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雷達

2021-03-01 天津聯合津創科技有限公司

毫米波雷達

一、 毫米波雷達的結構與原理

 

毫米波雷達是通過發射和接收毫米波段的電磁波來測量車輛與車輛之間的距離、角度和相對速度的裝置。毫米波雷達檢測具有全天候工作的能力,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主要用於目標識別和跟蹤。毫米波位於微波和遠紅外波重疊的波長範圍內,根據波傳播理論,頻率越高,波長越短,解析度越高,穿透能力越強,但傳播過程中損耗越大,傳輸距離越短。因此,與微波相比,毫米波具有解析度高、方向性好、抗幹擾能力強和檢測性能好等特點。與紅外線相比,毫米波具有大氣衰減小、對煙霧的穿透性好和受天氣影響小等特點。

目前,汽車領域獲準使用的毫米波雷達主要有24GHz和77~79GHz兩個波段。被稱為毫米波也是由於此類電磁波的波長為1~10mm。毫米波的頻帶頻率高於射頻輻 射,低於可見光和紅外線。24GHz毫米波雷達主要用於50~70m 的中、短程檢測,實 現盲點監測 (BSD)、換道輔助 (LCA)和自動泊車輔助(PA)等功能;77GHz毫米 波雷達主要用於100~250m 的中、遠程檢測,實現諸如自適應巡航 (ACC)、前碰撞預警 (FCW)和高級緊急制動 (AEB)等功能。

毫米波雷達系統結構,主要包括天線、收發晶片和信號處理晶片等。

 

二、 毫米波雷達在智能網聯汽車中的應用

 

毫米波雷達可實現自適應巡航控制、前向防撞報警、盲點檢測、輔助停車、輔助變道以及自主巡航控制等先進的巡航控制功能。為了滿足不同探測距離的需要,可以組合配置各種短程、中程和遠程毫米波雷達。根據實現功能的不同,從毫米波雷達類型、數量以及安裝位置上,都需要進行最優設計和配置。

下面通過幾類典型的智能網聯汽車應用,介紹毫米波雷達的特點、配置方式和實現的主要功能。

(1)自適應巡航 (ACC)系統。自適應巡航是一種駕駛輔助功能,它可以按照設定的車速或距離跟隨前面的車輛,或者根據前車的車速主動控制自車的行駛速度,使車輛與前面的車輛保持安全舒適的距離。ACC 可以有效地解放駕駛人的腳,提高駕駛安全性和舒適性。

在車輛行駛過程中,安裝在車輛前部的毫米波雷達傳感器連續掃描車輛前方環境,車輛的輪速傳感器或其他車速傳感器採集車速信號。例如:當檢測到前車,且根據自車車速、兩車相對速度等判斷距前車距離過小時,ACC 系統可與防抱死制動系統和發動機控制系統協調動作,適當制動車輪,降低發動機輸出功率,使自車與前車始終保持安全距離。

(2)自動緊急制動 (AEB)系統。自動緊急制動是汽車的主動安全輔助裝置,該系統使用毫米波雷達測量自車與前車或障礙物的距離,然後將測量的距離與報警距離和安全距離進行比較。當小於報警距離時,系統會報警提示。當小於安全距離時,即使駕駛人沒有來得及踩下制動踏板,AEB系統也會開始自動制動車輛,從而確保安全駕駛。AEB往往也被認為包含了前方防撞預警功能。

據相關統計表明,絕大多數交通事故是由於駕駛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AEB可以有效減少因注意力不集中導致的追尾事故以及追尾造成的損失。

(3)換道輔助系統。換道輔助系統通過毫米波雷達、攝像頭等傳感器檢測車輛相鄰側的車道側後方,獲取車輛側面和後方物體的運動信息。根據當前車輛的狀態,結合環境感知情況,通過聲音、燈光等方式提醒駕駛人,讓駕駛人掌握換道的最佳時機,防止換道引起的交通事故。

換道輔助系統包括三個功能:盲點監測 (BSD)、換道輔助 (LCA)和後碰撞預警(RCW),這三個功能的協作有效地防止了變道、轉彎時追尾等交通事故的發生,大大提高了車輛換道過程中的安全性能。

其中,BSD根據其對運動物體相對位置和車輛相對速度的判斷,在車輛盲區時,及時提醒駕駛人注意車道變換的風險。LCA 檢測到目標車輛在相鄰區域以相對較高的速度接近車輛,當兩車之間的距離小於一定範圍時,通過聲音、燈光等方式提醒駕駛人。RCW 檢測同一車道後面相互靠近的移動物體,當有碰撞危險時,它會迅速通過聲音、燈光等發出提醒,以減少碰撞發生的概率。

 

謝謝觀看!

相關焦點

  • 毫米波雷達產業鏈!
    目前車載雷達的頻率主要分為24GHZ頻段和77GHZ頻段。與24GHz毫米波雷達相比,77GHz的距離解析度更高,體積更是小了三分之一。2018年,中國新車評價規程(C-NCAP)將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S)納入評分體系,從而將帶動77GHz毫米波雷達在未來的市場需求。而從長遠來看,77GHz毫米波雷達的體積更小、探距更長,使得其較24GHz毫米波雷達將具備更大的市場空間。
  • 汽車毫米波雷達
    雷射雷達具有解析度高、精度高、抗幹擾能力強的優勢,主要用於無人駕駛系統,但是雷射雷達受天氣的影響,在大雪、大霧時功能受到限制,並且價格昂貴。 毫米波雷達是ADAS系統的主要傳感器,毫米波雷達頻率範圍30GHz-300GHz,波長從1mm-10mm,毫米波雷達測距可達200多米,可以對目標進行有無檢測、測距、測速以及方位測量。它具有良好的角度分辨能力,可以檢測較小的物體。
  • 毫米波雷達晶片供應商有哪些_全球毫米波雷達供應商排名
    24G 毫米波雷達的主要供應商。   中商情報網訊:毫米波雷達對於汽車駕駛安全而言是相當關鍵的零部件之一,隨著無人駕駛技術的發展,毫米波雷達是汽車上不可缺少的。2015年中國車載毫米波雷達銷量達180萬顆左右,ADAS滲透率低於5%,未來發展空間巨大。因為毫米波雷達的技術門檻高,目前主要的供應廠商為博世、大陸、電裝、海拉、採埃孚&天合、德爾福、奧託立夫等,下表為2016年全球毫米波雷達前七供應商排名。
  • 雷射雷達和毫米波雷達的區別
    什麼是毫米波雷達首先我們要明白啥是毫米波,毫米波實質上就是電磁波。毫米波的頻段比較特殊,其頻率高於無線電,低於可見光和紅外線,頻率大致範圍是10GHz—200GHz。目前,比較常見的車載領域的毫米波雷達頻段有三類。1、24—24.25GHz這,目前大量應用於汽車的盲點監測、變道輔助。雷達安裝在車輛的後保險槓內,用於監測車輛後方兩側的車道是否有車、可否進行變道。
  • 車載毫米波雷達解析
    來源:網絡引言: 預計 2023 年中國毫米波雷達市場規模將達到 171 億元,短期來看,目前海外毫米波雷達廠商佔據國內外大部分市場, 長期來看,毫米波雷達技術仍處於發展過程中,市場競爭不斷加劇。隨著國產替代進程逐步推進,部分國內雷達廠商已經憑藉高性價比產品打入前裝市場,國產替代潛力較大。
  • 全球毫米波雷達詳細產業鏈!
    目前車載雷達的頻率主要分為24GHZ頻段和77GHZ頻段。與24GHz毫米波雷達相比,77GHz的距離解析度更高,體積更是小了三分之一。2018年,中國新車評價規程(C-NCAP)將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S)納入評分體系,從而將帶動77GHz毫米波雷達在未來的市場需求。而從長遠來看,77GHz毫米波雷達的體積更小、探距更長,使得其較24GHz毫米波雷達將具備更大的市場空間。
  • 新型車載毫米波防撞雷達
    本文將對目前汽車的防碰撞系統和主流的傳感器進行分析比較,並介紹帶有行人識別功能的新型毫米波雷達。目前,防碰撞系統的傳感器主要有利用攝像頭的影像識別和毫米波雷達等。如果將這些傳感器的性能加以比較,在識別周圍車輛和牆壁等大型障礙物方面,幾種傳感器表現不相上下,但在識別行人方面,目前來看,攝像頭更勝一籌。  然而,最近能夠提高毫米波雷達識別能力的技術正在逐步完善。
  • 毫米波雷達爆發的引信來了
    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及主動安全功能的提升,汽車毫米波雷達的需求向高精度發展,一些高端車型的雷達系統正在從24GHz向77GHz升級。以ACC自適應巡航為例,所使用的雷達升級換代成77GHz的毫米波雷達後,ACC自適應巡航的工作時速由25km起,比起24GHz雷達系統,識別率是原來的三倍,測速和測距的精準率提高了三至五倍,因而可以更準確快速地監測與前車的距離,在保持距離的情況下隨前車的速度進行加減速、剎停和起步。而且因為雷達的特性,即便在有霧、煙、灰塵的幹擾等惡劣天氣環境下,也能得到精確的探測結果。
  • 毫米波雷達全球產業鏈全景分析
    目前車載雷達的頻率主要分為24GHZ頻段和77GHZ頻段。與24GHz毫米波雷達相比,77GHz的距離解析度更高,體積更是小了三分之一。2018年,中國新車評價規程(C-NCAP)將自動緊急制動系統(AEBS)納入評分體系,從而將帶動77GHz毫米波雷達在未來的市場需求。而從長遠來看,77GHz毫米波雷達的體積更小、探距更長,使得其較24GHz毫米波雷達將具備更大的市場空間。
  • FMCW毫米波雷達原理一
    1、簡介毫米波雷達的優點是角解析度高、頻帶寬因而有利於採用脈衝壓縮技術、都卜勒頗移大和系統的體積小。
  • 車載毫米波雷達的原理和應用技術
    目前市場上多以 24GHz 和 77GHz 毫米波雷達產品為主,汽車輔助駕駛系統安裝毫米波雷達近年來快速增加,主要產品有車載自適應巡航裝置(ACC)、前端碰撞預警系統(FCW)、輔助變道系統(LCA)、自動跟車系統(S&G)、車尾端盲區探測裝置(BSD)、側向探測系統(CTA)等車載應用毫米雷達。
  • 關於毫米波雷達,你需要了解這些新趨勢
    隨著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相關的毫米波雷達也得到了許多關注。毫米波雷達在自動駕駛領域,是與雷射雷達LiDAR和攝像頭一樣極其重要的傳感器。同時,我們將會看到,毫米波雷達除了在無人駕駛中的應用外,在機器人以及生物傳感領域也有很大潛力。
  • 新一代毫米波雷達在橋梁檢測中的應用
    ,這種雷達被稱為毫米波雷達。       20 世紀 60 年代,西方發達國家就開展了對車載毫米波雷達的研究,由於當時在技術條件有限,各國研製出的毫米波雷達有較大的差異,加之當時微波元器件的集成水平低,成本高,因此設計出的毫米波雷達尺寸較大,應用有限。
  • 果殼裡的車用毫米波雷達 | 科普
    二、構造和原理目前車載雷達的頻率主要分為24GHz頻段和77GHz頻段,其中77GHz頻段代表著未來的趨勢:這是國際電信聯盟專門劃分給車用雷達的頻段。嚴格來說77GHz的雷達才屬於毫米波雷達,但是實際上24GHz的雷達也被稱為毫米波雷達。在工程實踐中,雷達天線具體實現的方法有很多種。
  • 毫米波雷達技術發展趨勢及在ADAS中的應用
    毫米波雷達,顧名思義,就是工作在毫米波頻段的雷達。毫米波(Millimeter-Wave,縮寫:MMW),是指長度在1~10mm的電磁波,對應的頻率範圍為30~300GHz。如下圖,毫米波位於微波與遠紅外波相交疊的波長範圍,所以毫米波兼有這兩種波譜的優點,同時也有自己獨特的性質。毫米波的理論和技術分別是微波向高頻的延伸和光波向低頻的發展。
  • 助力全球最先進毫米波雷達—Xilinx的FPGA
    因為ARS540有9項世界第一或唯一,寶馬的下一代自動駕駛車輛iNext將首先使用,北美通用在其高端車輛上也會使用,這是一顆為L5級自動駕駛設計的毫米波雷達。首先,ARS540是解析度最高的毫米波雷達,地平經度Azimuth或者說水平方位角解析度達1°(2017年原始設計為1.2°),是絕大多數毫米波雷達水平解析度的7-12倍,絕大多數毫米波雷達水平解析度只有7-12°。
  • 路王車輛防撞預警系統——毫米波雷達
    而至今中國所有車廠還沒有自主研發和生產的毫米波雷達防碰撞系統。  深圳路王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汽車前方防碰撞預警系統(FVCWS)屬於國內第一個量產的使用毫米波雷達技術的品牌產品,符合ISO15623-2013國際標準,符合SRRC、NCC、FCC、ETSI標準。已經獲取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頒發的無線電發射設備型號核准證。
  • ADAS 毫米波雷達原理與電磁抗擾能力初探
    文章在對毫米波雷達系統的原理和目標識別理論進行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模擬目標激活毫米波雷達系統,並在不同等級場強下進行毫米波雷達系統的抗擾測試。目前,智能汽車的 ADAS 系統大多將毫米波雷達作為感知環境的傳感器,利用毫米波雷達實現對車輛前方目標的檢測,通過分析周邊車輛及障礙物與自車的相對距離、相對速度等關係實現控制自車的安全距離與安全車速,實現智能駕駛相關功能。因此,積極開展智能汽車毫米波雷達電磁抗擾度測試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
  • 線路板材料參數如何影響毫米波雷達的性能?
    典型應用領域從「5G蜂窩無線通信網絡」到「高級駕駛輔助系統中的防撞雷達(ADAS)」。這些頻率曾經一度是軍方專用,那時毫米波電路的研發成本和研發難度均讓民用領域望而止步。但隨著材料、電路等領域關鍵技術的突破,成千上萬的毫米波應用如雨後春筍般在77GHz汽車雷達系統中普及,這些雷達和自動駕駛技術使得道路出行更加安全。
  • 一文了解汽車毫米波雷達工作原理與結構組成
    毫米波雷達的基本構成民用毫米波雷達首先應用的方向是就是汽車應用,大約2000年左右,毫米波雷達就被用於汽車的ACC功能(自適應巡航)了,也就是在高速上與前車保持一定距離跟車。這依賴於毫米波長達200米以上的距離探測能力,其它手段是很難做到的。後來,又陸續發展出主動防撞、盲區探測等其它功能,以及現在更為複雜的高分辨能力(第五代汽車毫米波雷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