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QBS09式軍用霰彈槍批量生產,並且裝備解放軍作戰部隊,一晃已經7年時間了。很多朋友對這款解放軍第一款散彈槍不太了解,就聽薩沙說一說。
薩沙附註:其實散彈槍本命叫做霰(xiàn)彈槍。因為霰和散字形過於接近,因此在中國大部分人讀作「散彈槍」,現「散彈槍」亦指霰彈槍,兩種說法均為正確。本文為便於普通讀者閱讀,一律稱作散彈槍。
散彈槍的簡史
散彈武器的歷史遠比線膛武器要悠久。在線膛步槍發明之前,所有的步槍幾乎都是發射散彈。著名的小說《魯濱遜漂流記》是18世紀初,魯濱遜幾乎所有的火槍都是散彈槍。書中寫到魯濱遜每次裝填火藥時,都在步槍裡面填上多顆鉛彈。這樣的散彈槍,一槍就打倒了多個野人。不過,自從19世紀實用性線膛步槍誕生以後,散彈槍因為自身的缺陷就逐步退出了軍用槍械的舞臺。這個缺陷,是射程不足。
即便拿破崙時代,落後火槍對射的距離也要在100米以外。而普通的散彈槍使用小顆粒子彈,又沒有膛線,射程一般不超過30到50米。這麼近的射程,在實戰中的用處不大。
美國是散彈槍的故鄉之一!早在西部時代,面對彪悍的印第安人的襲擊,人數不佔優的白人農夫多配備大口徑散彈槍。這樣,一槍可以殺傷多個印第安人。
美國陸軍是在實戰中打出來的部隊,他們很重視散彈槍。美軍正式採用軍用散彈槍是一戰之前的美西戰爭,對付西班牙人。
資料中寫道:與普通槍彈不同,霰彈槍發射時彈丸呈一個逐漸擴散的彈群,形成一個殺傷面,這正是霰彈槍在近距離內命中率極高的原因之一。當裝上大號的鉛彈丸時, 每扣動一次板機就有多個彈丸迅速打向目標,比起只有一個彈丸有更大的命中機會,而且由於是多個彈丸同時命中,這樣對人體致命處的破壞概率也遠高於普通子 彈。許多彪形大漢被手槍彈打中後仍能負隅頑抗,但被霰彈槍轟擊後還能爬起來就不容易了。因此這樣高的命中率和殺傷力,使得霰彈槍仍然是現今最好的近戰武器。
一戰中,美軍散彈槍倒是發揮了一些作用,局限於距離極近的戰壕爭奪戰。戰壕戰中,散彈槍極有威力,基本一槍斃命;它可以手動連續半自動發射,火力遠比步槍猛烈。在戰壕中,一個美軍士兵手持散彈槍,可以輕鬆對付多個德軍步槍兵。散彈槍發揮很大作用,德軍士兵一旦中槍非死即殘。德軍軍官一度威脅只要捉住美軍散彈槍手,就地槍斃。
隨著戰壕戰逐步消失,散彈槍的使用範圍就更少了。
以二戰為例,大部分戰鬥雖發生在400米內,但大部分仍然在100米外。散彈槍的射程不能達到這個距離,那麼就等同於無用。不過,二戰的美軍仍然裝備了一小批散彈槍,諸如1942年初美軍就緊急訂購8000支散彈槍裝備美軍陸戰隊。為什麼呢?因為在日軍入侵菲律賓的戰鬥中,美軍發現散彈槍在叢林近距離激戰中,頗能發揮威力。叢林戰雙方能夠互相看到對方,通常在40米內,甚至10到20米。這個距離,散彈槍的命中率、威力、精度都遠強於手槍、步槍,也絕對不亞於衝鋒鎗。
1942年全年,美國陸軍訂購了多達8萬支散彈槍,又訂購了2萬支用於訓練。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散彈槍的時代似乎過去了。韓戰,美軍零星用過的散彈槍。
韓戰以後,M16和AK47這種自動步槍成為步兵人手一隻的制式武器。很多美軍軍事專家認為,射程不到自動步槍八分之一的散彈槍,已經不適合現代軍事作戰。
沒想到,越南戰爭的叢林戰中,美軍又被迫開始大量使用散彈槍。在叢林戰中,散彈槍的比自動步槍要強得多。根據統計,美軍和南越軍隊共裝備10萬支散彈槍,絲毫不亞於二戰時期。
越南戰爭之後,隨著軍用防彈衣的逐步普及,而散彈槍在稍遠距離的彈藥威力較小,難以對這些有防護敵人造成致命打擊,又被打入了冷宮。
著名的洛杉磯大劫案中,兩個歹徒身穿整體式防彈衣,手持AK47自動步槍,和警方激烈槍戰。由於被歹徒的AK47自動步槍壓制,警方只能在較遠距離開火。警察的雷明頓M870式霰彈槍和伊薩卡小握把式霰彈槍,在射程極限連續開火,多次擊中歹徒,但毫無作用。新警察詹姆斯·茲伯拉萬回憶:我趁一個歹徒換彈夾的時候,用散彈槍向他開了幾槍,事後發現有9顆散彈擊中了他!但無法擊穿防彈衣,他沒有受傷。歹徒轉過身,朝著我躲藏的地方打光了75發彈鼓。就好像是誰用木板突然給了我一下,我撲倒在地,其實是我後背中了一槍。
此戰幾乎宣布了軍用散彈槍的死刑。
---施瓦辛格這把也是散彈槍。從普通的散彈槍到槍掛散彈槍,美軍裝備是非常齊全的!
反恐需要軍用散彈槍
有意思的是,美軍並沒有放棄散彈槍。1979年,美軍將軍用戰鬥散彈槍列為,十大輕武器研究項目之一。
90年代,美軍引用義大利技術,列裝了xm1014霰彈槍,2000年美國海軍陸戰隊,就買了2萬支。
2008年,美軍研發了槍掛式xm26霰彈槍,大量裝備部隊,可以直接掛在M4卡賓槍上。以阿富汗美軍第10山地師為例,每個步兵班配備2個。
時間一晃到了2001年,隨著世貿大樓被撞毀,美國開始堅定的進行反恐作戰。反恐作戰和常規戰爭有著很大的區別,美軍強大的空軍、海軍、陸軍重武器往往難以發揮威力。恐怖分子進攻時,混雜在無辜平民中,絕大多數在城鎮中偷襲美軍。無論偷襲是否得手,恐怖分子都會及時逃走。
在防禦時,恐怖分子也是躲藏在城鎮的房屋中,利用複雜地形和平民作為掩護。
在這種作戰中,就火力來,手持AK47和RGP火箭筒的恐怖分子,同武裝到牙齒的美軍不存在代差。
美軍發現現有的M16自動步槍、M4卡賓槍、各種手槍,不是很適合這種作戰。
主要問題在於以下幾點:
第一,所有自動武器都必須精確瞄準後射擊。根據統計,反恐作戰中,敵我雙方距離通常不超過100米,大部分在50米內。
在這種距離倉促和敵人遭遇,根本不可能精確瞄準,而是首先對準敵人進行壓制性射擊,以火力迫使敵人停止還擊。等到壓制住敵人以後,這才能夠明確瞄準射擊。可以想像,這種作戰方式不但消耗大量子彈,實戰效果也是很差的。恐怖分子有AK47這類自動步槍,火力也不可小視,壓制他們並不容易。以當年越戰為例,美軍每擊斃一個越軍,消耗彈藥在2萬發左右,相當驚人。
第二,這種作戰誤傷率很高。根據美軍在伊拉克反恐的統計,大約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的傷亡,是己方近距離混戰中的誤傷。極端時候,甚至能夠高達百分之三十。近距離混戰中,美軍現有自動步槍、卡賓槍、手槍威力過大,穿透力很強,在狹窄空間內往往還會跳彈,誤傷是難免的。
以解放軍的54式手槍為例,曾經有過子彈穿透歹徒身體,連續跳彈兩次,又擊碎人質頭骨的記錄。
這種情況下,中國軍警往往恐懼開槍。齊魯晚報 2015-07-15 新聞寫到:「一輛公交車被劫持,正由解放路西行……」7月12日17點19分,伴隨著110指揮中心的指令,歷下公安分局巡邏車與民警展開布控。
接警18分鐘後,歷下公安分局的處突民警呈夾擊之勢,將被劫持公交車逼停。
在公交司機打開車門後,歷下巡警一中隊的民警周玉奇、李偉手持92手槍和79微衝從後面上車;民警李少平手持鋼叉和張福雷守在前車門……可很快,子彈上膛、打開保險的周玉奇、李偉突然收槍,改持甩棍等警械。
「考慮到當時情況,確實不適合用槍。」事後,民警周玉奇告訴記者,車內空間狹小,車外人員聚集,不宜開槍射擊;同時,嫌犯身旁就是人質,車內過多的金屬物品也會導致跳彈發生,傷及人質。
當董丹抄起滅火器並噴射乾粉後,嫌犯劉某從前門逃出,被守在那裡的民警李少平用鋼叉控制後按倒在地……
這是歹徒沒有槍械,如果歹徒有槍,你怎麼才能不開槍就制服他?
--散彈槍在近距離的威力是驚人的。瓷娃娃被一槍轟的粉碎!
第三,近距離作戰需要嚴格的訓練射擊技術。眾所周知,近距離槍戰是非常困難的。雙方距離極近,就要求射手具有良好的槍法、沉著的心理素質,還要不斷的訓練。自動步槍射擊這種東西,必須保持長期的射擊訓練,一旦丟下一段時間,槍法往往會一落千丈。顯然,這並非簡單的事情。
第四,反恐並不是一定要擊斃敵人。反恐不同於普通軍事作戰,很多時候活著的恐怖分子比死的有用,需要捉活口。自然,普通軍用自動步槍強調的就是儘量一擊斃命,只要開槍就很難捉活的。
經過美軍反覆論證,軍用散彈槍完全可以滿足以上的要求。
上圖是97式散彈槍,這是單純的山寨,主要是警察、銀行保安、武警使用。根據薩沙了解,銀行保安的散彈槍,一般第一發是橡皮子彈,第二發才是實彈,主要是怕誤傷。不過,即便是橡皮子彈,在很近距離仍然能夠打死人。下圖是2012年黎巴嫩內戰出現的中國97式散彈槍,帶彈匣!需要說明的是,散彈槍安裝彈匣並不是件好事,有可能出現供彈故障。
軍用散彈槍永遠有市場
其一,散彈槍發射散彈,不是自動步槍的點打擊,而是面打擊。即便倉促期間,進行概率射擊,命中率也是極高的,優秀射手可以打到百分之百。
根據美軍統計,受過訓練的士兵,近距離手持散彈槍射擊精度高達92%,相當驚人,遠遠高於自動槍械。
即便警用散彈槍,命中率也是非常高的。洛杉磯警察在1980年代初的調查發現,在警匪槍戰中,即便嚴格訓練的警察,他的.38左輪首發子彈只有28%的擊中率,而用霰彈槍首發子彈有58%的擊中率。
在對付多個目標上,散彈槍也很有優勢。警方做過測試,25米距離,要打掉5個分散開的靶子,普通手槍起碼4到5秒鐘的時間,霰彈槍只需要2到2.5秒鐘就夠了。
至於散彈的殺傷力也要大得多,中一槍不死也會重傷。
普通子彈擊中人體,如果距離很近,往往都會穿透。而所謂的貫穿傷,彈頭對人體和器官直接穿透,傷害較小,往往需要好幾槍才可以斃命。散彈槍則不同,子彈動能小,一旦射入人體就會是多發子彈,往往是所謂浸潤傷。「浸潤傷」的發生是由於發射時槍口距離人體有一定距離,彈頭進入人體時發生擴散,令多個組織,包括神經、血管、骨骼等同時受創。這種傷害對人體的破壞往往比「貫穿傷」更大,作用更快。
也許大家都記得電影《機械戰警》第一集。警員莫菲被一夥歹徒殘殺,歹徒用散彈槍第一槍就將他的手掌打碎,第二槍就將他的手臂擊飛,威力驚人。
著名的伊利諾斯州庫克縣槍擊案裡面,吸了毒的案犯身上被打了33發9毫米手槍子彈,仍然在掙扎著給手槍換彈匣。趁這個空擋,一名警員繞到他的背後,用12號霰彈槍給他的背上轟了一槍。彈丸打斷了他的脊骨,再打碎了他的心臟,他立即倒地身亡。
換句話說,一槍就可以斃命。根本不需要向自動步槍一樣,先要通過壓制性射擊,然後才能進行精確射擊。
其二,散彈槍發射小彈頭,子彈動能不大。一來,子彈穿透力有限,不會射穿牆壁、人體以後再誤傷別人。二來,子彈擊中槍斃就會喪失所有能量,不會出現跳彈。在近距離使用散彈槍,相對是比較安全的,可以放手開槍。
散彈槍幾乎是美國警察的制式裝備,每輛警車中都有散彈槍,必要時候立即取出來使用。眾所周知,美國警察使用武器是很謹慎的,儘量避免誤傷誤殺。諸如美國華裔警官梁彼得,發現些風吹草動就胡亂開槍,跳彈導致黑人男子阿凱·格利被誤殺。等待他的,肯定是法律的懲罰。但每個美國警察都敢於使用散彈槍,足以說明一切。
----解放軍的起點還是很高的,QBS09式軍用霰彈槍達到準一流水平。
其三,散彈槍是很容易操縱的武器。根據美軍研究,散彈槍後坐力較大,卻是最容易掌握的武器。有一定射擊經驗的士兵,只需要發射幾發散彈,就可以熟練掌握散彈槍的射擊技術。即便沒有射擊經驗的普通人,經過10小時訓練也可以熟練操縱散彈槍。為什麼呢?因為散彈槍只需要概略瞄準,對準敵人大概方位開槍即可。
以薩沙自己使用散彈槍的經驗來說,絕對比手槍容易操縱。薩沙本人就是訓練一次,就掌握了散彈槍射擊的技術,槍法還不錯呢,呵呵。
其四,散彈槍可以發射多種非致命彈藥。目前美軍現有的散彈眾多,包括催淚彈、染色彈、制痛彈、閃光震爆彈、發煙彈、照明彈、繩網彈等等。
這些非致命武器,非常適合反恐作戰的需要,儘可能減少平民傷亡,驅散有敵意的民眾,活捉恐怖分子。
其五,散彈槍可以破門。散彈槍一槍就可以轟掉門鎖、門鏈,破門而入。巷戰中,每一道大門都是阻礙,不能破門就無法巷戰。
其六,反應快,故障少。空膛的散彈槍,只需要2秒就可以完成射擊準備,然後立即開火,非常適合近距離遭遇戰。散彈槍的結構比自動步槍簡單的很多,多採用手動模式,故障率極低。即便出現了故障,也非常容易排除。可以說,散彈槍是最可靠的槍械。
鑑於以上的特點,世界各國都普遍裝備了軍用散彈槍,而解放軍則還是空白。
----解放軍的起點還是很高的,QBS09式軍用霰彈槍達到準一流水平。它經受過各種惡劣環境的測驗!
解放軍裝備的第一種散彈槍
終於,我國於1997年推出了警用的97式散彈槍。這種散彈槍基本是仿造美國雷明頓870型的設計,於1997年5月通過了公安部組織的技術鑑定,並在1999年起經公安部批准正式裝備公安執法、保安押運、邊防警察及其他特警使用。
它的性能不錯,故障率僅為百分之五,子彈威力大,在50米距離可擊穿25毫米厚松木靶。可以使用配用催淚彈、染色彈、防暴動能痛塊彈、防暴動能霰彈、催淚槍榴彈!
解放軍認為,97式散彈槍性能不錯,但並非軍用散彈槍,主要是射程太近,不能滿足軍方的需要。
這樣,QBS09式軍用霰彈槍的計劃很快被提交上去。
在採訪QBS09式軍用霰彈槍總設計師買瑞敏時,他介紹:我國研製軍用散彈槍,主要就是從特種部隊的作戰需求出發的。在我軍的編制序列中,各軍區和海空軍都有特種作戰大隊,各集團軍有偵察分隊,還有海軍陸戰隊、空降兵部隊、山地作戰部隊等。就現代戰爭來說,這些部隊進行戰鬥的機率遠遠高於常規部隊。從未來作戰方向來看,一旦進行登陸或反登陸作戰,解放軍特種部隊更多地要在城市居民區、山地、叢林地以及敵陣地內、車船內等狹小空間進行近距離作戰,由於交火距離近,以瞬間密 集火力先敵開火,壓制和殺傷敵有生力量就顯得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在解決了正面戰場後,為了控制混亂的社會局面,軍隊要承擔戰後維持社會治安、反恐、防暴 平亂的任務,也需要能發射非致命彈藥的多用途武器。
解放軍從2005年初啟動了軍用霰彈槍系統項目,2009年研發成功,開始批量生產。研究團隊反覆研究了彈匣式霰彈槍、下掛霰彈槍(下掛於95式步槍)、無託霰彈槍及伸縮託霰彈槍等,最終,確定了伸縮託霰彈槍方案以及配用的殺傷霰彈方案。
研發期間,先後解決了諸如射擊密集度不穩定、供彈可靠性不好、彈殼貼膛、殺傷霰彈彈託高溫氣化、特種環境下的霰彈槍可靠性、霰彈槍閉鎖機構強度等技術問題。
樣槍有十多種,前後實驗發射彈藥10多萬發,還進行熱/海區、風沙區和寒區,以及揚塵、淋雨、浸河水等惡劣環境各種測試,並且到部隊反覆調研。在完全滿足實戰要求後,該槍批量裝備部隊。
QBS09式軍用霰彈槍和國外其他軍用散彈槍相比,有兩個主要特點。
第一,它的射程很遠。有效射程達到100米,而國外霰彈槍有效射程一般為50米。
傳統散彈槍之所以射程有限,主要彈藥為鉛彈,在空氣中失速較大,動能較小。根據國外的經驗,彈丸採用高密度高強度的合金材料,就會有效提高射程。QBS09式軍用霰彈槍,就是這麼做的。
資料中寫道:有效射程的突破,主要得益於彈丸採用高密度鎢合金和高速霰彈發射技術,提高了彈丸的存速能力,從而使霰彈的有效射程得以提升。普通霰彈,譬如美軍用作殺傷 性彈藥的00號鹿彈,其彈丸通常採用鋼(密度7.8g/cm3)或鉛合金(密度11g/cm3)製造,槍口初速一般在335~370m/s之間,所以其外 彈道特性較差,有效射程很難提高。而中國的新型18.4mm殺傷霰彈彈丸採用高密度鎢合金,密度達到19g/cm3,槍口初速達420m/s,外彈道性能 大大提高,從而使得有效射程得以大幅提升。
第二,殺傷霰彈的彈丸數量為14粒,是世界已裝備的軍用霰彈彈丸數量之最,具有很高的侵徹威力,可以擊穿輕型防彈衣、頭盔等,完全滿足軍用散彈槍的需要。
-QBS09式軍用霰彈槍的彈藥也是12號,威力相當了得。不過非致命彈藥很少,只有橡皮子彈和染色彈!
QBS09式軍用霰彈槍裝彈5發,不可以全自動發射,最大射程100米,表尺上的兩個照門分別對應50米及100米射程。該槍設計上,還有很多特點。
資料中寫到:由於該霰彈槍配用的DBD09式18.4毫米殺傷霰彈威力較大,其發射時產生的後坐力也較大,如果採用傳統的固定式槍託,將令射手抵肩射擊時很不舒服,容易疲勞。為了降低射擊時後坐力對射手的衝擊,設計者們創造性地在機匣尾部設計了緩衝簧,射擊時,槍身相對於槍託後坐一段距離,其後坐能量被緩衝簧吸收一部分,從而極大降低了射手的可感後坐力。
外型上,也很有特點。QBS09式18.4毫米霰彈槍外形美觀簡潔,全槍金屬材料表面採用黑色磷化和硬質陽極氧化等處理工藝,表面呈亞光色。握把、護手等零部件採用工程塑料製作,表面為粗砂面,握持時非常牢固,不易滑手。
目前,QBS09式軍用霰彈槍仍然相對落後,以非致命性彈藥來說,只有橡皮散彈和染色彈。10式橡皮霰彈全彈重33.96~39.66g,內有28粒直徑為7.2毫米的橡膠彈丸。
10式染色霰彈的發射出一個裝有染色劑的易碎鈍圓彈頭,由於染色彈頭過輕,因此在染色彈頭後面還有2個橡膠配重片和12個橡膠配重球。
所謂染色彈,就是被擊中以後,難以通過清洗將顏色洗掉。主要用於標識犯罪分子,便於事後的抓捕。
-QBS09式軍用霰彈槍已經大量生產,並且裝備部隊。軍用散彈槍的裝備,說明解放軍在輕武器上努力追趕世界一流水平。QBS09式軍用霰彈槍至少解決了解放軍散彈槍的空白,具有很大的意義。
可以說,QBS09式軍用霰彈槍屬於一款性能不錯的武器,大體是世界準一流水平。它不但彌補了解放軍沒有散彈槍的空白,起點也非常高,相當的了不起!