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臺協會(AIT)3日公布消息稱,自2005年起,包括美國陸海空三軍以及海軍陸戰隊在內的現役美軍就已進駐AIT,而AIT的新址也會按此進行安保。
這是AIT首次公開承認美軍進駐。
據臺灣「中央社」4月3日報導,AIT將於5月6日搬遷到位於臺北市內湖新館,AIT發言人孟雨荷(Amanda Mansour)聲稱,AIT搬遷後,新館安保布置將和現址一樣,由少數美方人員搭配人數較多的當地聘僱人員,與地方當局合作,負責新館的安全。
她聲稱,自2005年起,派駐AIT的美國政府人員就有現役軍人,包括陸軍、海軍、空軍與陸戰隊。
臺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名譽教授丁樹範指出,AIT現址其實一直派駐美方現役軍人駐守在敏感的區域,但美方從未對外公開證實,且美軍沒有穿著制服,僅穿便服。這是AIT第一次公開證實。
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9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曾報導稱,美國國務院要求美軍安排陸戰隊進AIT內湖新館,但美國國防部拒絕了國務院的請求。
此前的2018年6月,也有美國官員透露,已接獲國務院提出派駐「美國陸戰隊使館警衛隊」的要求,尚未獲得正式批准。美國國務院外交安全局和陸戰隊持續就相關部署進行協調中。
消息一出,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綠媒的歡欣鼓舞↓
然而,AIT公布完沒過幾小時,一盆冷水就潑來了!
真相來了!
臺灣「聯合新聞網」3日晚在報導中稱,雖然AIT發言人孟雨荷指2005年起就有美陸戰隊員進駐AIT,但據軍方官員透露,實際上從2005年起,AIT聯絡事務組只是在原有陸、海、空軍現役軍官之外,增編了一名陸戰隊軍官而已,而該官員完全比照「邦交國」的武官(多從事軍事外交等工作),並不是陸戰隊的使館守衛。
臺灣淡江大學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黃介正也披露,美國陸海空軍以及陸戰隊官員的確一直都在臺灣,隸屬於AIT協調事務組,但AIT陸戰隊跟電影中身著虎斑迷彩服,負責維安站崗的角色完全不同。
據了解,AIT內有技術組與聯絡事務組,負責臺美軍事交流事宜,前者前身為美國「斷交」前的美軍顧問團,2012年改名為「安全合作組」;聯絡事務組前身是「大使館武官處」。
臺美「斷交」初期,兩組官員由美軍退役人員以約聘方式推動雙方軍事合作,2004年陸續恢復由美國現役軍人擔任,在臺待遇比照「邦交國」武官。
所以,綠媒是不是高興的早了點……
臺灣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名譽教授丁樹範表示,AIT現址其實一直派駐美方現役軍人,駐守在敏感區域,但美方從未對外公開證實,且美軍沒有穿制服,僅穿便服。但AIT第一次公開證實,可見某種程度上有意提升臺美關係。
臺軍事聯機雜誌主編陳維浩則認為,進駐AIT的美軍陸戰隊隊員層級不高,因此沒有協同「國軍」作戰的問題。
外交部回應
4月4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
有記者問,據報導,4月3日,「美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發言人孟雨荷稱,自2005年以來,美國政府就派遣包括現役軍人在內的人員進駐AIT臺北辦事處。
同日,美國務院發言人表示,美奉行一個中國政策,AIT臺北辦事處的安保工作由一小批美方人員和人數更多的當地僱傭人員、地方當局合作負責。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耿爽表示:
我們注意到有關報導。美方在同臺灣保持非官方關係的問題上是作出過明確承諾的。中方堅決反對美臺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此前已多次就有關問題向美方表明嚴正立場。
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美方以任何藉口派軍事人員赴臺,都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必然給中美關係造成消極影響。
我們敦促美方重信守諾,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糾正錯誤做法,慎重妥善處理涉臺問題,以免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和臺海和平穩定。
(來源:小兵看天下 )
精彩文章推薦:
清華教授寧向東:我國即將到來的一場可怕危機(深度好文)
美國服軟?這群美高官訪華來者不善,暗藏一個更大陷阱
剛剛,中國一汽技術中心解散,觸目驚心,感慨萬千!!
剛剛,從美國傳來兇訊:留給人類的時間不多了!
中國又出了個膽大的領導,這次更厲害!!
九旬清華名教授夫人斷食結束生命,感悟太多令人無眠
看病一定要找副主任醫師,知名醫生透露的行內秘密
6篇微小說:短到極致,卻動人到極致
更有料妙文,請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