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越南統一,從此鐵板一塊?有何「七寸」?

2022-01-13 歷史風情

1973年1月27日,關於恢復越南和平問題的《巴黎和約》正式籤訂,根據協議美軍將在兩個月內撤離南越,南越被美軍拋棄了。

1975年1月,北越向南越發動了全面進攻,4月30日7時,一架直升飛機帶著最後一批美國人離開了南越首都西貢,幾個小時之後,代理南越總統的楊文明宣布投降,至此南越滅亡,越南完成了國家統一。1976年,改國名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歷來長期的國家分裂,尤其是雙方處於不同的社會制度,即便是相同的民族也會造成對立的局面出現。比如在朝鮮半島,朝鮮和韓國南北對立,民族至今沒有完成和解統一。

越南民主共和國(即北越),1945年成立,截止統一時已經30年了,也就是說越南進行了長達三十年的對立,尤其是根據1955年在美國的支持下在北緯17度以南的越南成立了越南共和國(即南越),南北正式對立已經長達20年。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戰爭讓美國南北產生很大的裂痕,如果處理不好將在國家中產生抹不掉的傷痕。為了彌合南北傷痕作為勝利者的聯邦軍沒有處理戰犯,南方將領仍給予很高的待遇,想要留在部隊或者退役都可以,政府出具證明允許軍官佩戴手槍或者佩劍。對於南方的普通百姓更加寬容,沒有清算,而且時刻注意不能歧視南方人。因為美國總統林肯說,美國付出慘重的代價不是為了留下仇恨,而是想要一個統一團結的美國,這為美國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越南歷史上的對立:

越南完成了統一,而他們又是怎麼做的。在此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越南的地圖。

越南國土南北狹長分布,南北各有一個衝擊平原,即紅河平原和湄公河三角洲平原。這兩塊平原各自聚集了大量的人口,這也是越南南北兩大經濟中心。

在越南順化南部,從長山山脈伸出一個觸角,形成海雲嶺,更是有一座如同中國的山海關一樣的雄關——海雲關。越南歷史上先是東漢順帝時期,象林縣功曹區連殺縣令自立,被稱為林邑國,也就是後來的佔城國,就是在順化一線與北部的中原王朝對峙的。

五代時期,南漢叛將吳權,趁中原大亂割地自立,從此越南正式進入了南北對立的時代。南部政權為了抵抗北方的進攻,甚至建造了越南版的長城。直到十七世紀末,北部的「越國」才滅了南部的「佔城」,1832年,越南阮朝才廢除了佔城最後一個君主,佔城國徹底滅亡。而湄公河三角洲更是屬於「真臘」(即柬埔寨),直到19世紀上半葉,越南才最終形成如今的版圖。

在越南的歷史上是長期南北對立的,北方歸屬中國統治長達千年,這千年的時間也讓儒家文化在北部直接傳播,漢化比較深。而南部地區並未歸屬中國直接統治,漢化是一個逐漸的過程,這也就造就了越南南北各異的歷史文化。

這也是法國殖民越南時期,將越南分為北圻、中圻、南圻三部分的原因。

越南統一100多年後,再次出現南北對立的局面,這為統一後南北的矛盾埋下了伏筆。成為了越南的「七寸」之處。

1954年,日內瓦協議,南方為何這麼容易就單獨成立了「南越」,跟南北方的矛盾有很大的關係。

統一後的對立:

1973年,美軍撤離,1975年越南統一,越南進入了表面上的統一,但在骨子裡越南南北仍是很不對付。

南方人很害怕北越的屠刀,爭先恐後的外逃避難,有錢有實力的去了美國,普通的則逃到泰國、香港、馬來西亞等地避難,即便是普通百姓也傾家蕩產買一張船票,只為了逃離南越,形成了一股數百萬人的南越難民,在當時跟今天阿富汗的難民一樣難以處理。

隨著越南的統一,留在越南的百姓不得不接受現實,這就是接受北方人的「壓迫和剝削」。當年朱元璋滅張士誠,為了懲罰蘇州對張士誠的懷念,對蘇州苛以重稅,越南對待南越就是這麼幹的。

1975年,北越為了消滅南方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經濟,對南越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所謂改造就是對南方商戶直接逮捕查封,將他們全家都驅趕到「新經濟區參與集體生產」,什麼是新經濟區?就是沒有開發的荒地,其困難可想而知,而這樣的人口達到數百萬之多。對於南方數十萬擔任過公務的人員,直接投入勞改營進行改造。

直到越南進行「革新開放」情況才好轉,南方的經濟才開始逐漸恢復。

然而越南的革新開放並沒有拉近越南南北矛盾,反而將南北經濟差距越拉越大,這是為何?

越南北部多信仰佛教,南部信仰天主教,思想更加西化,因此外資投資自然將資金投在親歐美國家的南方地區。雖然越南各種礦產多在北方,但越南主要產業是輕工業,所以南方經濟更加發達,佔全國GDP的70%左右。人均GDP更是北方地區的數倍,嚴重的貧富差距加大了南北方地域的對立。

人口密度圖

更可怕的是,根據不成文的規定,越南的總理需要由南方人擔任,這也是統一戰爭不徹底的結果。南越的大量高層進入了越南中央,讓越南權力中心分為南北兩派,原本南方派系勢力不足,畢竟是被統一的一方,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權力逐漸讓渡給了南方派系。可以說,南方最終取得了勝利。南方派系認為應該學習歐美制度,這樣才能發展。

這正是越南的「七寸」之處,當南北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必然會爆發,或者南北分裂,或者四分五裂,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1975年舉行的越南統一大閱兵,武器裝備清一色中國造
    1975年舉行的越南統一大閱兵,武器裝備清一色中國造原創 越南古與今
  • 西裡古裡走廊,為何是印度的七寸?
    1947年,龐大的英屬印度正式分家,而劃分的依據正是當地居民的宗教信仰以及各個土邦的投票決議。由於在英國殖民期間以及更早的莫臥兒帝國時期,印度境內的印度教和伊斯蘭教已經混合雜居了數百年,可想而知這種突如其來的劃分有多麼凌亂和艱難。
  • 美國的七寸是什麼?
    美國的七寸是勢不可擋的墨西哥老鐵說實話,除了武俠小說以外,這個世界上就從來沒有一招制敵的絕技。
  • 越戰打了十幾年北越都沒取勝,1975年卻能統一,真是因南越腐敗?
    在1975春季攻勢時期,越南的文進勇將軍就表示在1974年年底開始,南越軍隊的戰鬥力由於缺乏汽油,彈藥等而大大下降。
  • 『越戰』1975年西貢被攻陷前的混亂政局
    楊文明曾是吳庭豔時代十分吃香的將領,特別是在1955年到1957年掃平各個教派的戰役戰鬥中為吳庭豔立下汗馬功勞。正是因為這些功績,吳庭豔十分器重他, 沒想到這個傢伙竟然是1963年發動政變和一舉幹掉吳庭豔兄弟的領導人,之後他短暫出任越南共和國總統,但很快就被阮慶趕了下臺。從此,他被邊緣化,逐步成為所謂「第三方勢力」的領導人。
  • 4月30日越南解放日:這一天越南南北正式統一為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
    1975年4月21日,當時的南越總統阮文紹辭職前往臺灣,由陳文香接任總統,但陳在僅僅一周後又把職位交給楊文明將軍,而就在1975年4月30
  • 越南統一戰爭,北越為什麼這麼強,能摧枯拉朽2年攻滅南越
    越南統一戰爭發生於1973-1975年,表面看來歷時15個月,實際真正的大打出手要到
  • 阿富汗斯坦和1975年後的越南:不同級別的恐怖
    1975年,從二戰日本投降開始,越南經歷了30年的戰爭,獲得了什麼?答案是:全民皆兵和武器。美國人撤離越南的時候,留下了大量的美式裝備。打慣了遊記的越南人,一下子獲得了當時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軍火,頓時覺得自己不可一世!看那!日本人敗走了!法國人敗走了!現在連美國人都敗了,恐怕這世界上除了蘇聯就沒有誰能與之比肩了。
  • 越南統一戰爭:北越是如何滅亡南越的?
    00:0027:08未加入話題1975年4月30日,北越軍隊攻佔南越總統府1973年的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是比較特殊的兩個人:基辛格和黎德壽。基辛格時任美國國務卿,黎德壽是北越高級領導人。二人之所以獲獎,是因為他們在巴黎長期密談、最終籤訂了《關於在越南結束戰爭、恢復和平的協定》(簡稱「巴黎協定」),此後,美國從越南撤軍,越南戰爭結束。
  • 支持越南統一是最大戰略失誤?不!中國從未支持過越南統一南北
    但統一後的越南幾乎在第一時間就和我們反目成仇,隨後更是在1979年爆發了你死我活的戰爭,成為不共戴天的宿敵。應該說,越南的行為,實在是令我們太寒心。但由於中華文明在近代的盛極而衰,再加上法國殖民者對越南的深刻改造,使得越南人的身上越來越有西方殖民者弱肉強食的影子。再加上法國殖民者建立印度支那的「輝煌歷史」,幫助越南實現了其800多年的擴張目標,所以越南自然對法國殖民者倍感親切。越南統一後,也將恢復印度支那版圖並稱霸中南半島作為越南的奮鬥目標。
  • 越戰末期南越此戰意味著最終失敗,一周後北越終於統一越南南北
    1975年4月南越隆慶省春祿市這個距離南越首都只有61公裡的地方,成為西貢最後一道屏障,最終南越卻在4月21日放棄堅守,最終此戰大敗,南越進入亡國倒計時。1975年4月21日南越軍在春祿戰役中對北越人民軍的最後一次大規模抵抗宣告失敗、使首都西貢東門戶大開。
  • 1975年南越大逃亡,花樣百出的出逃方式
    圖為1975年3月29日,越南峴港,約5600名難民擁擠在美軍Pioneer Contender號艦艇的甲板上等待離開。AP Photo從政治難民到美軍歷史上首位越南裔將軍,Luong的經歷頗具傳奇色彩。圖為1975年4月3日,美國海軍杜爾翰號兩棲貨運艦接起通過小船逃到南中國海的越南難民。
  • 越南(下):北越迅速統一全國,美國來不及救援退出東南亞
    這裡需要說一下,雖然美軍的火力確實非常強大,但是北越部隊的意志力也非常頑強,所以哪怕是遭到了火力壓制,北越部隊也爆發出了強大的戰鬥力,與南越部隊打得有來有回。結果在這種情況下,南越部隊還出現了重大傷亡,可想而知北越部隊的戰鬥力,是有多麼的強悍。
  • 當代國家統一的幾個問題——基於越南、德國、葉門等國家統一進程的比較研究
    1973年,韓國《東亞日報》安保統一問題調查研究所編輯出版了《東西德和南北韓:統一方式的相似性和異質性》一書,刊載了《分斷國問題的再發現》、《德國統一方式與韓國統一方式》等文章,對同處於分裂狀態的東西德和南北朝鮮進行了比較研究。①隨後又有幾位德國學者於1974年共同編著了《分裂世界中的分裂國家》。
  • 越南統一後,原北越是怎樣對待南越人民的?
    從1945年北越建國開始,先是法國控制南越,與北越對著幹,後來,又是美國大力支持南越,妄圖收了北越。但是,北越利用頑強的意志,憑藉中蘇兩國的幫忙,最終,讓美國輸了這場戰爭,在1973年美國撤出了越南。兩年後,越南統一。可惜,越南國父胡志明在1969年逝世了,沒有看到越南統一的局面。越南統一後,因北越佔據主導,黎筍順理成章地成了越南最高領導人。
  • 美國將軍和美元的關係,以及美利堅的七寸
    而之前最高軍銜為五星上將,由於美國國會規定,美軍的五星上將軍銜只在戰時授予,自1981年最後一名五星上將去世以後,美軍將官中至今無五星上將。1981年起,美國軍隊中最高軍銜為上將(四星),薪金級別為「O-10」。
  • 司馬平邦說丨打蛇打七寸,瓦倫堡家族就是瑞典的七寸
    瓦倫堡家族世系我們知道,以美國為首的那些西方國家,尤其是「五眼聯盟」成員國,對中國敵意那些都是由來已久、根深蒂固的,尤其是新冠疫情在全球暴發之後,中國率先遏制了疫情,但之後疫情在整個西方世界摧枯拉朽一般泛濫,這裡頭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就是新冠病毒擊中了西方的「體制問題」,於是美國就帶頭髮明了「甩鍋中國」的新玩法,這似乎給深受疫情打擊的許多西方政府找到了救命稻草
  • 越南戰爭有多殘酷?這些老照片告訴你!不要低估一個民族的團結
    越南戰爭是指在1955年至1975年的冷戰期間發生的重要局部戰爭。它也被稱為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其實質是在諸如美國這樣的資本主義陣營國家的支持下的越南南部(越南共和國)與蘇聯和中國對抗。1955年至1975年的越南戰爭持續了20年,分為五個階段。其中,第二,第三和第四階段(1961-1973年)是美國參與越南戰爭的時期。
  • 越南戰爭舊照,戰爭真是太殘酷了
    越南戰爭是指發生在1955年至1975年間冷戰中的重要局部戰爭,又稱為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其本質是美國等資本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南越(越南共和國)對抗由蘇聯等社會主義陣營國家支持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國)和「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
  • 越南難民海上漂流記
    回首歷史,這種人禍並非個案:四十年前越戰結束,上百萬人逃離越南,大部分人從海路逃亡。今天這篇文章便其中一船的經歷,船號KG0009/VT268。今夕對照,更添傷感。1975年南越政權倒臺,南北越統一。在越柬戰爭、外國制裁、國內生活困苦、加上打資產等各類清算的籠罩下,上百萬計的越南人千方百計逃離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