷達和相控陣雷達來說就像是天空中耀眼的星星一樣,想不發現都難,所以在這麼容易發現的情況下,發射更為先進的艦載遠程防空飛彈便可以輕鬆將其擊落。
所以俄羅斯已經在該級2號艦「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上,將原來的花崗巖飛彈以1換4 的方式被3S-14型通用艦載發射系統取代,飛彈也換成全新的3M54型亞超結合反艦飛巡航飛彈、 3M14型遠程對地巡航飛彈、91R1/91R2型反潛飛彈以及3M55「綺瑪瑙」型超音速反艦飛彈,此外還將裝備最新的3M22「皓石」型高超音速反艦飛彈,而且彼得大帝號也將從明年2020年開始按照這套升級方案改進。
但是前面也說過
一艘強大的軍艦的綜合作戰實力主要由艦上搭載的電子設備和武器決定,沒有先進的電子設備來發現目標並處理目標,就算有再先進的飛彈也是睜眼瞎子。
而對於俄羅斯來說,雖然計劃從明年開始就對彼得大帝號進行升級改進,但是限於俄羅斯在這幾年越來越流行的艦載有源相控陣雷達技術上的不先進下(目前俄羅斯唯一裝艦使用的只有其滿載噸位5400噸的22350型護衛艦上搭載的5P-20K神盾系統),後期經過改造升級的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綜合作戰性能又有多先進呢?而且從其數量來說嗎,就算到2030年俄羅斯該型艦數量也不足5艘,面對對方的航母戰鬥群光是作戰艦艇就高達六七艘的時候又有多大勝算呢?
而且其看似無限的巡航裡程優勢並不明顯,首先任何一種軍艦在海上長時間航行都需要補充燃油、食品、淡水等各種物資,而彼得大帝號核動力巡洋艦相比其他國家的常規動力軍艦而言,除了燃油不需要補給外,其他的包括食品、淡水、潤滑油等都需要定期補給,那麼這也就將彼得大帝號看似無限巡航力的優勢拉下神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