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核生化個體防護裝備今後的發展方向

2022-01-02 特種裝備網

    1、增強反核生化恐怖行動對不同需求的適用性



    在提高對軍用化學毒劑防護能力的基礎上,增強對主要的民用工業化學有毒物質的防護能力;同時,針對可能出現核生化恐怖威脅,研製能有效防止或降低核輻射以及抵禦生物戰劑、細菌等的防護裝備,提高我軍執行反核生化恐怖任務的能力。分析我軍在行動中不同任務,在研製制式個體防護裝備的同時,應開發相應的簡易防護器材,包括呼吸道防護器材(如防毒口罩、防毒眼鏡等)和皮膚防護器材(如皮膚防毒劑等),作為專業個體防護裝備的補充,以適應反核生化恐怖的不同需要。

    2、在個體防護裝備設計研製中採用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工藝



    採用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工藝設計研製出新型的防護裝備,能大幅度地提高其性能。如外軍第三代防毒面具的罩體、阻水罩用滷化丁基膠、矽橡膠等合成膠及聚胺酯材料取代了天然膠;面罩設計採用了反折邊密合框及阻水罩、結構保明措施;製造中採用注射成型工藝。另外,為解決防毒面具對爆炸碎片的防護要求,採用聚碳酸酯和R39材料,濾毒罐以改進型的C2A1代替C2罐。在防護材料方面,將高分子功能膜-選擇性透過膜技術應用於防毒衣中,不僅可以解決目前隔絕式防毒材料穿著合適性差的問題,而且使目前炭吸附型透氣式防毒材料存在的無法防大液滴、防毒時間有限和存在解吸附的問題一併獲得解決。

    3、進一步改善個體防護裝備的生理舒適性能



    用時限和防化官兵執行任務的效能。在防毒面具的舒適性問題上,外軍曾提出鼓風面具的設想,採用正壓技術在面罩內部形成微正壓,一方面增加了面具的氣密性,另一方面又降低了呼吸阻力。


山西新華  防毒面具

    為消除視覺障礙,提高視覺保留率,採用全透明面罩或單眼窗。在防毒衣的舒適性問題上,20世紀5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在此領域內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先後有帶微型濾毒通風裝置的供氣式防毒衣、帶微氣候控制裝置的熱平衡防毒衣、冷卻服或冷卻背心的防毒衣以及在防毒衣的局部開有通風柵口並覆蓋濾毒材料的部分透氣防毒衣問世並裝備部隊。從技術角度看,採用外部製冷的微氣候調節系統能從根本上解決隔絕式防毒衣穿著舒適性的問題。

    4、個體防護裝備向多功能一體化方向發展


無錫佳運  密封型警用防毒防化服MIGA-CHEM9223

    核生化恐怖襲擊,不止包括有毒化學品的洩漏、核輻射、生物細菌的傳播,往往還伴隨著爆炸和大火。為保障防護官兵在事發區內安全高效地作業,個體防護裝備不應該只具有對核生化的防護功能,因此需要研究防毒面具和防毒服的多功能化,如防毒面具增加了防槍彈,防爆炸碎片等功能,安裝了飲水裝置,改進了面罩結構,有效地解決了面具與光學觀測器材和通訊器材的匹配問題;防毒服增加了防碎片、阻燃、防火、拒油防水等功能,並向與戰鬥服結合成一體的方向發展。

    5、對個體防護裝備增加配套設施



北京華泰諾安   核生化應急機動洗消系統

    核生化恐怖襲擊可能發生在夜晚或產生有大範圍的濃煙,使得能見度很差,防化官兵在事發區內視線受到很大的影響。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以在面具上增加照明器材或熱成像儀。另外,由於現場充斥著爆炸聲、警報聲、人的哭喊聲、建築物的倒塌聲,非常嘈雜,如果僅靠通話膜傳遞聲音來進行通話是不行的,可在面罩內加麥克風以加強面對面通話。而且為了與救援指揮部及時溝通和有效通信,可在面罩內置有線/無線電傳感器,以實施有線通信與無線通信。


北京華泰諾安  EnVision CBRN - 全天候核生化一體檢測系統

相關焦點

  • 俄軍航空核生化偵察系統發展現狀
    核生化偵察是指對戰場環境核輻射、生物戰劑和化學戰劑沾染態勢進行預警、監測和分析的一種偵察樣式,它是實施核生化防護(簡稱「三防」)的前提條件,對及時正確進行指揮決策具有重要意義。核生化偵察具有多種方式,根據偵察平臺的不同可分為徒步偵察、車輛偵察、航空偵察以及遙控無人駕駛偵察等。其中,航空偵察具備不直接進入沾染區、遠距離實施偵察(遙測)、機動靈活、對偵察人員危害小等優勢,是該領域最具前景的發展方向。
  • 【揭秘】誰是最可愛的人——天津爆炸核生化救援隊
    還有來頭更大的  全軍唯一核生化應急救援隊,曾降伏日本遺留化學武器  赴天津救援的是一支國家級核生化應急救援隊,也是解放軍唯一的國家級核生化救援隊。  這支隊伍來頭並不小。據《解放軍報》此前的報導,北京軍區司令部某核生化防護所與某防化分隊一起,組成了我軍唯一國家級陸上核生化應急救援隊。  該核生化防護所在高毒高危的特殊戰場上,曾完成國際化武履約保障、侵華日軍遺留化學武器洩漏傷人事件處置、奧運安保和日本福島核事故輻射監測等重大任務達百餘次,應急處置各類廢舊彈藥10萬餘枚。
  • 美空軍對新式生化防護飛行服進行試驗評估
    」(簡稱UIPE)的新特種制服和其他裝置進行了測試,了解其抵禦核生化放攻擊的能力。該制服包括兩件式分層內衣、手套、防毒面具等,預計將於2024年開始對部隊發放,取代目前的CWU-66/P生化防護飛行服。美國海軍、海軍陸戰隊及空軍的機組人員都會穿戴UIPE防護服。 空軍的一份聲明中提到,與之前的防護服相比,新防護服能提供更好的靈活性,能更好的調節體溫,減少穿著時發生過熱的機率。
  • T核生化防護研發回顧
    整化計劃(XX91年至95年)系依據X防部政策指示及X軍核生化防護裝備之整備需求,參酌先進X家核生化防護、災害防救、民防、緊急醫療、反恐之發展趨勢,建立防毒防火系統之關鍵技術,研發適切裝備,以持續提升X軍防毒防火能量;同時提供X防部及各軍種有關超限戰、不對稱作戰防禦政策,演習(教育)訓練、生產、補保、軍購及軍品效能測試等之諮商與服務;並協助民防主管單位構建「X土安全網」機制構想,建立災害防救
  • 聚焦核生化 實戰練精兵
    一場醞釀了將近一年的特別培訓——上海海關核生化有害因子監測工作培訓班在中國海關管理幹部學院圓滿舉行。Wait!What??? 核!生!化!看上去很恐怖是不是?聽上去很高深有沒有?——且慢!莫慌!參訓前有防疫一線工作經歷的學員,提供報到日前7日內核酸檢測陰性結果如果你以為如此嚴格的管理,加上核生化冰冷的理論,培訓會索然無味,那麼你就大錯特錯了!一周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一場課內「核生化」的理性之光與課外「核生化」的浪漫之聲就這樣不期而遇,擦出了火花。
  • 為高危行業從業人員的個體防護裝備配備管理提供執法和監管依據!這項三年專項行動計劃出爐
    (一)集中發布實施一批個體防護裝備國家標準。加大個體防護裝備領域國家標準的有效供給,逐步建立健全個體防護裝備標準體系。在已有石化、冶金、有色、礦山等領域個體防護配備標準的基礎上再重點選取建材、電子、電力等急需短缺行業、領域,從個體防護裝備的配備原則、配備程序、配備基本要求、判廢和更換、培訓和使用等方面,制定發布一批個體防護裝備配備強制性國家標準,為高危行業從業人員的個體防護裝備配備管理提供執法和監管依據。
  • 4項與個體防護裝備配備規範有關的強制性國家標準印發
    目前,個體防護裝備的配備標準有GB/T 11651-2008 《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範》、GB/T 29510-2013 《個體防護裝備配備基本要求》。GB/T 11651-2008和GB/T 29510-2013分別對用人單位如何選擇及配備個體防護裝備進行了基本說明,但缺少用人單位及有關安全監管部門對個體防護裝備配備的具體管理要求,缺乏實際指導意義。
  • 《個體防護裝備配備規範》 第1部分:總則(GB 39800.1-2020),2022年1月1日起實施
    根據該公告,GB 39800.1-2020《個體防護裝備配備規範 第1部分:總則》將代替GB/T 11651-2008 《個體防護裝備選用規範》、GB/T 29510-2013《個體防護裝備配備基本要求》,並將於2022年1月1日實施。
  • 趣談單兵防護裝備
    現代的單兵防護裝備是為軍人配備、保證軍人在戰場上免遭直射槍彈、爆炸物破片、核生化武 器等致命傷害的個體防護裝備。傳統的單兵防護裝備有防彈頭盔、防彈衣、防毒面具、防化服、阻燃作戰服、作戰靴等這些裝備品相互獨立,未形成防護系統。
  • 核防護知識
    ●核防護  核事故定義:核電站等核設施,
  • 自由意志與人的存在狀態——貫徹生化奇兵系列的兩個命題
    另有一點需要強調:薩特的存在主義並不被承認為哲學理論而僅被視為文學思想,其理論本身存在諸多漏洞,並不能構成完整的體系,而對其思想加以批判的文藝作品亦為數眾多,《生化奇兵》之所以在其中鶴立雞群在於,首先,在電子遊戲這一領域中探討這一話題的作品相對而言較為罕見,其次,相較其他文藝作品,電子遊戲這一體裁所獨有的互動性能帶給體驗者最為強烈的代入感與沉浸感,故而是最為適合探討自由意志這一命題的體裁
  • 淺析國外強電磁防護標準體系及對我發展啟示
    隨著基礎設施網絡化與武器平臺信息化的持續深入發展,強電磁環境已經嚴重威脅到以大量電子信息設備為依託的國家關鍵基礎設施和信息化武器裝備。標準體系作為系統頂層設計的核心抓手, 是促進強電磁防護水平提升的重要基礎。通過研究在強電磁防護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國家的 經驗,梳理和分析出其電磁防護標準建設的現況和特點,進而提出對我國強電磁防護標準體系建 設發展的啟示和建議。
  • 軍事戰略的主要發展方向和軍事科學的任務
    戰略遏制措施因此,論證和完善核遏制與非核遏制措施是發展軍事戰略的迫切任務。任何潛在侵略者都應明白,對俄羅斯及其盟國採取任何壓制方式都是沒有前途的。我們必將予以回應。為此正在裝備和部署現代化武器,包括全新的武器類型。已經開始批量生產和為武裝力量裝備新的武器。
  • 【華安HSE問答】(第31期20211124)戊類裝置防火間距、個體防護裝備、止回閥安裝位置、架空管線跨越高度、實驗室氣瓶存放
    問2:請問《個體防護裝備配備規範 第二部分石油、化工、天然氣》(GB39800.2-2020)要求工作服具有阻燃性能屬於強制要求嗎?答:按照《個體防護裝備配備規範 第二部分石油、化工、天然氣》(GB39800.2-2020)第5條表1規定,化工等有明火、散發火花、或在有易燃物質並有轟燃風險的場所配備的個體防護用品中防護服裝應為阻燃服,屬於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要求。
  • 多國出動軍隊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檢驗北約化生核放應急防控組織機制及相關做法
    多國化生核放防護營設有核生化移動分析實驗室和核生化事件應急處置隊,擁有來自捷克、美國、英國等21個北約國家的500~700名隊員,其中近半數來自捷克共和國。捷克核化生部隊技術先進並擁有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等多次實戰經驗。防護營由營部、保障連、偵察連、洗消連、生物檢測連、機動實驗室、重點響應分隊、聯合評估組及醫療分隊組成。
  • 淺析美軍「斯特瑞克」旅最新裝備升級發展
    從列裝至今,「斯特瑞克」裝甲車族也在不斷發展升級中。2016年1月,美國國防部與通用動力地面系統公司籤訂一份價值7500萬美元的合同,為美國陸軍「斯特瑞克」裝甲輸送車升級火力。下面就讓我們看看「斯特瑞克」旅現階段裝備最新升級發展的情況。
  • 《生化危機》中瘋狂的「病毒戰劑」,真實戰場上早已絕跡了嗎?| 電影中的軍事科技
    全球軍事裝備不斷更新換代,未來戰場越來越充滿著科幻色彩。那麼,電影裡的強悍武器,在現實世界中研發進展如何?在《電影中的軍事科技》系列文章中,小編為您梳理了近年熱映電影中的那些牛閃閃的武器裝備和軍事科技。最近一句話很流行:「科幻電影少不了生物學家,不然誰負責作死?」
  • 土豆拆6中生化核放防禦部隊(CBRN)介紹
    當發展到了軍事領域的時候,它們就轉變成了一種單方面的屠殺武器。理論上各國都在遵守一些條約,保證不建造,或不會在戰爭、衝突中使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比如全世界的國家都籤署了(除了非洲的幾個)生物和毒素武器公約(Biological Weapons Convention)。但是總會有意想不到的的意外或恐怖主義會造成威脅,各國為此也特別成立了專門防止和處理這些特殊事件的部隊:生化核放防禦部隊(CBRN)。
  • 超級生化戰士來襲
    報告指出,今天,由於人類在基因工程、合成生物、納米、微電子以及人工智慧技術領域即將迎來飛躍發展,所以「生化人」概念即將成為現實。而接受改造的「生化戰士」,也將重塑未來戰爭的面貌。那麼,「超級生化戰士」到底強大在哪裡呢?
  • 輔助戰鬥利器—無人地面載具發展現況研究
    (一)高風險作戰任務 核生化環境作業 在核生化環境下作業,核生化災害因災害因素具不確定性,在情資未明下,人員受到極大的風險,不可貿然進入災區,於這樣極具危險環境中作業,無非是將風險攀到最高,然運用無人地面載具進行核生化環境作業,將地面載具傳回之信息實施分析,並以無人地面載具進行核生化災害初步排除工作,利於持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