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最新戰斧飛彈變化很大,1艘核潛艇帶154枚,對海飽和攻擊

2021-02-25 烏龍防務評論

日前,美國海軍宣布,分配給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空母艦打擊小組的阿利·伯克級飛彈驅逐艦「查飛」(DDG 90)號,在加利福尼亞海岸附近的穆古海上試驗場,成功發射了2枚最新BlockV(5)型和1枚現役的BlockIV(4)型「戰術戰斧」巡航飛彈,並成功打中了目標,這是V型飛彈首次在伯克級上成功發射。

圖片:圖很小,瞪一眼不容易懷孕

BlockV型「戰術戰斧」飛彈,是2006年服役的IV型飛彈的重大改進型。目前測試的版本是升級了導航/通訊(NAV / COMM)系統,預計明年就能交付,而BlockVa型的改進更引人注目,它將加裝導引頭(尚不明確是主動雷達還是類似LRASM的被動雷達),變成海上打擊戰斧(MST),可打擊海上戰艦,而BlockVb型主要改進了「聯合多重效應戰鬥部」,增加了對地打擊時的靈活性。

圖片:「戰術戰斧」

也就是說,美國海軍正在把現在大批服役的「戰術戰斧」,從單純的對陸打擊變成具備對海打擊能力。但在「戰斧」飛彈的發展歷史上,這不是第一次。

早在上世紀80年代末,由於當時美國海軍現役的「捕鯨叉」反艦飛彈射程只有100多公裡,因此推出了代號為RGM-109B的「反艦戰斧」,主要加裝了主動雷達末制導系統和可擊穿艦艇船殼並在內部爆炸的半穿甲戰鬥部,由於壓縮了航空煤油燃料箱,「反艦戰斧」的射程要比2500公裡的基本型「戰斧」短得多,只有300英裡(480公裡),但仍然比「捕鯨叉」遠得多,但1994年,隨著蘇聯海軍的消失,「反艦戰斧」也開始退役。

圖片:驗證對海打擊的「戰術戰斧」

如今,美國海軍用隱形能力更好、價格更便宜的「戰術戰斧」飛彈改裝成反艦飛彈,具有獨特的意義。首先,「戰術戰斧」射程達到1700公裡,改裝成反艦飛彈,射程恐怕至少也有800公裡以上,和洛馬公司基於「賈斯姆」隱形空地飛彈研發的LRASM隱形反艦飛彈射程相當,「戰術戰斧」採購價格只有150萬美元,而LRASM在2021財年的採購單價高達400萬美元一發,反艦型「戰術戰斧」飛彈具備價格優勢,特別是如果利用能夠攜帶154枚「戰術戰斧」的「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核潛艇(SSGN,只有前4艘)進行「飽和攻擊」,對海打擊的威脅還是挺大的。

圖片:改裝成巡航飛彈核潛艇的俄亥俄級,原來1個「三叉戟II」潛射洲際飛彈發射井放7發戰斧,24個發射井有2個沒改

但相比LRASM,雷聲公司研發的「戰術戰斧」僅有比較有限的隱形能力,也就是彈頭進行了一定的隱形修型,而不是「賈斯姆」/LRASM這樣的全面隱形設計,而且「戰術戰斧」飛行速度和老「戰斧」還是一樣的,都是0.74馬赫的亞音速,比起射程同樣超級遠且具有「亞超結合」飛行機制的鷹擊-18,在「抗擊打能力」上要弱很多,這也是我海軍最新的052D改進型驅逐艦上增加了類似「大蒼蠅拍」的反隱形雷達的主要原因。

圖片:LRASM隱形能力極強

「戰斧」是久經沙場的老武器了,由於常年累月的在中東作戰,「戰術戰斧」庫存量很大,這應該是美國海軍加強超視距遠程對海飽和打擊能力的新手段,這一變化同樣值得我們警惕。

相關焦點

  • 載154枚巡航飛彈可滅一國 曾對中東開殺戒
    大名鼎鼎的「俄亥俄」級是美國的第四代戰略核潛艇,1981年首艇被命名為SSGN-726「俄亥俄」號。該級艇共建造了18艘,目前第一批4艘已改進為巡航飛彈核潛艇,可搭載154枚戰斧巡航飛彈實施對陸打擊。建造於40多年前的這一級戰略核潛艇,所攜帶的火力足以一次摧毀288座城市。
  • 美武庫艦可發射1500枚反艦戰斧,2艘就能消滅任何一支海軍
    而根據美軍設想曾經研製的武庫艦,每艦可以裝載768枚戰斧式巡航飛彈,2艘武庫艦可以完成1536枚戰斧巡航飛彈的火力投送,如果命中概率為60%,許多國家的海軍也基本要全部被滅,簡直就是超級戰列艦。根據根據初步設想,該艦長244米,排水量在11900噸以上,有500個飛彈垂直發射,可配備多種飛彈,武庫艦還將兼職防空和反潛任務,但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就是戰斧巡航飛彈,戰斧巡航飛彈長5.56米,直徑0.527米,翼展2.65米,最大射程2500公裡,最大巡航馬赫數0.72,最大巡航高度50-150米,這款飛彈在伊拉克戰爭和海灣戰爭裡曾經大放光芒。
  • 戰斧飛彈違反《中導條約》嗎?
    「沙漠風暴」就是由發射「戰斧」飛彈來拉開海灣戰爭的序幕,美軍當時利用驅逐艦、戰列艦、巡洋艦、核潛艇和遠程轟炸機先發射了52枚「戰斧」巡航飛彈,破壞其指揮控制和防空網絡,為後續各型戰術飛機實施空襲提供條件,讓全世界從此見識了什麼是「戰斧踹門」的打擊套路。
  • 艦艇更新帶來火力增強 — 我海軍艦隊可攜帶3300枚飛彈,比海自多1700枚
    如今,反艦飛彈已經代替了艦炮成為水面戰鬥艦艇的主要進攻性武器,甚至射程數千公裡的遠程對陸攻擊巡航飛彈也搬到了艦艇上,此外防空飛彈也代替防空火炮成為了艦艇的主要防禦手段。各海軍裝備的先進飛彈之間的性能差距並不大,因此攜帶的飛彈數量又成為了衡量一艘艦艇戰鬥力的重要指標。
  • 【附視頻】揭底「戰斧」巡航飛彈
    該飛彈飛行速度快,在航行中採用慣性制導加地形匹配或衛星全球定位修正制導,可以自動調整高度和速度進行高速攻擊。飛彈表層有吸收雷達波的塗層,具有隱身飛行性能,是美國軍械庫中最有威力的「防空區外發射」飛彈。具有低空飛行、命中率高等特點。
  • 戰斧巡航飛彈——美國冷戰武器今仍派上場,過於老舊沒轍了?!| 戰略·大殺器①
    航母艦載機似乎更吸引人們的眼球,但美軍遠距離攻擊敵手沿海軍事基地的第一利器,實際是戰斧巡航飛彈。戰斧巡航飛彈清除了防空設施和雷達後,才可能輪到航母艦載機出擊。 美軍若實施對地打擊,第一波攻擊無疑將由戰斧巡航飛彈完成。大國至今未開發成功飛彈防禦系統,面對戰斧巡航飛彈的攻擊有些困難。
  • 美軍瘋狂計劃:武庫艦的飛彈密密麻麻
    這艘艦長約186米,排水量達1.57萬噸,是美軍現役主力驅逐艦阿利·伯克級的1.5倍多。戰艦配備兩門155毫米AGS隱身艦炮,最大射程約160千米,接近甚至超過許多現役反艦飛彈射程,能對地進行強大的快速火力支援,未來還將換裝電磁炮系統。
  • 世界最強大的核潛艇, 航跡遍全球, 一分鐘打完所有潛射飛彈!
    因為這些潛艇都裝備有24枚三叉戟潛射彈道飛彈,最新改進型號可以攜帶24枚三叉戟II潛射彈道飛彈,所以一般也稱這些潛艇為"三叉戟"級潛艇。除了能夠攜帶潛射飛彈之外,俄亥俄級攜帶常規巡航飛彈那也不含糊,據悉一次性能夠攜帶多達154枚常規彈頭的戰斧巡航飛彈。
  • 美軍航母再闖南海,核潛艇停靠第一島鏈,解放軍空潛200迎來新任務
    自1月20日拜登正式就職美國總統之後,美國的對華強硬政策絲毫不帶放鬆,甚至在黑人防長奧斯汀正式就職之後,美國的軍艦軍機也開始越來越頻繁地出現在我國周邊海空域
  • 美國海軍裝備——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核潛艇
    上一篇:美國海軍裝備——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走吧老妹,哥帶你坐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核潛艇去兜風~美國彈道飛彈核潛艇(SSGN)簡報:最初的四艘俄亥俄級潛艇在2000年中期被改裝為巡航飛彈核潛艇SSGN,用於執行對陸打擊和特種作戰。
  • 戰斧飛彈:川普對敘利亞首戰使用的殺器
    59枚戰斧飛彈從地中海的兩艘美國軍艦起飛,打擊目標為敘利亞政府軍控制的空軍基地,打擊重點為機場內的飛機和機場跑道。(之後,已確認有23枚戰斧巡航飛彈命中了機場)這是川普上任以來,美軍在其命令下發動的第一次對外軍事行動。上圖為正在發射戰斧巡航飛彈的美國海軍伯克級驅逐艦羅斯號。
  • 說說和093B「相當」的美國「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
    回想起我國上世紀60年代研發的第一代攻擊核潛艇,西方曾嘲笑「其在青島開機,遠在島鏈之外就可以聽見噪音」,但對於我國90年代後研發的093系列核潛艇,西方再也無法發出這樣的語調,而這次公開展示後,西方普遍認為,這已經不是中國最新的核潛艇了,而是093基本型和後繼型號之間的過渡型潛艇。
  • 深度:中國長劍10或配095核潛艇 學美國搞飛彈大攻擊
    冷戰結束後的20世紀90年代初,西南亞的一場戰爭使我們認識到,原來現代化戰爭可以這麼打。
  • 伊朗軍演區域水下現巨影,美軍核潛艇這是被發現了還是故意現身?
    據美國《TheDrive》網站《戰爭地帶》專欄1月14日報導,伊朗拍攝到了潛伏在軍事演習區域附近的美國最強大的核潛艇。視頻顯示了一艘俄亥俄級飛彈核潛艇在該水域以潛望鏡深度航行。伊朗海軍沒有識別出這艘美國核潛艇的型號,但隨後在網上出現的視頻顯示,這艘潛艇與俄亥俄級的大小和形狀相匹配。在艇橋後面的船體上可以看到一個「幹甲板掩體」,用於部署特種部隊和微型潛艇。這是在四艘俄亥俄級巡航飛彈核潛艇上發現的功能。許多維吉尼亞級潛艇也安裝了「幹甲板掩體」。俄亥俄級SSGN多用途潛艇是當今美國海軍能力最強,需求最大的潛艇之一。
  • 【裝備】「戰術戰斧」:了解一下第四代「戰斧」
    圖:入役儀式上的「戰術戰斧」「戰斧」的緣起眾所周知,到60年代末,美國已經建立起了以攻擊型核潛艇和彈道飛彈核潛艇為主體的潛艇部隊,到1967年美國海軍已經建成了31艘」拉菲特「級(經常被劃分為「拉菲特」級、「詹姆斯·麥迪遜」級和「班傑明·富蘭克林」級三個子級別)。
  • 飛得慢威力小,戰斧靠什麼獨門絕技逞威34年?
    4、尤其水下的防不勝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俄亥俄級SSGN巡航飛彈核潛艇,能一次齊射154枚戰斧。2011年對利比亞的「奧德賽黎明」行動第一晚發射的100多枚「戰斧」,新聞裡都說是地中海的美軍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發射,其實查第二年的國防預算就露出馬腳了:多採購了105枚VLS型和115枚潛艇CLS型,跟戰爭中消耗的221枚基本對上,說明一半以上其實是地中海的SSGN核潛艇發射的!而且投射量巨大,154枚,論隱蔽性和打擊強度都是防不勝防的。
  • 美國「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建造前景
    早在2004年10月美國海軍就接收了首艘「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維吉尼亞」級核潛艇的建造持續至今,海軍已經獲得了約20艘。這一型號的第8艘於2016年鋪設龍骨。第三批的首艇於2014年加入海軍序列,而最後一艘於去年春天開始服役。此後兩周向海軍交付了「佛蒙特」號核潛艇(SSN-792),這是根據2014年4月的合同建造,規定將提供Block IV系列的10艘潛艇。目前「佛蒙特」號是新項目中投入使用的唯一代表。在「維吉尼亞」級項目中這是第19艘,是目前已列裝的最新一艘。
  • 裡根號航母重返大洋 從戰斧到標準飛彈 美國海軍超前全面升級武備
    1991年海灣戰爭是「戰斧」飛彈的處女秀,開戰前美國有大約900枚BGM-109C與100枚BGM-109D,另外有60枚潛射型陸攻C型飛彈由麥道公司緊急修改,提升內部的燃料攜帶量,使得攻擊潛艇可以在較遠的距離發射。美國海軍使用包括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及衣阿華級戰列艦等13艘水面船艦與至少兩艘洛杉磯級核潛艇上發射的「戰斧」飛彈攻擊伊拉克的陸上目標。
  • 4艘現代級可改為巡航飛彈驅逐艦,載彈100枚伴隨航母作戰!
    對一隻藍水海軍來說,艦艇發射遠程對陸攻擊巡航飛彈的重要性不亞於航母的艦載機。美海軍除了有十幾艘航空母艦,其數量超過百艘的伯克級驅逐艦和提康德羅加級巡洋艦都具備發射戰斧巡航飛彈的能力。況且裝備通用型MK41垂髮系統的這兩款艦艇,可以根據需求任意在防空飛彈、反艦飛彈和巡航飛彈之間切換,如果有需求,一艘新型的伯克級驅逐艦就可以搭載數十枚戰斧巡航飛彈,幾艘這樣的艦艇效能可與航母相比!
  • 美軍核潛艇南海碰撞事故背後的隱情
    2005年「舊金山」號攻擊核潛艇(「洛杉磯」級)在加羅林群島海域水下撞山,造成1死98傷,艇艏部分完全撞毀。此次南海事故傷情似乎不太大,應該不是與海底山脈相撞。但不排除與暗礁或沉船發生剮蹭碰撞。潛艇抵近島礁執行任務,也可能撞到了島礁水下部分。20世紀50年代,美軍「海龍」號核潛艇在大西洋海域曾與鯨魚相撞,推進器損壞,無人受傷,鯨魚當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