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大推出可編程矽基光量子計算晶片,實現292個圖像的量子漫步模擬,研究登上Science

2021-03-06 五維實驗室

我國量子晶片再出重要成果。

繼潘建偉團隊的「九章」率領中國率先實現量子優越性後,根據新華社報導,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QUANTA團隊聯合軍事科學院、中山大學等國內外單位,研發出了新型可編程矽基光量子計算晶片,可實現多種圖論問題的量子算法求解,有望未來在大數據處理等領域獲得應用。

中國科研人員主導的國際團隊26日在美國《科學進展》(Science)期刊上發表論文說,他們研發出一款新型可編程光量子計算晶片,實現多種圖論問題的量子算法求解,有望應用在數據搜索、模式識別等領域。

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7/9/eabb8375

根據論文介紹,研究人員在292個不同圖像上,均實現了對100個量子漫步的時間步驟模擬,這為傳統上難處理的應用打開了通往大規模可編程量子步態處理器的道路。

這款新型晶片採用CMOS兼容矽光子學方式製造,具備大規模生產潛力,未來或可用於實現量子信息處理和量子模擬,為解決資料庫搜索、圖同構問題提供量子加速。

量子比特數目少、有效量子操作深度淺,是現階段量子技術水平存在的制約性問題。在這種受限條件下,如何最大化利用量子資源、設計可編程運行有實用前景量子算法的量子裝置,是量子計算領域的重要挑戰。

該新型可編程光量子計算晶片研製過程中,科研人員提出可動態編程實現多粒子量子漫步* 的光量子晶片結構,能夠對量子漫步演化時間、哈密頓量、粒子全同性、粒子交換特性等要素進行完全調控,實現不同參數的量子漫步過程,從而支持運行一系列基於量子漫步模型的量子算法。

* 量子漫步是一種量子物理世界的獨特數學模型,也是一類重要的量子計算模型,是許多量子算法的重要內核。

基於所提結構,科研人員採用矽基集成光學技術,設計實現了可編程光量子計算晶片。晶片上集成了糾纏光子源、可配置光學網絡等,通過電學調控片上元件實現對光量子態的操控,從而實現量子信息的編碼和量子算法的映射,具有高集成度、高穩定性、高精確度等優勢。

通過對所研製光量子計算晶片的編程運行,演示了頂點搜索、圖同構等圖論問題量子算法的求解。未來,隨著晶片規模和光子數目的增加,晶片可支持實現的圖問題規模將快速增長,同時還能夠加速模式識別、計算機視覺、網絡分析和導航、網站流量優化等方面的應用。

論文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軍事科學院國防科技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強曉剛表示,該晶片首次實現了對量子漫步演化時間、哈密頓量、粒子全同性及交換特性等要素的完全可編程調控,從而支持實現多種基於量子漫步模型的量子算法應用。

據論文共同通訊作者、中山大學教授蔡鑫倫介紹,光量子晶片技術採用微納加工工藝在單個晶片上集成大量光量子器件,是實現光量子計算機大規模應用的有效途徑。論文共同通訊作者、國防科技大學研究員吳俊傑表示,隨著晶片規模及光量子數目的增加,該晶片的計算能力將快速增長,但實現真正實用化的量子計算仍需克服一系列技術挑戰。

編輯 | Johnny

參考資料:

https://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614740713&ver=2923&signature=wwtbcRxsaVF6k1PTNW08lRsKNUoIiyU2YgTu4onsFgimH4eAG3dN2k9u*jZma5ITwR39jUrCzhLiFa2cj8ZzYdb9bWh7m6eUXiyOrYzg*6tqiyWkqnrkN-q6RRGMhOu7&new=1
https://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614740713&ver=2923&signature=RTkRdutpZhlepq4wR*v7MfdeYRY4t-KMbXroJn*cgQoAGfscuuMf8jJCXLH2xWo2r12jTUXWUxcI6nUm0ndTifq7DElviEQstICM8Jp1Cy9WVhYY1TsjKI3cEDFSQ6L2&new=1

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複製或建立鏡像。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繫。

相關焦點

  • 量子光學|在美國空軍和陸軍支持下,南加州大學利用光電實現量子光路,有望開創安全通信和量子計算的新未來
    可以預計,精確排列均勻發射量子點的能力將使光電路的生產成為可能,有望帶來量子計算和通信技術的新進展。  需求背景現代世界由「晶片」上的電子電路驅動,半導體晶片構成了計算機、手機、網際網路和其他應用的基礎。
  • 量子計算商用新的裡程碑?英特爾和 QuTech 推出了用於量子計算的馬嶺低溫控制晶片
    文 | 劉琳 英特爾量子計算項目有了新進展。英特爾實驗室首席工程師 Stefano Pellerano 稱新的低溫控制晶片將加速全堆棧量子計算系統的發展,標誌著商業上可行的量子計算機的發展的一個裡程碑。
  • 新方法|美國防部和美陸軍聯合資助高校研究矽中自旋—光子連接新方法,有望推動矽基量子計算的發展
    在美國國防部和美國陸軍研究辦公室的聯合資助下,來自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和德國康斯坦茨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實驗證明了一種使用光來連接不相鄰的矽量子位
  • 金融工程的未來,量子計算
    自2017年以來,摩根大通、巴克萊也一直在測試IBM的量子計算軟體,希望通過蒙特卡羅模擬這樣的優化來加速他們的投資組合。2019年,IBM說服西班牙的Caixa銀行在兩個具體的案例中測試量子計算的貢獻。為了實現這一概念驗證(POC),Caixa銀行的研發部門在真實數據的基礎上構建了兩個虛擬的投資組合。
  • 中國科學家實現 「量子霸權」,計算速度比超級計算機快100萬億倍
    在本研究中,潘建偉和同事們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 「九章」,實現了 「高斯玻色採樣」 任務的快速求解。具體來說,「九章」 在一分鐘時間裡完成了經典超級計算機一億年才能完成的任務。 2019年10月,美國物理學家 John Martinis 帶領的谷歌團隊實現 「量子霸權」,他們開發的 「懸鈴木」(sycamore)晶片採用超導量子計算,產生53個量子比特,宣稱能用200秒完成經典超級計算機大約一萬年才能完成的計算。
  • QC資訊丨量子信息前沿戰略聯盟啟動,以加速量子計算研發,實現科學突破
    該聯盟將利用包括超導電路和自然發生的原子系統在內的先進硬體,探索實現實際量子優勢的方法——這意味著該系統可以在重要的科學和工程問題上超越最先進的經典方法。該團隊還將幫助增加未來幾年保持美國在量子信息科學前沿所需的勞動力,與更廣泛的科學界分享其進步,以推動創新生態系統,並與工業界合作,將有前景的技術轉化為現實世界的應用。「我們正處於量子信息科學取得重大進步的起點。
  • 國防科大研究出新型光量子計算晶片,你的密碼可能將不再安全
    早上起來看到一條新聞: 國防科技大學聯合軍事科學院、中山大學等國內外科研單位,研發出了一款新型可編程矽基光量子計算晶片
  • 本源溯知APP實現量子計算「模擬倉」新功能!
    作為一個合格的量子教育平臺怎麼能少了「訓練模擬倉」此次更新最主要的變化就是新增了編程專區編程專區量子計算「模擬倉」當你在本源溯知內學習完視頻課程後,可直接在編程專區驗證自己的量子算法和程序。動動手指,創建你自己的量子線路,邊學邊練。
  • 量子計算簡介和經典量子算法
    、近日,我國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憑實力火出圈,被《科學》雜誌審稿人評價為「一個最先進的實驗」和「一個重大成就」。這是我國首次實現「量子計算優越性」,這一突破也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二個實現「量子優越性」的國家。關於這一重大成果的報導也讓量子計算這個詞又一次頻繁地出現在了大眾視野。
  • 中國量子晶片突然宣布:量子手機變成現實,美國:中國不能獨佔!
    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國中科大和浙江大學的科研團隊在量子晶片技術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並且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和《science》上。在這項研究中,我們的專家團隊在24位比特量子晶片技術上再次取得了進一步的突破。換句話說,量子手機將會面向世人,這樣的技術在全世界都處於領先地位。
  • 光子晶片研究進展及展望︱大家
    2016年,《自然》雜誌社論「超越摩爾」中明確指出電子晶片難以為繼。2019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普魯尼(Prucnal)等人撰文指出人工智慧大數據時代對算力的需求每三個半月翻一番,遠超摩爾定律所預測的算力供給量,即每18~24個月翻一番。同年,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啟動「未來計算系統」項目,目的是研究基於知識/推理的引擎,具備深度學習能力、高算力和低功耗的集成光子晶片。
  • 八種顛覆未來作戰的前沿技術,微米納米前景可期
    2013年,瑞士和美國科學家聯合研製出了一種腦神經形態晶片,能夠實時模擬大腦處理信息的過程;美國陸軍研究室通過模擬人腦思考過程開發出一種量子神經元計算機晶片;美國高通公司近期也通過模擬神經結構和大腦處理信息方式開發出了大腦晶片;2014年8月,在美國DARPA項目資助下,IBM公司宣布成功研製第二代類腦計算晶片「真北」,該晶片架構類似人腦,集運算、通信、存儲功能於一體,與第一代晶片相比,「真北」神經元由
  • 3D視頻聊天、百萬比特量子計算機、十倍性能TPU:谷歌在I/O大會上讓我們看到了未來
    Le、Jeff Dean、吳恩達等人發表了著名的「識別貓」論文,其中研究人員利用一千臺電腦的 1.6 萬個處理器核心訓練了一個圖像識別的神經網絡,它被很多人視為深度學習技術爆發的標誌。如今,谷歌的 AI 能力正讓更多「不可能」變為現實,他們還要用量子計算等技術取得更多突破。
  • 【60秒半導體新聞】比特數全球最多 我國成功研製62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 「祖衝之號」/鴻蒙OS 2.0測試版繼續推進新增機型一覽
    比特數全球最多 我國成功研製62比特量子計算原型機 「祖衝之號」在量子計算機上,我國科研團隊又實現了一次突破,中國科技大學成功研製了62比特可編程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衝之號」,超導量子比特數全球最多。
  • 量子計算機進入2.0時代
    也就是說,任何問題都可變成一個函數計算:輸入一個數,通過一個模型演化運算,再輸出一個數。這個模型就像一個黑匣子,利用經典力學時就是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經典圖靈機,利用量子力學時就是全新的量子計算機。一個標準的量子計算機,通常需要具備3個基本模塊:一是軟體系統,即量子算法;二是量子信息控制系統,即量子電路,用來確保量子計算中可靠的底層信息處理,這相當於作業系統和編程;三是硬體體系。
  • 國內初創公司研製離子阱可擴展分布式量子計算機|專訪
    早在 2007 年,他便開始研究量子計算機關鍵設備,開發出全球首個專用量子計算波形發生器,同時他還與麻省理工學院、哈佛大學等一流高校合作開發離子阱量子計算機項目。2015 年,陳柳平參與開發出全球首套量子計算操控系統,促進了全球量子計算機科研和產品的進步。天算 1 號:國內首個離子阱可擴展分布式量子計算機項目
  • 量子存儲Science,超快雷射Nature,北大、南大、華東理工等成果速遞丨頂刊日報20190407
    Science:電子-核的量子界面量子對象集合的相干激發支撐著量子多體現象,並提供了實現存儲量子信息的存儲器的機會。到目前為止,自旋量子位和這樣的整體之間的確定性和連貫的界面仍然是難以捉摸的。劍橋大學D. A. Gangloff和 G.
  • 矽基納米光波導微腔全光開關新進展
    Gibbs 等人首次完成折射型光學雙穩器件的實驗以來,至今全光開關的研究歷史已長達半個世紀,經歷了3 個發展階段:光學雙穩態全光開關研究階段,非線性幹涉儀全光開關研究階段 ,以及納米尺寸全光開關研究階段。但是,迄今為止還沒有可實用的全光開關器件問世。實用的全光開關要求達到以下技術指標:(1)低驅動功率。開關功率低至mW量級;(2)高開關速度。開關時間短至ps 量級;(3)低光損耗。
  • 改變遊戲規則的反隱身利器——量子雷達研究的新進展
    通過研究可以看出,量子雷達能夠突破標準量子極限,提高測量精度,實現超靈敏探測,可用於傳統目標探測和識別,以及探測射頻隱身平臺和武器裝備等。雷達是一種通過電磁波來探測遠處目標的電子設備,具有全天候探測、識別、定位目標的能力,在軍事領域和民事應用佔據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